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

出版时间:2006-9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  作者:约翰娜·斯比丽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海蒂》是瑞士儿童文学作家给翰娜·斯比丽的代表作,被视为世界儿童文学经典作品之一。分为《海蒂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和《海蒂学以致用》两上部分。小说以风景如画的阿尔卑斯山为背景,第一部描写了小海蒂童年时期的成长历程,第二部描写了成长起来的海蒂帮助瘫痪姑娘克拉拉重新站立起来的故事。在这部作品里,通过许多真实感人的生活场景和恰到好处的艺术细节,逐步描绘出海蒂真挚感人的艺术形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海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9条)

 
 

  •      出于偶然,我有幸读到了瑞士女作家斯佩丽(1)的代表作《海蒂》(2)。读罢掩卷,不禁为小说高超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现实意义拍案称绝。毋庸置疑,这是一部出色的儿童文学著作,然而在我看来,它应该更适合成年人去阅读。尤其是在当下物欲横流、人心不古的年代,读到这样的作品,其感受是极其微妙的——沉醉于阿尔卑斯山的旖旎风光中,恍若脱离了喧闹的尘世,腾飞于真善美的天空。而主人公海蒂恰似这天空中遨游的天使,给所有人的心田里注入一泓洗涤污垢的清泉。
       斯佩丽在这部小说中,仅用十几万字就成功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性格分明的人物形象。而给我触动最深的,除了海蒂,就是艾尔姆大叔。从艾尔姆大叔身上,能收获更多的东西。
      “艾尔姆大叔”人物形象分析
      艾尔姆大叔姓甚名谁,并无人知晓。山村里的人似乎对此并不感兴趣,只因为他一个人孤零零的住在艾尔姆山上,才如是呼之。人们感兴趣的是他的曾经。他本来是一个大农场主的长子,后来堕落成性,喝酒赌博花光了全部家当,气死了父母,逼使兄弟沦为乞丐。也许出于报应,他的不幸接踵而来:丧妻,丧子,还不小心成了杀人犯。从此,他就生活在了自己为自己构筑的黑暗世界中,一个人孤僻的度日,脾气行为也日渐暴戾。
       为什么艾尔姆大叔会选择这种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呢?斯佩丽向读者交待了原因——
       当海蒂问爷爷为什么鸥鸟会不停的叫时,他不失巧妙而又略带伤感的回答:“那鸟是在嘲笑山下的人们。村子里那么多人坐在一起,互相间不和睦,所以,鸥鸟就嘲笑他们。”村子里真的不和睦吗?至少在海蒂爷爷看来是这样的。其实,从后来牧师及村民对他的热情来看,所谓不和睦正是他一厢情愿的说法。他从富庶之地带着一身的罪恶沦落到这荒凉的村落,除了对过去浮华堕落的生活无比悔恨外,他感到更多的是羞辱与自责。他深陷于这样的罪恶感中不能自拔,因而他总觉得周围的人都戴着有色的眼镜审视自己,他自己没有勇气去改过,面对现实他选择了逃避,选择了孤独。
      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心甘情愿的选择孤独。海蒂爷爷没有勇气,但却不会丧失回归世俗的渴望。与其说他厌恶世俗,不如说他厌恶过去的自己。他不能自拔于历史,自然就不会坦然接受现实。而海蒂的到来,恰似一块石头投入江中,在他心中激起了一圈圈涟漪。海蒂阳光天真的童心不仅从一定程度上解除了老人孤独落寞的痛苦,而且唤醒了他进一步走出阴霾的渴望。最能反映这一点的是这样一个细节:在海蒂的央求下,爷爷终于答应下山,帮彼得奶奶修葺房舍,可是他没有进屋说话,而是一个人悄悄地爬上屋顶,锤打起来。他被海蒂的阳光所深深感染,却又不能立刻拥有改头换面的勇气,于是乎采取了这样一个折衷的方法。
       任何一个人都会犯错,任何一个人也不会十恶不赦。渴望与人和谐相处是人的本能,而爱则是人迟早会流露出来的天然的真情。海蒂在使爷爷一步步走出黑暗时,也使自己收获了一份弥足珍贵的爱。德蒂并非不爱她,只是爷爷的爱更加浓厚,更富魅力,因为他是细腻的,体贴的爱。唯有如同青萍之末的细节才最能彰显博大无边的爱:为海蒂精心铺好床铺,夜里几次查看孙女睡的可好,用雪橇送她下山时把她紧紧搂住……在这些细节里,爱得到了最自然的流露,以至于当村里人偶然瞥到其中一隅时,不禁惊讶万分,把这当作新闻来传播:“那个不近人情的人,居然对小女孩这么好!”
      细节给人的震撼往往大于那些明显而突兀的东西。因为细节里面不会有什么矫饰。然而爷爷对海蒂的爱却不仅限于此,它的魅力更在于一个耆老与垂髫跨越年龄的障碍而产生的心灵的触碰。海蒂作为一个小女孩,自然难以主动触碰到爷爷成年人的心灵,她只能以其善良纯真的笑容与泪花,去潜移默化的感染爷爷几近枯黄的心。而爷爷的心虽然如其手掌般一样枯黄,却依然埋藏着一颗翠绿的种子。在海蒂清泉的滋润下,它迅猛发芽,并长成一棵大树,成为海蒂时时眷恋的庇护之所。
       如今有几个家长能深谙孩子的内心并对他们看似无知的问题做出耐心的解答呢?我们的艾尔姆大叔做到了——
       海蒂:“这些花本来不是这样的,为什么现在变成这样子?”
       爷爷:“花喜欢在阳光下显示它的风姿,而不愿意捂在你的围裙里。”
       海蒂又问他傍晚山上的火是怎么来的。
      “这是太阳放射的火。当太阳向群山道晚安的时候,就送给群山以最灿烂的光华,让它们直到次日早晨日出都不会忘记它。”
      多么美丽而诗意的回答!可以想象,海蒂一定会露出满意的微笑,立刻陷入爷爷织就的甜美的意境里。
       爷爷这颗久违的童心,是海蒂的万幸,更是他自己的万幸。于海蒂,她的童心得到了尊重与庇护;于爷爷来说,他简直就是重获了新生。
       一个孤独者,面对一个天使般的小女孩,似乎更容易对她产生珍爱之情。当德蒂把海蒂带走后,他重获的希望被无情击碎,自然就更加的暴戾与古怪。等到海蒂重新回来时,这一几近绝望的失落感,便陡然上升到无限的幸福感,从而情不自禁的鼓起面对生活、融入社会的勇气来。
      世事无常,命运乖违,许多人成了世俗的牺牲品。面对世间层出不穷的种种诱惑,他们自甘堕落而又自觉内疚。艾尔姆大叔便是这样一个象征。海蒂的到来,对他来说自然意义非常,他终究下了山与人们生活在了一起。
      
