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悲剧喜剧集

出版时间:2007-6  出版社:国际文化  作者:威廉·莎士比亚  页数:631  字数:567000  译者:朱生豪  
Tag标签:无  

前言

莎士比亚的许多杰作,诸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等,四个多世纪以来,既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显示出难以抗拒的艺术魅力;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吸引着无数专家学者共同研讨,成为一门毕生从事的学问,而且随着时代的进展,莎学也随之而不断地在拓展、更新,没有止境。歌德曾为之感叹道:“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这读之不厌、钻之弥深的雅俗共赏,这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的完美结合,说得上是伟大的文学经典作品确切不疑的标志吧。1564年4月23日,威廉·莎士比亚诞生于英国内地小城镇“艾冯河畔斯特拉福特”(Stratford-upon-Avon)。父亲是当地一位殷实体面的商人,经营皮手套和皮革业;曾当选为镇参议(1565),担任过镇长(1568),1577年家道突然中落。威廉是他的长子,当时才十三岁。到了学龄时期(七八岁),莎士比亚进入当地“文法学校”就读,拉丁文是主要课程。升入高班后,诵读罗马古典文学,包括奥维特的诗集《变形记》,罗马喜剧、悲剧等。从他日后成为诗人、剧作家的早期作品中,可以看出古罗马文学的影响。在文法学校大概读到十四五岁就结业了。少年莎士比亚所接受的教育尽在于此了。十八岁那年(1582年冬),他和一个比他大八岁的邻近小地主家的姑娘在教堂登记结婚,新娘已有身孕,第二年五月产下一女。1585年初,又有一对孪生子女降生。二十一岁的莎士比亚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也许由于生活负担的加重,巡回演出的伦敦戏班子来到他故乡献艺,自幼喜爱戏剧的他,很有可能加入了他们的行列,离别故乡,跟随演员们一起到了伦敦。一开始他只是在剧团打些杂差,偶尔顶替一个角色,上台露一下脸;为了剧团临时需要,后来又赶着改编一些旧脚本。到了二十八岁那年(1592),他的才华开始在他最初的几个剧作中(历史剧《亨利六世》等)显示出来。他脱颖而出,已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开拓出一条道路了。1597-1598年,他的历史剧《亨利四世》上下篇公演,剧中出现了一个那么富于艺术魅力的喜剧性人物:不朽的大胖子福斯塔夫。演出盛况空前,风靡伦敦;只要他一出场,就把搬演王朝兴亡盛衰的庄严历史剧变成了使满场倾倒的笑剧、闹剧。这时,莎士比亚已成为当时剧坛上无可争议、最受欢迎的一位剧作家了。1599年,莎士比亚所属的剧团在泰晤士河南岸河滨地区营造的“环球剧场”落成,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剧场。莎士比亚是剧场股东和负责人之一。1598-1608年,莎士比亚进入他辉煌的创作时期,最优秀的喜剧如《皆大欢喜》、《第十二夜》等,以及《哈姆莱特》、《李尔王》等伟大悲剧都在这一阶段完成。莎士比亚文思敏捷,写作勤奋,每年可为剧团创作两个剧本。晚年时,从1608-1612四年间莎翁创作了《冬天的故事》等四个具有罗曼蒂克色彩的传奇剧;《暴风雨》成为他的“天鹅之歌”,剧终的“收场白”无异是向剧坛告别的一篇自白。大约在1612年之前,莎翁已告别伦敦,回故乡安度晚年。1616年4月23曰,莎翁逝世,享年五十有二,安葬于故乡“圣三一教堂”。他生前两位剧团同事唯恐他那许多久经舞台考验、深受欢迎的杰作日后失传,为时间所湮没,因此精心筹划,设法收集他生前的剧作,汇编成戏剧全集。1623年,这一巨著问世(世称“第一对开本”),有如为他们敬爱的好友树立起一块丰碑。在序言中他们又热情地赞美好友才华横溢,心到笔至,落笔不改;向读者推荐这些佳作值得一读再读。卷首又有同时代剧作家班·琼森(Benjorison,1572-1637)的献诗,称颂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期,而归于千秋万代”。

