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文化史

出版时间:2005-5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藤枝晃  页数:208  译者:李运博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你每天都在使用汉字,但是你真的了解它么?    你知道比甲骨文更早的汉字是什么样的?你知道汉字最初的用途是什么?你知道人们常用的隶、楷、行、草四书是什么样的关系?你知道从刻画的甲骨、金石上的汉字到写简牍上的汉字、写在绢帛上的汉字,再到写在纸上的汉字,最后到印刷在纸上的汉字,其间经历了多少曲折漫长的努力?    在这本小书里,日本著名敦煌学专家藤枝晃教授,用简洁流畅的文字和百多幅珍贵的图片,联系汉字载体的教材和形式、制度方式、收藏方式等,饶有趣味地为你讲述了汉字三千五百年的发展与进化。这是一些你或许已经有所耳闻,或许还从未听说过的,但却是应该知道的知识。

作者简介

藤枝晃,1911年生于大阪。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1975年年退体后被该大学授予名誉教授称号,曾参与原东德(德意志民主主义共和国)文化部的吐鲁番写本研究,以及法国CNRS ERS738郭煌写本研究,并任哥本哈根大学、南开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客座教授。1959年获得日本学士院奖,1972年获得法国朱里安奖。1998年去世,著作有《居庸关》(和著),《高昌残影》、《敦煌学及其周边》。

书籍目录

一 殷代的绘画文字 从象形符号到文字 部族标识 动物图像 人物图像 组合图像 原始的象形文字二 与刘灵的对话 甲骨的出土及对甲骨的解读 使用龟甲占卜 求神问卜以及神灵的回答 神灵与人的关系三 饕餮的背面 饕餮纹样 殷财时期的青铜器 金石古文字之学 殷代的金文 周代的金文四 皇帝的文字 秦始皇统一天下 文字改革 篆书 石刻 度量衡 篆书之后五 政治的文字 木简的发展 木简的现状 木简的形状 隶书 居延笔 木简的内容 木简的年代 木简的出土地点 长城的守卫 “波磔”的权威 刀笔吏 政治的文字 后记六 印章 ……七 绢八 纸的出现九 卷子本的尊严十 古文书十一 新的书籍形式十二 汉字的周边十三  印刷的起源十四 永恒的祝愿十五 木版印刷十六 活版印刷后记寄语“同时代藏书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汉字的文化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2条)

 
 

