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泥发展史

出版时间:2005-8  出版社: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作者:王燕谋  页数:492  字数:407000  

内容概要

中国水泥工业经过百余年的发展,2003年,水泥年产量已达8.6亿吨,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雄居世界第一位。然而,至今尚无一本全面叙述中国水泥工业发展历史的书。   中国水泥史跨越的时代虽不长,但其内容浩瀚,对她的研究,非个人之力所能承担,非短期之内所能完成。作者在退休之后,出于对事业的责任感,抽出时间对中国水泥史作了些初步研究探索,现将其结果汇编成册,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更多人来关注水泥工业的发展。  为全面客观地评述中国水泥史,作者将中国水泥工业发展过程置于中国近代社会史和世界水泥发展史的进程中来进行考察和研究,注重了历史的相关性和继承性,以及历史的经验。  水泥,是建筑用胶凝材料。中国古代曾有过辉煌的建筑胶凝材料史。早在公元前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懂得用“白灰面”涂抹山洞,此后又学会用黄泥浆砌筑土坯墙,至公元前7世纪,开始出现了石灰。在公元5世纪的南北朝时代,出现了一种名叫“三合土”的建筑材料,然而,由于社会与经济的停滞,我国建筑胶凝材料发展到“三合土”阶段似乎就停止不前了。在欧美国家,建筑胶凝材料的发展则在罗马砂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最终发明了波特兰水泥。相应的,水泥工业成长壮大,其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当时的中国从外国输入水泥,输入生产技术,许多人当时把水泥称为“洋灰”。   中国水泥工业在各个时期的发展都与当时国内外所发生的政治事件有关。清朝末期,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世界列强纷纷入侵中国,输入商品,开办工厂,恣意掠夺,其中包括输入水泥和在中国开办水泥厂。清末的“洋务运动”中,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建设需要大量水泥,促使中国民族水泥工业兴起。20世纪初的日俄战争后,日本水泥资本随日本侵略势力的入侵进入中国,开办了一批日资水泥企业。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列强热衷于国内战争,无暇顾及对中国的进一步掠夺,中国民族水泥工业乘机获得较大发展。抗日战争期间,沦陷区民族工业遭挫折和破坏,敌后的西南、华中和西北地区由于战争和经济建设需要而产生了一些小水泥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大兴土木,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建设了一大批水泥企业,改革开放使中国现代水泥企业纷纷诞生。    中国水泥生产技术水平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提高,由低到高大致分为立窑、湿法回转窑、日产2000吨熟料预分解窑新型干法和日产5000吨熟料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等4个层次。每一个层次的发展基本上都是先购买外国成套技术设备,然后进行自主开发,实行设备国产化,最后达到全国普遍推广。中国水泥史上设备国产化的进程中有4个里程碑:昆明水泥厂(后改名云南水泥有限公司)是国产设备建设立窑厂的里程碑;湘乡水泥厂(后改名韶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是国产设备建设湿法回转窑厂的里程碑;江西水泥厂(后改名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国产设备建设日产2000吨熟料预分解窑新型干法厂的里程碑;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国产设备建设日产5000吨熟料预分解窑新型干法厂的里程碑,中国水泥工业现代化步伐从此大大加快。   从经济体制的变化看,中国水泥工业先后经历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制,又经历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半封建、半殖民地市场经济体制下创建的民族水泥工业,不仅作为新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基础而给以肯定,而且他们的筹资方法、领导体制和市场竞争等情况,对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的水泥企业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创建的水泥企业大都采用技术落后的湿法窑和立窑,他们却是中国现代水泥工业的基础,是我国水泥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催生出一大批以预分解窑新型干法为标志的新一代水泥企业。预分解窑新型干法是当代最先进的、可持续发展的水泥生产方法。中国水泥工业正经历着用预分解窑新型干法淘汰湿法窑和立窑的历史任务,以适应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   企业是社会生产基石,水泥工业主要由众多水泥企业所组成。中国水泥工业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生企业的兴衰,一些企业诞生或壮大,一些企业消亡或衰落。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发生了同样的现象,一些企业兴盛,一些企业没落。以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水泥骨干企业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不断创新,努力奋进,茁壮成长,成为时代的幸运者。本书介绍了这些企业的壮大过程和成就,并以专门章节叙述了“海螺水泥”和“山水集团”,其他企业则在有关章节中叙述。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中国水泥史是由千千万万的中国水泥工作者所谱写的。在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的不同时期涌现出许多佼佼者,如:民国时期水泥界叱咤风云的“水泥大王”王涛;共和国初期水泥工业发展的总指挥、“布衣”部长赖际发;水泥界的传奇人物刘公诚;改革开放时期发展现代水泥工业的旗手郭文叁,等等。他们的经历和业绩分别在有关章节中做了介绍。   本书谨以“发展史”为名,献给读者。作者虽然尽最大努力从多方搜集史料,但限于能力和条件,收集到的资料不够全,有些发展过程的叙述尚不够全面、完整,在评述中还难免有所偏颇,望读者批评指正。   书中的历史事实都是以文献资料、对有关人员的采访和作者亲身经历作为依据。所用资料名称按引用顺序列于附录之中。   学史可明志,温故而知新。企盼本书的出版对中国水泥工业发展有所裨益。

作者简介

王燕谋,科学家、高级工程师。1932年11月生于张家港市杨舍镇。早年就读于杨舍小学、梁丰中学。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分配于中国建材研究院工作,1958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建筑工程学院(今俄罗斯圣彼得堡建筑大学)学习。1962年获苏联科学技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水泥的发明第二章 水泥生产技术的进步第三章 中国最早的水泥厂第四章 中国民族水泥工业的兴起第五章 日本水泥资本进入中国第六章 民国初期民族水泥工业的壮大与企业竞争第七章 战争中民族水泥工业的苦难第八章 水泥企业的国有化第九章 台湾水泥工业发展概述第十章 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大中型水泥厂的建设第十一章 中国水泥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的研究与发展第十二章 中国水泥立窑的发展与淘汰第十三章 海螺水泥的崛起第十四章 山水集团的脱颖而出第十五章 新世纪迎来中国水泥新型干法发展新高潮第十六章 国有水泥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第十七章 新中国水泥品种与产品标准第十八章 中央建材主管部门及其所属服务性企事业单位第十九章 “水泥大王”王涛第二十章 “布衣部长”赖际发第二十一章 传奇人物刘公诚资料目录后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水泥发展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