内容概要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剧作中最复杂和最著名的一部;《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是代表莎士比亚悲剧创作最高成就的“四大悲剧”,也是最淋漓地表现其伟大之处的作品,其中尤以《哈姆雷特》在世界上享誉最高,成为世界戏剧史上难以企及的高峰。不仅如此,莎士比亚在喜剧创作方面成同样成就斐然,《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和《皆大欢喜》是他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强的喜剧效果,同时还富有深刻的社会讽刺意味,成为世界戏剧创作史上的典范之作。
莎士比亚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对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作品几乎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各种新版本和译本层出不穷且历久弥新。此外,莎士比亚的语言巳渗入英语国家人们的日常用语中,并且决定了他们对诗的认识。

作者简介

朱生豪(1912-1944),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诗人。出生于浙江嘉兴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1929年入杭州之江大学,主修中国文学,同时攻读英语。毕业后于1933年在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朱生豪从24岁起,以宏大的气魄、坚韧的毅力,经数年呕心沥血,翻译出版了《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含戏剧31种)。他英年早逝,只度过了32个春秋。而他所译莎剧全集由世界书局出版后,轰动文坛,被时人叹为“宏伟的工程”、“伟大的业绩”。朱生豪的翻译态度严肃认真,以“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为其宗旨。译笔流畅,文辞华丽。他所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是迄今为止我国莎士比亚作品的最完整的、质量一流的译本。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外国作家全集——1978年版的《莎士比亚全集》(中文本),戏剧部分采用了朱生豪的全部译文。

书籍目录

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哈姆雷特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奥瑟罗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李尔王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麦克白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仲夏夜之梦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威尼斯商人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皆大欢喜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第五幕