       可是现实生活中,诱惑实在不少,海蒂的影子却几乎寻觅不到。于是我们更需要读这样一本书,从作者虚无的情节描写当中,尽力寻找到那一份被遗失很久的真实。任何人都不会刻意的去犯罪,而一旦失足,唯一的出路恐怕就是自赎。于无形之中,现代人犯下了这样或那样的罪。可悲的是,不仅没有一个海蒂带我们走出阴霾,反而有一种邪恶的力量,继续驱使我们把罪恶延续下去。当自赎的可能性变得如此渺茫时,读到《海蒂》这样的作品,我们都会或多或少的感到光明。恰似一泓清泉,滋润了霉臭的心田。
      
      
      注:
      (1)约翰娜•斯佩丽(1827—1901),瑞士著名儿童文学家。
      (2)这本书为中国文艺联合公司第一版,王书清,罗晓风译。
      
      
      
      
  •      这么多年过去,我看到自己活得像个筛子一样:每天被生活逼迫着手持冲锋枪,仍避免不了被现实击的浑身是洞。
       我想我再也不能像海蒂一样,告诉爷爷上帝有多爱你,只要你向祂祷告,祂就一定垂听。我再也回不去那样单纯没有惧怕的年龄,一心相信世界满满的全都是爱。
       二十多年,我破破烂烂,已经被这个世啃噬得除了罪恶与痛苦,几乎什么都无法相信坚持了;我站在你面前,只能让嗖嗖的冷风更加凌冽地吹到你身上。我就更加厌恶我自己,仿佛一头獠牙的怪兽不知道自己浑身厉爪。但是我能做什么,我又能怎么办,我怎样才能杀死我自己……
       很多时候,我在想,并且禁不住怀疑,上帝是否有能力解决些真正的问题:战胜疏离与恐惧,宽恕疑惑与背叛,洗净并真的消弭仇恨与羞耻……其实这些才是人们面临的真正问题,不是吗?
       我们到底还有没有希望,有一天像海蒂那样,脱掉一切厚重累赘的外套,赤脚奔跑在阿尔卑斯的山麓中央,为奶奶带去白面包,告诉克拉拉她有多么想念她,教会彼得朗读,为爷爷讲那个浪子的故事……毫无畏惧,毫无怀疑。
      
       上帝啊,祢冒的这个险是不是太大了?!
      
