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大学/世界名校故事

出版时间:2007-2  出版社:军事谊文出版社  作者:彭小云  页数:12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世界名校故事:慕尼黑大学》精选了世界各地27所一流大学,全面介绍了这些世界一流名校的发展历程,讲述了与各所名校相关的、具有突出贡献的、鲜为人知的人物求学故事。让读者深刻领略体会到各所世界名校的独特魅力和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书籍目录

慕大风貌几经沉浮香如故科苑百花齐开放追忆往事慕大前景谱写“正气歌”牺牲自我反对纳粹暴行反纳粹暴政的“白玫瑰”兄妹科技英才逆境中的欧姆开拓崭新化学园地献身公共卫生事业诺贝尔光芒诲人不卷的伟大化学家一位险些包揽两项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致力生物化学研究先天残疾的化学家有机化学的开拓者揭开未知射线的奥秘量子论的奠基者量子力学开创者物理天才泡利追逐蜜蜂的“舞蹈”华人风采拯救纳粹集中营囚犯的“中国神医”中国抗生素事业的开拓者

章节摘录

  逆境中的欧姆  乔治·西蒙·欧姆1787年3月16日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城,父亲虽然是一名锁匠,而且没有受过正式教育,但十分爱好数学和哲学,并自学成材。  欧姆从小就向父亲学习,除了学习造锁之外,欧姆由父亲教导数学、物理、化学和哲学,打下良好的科学和数学基础。  现在即使一般中学生也会听过欧姆这位科学家的名字,可是欧姆在他的时代并没有受到重视。虽然他对电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他一生都在贫困与孤独中度过。  欧姆10岁时,母亲病逝,这给欧姆一家带来最沉重的打击。父亲在家里教欧姆数学、物理,不仅传授知识,也排解忧郁。  欧姆的父亲担心自己所学有限,还请埃尔兰根大学的数学系教授兰格多夫博士来家里开课。欧姆后来回忆道:“兰格多夫认为学生不会自然对数学产生兴趣,对数学的兴趣是需要老师殷勤的栽培才会产生。而最好的栽培是老师对学生付出的注意力,因为这会影响学生的求学胃口。数学不是谈情说爱的对象,一下就会使人进出爱的火花,但是数学是可以结婚的终生对象,起初没有什么味道,但是愈耕耘就会愈有收获。” 父亲没想到这样的教育会使欧姆成为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使欧姆的弟弟马丁日后成为柏林大学首席数学教授。  1805年,欧姆进入埃尔兰根大学攻读数学与物理。1806年德国与法国交恶。这对埃尔兰根的居民无疑是晴天霹雳:德国人敌视他们,认为他们是法国人的问谍;法国人仇视他们,认为他们是实国贼。埃尔兰根的产品到处受抵制。  8000人不到的小城,一夕间驻扎3万多名的德军,整个城市几乎成为俘虏营,学校也几乎解散,欧姆的父亲生意完全停顿。欧姆本来要休学了,但是有一位书商瓦涉看他读书的样子,知道他将来一定会有不凡的成就,就推荐欧姆到瑞士的戈斯塔忒教会中学去当数学老师。这所中学的校长,吉韩德牧师后来写信给瓦涉道:“起初,我看到这个18岁的年轻人又矮又瘦、其貌不扬,心想这人怎能教书,但是不久我发现教书是这年轻人的癖好,而且非常胜任。”从此,欧姆便开始了漂泊的教学生涯。他对数学和物理的兴趣仍然十分浓厚,所以在工作之余不断努力自修,立志当一名大学教授。  3年以后欧姆忍不住对数学与物理的喜爱,竟然翻山越岭偷偷进法国,带着兰格多夫教授的推荐信,向法国的一位数学教授请教。这在当时是非常危险的事:法国已经要与德国打仗,一个德国学生爬过瑞士高山,潜入法国,只是为了要念数学,有谁会相信?这位教授却相信他,掩护他住在自己家中,教他数学与法语,一年后他学成,再偷越边境回去。  回国后的欧姆,发现情况比他想像的更恶劣,找了两年工作都落空,只好在一所中学兼课。后来穷到一个地步,看到德国陆军在招兵,他就跑去应征。不过德国陆军拒绝他人伍,其后几年,他还是到处兼课。  到了1811年,他再回到埃尔兰根大学,凭着自修的成果,取得博士学位,并随即在该校教授数学。