章节摘录

插图:第二场  同前  街道凯普莱脱、巴里斯及仆人上。凯普莱脱  可是蒙太玖也负着跟我同样的责任;我想象我们这样有了年纪的人,维持和平还不是难事。巴里斯  你们两家都是很有名望的大族,结下了这样不解的冤仇,真是一件不幸的事。可是,老伯,您对于我的求婚有什么见教?凯普莱脱我的意思早就对您表示过了。我的女儿今年还没有满十四岁,完全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再过两个夏天,才可以谈到亲事。巴里斯  比她年纪更小的人,都已经做了幸福的母亲了。凯普莱脱  早结果的树木一定早凋。我在这世上什么希望都已经没有了,只有她是我的唯一的安慰。可是向她求爱吧,善良的巴里斯,得到她的欢心;只要她愿意,我的同意是没有问题的。今天晚上,我要按照旧例,举行一次宴会,邀请许多亲友参加;您也是我所要邀请的一个,请您接受我的最诚意的欢迎。在我的寒舍里,今晚您可以见到灿烂的群星翩然下降,照亮了黑暗的天空;在蓓蕾一样娇艳的女郎丛里,您可以充分享受青春的愉快,正像盛装的四月追随着残冬的足迹降临人世,在年轻人的心里充满着活跃的欢欣一样。您可以听一个够,看一个饱,从许多美貌的女郎中间,连我的女儿也在其内,拣一个最好的做您的意中人。来,跟我去。(以一纸交仆)你到维洛那全城去走一转,一个一个去找这单子上有名字的人,请他们到我的家里来。(凯普莱脱、巴里斯同下)仆  找这单子上有名字的人!人家说,鞋匠的针线,裁缝的钉锤,渔夫的笔,画师的网,各人有各人的职司;可是我们的老爷却叫我找这单子上有名字的人,我怎么知道写字的人在这上面写着些什么?我一定要找个识字的人,来得正好。卞伏里奥及罗密欧上。卞伏里奥  不,兄弟,新的火焰可以把旧的火焰扑灭,大的苦痛可以使小的苦痛减轻;头晕目眩的时候,只要转身向后;一桩绝望的忧伤,也可以用另一桩烦恼把它驱除。给你的眼睛找一个新的迷惑,你的原来的痼疾就可以霍然脱体。罗密欧  你的药草只好医治——卞伏里奥  医治什么?罗密欧  医治你的跌伤的胫骨。卞伏里奥  怎么,罗密欧,你疯了吗?罗密欧  我没有疯,可是比疯人更不自由,关在牢狱里不进饮食,挨受着鞭挞和酷刑,——晚安,好朋友!仆  晚安!请问先生,您念过书吗?罗密欧  是的,这是我的不幸中的资产。仆  也许您会不看着书念;可是请问您会不会看着字一个一个地念?罗密欧  我认得的字,我就会念。仆  您说得很老实;上帝保佑您!(欲去)罗密欧  等一等,朋友,我会念。“玛丁诺先生暨夫人及诸位令爱;安赛尔美伯爵及诸位令妹;寡居之维特鲁维奥夫人;帕拉森西奥先生及诸位令侄女;迈邱西奥及其令弟伐伦泰因;凯普莱脱叔父暨婶母及诸位贤妹;罗瑟琳贤侄女;丽维霞;伐伦西奥先生及其令表弟泰保尔脱;琉西奥及活泼之海伦娜。”好一群名士贤媛!请他们到什么地方去?仆  到我们家里吃饭去。罗密欧  谁的家里?仆  我的主人的家里。罗密欧  那还用问吗?仆  那么好,您不用问我,我就告诉您吧。我的主人就是那个有财有势的凯普莱脱;要是您不是蒙太玖家里的人,请您也来跟我们喝一杯酒,上帝保佑您!(下)卞伏里奥  在这一个凯普莱脱家里按照旧例举行的宴会中间,你所热恋的美人罗瑟琳也要跟着维洛那城里所有的绝色名媛一同去赴宴。你也到那儿去吧,用不带成见的眼光,把她的容貌跟别人比较比较,你就可以知道你的天鹅不过是一只乌鸦罢了。罗密欧  要是我的虔诚的眼睛会相信这种谬误的幻象,那么让眼泪变成火焰,把这样一双罪状昭著的异教邪徒烧成灰烬吧!比我的爱人还美!烛照万物的太阳,自有天地以来也不曾看见过一个可以和她媲美的人。卞伏里奥  嘿!你看见她的时候,因为没有别人在旁边,你的两只眼睛里只有她一个人,所以你以为她是美丽的;可是在你那水晶的天秤里,要是把你的恋人跟另外一个我可以在这宴会里指点给你看的美貌的姑娘同时较量起来,那么她现在虽然仪态万方,那时候就要自惭形秽了。罗密欧  我倒要去这一次;不是去看你所说的美人,只要看看我自己的爱人怎样大放光彩,我就心满意足了。(同下)第三场  同前  凯普莱脱家中一室凯普莱脱夫人及乳媪上。凯普莱脱夫人  奶妈,我的女儿呢?叫她出来见我。乳媪  凭着我十二岁时候的童贞发誓,我早就叫过她了。喂,小绵羊!喂,小鸟儿!上帝保佑!这孩子到什么地方去啦?喂,朱丽叶!朱丽叶上。朱丽叶  什么事?谁叫我?乳媪  你的母亲。朱丽叶  母亲,我来了。您有什么吩咐?凯普莱脱夫人  是这么一件事。奶妈,你出去一会儿,我们要谈些秘密的话。——奶妈,你回来吧;我想起来了,你也应当听听我们的谈话。你知道我的女儿年纪也不算怎么小啦。乳媪  对啊,我把她的生辰记得清清楚楚的。凯普莱脱夫人  她现在还不满十四岁。乳媪  我可以用我的十四颗牙齿打赌,——唉,说来伤心,我的牙齿掉得只剩四颗啦!——她还没有满十四岁呢。现在离开收获节还有多久?凯普莱脱夫人  两个星期多一点。乳媪  不多不少,不先不后,到收获节的晚上她才满十四岁。苏珊跟她同年——上帝安息一切基督徒的灵魂!唉!苏珊是跟上帝在一起啦,我命里不该有这样一个孩子。可是我说过的;到收获节的晚上,她就要满十四岁啦;正是,一点不错,我记得清清楚楚的。自从地震那一年到现在,已经十一年啦;那时候她已经断了奶,我永远不会忘记,不先不后,刚巧在那一天;因为我在那时候用艾叶涂在奶头上,坐在鸽棚下面晒着太阳;老爷跟您那时候都在曼多亚。瞧,我的记性可不算坏。可是我说的,她一尝到我的奶头上的艾叶的味道,觉得变苦啦,哎哟,这可爱的小傻瓜!她就发起脾气来,把奶头摔开啦。那时候,鸽棚都在摇动呢。这个说来话长,算来也有十一年啦;后来她就慢慢地会一个人站得直挺挺的,还会摇呀摆的到处乱跑,就是在她跌破额角的那一天,我那去世的丈夫——上帝安息他的灵魂!他是个喜欢说说笑笑的人,——把这孩子抱了起来,“啊!”他说,“你扑在地上了吗?等你年纪一大,你就要仰在床上了;是不是呀,朱丽?”谁知道这个可爱的坏东西忽然停住了哭声,说:“嗯。”哎哟,真把人都笑死了!要是我活到一千岁,我也再不会忘记这句话。“是不是呀,朱丽?”他说;这可爱的小傻瓜就停住了哭声,说:“嗯。”凯普莱脱夫人  得了得了,请你别说下去了吧。乳媪  是,太太。可是我一想到她会停住了哭说“嗯”,就禁不住笑起来。不说假话,她额角上肿起了像小雄鸡的睾丸那么大的一个包哩;她痛得放声大哭;“啊!”我的丈夫说,“你扑在地上了吗?等你年纪一大,你就要仰在床上了;是不是呀,朱丽?”她就停住了哭声,说:“嗯。”朱丽叶  我说,奶妈,你也可以停嘴了。