  •     火车读完《heidi》,小丫头真是有一颗一尘不染的灵魂啊,无论什么时候都很快乐的那股劲,让俺感觉很宁静和快乐的一个人。也因此想念儿童时期小院的草长莺飞和白雪遍地……
      想去看一看据此改编的秀兰.邓波的电影以及宫崎骏的动画片,啥时候能去阿尔卑斯山走一遭呢
  •     从最初看日本的那个动画片,到看过迪斯尼的那部电影,最后我才下定决心读这些影视作品的原著——约翰娜·施皮里写的《海蒂》。
      读过这本书后,我最想讨论的就是书里写到的这些人物,就先从小海蒂开始谈起吧。从书的内容看,可以把小海蒂的变化分成三个阶段:从她5岁来到爷爷住的山上到8岁时离开是第一个阶段、接下来她在克拉拉家里住的那段时间是第二个阶段、最后她再次回到爷爷住的山上后是第三个阶段。海蒂在第一个阶段的时候留给人的最大印象就是热爱大自然:她喜欢在草地上打滚,喜欢满上遍野跑着玩,她还喜欢跟羊甚至是跟别的动物打交道;在爷爷的屋子里,海蒂喜欢睡干草铺的床铺,喜欢吃用羊奶做成的食物,还喜欢逗爷爷开心;而到了冬天,海蒂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下山去看彼得的姥姥……对不起,不知为什么,当我一谈到海蒂的时候就失控,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这些东西。而这些足以让海蒂的形象在我们面前浮现出来:一个天真、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正在户外无忧无虑、尽情欢快地玩耍……
      自从海蒂被带到克拉拉的家后,海蒂的故事进入第二个阶段,其实也宣告海蒂从此进入了另一种生活。为了适应这种生活,海蒂的性格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以前那个天真可爱毫无忧虑的小姑娘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沉默寡言、经常怀念着自己故乡的女孩。其实从物质生活上来说,克拉拉家里的人并没有亏待过海蒂,海蒂在克拉拉家里的生活条件一直都很好。但对海蒂来说,这就好比是把一只在野外自由飞翔的小鸟抓到笼子里养着一样,任凭怎样无微不至地关怀这只鸟,它还是会不停地反抗,到最后甚至会因为过度挣扎而死。让海蒂突然从一个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换到一个规矩森严的生活环境中,的确是极难让她适应的:在克拉拉的家里,海蒂经常因为不熟悉规矩而出篓子。而对规矩要求严格的罗特迈耶小姐总是挑海蒂的毛病,这让海蒂经常受委屈,使得海蒂的生活变得很压抑。但她却没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再加上她是个好孩子,她不会通过做一些过分举动来发泄自己,让海蒂的生活就这么一直压抑着。直到有一天,终于实在是压抑不住了——发生了“闹鬼”事件,虽然白天可以控制住自己但到了夜晚却在潜意识里面终于爆发出来了。动画版和迪斯尼版都是很完美地展现了“闹鬼”这个关键的事件,使得这成了让我最喜欢的两个版本。
