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的中国古代常识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作者:盛文林  页数:247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国古代史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中国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早在约八百万年以前,在云南的一些地区已经生活着古人猿。此后,经过漫长时间的进化,产生了不同时期的原始人、氏族部落,如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及半坡人等等,同时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几个阶段。  中国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从步人文明的门槛之日起,中国社会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经历了奴隶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从战国开始,封建社会孕育形成,秦朝则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帝国。此后,两汉王朝是封建社会迅速成长的阶段,唐宋时期经历了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代,至明、清两代,封建社会盛极而衰,从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步入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  一部中国古代史包罗万象,在历史领域,留下了张骞出使西域、昭君出塞、文成公主人藏、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千秋美谈;在不同阶段,开创了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永乐盛世、康乾盛世等盛世时期;在文学领域,创造了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精彩华章;在科技领域,取得了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等造福全人类的巨大成就;在建筑领域,修筑了万里长城、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等了不起的伟大工程;在工艺领域,出现了唐三彩、景泰蓝、瓷器等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总而言之,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中国人民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聪明才智,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同期世界历史上极其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令举世瞩目,万国来朝。

内容概要

  《最经典的中国古代常识》以中国历史为主线,介绍了2000多个读者最感兴趣且最实用的常识,资料翔实,语言简练,内容全面,具有超强的参考性与指导性。《最经典的中国古代常识》既是一本精华版历史辞典,又可以成为读者休闲生活中的一道文化快餐。

书籍目录

天文·历法·地理天文学的基本概念阳历、阴历闰年历史上的纪年法时、刻、更、鼓、点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僧一行和子午线地理名词汇编历代都城九大名关三山五岳五湖四海燕云十六州《徐霞客游记》《水经注》文字·文学·哲学仓颉造字汉字的造字法——六书押韵古乐府绝句与律诗回文诗词与词牌曲和曲牌竹林七贤初唐四杰唐宋八大家四大名著太极八卦阴阳五行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玄学书画·音乐·戏曲真、行、草、隶、篆永字八法颜筋柳骨颠张醉素文人画三友与四君子《清明上河图》扬州八怪高山流水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春江花月夜胡笳十八拍古代乐器编钟关汉卿与《窦娥冤》《西厢记》临川四梦京剧称谓·体育·游艺名、字、号古人敬辞古人谦辞古人婉辞古人客套语谥号、庙号、尊号特殊称谓四种太极拳易筋经蹴鞠象棋围棋斗蟋蟀礼仪·风俗·宗教古代的跪拜礼婚俗六礼春节压岁钱元宵节曲水流觞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图腾佛教禅宗道教和尚称谓的由来玄奘取经鉴真东渡八戒何指六根清净四大菩萨与四大名山牛鬼蛇神本义”清真的由来城隍庙饮食·衣饰·建筑八大菜系五柳鱼和东坡肉北京烤鸭金缕玉衣四大名绣三大名锦旗袍李冰修筑都江堰长城修筑简史阿房宫京杭大运河布达拉宫江南三大名楼紫禁城圆明园三宫六院三大石窟民族·历史·典故中华民族与龙“中国”探源中国的别称“汉族”探源中华民族名称歌满族人为何称旗人四次民族大融合中华民族崇尚黄色母系社会父系社会从“禅让制”到“传子制”武王伐纣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合纵连横商鞅变法胡服骑射焚书坑儒大泽乡起义鸿门宴文景之治丝绸之路和亲与昭君出塞黄巾起义贞观之治文成公主人藏开元盛世安史之乱杯酒释兵权王安石变法靖康之耻莫须有郑和下西洋张居正“一条鞭法”郑成功收复台湾文字狱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纸上谈兵毛遂自荐朝代歌二首教育·科举·官制官学书院六艺四书五经科举制度和八股取士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古代的武举任官称谓爵、勋、品、阶三公九卿古代官职古代官署历代武官九品中正制军事·武器·法制冠军原是军事用语最早的骑兵、娘子军的由来三军孙武与《孙子兵法》三令五申击鼓与鸣金虎符与金牌十八般兵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刑法的由来监狱的由来古代的五刑千刀万剐说凌迟十恶不赦株连九族《洗冤录》医学·科技·工艺望闻问切针灸五脏六腑人痘接种法《黄帝内经》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孙思邈与《千金方》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周髀算经》与《九章算术》沈括与《梦溪笔谈》《天工开物》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地震仪唐三彩景泰蓝五大名瓷酥油花文房四宝数目·综揽·其他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三皇五帝三教九流三十六行四灵何指五谷六畜五代十国七情六欲八斗之才十六国何指“百姓”探源“万岁”流变何为社稷封禅概说尚方宝剑魏晋风度《永乐大典》各行业祖师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章节摘录

