中国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计量

出版时间:1998-8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作者:徐嵩龄  

前言

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是推动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三只轮子。如果说,自然科学给人类提供了认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科学基础,技术科学给人类提供了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技术途径,那么社会科学给人类提供的则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经济出路与社会制度保障。文化保障和意识形态保障。如果把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归结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那么社会科学的相对贡献可能还会更大一些,因为“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毕竟是社会科学的语汇。在中国从事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研究队伍中,长期以来,自然科学部分与技术科学部分相对较强,社会科学部分相对较弱,以至一些明显属于社会科学性质的研究课题也不得不由自然科学工作者与技术科学工作者来做。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的历史渊源,即中国最早的资源与环境研究是由自然科学工作者领衔进行的,而且这一领域的研究长期以来也一直侧重于科学技术方面。然而,无论如何,这总是一种偏颇,而且这种偏颇的缺憾与日趋增。上述局面近些年来已开始改变。愈来愈多的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涉足环境与发展领域。他们或将自己原先的研究兴趣(经济、政治、哲学、社会学、史学、文学、国际关系等)向环境与发展领域拓展,或是发起和参与社会科学范畴内有关环境与发展的多学科研究,甚至发起和参与跨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研究。这实在是中国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幸事。正因为如此,两年前,我曾衷心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的诞生;两年后的今天,我又热烈欢迎《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丛书》的出版。

内容概要

集入本书的文章分为三类四个部分,并以实例研究当先,理论研究次之,专题评论居后。这种编排次序的目的是表示此类研究中实践的重要性。它说明理论来源于实践。    实例研究(1):包括三篇文章。它们是“90年代中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研究的主要成果。其中,郑易生、李玉浸、王世汶、钱薏红等人的“中国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估算:1993年”一文,建立了更为全面的损失计算类目,并采用了主要污染受害部门——农业与卫生部门的最新研究结果。    实例研究(2)是徐嵩龄的“1992年中国城乡工业污染排放的经济损失计算”。这是他在中国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局部经济效益的社会成本》中“环境污染成本的经济分析”报告的一部分。    概念与方法研究包括两篇文章。徐嵩龄的“生态资源破坏经济损失计量的规范化”一文,对反映在这一研究中的概念与方法的问题作比较全面的说明。郑易生的“冰山现象——论人估算环境损失的能力”一文,以作者惯用的学术聊天风格。    专论与评论部分是徐嵩龄的“中国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计量:它的意义、方法、结果及研究建议”。此文虽早已完成,但最近又根据刚刚获得的国内外研究报告加以扩充。    本书中的部分文章较长,为了能使读者能预先了解文章全貌,编者在每篇文章的篇首列出了文章的细目,以此代替惯用的论文摘要方式。

书籍目录

《丛书》序《丛书》主编序本书序一、实例研究(1) 中国环境污染的经济损失:1993年 中国生态资源破坏的经济损失:1985年与1993年 中国生态破坏对诱发水旱灾害的影响及其经济损失计量:以90年代粉二、实例研究(2) 1992年中国城乡工业污染排放的经济损失估算三、要领与方示研究 生态资源破坏经济损失计量的概念与方法的规范化 冰山现象——论人估算环境损失的能力四、专论与评论 怎样认识与解决中国环境问题:读世界银行报告 《碧水蓝天:面向21世纪的中国环境》 中国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的计量研究:它的意义、方法、成果及研究建议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中国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计量实例与理论研究》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环境破坏的经济损失计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本书比较适合做环境核算的人,列的比较全面。但核算公式不是很具体,例子比较多,初步入门的时候很必要看这本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