      因为“闹鬼”事件的影响,让克拉拉的家人把海蒂送回了她爷爷那里,故事进入第三个阶段。虽然海蒂回到了原来的生活环境里,但这个时候的海蒂已经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经过这次经历,让海蒂长大了许多,也变得懂事了许多,这个时候的海蒂所展现得的更多是她关心爱护别人的性格特点,甚至会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感化别人。她成功让爷爷愿意重新回到村子里和村民交往,也让彼得学会了识字,而克拉拉最后学会走路其实也有她的一份功劳。
      下面谈一下克拉拉家里的管家罗特迈耶小姐。应当说在书里面她根本不是坏人,至少在生活上她没有亏待过海蒂,只是她处事太刻板了,不懂得通情达理、善解人意。也因此让她很难喜欢上小海蒂,而海蒂对她更多的是害怕和畏惧,这样使得这两个人很难相处在一起。后来也许是已经知道自己到时会受不了,罗特迈耶小姐并没有跟着克拉拉一块到山上去,但动画版和迪斯尼版却都安排她上山了,不过她也只有出洋相的份。
      接下来该谈克拉拉了。如果说海蒂是一只在野外自由飞翔的小鸟,那克拉拉就是一只从开始就养在笼子里的小鸟:虽然很想到外边去玩玩,却发现自己怎么也适应不了外边的环境。其实克拉拉一直就很想到户外去玩,可无奈她自己的身体实在是不允许,让她总是无法如愿。而海蒂的到来无疑是给了她一根救命稻草,这样一位几乎是“原生态”的小女孩让这个不能行走而长期卧床的女孩产生的极大兴趣,海蒂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让克拉拉高兴地笑起来。而管家看到海蒂能让克拉拉这么高兴,也愿意把海蒂留下来了,尽管不是很喜欢这个小女孩。
      还有克拉拉的奶奶,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不得不说,她的到来让她成了海蒂的救星,若不是因为她海蒂在这一家的生活可真要闷死了。她最大的功绩是让海蒂学会了识字和阅读,而这些也让海蒂到后来用在了教彼得上面。
      再就是克拉拉的爸爸,也就是这一家的主人,很难想象他是这么通情达理的人。正是他对家里面人的劝说,和他对海蒂的态度,才让这个家里面的人认识到了海蒂的好处。最后也是他发现了“闹鬼”事件的原因。
      下面该谈彼得了,他是个不爱读书的孩子。前期他带领着海蒂一起在山上玩耍,倒也凸现出他的那种“大哥哥”的形象。可后来等到海蒂回来的时候,他的缺点就逐渐显露出来了。比如说他因为贪玩而逃学,尤其是当海蒂教他的时候,彼得反而显得还没有比自己小好几岁的海蒂懂事,后来甚至因为妒忌克拉拉抢走了他的朋友而把克拉拉的轮椅推下了山(不过这也是促成克拉拉站起来的原因之一)。现在回想起来,感觉动画版确实把他写得太好了:逃学变成了因为帮助别人送东西而耽误,他还做了一副背架来背克拉拉上下山。
      彼得有两位亲人:他的妈妈和他的姥姥,而彼得的姥姥是一位已经双目失明的老人。当海蒂在山上住的时候,她总是在冬天的时候去看望这一家。而海蒂的爷爷也帮着这一家做了很多事情。
      海蒂的姨姨迪蒂,只是在把海蒂送上山和送到克拉拉家的时候出场了一两次,后来因为没脸再见海蒂的爷爷所以把海蒂送回山上的那次不是她。
      最后终于谈到海蒂的爷爷了。在全书里面,他是算是最神秘的人物了。他人生的经历可谓是非同寻常,但因为有着不堪回首的记忆,让他远离村民而选择独自一人在山上过。但在海蒂这位可爱的孙女的感化下,让他逐渐愿意和人交往起来:在前期先是他修补好了彼得姥姥家的那间漏风的房子,并到了后来他真的下山和村民交往起来,而且让海蒂进学校读书,也是他教会克拉拉逐渐站起来并学会走路的。
      