  文人墨客也常以蹴鞠为乐,如王圻的《三才图会》、汪云程的《蹴鞠图谱》中都有儒生雅士踢球的图像。明清时期的一些瓷器上,还留下不少儿童们蹴鞠的情景。  象棋  中国象棋古称“象戏”。它由先秦时代的博戏演变而来。战国后期,宋玉的《招魂》里已经提到“蓖蔽象棋”。这是最早涉及象棋的文字记载。西汉末年,刘向的《说苑》中则有“斗象棋而舞郑女”的记载,说明象棋已与歌舞并列成为当时的娱乐活动项目。至南北朝,因周武帝亲撰《象经》,使象棋逐渐流行。  象棋棋子“将”、“帅”、“车”、“马”、“士”、“卒”都符合周代兵制。例如:“卒”是中国象棋里的一个兵种,红黑双方各五个。这是受战争影响形成的。周朝,军队的基本编制“伍”是五名步兵组成,作战兵器也是由弓、殳、矛、戈、戟五种配合使用。这种由五个兵构成的交错战斗整体,反映到中国象棋中来,就成了双方各有五个卒(兵)。唐时象棋已很普及,并流传到日本。唐代军队中出现了石炮,相应地棋子中增加了“炮”。宋时又增加了“象”,至此,中国象棋最终定型。两人对局,在棋盘上按照规定位置各放棋子十六枚,各棋子走法不同。以把对方将死为胜,不分胜负为和。明、清以后,棋坛名将辈出,棋谱大量刊行。许多著名古棋谱,如《梦入神机》、《适情雅趣》、《桔中秘》、《梅花谱》等,都出在这个时期。  中国象棋列为体育运动比赛项目,则是解放以后的事。1956年,举行了第一届全国象棋比赛,还出版了专门的刊物《象棋》。现在全国许多省市成立了棋协、棋院、棋校等组织,棋艺水平普遍提高。如今,中国象棋已流传到世界上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些国家,如日本、菲律宾等,还成立了中国象棋协会。  围棋  围棋为我国古代人民所创造,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据先秦史官编的《世本》说,“尧造围棋”;晋张华《博物志》说,“或日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潜确居类书》说,“夏人乌曹作围棋”。尧、舜、乌曹三人距今均在4000年以上。春秋战国时的围棋已发展到一定阶段。现在,中国广为流传的围棋是19道棋局。另有一种17×17共289个交叉点的棋局,仅在西藏地区流行,又名“藏棋”。古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这两种棋制在汉代就已在中国南北各地流行。据《孙子算经》、《围棋赋》等书记载,19道的棋制在汉时已被采用。这种棋制棋路广、变化多,又符合我国古称围棋有“天地之象”的哲理。因此,在两晋南北朝时就成为定型了。汉末三国时期围棋蓬勃发展,高手不断涌现,如严子卿、马缓明等被推为“棋圣”。南朝设围棋九品制。从唐代开始,提倡“棋待诏”制,围棋九品制遂不行。不过,这种制度后来流传至日本,却成为日本九段制的根据。明代,民间的围棋竞赛非常盛行,棋艺水平迅速提高。围棋在隋唐时传人日本,19世纪传至欧洲。  日本奈良的博物馆“正仓院”藏有中国唐朝皇帝赠送日本的精致的棋盘和棋子。近几百年来,尤其是明治维新以后,围棋在日本得到很大发展。  围棋的棋盘上各画纵横19条平行线,构成361个交叉点。棋子分黑白两色,各有180枚。有对子局和让子局之分。围棋对弈,千变万化,紧张激烈,富于战斗性。既有利于锻炼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能陶冶性情,培养人们顽强、坚毅和冷静沉着的性格。因此,围棋这种古老的棋类活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的欢迎。  斗蟋蟀  蟋蟀,一名蛐蛐、促织、吟蛩,属昆虫类直翅目,形似蝗虫而小,有角翅,两长须,善鸣,性猛,好斗。  每到秋天,一过白露节,蟋蟀就应时而生了。颜色有青黑、黄紫数种,但以青黑者为上品。一般认为,头项肥、脚腿长,身背阔的蟋蟀善于角斗。生在草上的身软,生在砖石隙缝间的体刚。好的蟋蟀可以各题名号,如油利挞、蟹壳青、金琵琶、红沙、青沙、梅花翅、三段锦、香狮子等。玩家先以自己家中所饲养的众多蟋蟀相互比斗淘汰,其中百战百胜者为“大将军”,就可以同别人所养的蟋蟀一决雌雄了。  我国斗蟋蟀的习俗由来已久,据唐代《开元天宝遗事》载:“宫中秋兴,妃妾辈皆以小金笼贮蟋蟀于枕畔,听其声。于是民亦相效之。”从唐宋起,有不少文人墨客总结民间喂养、驯斗蟋蟀的经验,编纂成《蟋蟀谱》、《促织经》、《蟋蟀教养法》等专著,从蟋蟀的产地、捕捉、喂养、格斗、器皿,到蟋蟀的形象,都有专门著述。  ……

编辑推荐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文明历史。不了解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就谈不上了解中国。《最经典的中国古代常识》精选了最经典的中国历史常识,有助于读者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并最终读懂中国、发展中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最经典的中国古代常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