编辑推荐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集(彩色插图本)》由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2条)

 
 

  •   刚拿到书时,第一感觉书的纸质还可以。看了其中的两篇,感觉翻译的还好,和之前看的人民文学出版的没多大差别,只是在个别字句上有些不妥,但不影响整体的阅读。
  •   整本书都挺好,就是缺第1页和第26页,上来就是第27页,目录什么的都没有。因为买回来没有看,发现缺页时已经过了退换货期,卓越不给换了。感觉卓越没有以前用心了。我真的不是当当和京东过来砸场的。这种是硬伤,过不过退换期又有什么区别呢?什么也不说了
  •   还行,如果您对书的质量要求很高,那还是换一本吧。这本书的质量如纸张、字体等一般。比较实用。
  •   一直很想买一本包含莎士比亚悲剧喜剧的书,于是买了这本,这本书内容很全面,但翻译没有我以前看过的版本好
  •   印刷质量很不错,朱生豪的经典译本,不过人物名字与通行的有点出入。
  •   这套书买了不少~价廉物美哦~
  •   两天就送到了,我喜欢这速度。书也很好,纸质很一般,但整体而言真的很不错了。
  •   不错,是朱生豪先生翻译的
  •   还需认真学习
  •   买来补习
  •   书的质量不错,是正版,价格便宜。
  •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集
  •      还是想说悲剧与喜剧的问题。悲哀和快乐,就创作而言悲哀比快乐更重要。因为快乐是往外散发的,它会蒸发掉;而痛苦是内聚的,越来越沉重越来越有分量。
       在西方不少文人看来一对恋人的悲惨结局纯粹是偶然因素造成的,难以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悲剧”。中国则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这种“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势力”。前者拘泥于性格悲剧的尺度,后者似乎又陷入了社会进化论的窠臼。
       罗密欧与朱丽叶被很多人称为西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诚然,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我觉得,莎翁的作品中两人似乎缺乏爱情基础。而梁就弥补了这一点,山伯和英台起码在一块很长时间。罗与朱这种一见钟情式的爱情很难让人一下子接受他们坚贞不渝、海枯石烂的忠贞。
       莎翁这部作品中语言运用得相当好,各种各样的比喻类比,把恋爱中的两人心情抒发的淋漓尽致。“恋爱的使者应该是思想,因为它比驱散山坡上的太阳光要快过十倍;所以维纳斯的云车是白鸽驾驶的,所以凌风儿飞的丘比特生着翅膀。”“一个恋爱中的人,可以踏在随风飘荡的蛛网上而不会跌落,幻妄的幸福使他灵魂飘然轻举”这种诗意的语言大概只有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中才有!
  •      莎翁不愧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威尼斯商人》也确实为经典。这部作品是浪漫与现实的结合,浪漫见之于巴萨尼奥和鲍西亚之间的爱情故事。尤其是猜匣子识美人,很类似于中国的抛绣球和比武招亲。其现实见之于处处可见的伊丽莎白时期的拜金、重商以及反犹太的宗教冲突意识。
       鲍西亚是莎翁塑造的几近完美的女性形象之一,机智、美丽、善辩。让我不禁想到了金庸笔下的黄蓉,只是鲍西亚的郭靖没那么傻里傻气的。夏洛克是剧中的反面人物,自私、虚伪、唯利是图。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大概也让众多读者心满意足。有时也挺同情夏洛克的。让谁受到安东尼奥的那种侮辱也会想到报复。但他毕竟是剧中的反面人物,同情也是有一定限度的。
       本剧莎翁想传达一个意图,基督教中宽恕、慈悲。正如文中所说“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凡尘。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者,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者。”
  •     题记: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倒也大言不惭地来评说一下自己眼里的丹麦大臣——波洛涅斯。
      