      虽然我读的不是本页面所示的版本,但因为我找不到我读的那一版的页面,就发到这里来了。另外如果想感受原文意义的话,我建议去读德文版,因为从一些资料上看,这本书的英文版是有翻译问题而使得其阅读意义大打折扣(遗憾的是,我读的这本就是基于英文版翻译的)。
      至于基于这本书改编的影视作品,目前我感觉最好也最喜欢的就是高畑勋导演的那部动画片(宫崎骏只是参与制作)。虽然这个版本确实改了一些地方,不过对原著情节的还原也是最为细致的了。这个版本对宗教涉及得比原著要少得多,不过貌似除了1968版外英美的几个电影版对宗教涉及得都不是很多(但1968版偏偏对原著改得最厉害),德国出的那几个电影版没有看过不是很清楚。
      
  •     记得小时候放假,最喜欢的事就是每天趴在电视机前等着这个动画片开演,那时候觉得世界上最好吃的是山羊奶酪,手工做的大麦面包,现挤的山羊奶~~~~~~~~~~满屋子飞舞的蝴蝶,奶奶带来的会开的小花,啊,我童年的回忆啊,虽说最终也没有看到结尾,但我永远记得海蒂和玛丽的友情~~~~
  •     这是我小学时读的书,当时非常喜欢,所以至今印象很深。它像阿尔卑斯山的轻柔微风,有着净化人心的魔力。建议家里有小孩子的鼓励小孩子看,个人认为什么年龄就应该看什么书,既然有这么简单而美丽的儿童读物,何苦让小学生都一个个捧着甚么《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红楼梦》等大部头看呢。这本书看完了会让人有“天真蓝水真绿生活是多么美好哇~~”这样的感觉。。
      类似的我喜欢的儿童读物,还有陈丹燕的《我的妈妈是精灵》梅子涵《女儿的故事》《波利安娜》《小公主》。。。
      
  •     作为一个中国读者和曾经的少年,我一直感到遗憾的就是在我印象中那些给人留下永恒印象的儿童故事,大多是欧美文学作品,从安徒生,格林童话到汤姆索亚,木偶奇遇记,绿山墙的安妮,都是西方人写的。
      而我们自己虽然声称拥有丰富的古代经典,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可是却没有一部纯粹为孩子们写就的,具有世界声誉的杰作。
      孩子们从小被迫背诵那些他们自己不懂的诗词,经书,而那些书,都是为成年人写的,也是为了把一个原本纯真的孩子变成利欲熏心的小老头。
      
      我们中国人,中国的大人们,中国的作家们,对不起我们的孩子。
      关心孩子的灵魂,倾听他们的梦想,给他们自由与信仰。
      
      实际上,从一本儿童读物中,一个训练有素的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抓住这个作者所遵从民族的伦理道德,而能够迅速的掌握这个国家的民情和政治体制的特点。
      因为那些写给孩子们的书,最能直接体现这个国家和民族所要培养和塑造的公民形象,孩子们未来的形象就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就象我们可以在汤姆索亚的身上看到一个自由,没有等级意识的美国人,在灰姑娘身上可以发现德国人所具有中世纪幻想的特质,在匹诺曹的故事里发现一个保守的意大利天主教教徒的观点。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民情和风俗,从女人和孩子那里可以找到最简便精确的方式。
      
      海蒂的故事发生在美丽安详的瑞士。
      我很小的时候,就在外婆家那台老式的匈牙利生产的黑白电视机上看到了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电视剧,就我的记忆,是瑞士与德国在70年代拍摄的,已经很少有人记得了。大多数观众熟悉的版本是秀兰邓波的美国海蒂,实际上这个版本中的人物已经相当美国化了,秀兰甜美的酒窝冲淡了这个故事实际所具有的一丝凄凉与伤感,我记忆中的那个版本,开头是一段优美音乐映衬下的白雪皑皑的阿尔俾斯山,画面质感更加自然朴实,简陋的山村农舍,瑞士德语民族那种坚韧和冷竣的气质,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本书的作者是一个用德语写作的女人,这是一个应该值得注意的地方。德国人一向有所谓的教育小说的传统,从歌德的威廉麦斯特到凯勒的绿衣亨利,甚至到托马斯曼的魔山,都是讲述一个人成长的经历。而这个传统也可以在狄更斯,菲尔丁,乃至马克土温的流浪小说中找到相同之处。西方人对社会,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断裂,成长,独立,是西方人教育的中心思想,他们认为,一个孩子要自己学会去独自面对这个世界,并且允许其中的错误,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人生,鼓励孩子去体验丰富多彩的世界。所以他们作品中的儿童,大多数是淘气的男孩子,孤苦无依的少女,每一个孩子都处在独自在家的命运安排中,在这个环境中保持真挚纯洁的情感,勇敢的克服困难,从而达到成熟与胜利。
      这既是西方教育思想的核心。
      而德国教育小说,又极其鲜明的体现了一种基督教新教的伦理,尤其是在这部小说中,海蒂所具有的那种对上帝的虔诚,忍耐,对周围人的爱,莫不体现了基督教精神所宣扬的,爱,信,望。
      要理解西方思想,就要了解基督教对其给方面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是惊人的,无论在这样的儿童故事还是好莱坞的电影中,都可以发现这种宗教的影子。
      以前,我写过关于小妇人的评论,特别提请读者注意其中所蕴涵的深刻的宗教道德观念,但是作为没有宗教传统背景的中国读者只看到了其中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却忽略了这种道德说教,我们必须记住,简爱和傲慢与偏见的作者,都是牧师的女儿,她们的作品不仅有爱情,还有道德。
      因此,假如没有读过海蒂的朋友,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一定不要忽略其中无处不在的宗教赞美诗,那才是理解它的钥匙。
      受苦---忍耐--得到拯救,这是典型的基督教精神。
      不理解这种强烈的宗教感情就无法真正的理解作者的意图。
      