过了三个学期,欧姆觉得在埃尔兰根大学不会有发展的机会,加上生活太困苦,便接受巴伐利亚政府的聘请,到班堡一间条件相当差的中学担任数学教师。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1817年他出了一本几何学的书,除了几所图书馆购买以外,几乎没有销路,但欧姆还是庄严地把这本书献给影响他一生的父亲。这一年他终于找到第一份正式工作,在科隆大学担任数学物理系教授。可是他的仕途仍然不愉快。  后来,欧姆辗转到了科伦耶稣会高校任教。这所学校有一间设备完善的物理实验室,可让欧姆进行实验。1820年,欧姆得知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力效应后,开始进行自己的电学实验。最初他只为辅助学习而做实验,后来为了出版学术论文,才开始进行有系统的研究。  欧姆最重要的贡献是建立电路定律。他是受到傅里叶热传导理论(导热杆中两点间热流量与两点温度差成正比)影响而研究他的定律的。当时还缺乏明确的电动势、电流强度乃至电阻概念,适用的电流计也正在探索中。  他使用了温差电池和扭秤,经过多次试验和归纳计算,才获得成功。1825 年发表第一篇论文《涉及金属传导接触电的定律的初步表述》,论述了电流的电磁力的衰减与导线长度的关系。进而,他通过实验测定了不同金属的电导率。在制作导线过程中,他直接受惠于父亲的精湛技艺。英国学者巴劳发现了电流在整个电路的各部分都是一样的,这个结果启发了欧姆,这使他想到可以把电流强度(当时他称为“电磁力”)作为电路中的一个基本量。进一步的实验,导致得出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定律。以后,他又对自己的实验工作进行了数学处理与理论加工,写成了《通电电路的数学研究》一书(1827年出版)。  欧姆期望物理学界会给他一些响应,或让他找到一份大学教职。可是欧姆定律刚发表时,并没有受到德国学术界的重视,反而遭到各种非议与攻击。欧姆给当时普鲁士教育部长苏尔兹赠送一本他的著作,请求安排到大学工作。但这位部长对科学不感兴趣,只把他安排到军事学校。这时,一位在德国物理学界颇有地位的物理学家鲍耳首先撰文攻击欧姆的《通电电路的数学研究》一书,说这本书是“不可置信的欺骗”,“它的惟一目的是要亵渎自然的尊严”。在强大的压力下,欧姆寄希望国王出面,解决事端。他给国王路德维希一世写信,并因此组成巴伐利亚科学院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结果因意见不一,不了了之。欧姆感到十分失望。在他给朋友的信中,流露出这一时期的痛苦心情:“《通电电路》的诞生已经给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我真抱怨它生不逢时,因为深居朝廷的人学识浅薄,他们不能理解它的母亲的真实感情。”他辞去耶稣会学校的职务,并开始在柏林的学校当一些短期的数学教务。虽然在1833年,他受聘于纽伦堡理工学院,但这仍然不是他理想中的大学教职。  只是当欧姆的工作后来在国外获得巨大声誉后,才在国内科学界得到关注。经过埃尔曼、多佛和海尔曼等人多方努力,直到184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欧姆以科普勒奖章,欧姆的工作才得到了普遍的承认。科普勒奖是当时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后来他的祖国也给他各种奖项和荣誉。到了 1842年,欧姆才正式成为慕尼黑大学的物理教授,偿了他一辈子的心愿,可是他两年后便与世长辞。为了纪念人他在电路理论方面的贡献,电阻单位命名为欧姆。  ……

编辑推荐

  想知道那些出自世界名校的名人故事吗?想了解世界名校的历史、著名人物的求学经历吗?在上慕尼黑大学前看看本书,将有助于你了解你未来的母校。即使你没有这个机会,看看它,也将有助于你的励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慕尼黑大学/世界名校故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