      波洛涅斯是《哈姆雷特》中承前启后的人物,由他的死开始,整个故事气氛趋于紧张,情节急转直下。《哈》剧以几乎所有出场人物的死亡作结,在这些人物中第一个死去的就是波洛涅斯(除去在一开始就以亡灵出现的前丹麦王),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同时,莎翁为何安排他第一个死也是本文想讨论的话题之一。在剧情中,正是波洛涅斯向国王克劳迪斯王进谏试探哈姆雷特,讽刺的是,他自己误死在哈姆雷特的剑下,而当时哈姆雷特正接受皇母的试探。由于他的死亡,美好又脆弱的女主角奥菲利亚无法排解恋人杀死父亲的忧伤,最终疯癫落水而死。这又引出波洛涅斯之子雷欧提斯的憎恨,最终雷欧提斯与哈姆雷特刀剑相向,双双死去。
      
      波洛涅斯的第一次出场是第一幕第三场,波洛涅斯的家中。注意该场景地点,在这里展现的波洛涅斯不是老臣波洛涅斯而是身为一家之主的波洛涅斯。此时,他的儿子雷欧提斯将出海远行至法国,女儿奥菲利亚正向哥哥告别。且看他上台的第一句台词:“还在这儿,雷欧提斯!上船去,上船去,真好意思!风息在帆顶上,人家都在等你哩。”让我们细细品味这一句话里诸多心思。“还在这儿,雷欧提斯!”这是又惊又喜的,想来自己儿子眷顾家里,又与亲妹妹感情深厚,身为老父岂能不喜?接着他又说:“上船去,上船去,真好意思!”仿佛是在赶儿子离家,颇有点老狮子锻炼小狮子便把小狮子扫地出门的感觉。其中足显爱子之心,这份心意不在父女之间,不在母子之间,是只在父子间才有的人伦之情。最后他说:“风息在帆顶上,人家都在等你哩。”这句话便显示出一个在官场成功混迹半生的男子的谋算与用心。波洛涅斯生怕儿子让周围人等太长时间因而产生抱怨之词。波洛涅斯比任何人都懂得人心叵测的道理,生怕别人看着自己位高权重不敢得罪儿子,其实心里记恨儿子。因此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老臣的谋略也有为父的隐忧。
      
      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威廉·赫列特(William Hazlitt)说过:Polonius is a sincere father, but also a busy-body, who is accordingly officious, garrulous, and impertinent.(波洛涅斯是一个真诚的父亲,但也是个心思细密的人,他因此显得过分殷勤,很唠叨,又不中肯(不切题)。赫列特的评价很入理,且不说后文,光这告诫雷欧提斯的短短一句就已经彰显中老臣波洛涅斯的诸多性格特点。
      
      我们且看老臣之后的表现,在送走爱子之后,房间中留下老父与女儿。女儿向老父说起哈姆雷特对自己倾诉衷肠一事,此时,老父摆出温厚又严肃的表情(很容易地能从行文中得出),告诫女儿王子对她的款款心意不过是年轻纨绔子的一时兴起。他告诉女儿一定要洁身自好,与王子保持距离。
      
      在这一段中,如果不细看我们便会以为波洛涅斯不希望女儿与王子交往,其原因是门不当户不对。他反复说的都是“从现在起,你还是少露一点你的女儿家的脸。”诸如此类的。但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他也反复说另一类话:“你应该把你自己的价值抬高一些,否则,说实话,你会叫我大大地出丑。”或者是“你应该抬高身价,不要让人家以为你是可以随意呼召的。”这两句话实在是一个意思,而波洛涅斯反复说起以来是因为爱女心切,而来也是他爱唠叨的一大表现。所谓不可随意招呼,不可让我出丑又体现出波洛涅斯对自己身份的重视(朝臣的女儿岂可以随意招呼?)。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两句话足以为后文中波洛涅斯的表现打下伏笔。当哈姆雷特因为要为先王报仇而装疯卖傻的时候,波洛涅斯向国王提出了他的想法——哈姆雷特是因为爱恋自己的女儿不得所以才发疯的。
      
      在这里我们不禁要感慨老臣终究是老臣,纵然奥菲利亚与哈姆雷特确实在门第上有差距,但这条鸿沟并非天堑。我们又何尝能体悟到波洛涅斯在听女儿说起心事时候的到底有多少欣喜?做父亲的自然知道女儿貌若神女天资秉异,再加上自己位高权重,最终让女儿获得太子妃之位并非不可能。而如果女儿能成为太子妃,他的地位将更加牢不可破。我们从这一层入手,便能明白为何波洛捏斯被克劳迪斯王称他为你总能带来好消息的人——可见波洛涅斯极其擅长揣度人心,心思更是九曲十八弯儿的绕,这在之后与哈姆雷特的对手戏中我们还将谈到。
      
