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

出版时间:1999-6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作者:沈耀良 著  页数:358  

内容概要

  《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理论与应用》是从理论和实际应用及发展现状等各方面对近十多年来在水污染控制领域中得到研究、开发和日趋广泛应用的几种典型的新型废水生物处理工艺和技术作了深入系统的介绍.这些工艺技术包括AB污水生物处理技术、ABR污水生物处理技术、SBR污水生物处理技术、LINDE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废水生物除磷技术、废水生物脱氮技术、我要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污泥膨胀控制技术、氧化沟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及UASB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等。  《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理论与应用》可作为从事环境工程专业和给水排水专业工作和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的参考书,也可作为环境工程本科生的选修课材或研究生教材。

作者简介

  沈耀良,1961年出生,1983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大学给水排水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获工学院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获工学院博士学位;1999年6月进入河海大学水力学环境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在职)。历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现为国际水协会会员、《污染防治技术》和《江苏环境科技》杂志编委、《环境工程》杂志特约通讯员、苏州市青年科技管理工作者协会副会长。1989~1990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工作一年。2000年9月将赴美国肯塔基大学从事高级访问研究工作半年。  长期从事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迄今已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研究论文80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全国统编教材1部,主审全国统编教材和专著各1部。完成省部级科研多项,获国家专利1项。目前承担省教委、建设部及世行贷款研究项目多项。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院优秀教师,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主持开展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建设成果分别获建设部、省教委一类优秀课程,并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王宝贞 1932年4月10日生人,山东省胶州市。哈尔滨建筑大学教授,博士生与博士后导师,国际水科学院终身院士,国际水协会(IWA)理事(1985~ ),水研究与技术(AQUA)期刊国际顾问(2000~),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1984~ )。195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国际上首先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了污水处理与利用生态工程和生态塘,主持设计并建成20余项实际工程,总处理水量达50万m3/d;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了臭氧高效接触氧化-高活性菌种固定化生物活性炭,膜分离和二氧化氯、紫外消毒联用的饮用水深度净化技术,并建造成优质饮用水净化水厂10余座;研究开发了淹没式生物膜处理技术,并成功地应用于城市污水、工业废水以及中水工程等。出版教材和专著10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培养博士后7名、博士生41名、硕士生68名。获国家科技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获全国“八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建设部先进科技工作者和黑龙江省优秀专家等称号。

书籍目录

第一章 AB污水生处理技术一、概述二、AB法的工艺流程和基本原理三、AB工艺的性能特点四、AB工艺的设计五、AB工艺的应用六、结语主要参考文献第二章 ABR工艺的原理及主要性能一、概述二、ABR工艺的原理及主要性能三、ABR工艺的应用研究四、结语主要参考文献第三章 SBR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一、概述二、SBR的工艺流程、操作过程及运行方式三、SBR工艺的主要性能特点四、SBR处理系统的工艺设计五、SBR工艺的运行控制要点六、SBR工艺的研究和发展七、结语主要参考文献第四章 LINDE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一、概述二、LINPOR工艺的原理及其应用三、LARAN工艺的原理及其应用四、METEX工艺的原理及其应用五、LINDOX工艺的原理及其应用六、结语主要参考文献第五章 废水生物除磷技术一、概述二、废水生物除磷的机理三、废水生物除磷工艺四、废水生物除磷工艺的运行控制要点五、废水生物除磷工艺的设计要点六、废水生物除磷工艺的研究和应用实例七、结语主要参考文献第六章 废水生物脱氮技术第七章 污泥膨胀控制新技术第八章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第九章 氧化沟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第十章 UASB污水生物处技术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