      小海蒂是个孤女,有一个古怪的爷爷,唯一的朋友是个没有父亲,只有一个瞎奶奶和贫穷母亲的羊倌,她被姨母抛弃,又被迫到大户人家充当陪伴,和一个瘫痪少女为伴,而这个少女也是一个没有母亲,被父亲忽视的孩子,在一个严厉冷酷的女管家的专制下生活。
      贫寒动荡的生活,充满猜疑故意冷落人们,并没有让海蒂丧失一颗善良纯真的爱心,她给周围所有的人带来了欢乐,她没有自我哀叹和哭泣,而是鼓气勇气面对一切,并且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得到了自我的改善。她不留恋荣华富贵的城市,一心要和爷爷生活在大山脚下,她不贪图富有朋友的财富,只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加不幸的人。而这一切,都来自于对上帝真诚的信仰。
      
      上帝会带来我们所需要的一切,
      拯救我们的灵魂,
      世事如海,
      纵有千难万险,上帝与我们同在,
      我们将平安无恙。
      千万不要心烦意乱,也别担惊受怕,
      有睿智的上帝保护你,
      不成功的事,是他给我们的惩罚,
      看哪,你的敌人被赶得东逃西蹿,
      此时,你心中的苦闷,都变成了快乐。
      他有时看上去象是收回了怜悯,似乎永远忘记了我们,
      他那孤独彷徨的子民,
      但是即使如此也不要怀疑他那无尽的博爱与深情,
      你的愿望终将实现,
      只要在平静中耐心的等待。
      
      这就是海蒂唱出的诗篇,天使的赞美诗。
      
      
  •     很小的时候,大概是6岁的时候就开始看全英文的动画片了  后来看了书,重温了那些很久以来沉浸在脑海里的记忆  年亲的时候我们的欢快再也回不来了
  •      很小的时候看了秀兰·邓波尔演的《海蒂》,怎么都忘不掉那个故事,可能是跟自己的童年有点相像,被爷爷疼爱着保护着。高一时候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毫不犹豫的买下,包上书皮,舍不得一次看完,每天晚上睡觉前看一点,小心翼翼。直到现在想起心里还是有种温暖的感觉,过了那么久那么久,爷爷也早已离我而去,而想起《海蒂》,我仍旧固执的以为我还是当时那个一个劲叫爷爷蹲下,然后一个机灵趴到他背上赖着不下来的小女孩。
       我心中不愿离去的小海蒂,也许就是那时候被爷爷爱着的自己吧。
  •     一本很好的书,无论小孩还是大人,都该读读哦!
      给真诚的人鼓励;给失去自我的人希望。想想海蒂,你就知道,本来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     小时候在农村可读的书很少,到现在我也没弄明白这本书什么时间到我家的,谁带去的,什么时间又不见得,被谁拿走了……只是模糊地记得小学的假期里,我最喜欢抱着这本书躲到房间里一遍遍的看。幻想着山上美丽的春天,以及大雪封山的情景,想着小主人和彼得有时间“上别”,海蒂梦游,内心可亲的老人……太多太多烙在心中美好的回忆,有时间恍惚就觉得我也有这样的经历,我就是那个海蒂,多么的幸运多么的幸福……有时又觉的她是我小时最可亲的伙伴,陪我安安静静的玩耍,总之她是我少年时代最不能忘却的一部分。
      
  •     小时候读的书。斯比丽小姐通过海蒂的性格展示了心地善良和天真纯朴中蕴含的幸福与欢乐。她让你脱去层层心灵的老茧,重新感受阳光的颤动,拨开云雾般的利欲,重新看见心底的自我。就像古怪的阿鲁姆大叔,和德尔芙里的村民们那样。
  •   我也是 小时候看 印象非常深刻 还在不停推荐小孩子们阅读
  •   无法修改了,只好在此补充,关心孩子的灵魂,倾听他们的梦想,给他们希望与自由。
  •   至今难忘的书!
  •   我小时候看了那个非秀兰邓波儿版本的电影
  •   永远的《阿尔卑斯山的少女》
  •   似乎过于强调基督教的作用了
  •   阿尔卑斯山,小海蒂,羊群。。感谢你,唤醒了我的记忆,还有怀念。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