      在安顿好老仆人对儿子的秘密跟踪后(这也是非常能体现波洛涅斯爱子又善权谋的一段,可自行品味,不做赘述),波洛涅斯去面见国王并说出了自己关于王子疯病的想法。这时候他说出了他最著名的那句台词:“冗长是肤浅的藻饰,简洁是智慧的灵魂。”这句台词的前后都是些毫无意义的废话,唯有这一句话是亮点。最后王后是这样回答波洛涅斯的:“多谈些实际,少弄些玄虚。”这不可谓不是莎翁匠心独具的讽刺笔调。我时常认为赫列特的评价中garrulous这个形容词应该翻译成圆滑更好,和领导打招呼的艺术尤其可以用圆滑一词概括,如何圆滑呢?那就是加上无数废话,让领导对你的核心思想似乎明白又似乎不明白,于是最终糊里糊涂地首肯——目的就达到了。在这里,波洛涅斯的目的也达到了,他多少让国王王后相信了自己的话,并且自己亲自去试探了哈姆雷特。
      
      之前我说过,波洛涅斯善于揣度人心,他去看了哈姆雷特几次便知道这疯病看来不是自己女儿引起的。其中有一段话是以波洛涅斯的心里旁白被写在剧本上。当时两人的对话如下:波洛涅斯对王子说:您要走到避风的地方去吗,殿下?王子回答:走进我的坟里去?波洛涅斯说:那可真是一个避风的地方。随即心里旁白道:他的回答有时候是多么深刻!事实上,哈姆雷特每一句疯言疯语都是希望能直刺国王和母后的心,但第一个发现有这么点儿深意的人不是别人正式波洛涅斯。
      
      这时候的波洛涅斯还以为哈姆雷特是因为自己的女儿才疯病的,但在之后他不再做这样的想法。我认为原因有二,首先是哈姆雷特不仅赶走了他的女儿还深深地羞辱了她(至少从表面上看确实如此,虽然在内心中哈姆雷特依旧是倾慕奥菲利亚的),作为一个sinsere的父亲这样的事多少让他愤怒。第二点是他心思细密,虽然剧中没有明说但他肯定是已经对王子的疯病看出了端倪。于是博洛涅斯向国王提议让哈姆雷特与母后交谈,希望从众套出哈姆雷特的话。还向国王提出一旦王子的疯病威胁到国王,国王就应该将王子送去英国,美其名曰养病,然后在中途杀死王子。同时他也提醒现任国王,哈姆雷特和王后毕竟是亲身母子,应该有人在一旁做国王的耳目去偷听母子的谈话,于是他自告奋勇去偷听王后与王子的谈话——走上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老臣波洛涅斯是躲在帷后被哈姆雷特一剑刺死的,哈穆雷塔把他当成了克劳迪斯王,但他并没有因为杀死波洛涅斯而特别悔恨,且看他杀死波洛涅斯后的一句话:“你这倒运的,粗心的,爱管闲事的傻瓜,再会。现在你可知道爱管闲事的危险了。”这便是对被自己误杀的人的评价。我们这里要讨论一下为什么莎士比亚让波洛涅斯第一个死去,我分析的原因如下:
      
