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特级教师高考导学导练丛书

出版时间:1999-08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作者:陈隆涛  

内容概要

《特级教师高考导学导练:高中历史》内容包括:高考寻踪与学法指导、知识精讲与能力训练、模拟试题与重点评析。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高考寻踪与学法指导一、历史高考的特点及命题趋势(一)历史高考的性质(二)历史高考的试卷结构(三)历史高考的命题原则和命题趋势二、如何进行历史高考总复习(一)扎扎实实搞好三轮复习(二)必须重视《考试说明》对学生能力的10条要求(三)要注意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四)要注意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掌握历史知识及其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的、有层次的历史知识结构(五)加强基本理论学习,学会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六)努力提高解答各种题型题目的能力第二部分 知识精讲与能力训练第一讲 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一、内容点拨二、例题剖析三、强化训练题及答案第二讲 中国古代的民族和疆域一、内容点拨二、例题剖析三、强化训练题及答案第三讲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一、内容点拨二、例题剖析三、强化训练题及答案第四讲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经济一、内容点拨二、例题剖析三、强化训练题及答案第五讲 中国近代前期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五次大规模侵略战争一、内容点拨二、例题剖析三、强化训练题第六讲 太平一、内容点拨二、例题剖析三、强化训练题第七讲 中国二、内容点拨二、例题剖析三、强化训练题第八讲 中国一、内容点拨二、例题剖析三、强化训练题及答案第九讲 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倡导的四次统一战线一、内容点拨二、例题剖析三、强化训练题及答案第十讲 世界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一、内容点拨二、例题剖析三、强化训练题及答案第十一讲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一、内容点拨二、例题剖析三、强化训练题及答案第十二讲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一、内容点拨二、例题剖析三、强化训练题及答案第十三讲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一、内容点拨二、例题剖析三、强化训练题及答案第三部分 模拟试题与重点评析第一套模拟试题第二套模拟试题第三套模拟试题第四套模拟试题第五套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及重点评析

章节摘录

插图:⑤国家政治的稳定取决于国家经济稳定,经济的性质决定政治的性质。2.①废除丞相,分散相权。“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多有小人专权乱政”。加强了君主专制。②内阁。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唯恐所拟不符帝意。③阁臣的职权由拟旨改为批答。宦官的权力居于内阁之上。封建制度的腐朽。宦官专权,政治黑暗,导致农民战争爆发,明朝灭亡。(四)1.(1)崔寔对分封制作用的评价不符合史实,夸大了它的作用①西周实行分封制,在较长时期内曾起了巩固政权的作用。②但到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争做霸主,出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而不象崔寔所说的“君有定臣,上下相安,政如一家”。③汉初分封同姓王做诸侯,企图巩固刘家天下,但不久就产生了威胁中央政府的王国问题。汉景帝“削藩”,剥夺王国封地,结果发生了“七国之乱”,经过战争才将其镇压,这绝不像崔寔所说的“君臣和睦,祸乱不作”。(2)崔寔认为“秦罢侯置县,始有君臣不亲之衅”是不正确的①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是历史的进步,有利于国家统一。②西汉在“七国之乱”之后,正是通过彻底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其统治才得以长期巩固。③君臣有“不亲之衅”是私有制和封建专制主义统治本身造成的,并不是秦朝“罢侯置县所致。④崔寔的观点是为分封制辩护,攻击郡县制。2.(1)原因①相同点:封建经济的分散性;中央政权无力控制恶性膨胀的地方势力。②不同点:西汉初年,大封同姓子弟,企图以此确保刘家天下;唐朝时为加强边境防御,设置藩镇,到玄宗后期,政治腐败,藩镇势力膨胀起来,安史之乱期间和平叛之后,各地节度使扩大地盘,形成藩镇割据。(2)影响①相同点:王国问题和藩镇割据的形成严重破坏了封建国家的统一;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给人民生活带来灾难。②不同点:王国问题历时较短,危害较小;藩镇割据持续100多年,社会危害极大;王国问题的彻底解决,使西汉呈现出“大一统”的局面;藩镇割据则造成唐政权分崩离析,政局混乱,以至出现五代十国割据局面。

编辑推荐

《特级教师高考导学导练:高中历史》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台海出版社共同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高中历史/特级教师高考导学导练丛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