  •   中国文字走过了几千年,从殷商时期的象形文字,甲骨文、金石文、隶书到楷书,记载文字的材料从甲骨、青铜器、竹木、绢帛、纸张到石头,书本从无到有,其中还涉及到与文字相关的权力、政治生活,书写的工具,汉周边的文字,印刷的演变,精彩纷呈的汉字文化史都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脉络清晰。虽是薄薄的一本书,但作者在这方面学问深厚,正所谓“厚积薄发”,读来收获良多。书的后记一字一句都表现出作者谦谦君子的风度,令人敬佩。
    这本书给我更多的在知识以外。一个日本人,用了大半生对中国文化进行研究,并由衷地赞扬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要有怎样的胸怀才能做到?这让我再一次知道文化、知识等都不是国家、民族这些概念可以界定的,它们都是人类共有的财富。尊重肯定别的民族别的文化和坚守自己民族文化同样重要。反观那些认为只有我家的文化是文化,别人家的都是狗屎的人,气量是不是太小?
    书边上那一抹耐人寻味的浅棕色为书增色不少,既不过于单调也不过于花哨。
  •   我接触日本国学者的汉学研究始于4年前。曾经认真读过一位日本学者的专著,深为折服。藤枝晃的这本书,虽然个别地方可能值得商榷,但给出了他对汉字的文化上的理解,时见新意和感悟。
  •   虽然作者是日本人,但是其研究汉字的精神和著作表现出来的水平远远超过了国内所谓的研究人员。也行是囿于研究资料、研究经费等等所谓的原因。也许是日本、欧洲等掠夺了我国的宝贵文物等等原因。但是,就研究精神、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等是值得国内学者学习和借鉴的。作为中国人在汉字领域的研究必须是最有权威的,但少见我们的成果出世。国家、社会、学者在中国国力强大的今天,应该反思我们追求物质文明的背后,维系了我们民族之魂的是汉字,该努力了!!!
  •   有一本日本人写的诗词赏析,再想想看看日本人对汉字的研究。书的设计不错,页面顶端的那一抹淡褐色有古旧的感觉。
  •   这部著作是外国人写的关于中国文化的大书,是一部既简明又生动既全面又别开生面的关于汉字历史真正有用的好书。值得一读。
  •   原以为是讲每个汉字的演变过程,拿到手才知不是。不过也挺好,中国人知道点儿汉字的文化史也是必要的。
  •   呵呵,中国汉字的文化史由一个日本人写就,但内容很不错,对汉字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   从日本汉学的角度透视汉字文化,可以让“身在此山中”的我们对熟视无睹的自己的文字,有更深的理解。
  •   了解中国汉字演变的好书,浅显易懂。
    研究中国汉字的原本都流失到了海外。一是痛心,二是庆幸。
  •   从日本学者的学术观点来阐述汉子的变迁,尤其比较欣赏的是作者从实物器皿中直接研究汉子形态,较之拓片,更为严谨,只可惜,这些原本属于中国的东西,多深藏在异国他乡,国人难见一面,颇为叹惋。书所薄,内容却很博,可以静心一读。
  •   日本的学术研究果然精深
  •   一位日本学者对中国了解的程度比我还要深
  •   便宜,日本人的视角,内容简练,所以值得买。
  •   此书涉及文字发展历史简介,较为宽泛,语言浅显易懂,适合初级入门。
  •   不是专业搞文字的,但是初读下来受益匪浅。最大的感觉就是国内学界太缺乏这种扎实严谨的学风了。行文(译文)流畅,很好读。
  •   书的质量不错,里面的纸张很好,字印的非常清楚,总体上都不错,很满意!
  •   了解中国文化很好的图书。。
  •   初略翻翻,不错
  •   学习传统文化的必备书。
  •   有点失望,很是遗憾。
  •   书是多年前的作品、近几年印刷的,但内容还是值得一看的。虽然我们天天使用汉字,却未必了解其来龙去脉,倒是日本学者的视角,让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文字。
  •   汉字是中国的特有,日本却对汉字的研究比中国更透切,看着书本多少有点落寞。
  •   书是可以的,不失为一本不错的书。希望了解汉字的文化史的朋友可以翻翻。
  •   一个外国人来研究汉字的文化史,本身就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   很佩服日本的学术的精神
  •   书中的资料齐全,日本人的严谨表现的很好 适合专业人士细读!
  •   日本人作学问很严谨,值得学习。
  •   一本对于写书法的人来说有用的书
  •   这本书~书籍装帧一般但是内容还好~写的比较个人观点浓重~挺好的~
  •   写的不错,翻的也还可以
  •   内容很好,可惜不是国人自己研究出来的成果
  •   好书。只是有些图片不够清晰。
  •   买了很久了,可是还没看。看包装就没有读下去的想法……再等等吧
  •   帮别人买的这本书,说是很喜欢。
  •   可惜,下单时有货,发货时又没货了
  •   其实还挺不错,里面有需要的资料。
  •   算普及读物
  •   就当资料书吧,还可以
  •   本书讲了汉字发展史有利于我们在基础之上了解文字
  •   这本可能是学术用的吧,本想买来了解一下中国文字,好给国外的朋友讲一下的,对我们这种旨在猎奇的读者来说,该书枯燥了些
  •   应该说是一本了解中国文字发展脉络的入门读物,感觉更适合中学生阅读。
  •   没有想像的好,本来想看看国外人是怎样关注这个课题的,挺失望的,太过简单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