      剧情需要,只有波洛涅斯的死才能促成奥菲利亚彻底疯病,仅仅是被王子刺伤就造成女主角疯癫不合情理。同时也为后文雷欧提斯报仇一段埋下伏笔。
      莎士比亚本身对波洛涅斯还是贬低多余褒奖的,这在莎翁如何安排众人的死状上可以窥见。奥菲利亚在溺湖而死之前犹如浮萍般漂浮在水面,鲜花洒在她身上,嘴里哼着小曲,可谓美丽之至。哈姆雷特死后,他像军人一样被台上,并且放响礼炮以纪念他。我们再回头看看老臣波洛涅斯的死法,他死去后就躺在阴冷的地板上,哈姆雷特和母后又说了很长的一串话,直到第三幕终了的时候,最后的旁白处写着:哈姆雷特拖波洛涅斯尸体入内。波洛涅斯是促成整个悲剧的重要人物,如若他不提出各种阴谋诡计进献给国王,哈姆雷特未必会真正下复仇的决心(大家别忘记本来哈姆雷特可以在国王祷告时杀死他,但他最终没有这样做)。
      波洛涅斯是全剧中称得上足智多谋的人物。他死后依旧具有影响力,国王确实用了他的计策去陷害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中途识破计策找了两个替死鬼自己回国来报仇了。试想如果波洛涅斯尚在,王子的复仇大计岂能一帆风顺?说不定早在老臣与国王的同谋下死去了。
      波洛涅斯就这样死了,他的孩子结局如何呢?孱弱又美丽的奥菲利亚失去了生命,他心爱的儿子也在最后的决斗中身亡。波洛涅斯泉下有知一定痛心疾首。波洛涅斯的两个孩子都不是很像他自己,奥菲利亚易轻信且柔弱,雷欧提斯性格比较暴躁容易被人利用。我相信以波洛涅斯的性格,必定是不希望儿子复仇的,可最后儿子还是年轻气盛地站了出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纵观波洛涅斯的一生,他善权谋有诡计却也有人伦之情,爱唠叨不切题却有自己的想法。一代老臣亦不过是命运的弄潮儿,挥之而来抛之即去。他机关算尽却没能守住自己最心爱的儿女,他费劲心机也不过是落得个凄惨而死的下场。《哈姆雷特》不愧是莎翁杰作中的杰作,波洛涅斯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人物却也有太多令人寻味的地方。
      
      我那本莎士比亚悲喜剧的导言是这样说《哈姆雷特》的:“每一个人物,哪怕一个小人物,都可以是一个窗口,望出去都会有一片风景。”从波洛涅斯这扇窗户里,我看到一个慈父,一位权臣,一出阴谋,一个悲剧……
      
      我时常觉得,巴尔扎克给自己的充满悲剧色彩的小说集起名为《人间喜剧》便是带着讽刺要众人引以为戒。我们从波洛涅斯这扇窗子里也要找到自己的影子,周围人的影子。切莫嘲笑命运之神,人生的悲喜剧是性格注定的命运。
      
  •     莎士比亚喜剧悲剧集》(精装)是一出深受普通观众喜爱的莎剧。波顿的戏中戏,再蹩脚的伶人来演也会令人捧腹。小精灵在舞台上则必定是舞姿翩翩的曼妙少女。原有民歌之外,华美的词句和怪异的情节引得后世音乐家乐思如涌,仲夏夜而森林中,这充满魔力和魅力的时间和地点也使舞美师们能尽情发挥想象运用技艺。   故事轻快、文辞艳丽、人物设置匀称整齐、结尾处祝词又曲意奉承,这使人怀疑它是为某位贵人的婚礼特制的。但至今还没有发现任何史实能证实这一揣测。话虽如此,它确实带有浓重的宫廷假面剧的气息;同时专家们发现它的形式也受到...
  •     很早之前就有了这本书,但直到不久前才看完,我只是想说说总体的感觉.总觉得看中文版的不是太过瘾,也不太推荐,有机会希望能读到其中几篇英文版的,我想这样会更加深刻的理解其中的韵味
  •      王子复仇记,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是莎翁最优秀的一部戏剧了,语言不是最华丽,但太多的是经典哲理,即使在今天也能产生共鸣。
       中国的悲剧是必然的因素导致,主角也是在步步为营的阴谋中死去。西方的戏剧是在偶然的导致下突然的发生,哈的死让我猝不及防,该死的不该死的都死了,震撼。。。。。
       哈是忧郁的王子,因为思考而忧郁,思考多于行动是空想,不去行动思考再多也是徒劳,他的犹豫是会思考的人类的共性。莎翁留给我们太多关于人类苦难问题的思考。
       他在这里贬低女性,皇后是不贞的,奥斐利亚美丽但愚蠢,和其他几部剧完全不同,不知道是不是他当时受到了感情伤害?
       朱生豪先生的翻译非常好,难得的翻译佳品
  •       提供自己的一条解读思路:
      
        奥赛罗:
      
        奥赛罗的嫉妒出自轻信,轻信出自猜疑,猜疑出自不自信,不自信出自“危险的思想”。
        
        “危险的思想本来就是一种毒药,虽然在开始的时候尝不到什么苦涩的味道,可是渐渐地在血液里活动起来,就会像硫磺一样轰然爆发。”
      
        原文中这句话出自伊阿古的口中,按剧情来看“危险的思想”似乎指的是奥赛罗心中已经起疑,并因此产生嫉妒之心。但我认为,“危险的思想”追溯到本文源头可以理解成偏见:种族偏见、等级偏见。
        在原文中可以实实在在地找到不少文本得以证明这种偏见普遍存在于人们心中:伊阿古不用说肯定存有。伊阿古用来欺哄罗德利哥的种种语句的依据也出自这种偏见,且原文表述十分明显。苔丝狄蒙娜的父亲勃拉班修元老最终抑郁而忘也是由于这种偏见而对女儿的婚姻耿耿于怀所致。勃拉班修是当时的元老,可见其代表性。其他的贵族等人心中多少存有这样的偏见,也能从一两句对白中隐约看出。
        而奥赛罗自己呢?我认为奥赛罗自己的心中也深存这一偏见,这也是这一危险思想的可怕之处,奥赛罗的悲哀之处。正因为奥赛罗心中也存有这一偏见,因此认为自己的妻子背叛自己而跟一个近乎完美的白人有私情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因为自己相对于凯西奥只不过是一个低等的外族黑人。这种想法当然不可能光明正大地表现出来,但却存在于其内心最阴暗的角落。一旦有小人在旁进谗言,他立刻就相信了,这便是轻信的来源,“危险的思想”也就在此爆发。
        而“危险的思想”指的绝不仅仅是这种偏见,若跳出剧情,可以认为“危险的思想”泛指一切危险的思想,在这里只不过是拿“偏见”或者“嫉妒”举个例子而已。
        另外苔丝狄蒙娜和凯西奥心中并未存有这种偏见,可以看出两人的高尚之处。他们心目中存有真正的平等。
      
        奥赛罗与伊阿古的正邪之分:
      
        虽说每一个人都有相应的弱点,但是非的标尺还是应该存在的。
        奥赛罗与伊阿古区别绝不仅于前者弱点少一些,后者弱点多一些。而在于奥赛罗无害人之心,而伊阿古有。俗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此话是一标尺,一旦有了害人之心,你就是一个坏蛋了,就听命于邪恶了。
      
        奥赛罗杀妻:
        
        若说奥赛罗无害人之心,如何解释其杀妻行为?
        我认为奥赛罗杀妻是出于无法忍受不衷,他杀妻是以丈夫的名义惩罚妻子的不忠诚。如同当今的法律一般。赋予奥赛罗这种权利的不仅是其丈夫的名义,还有其内心力图保有纯洁名誉的高尚情操。
      
        《奥赛罗》的剧情十分简单。我认为此剧重点不在剧情,而如同一部反面教材,用相当多的警语起到告诫作用。之所以说是反面教材,是因为这些警句多出于反面角色伊阿古之口。剧情只是为了将警句形象化,不仅勾起观众的兴趣,同时加强警示作用。
  •   写得特别棒。
  •   波洛涅斯如果后续还活着,为什么不帮助哈姆雷特,这样奥菲利亚成为Queen,波为国丈,反倒要继续助纣为虐呢?王子复仇的计划中如果拉进这个老臣,或许就是另一般光景了。
  •   哈姆莱特这么厉害,威望这么大,扶持他叔叔总比扶持他有利可图,谁说他的女儿就一定会嫁给哈姆,不能嫁给他叔叔吗?这在中国古代就很可能
  •   波罗涅斯根本就不可能把女儿嫁给新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
  •   那是说哈姆雷特他扶不起,还是说老国王扶不起?不嫁新王却不帮哈姆雷特?那他是讨厌那女儿,还是跟老国王有仇?
  •   我不知道如果没有极大的私欲,书要怎么写
  •   思考会让人忧郁?
  •   奥斐利亚愚蠢吗?不觉得唉,她只是个脆弱的女人,父亲被爱人杀死,无法承受,所以直接疯掉,然后自杀,不过是一个可怜的女人而已。
  •   我最喜欢的就是这部悲剧。
    把人性中的缺点都表露无遗。最欣赏的是伊阿古的老婆。她对任何事情都看得很彻底,最后也很坚定地揭穿了她老公的恶行。
  •   奥赛罗妒忌?丈夫对妻子的出轨赶到愤怒,这不是妒忌吧?
  •   奥赛罗也不是黑人,是摩尔人。
  •   回 以明:
      也许应该是嫉妒。
  •   但是关键在于,苔丝莫娜没有出轨。。。所以这是嫉妒心在作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