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智慧活学活用

出版时间:2005-6-1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作者:叶舟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传统智慧(共四册),ISBN:9787801752857,作者:叶舟

书籍目录

1.活一天就要有一天的意义/1    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    ——《法句经·教学品》2.心身清净安乐,才不会失去道/6    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    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四十二章经》3.要赞扬别人的善事,不要宣扬别人的过失/12    扬人善事,隐他过咎,人所惭耻处,终不宣说,闻他秘事,不向余说。    ——《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品》4.感情上的事不可太执着/19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_《金刚经》5.该出手时便出手/24   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人设美膳,自饿而不食,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华严经·菩萨问明品》6.用善根烧尽自己身心的一切烦恼/30    假使干草积同须弥,投火于中,如芥子许,必皆烧尽。何以故?火能烧故。于如来所种少善根亦复如是,必能烧尽一切烦恼。    ——《华严经·如来出现品》7.生在红尘中便忙人间事/34    懈怠之人,犹如舂杵,有二种事,一者不能自使,日益损坏;二者不能自立,弃地即卧,渐不堪用。    —《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8.自高自大骄傲的人是无知的/40    若多少有闻,自大以骄人,是如盲执烛,照彼不自明。    ——《法句经·多闻品》9.要与有利于自己进步的人交朋友/44    学无朋类,不得善友,宁独守善,不与愚偕。    ——《法句经·教学品》10.羡慕别人只会得个一场空/48    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    ——《华严经·菩萨问明品》11·人必须有钻木取火的功夫/52      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    ——《佛遗教经》12.能够忍辱的人才有大势力/58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    ——《四十二章经》13.灭尽心中尘垢的人最聪明/62    沙门问佛:何者最明?佛言: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四十二章经》14.懂得通权达变才能顺心顺意/67    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华严经》15.有坚定的信心才能修成正果/72    譬如有人,渴乏须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于土,知水尚远。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至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菩萨亦复如是,若未闻未解,未能修习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尚远。若得闻解思惟修习,必知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法华经》16.懂得知足-就是处在宝贵、快乐、安隐的地方/76    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佛遗教经》17.一草一叶。别人不给自己不取之/85    在家菩萨应受善戒。彼应不杀,放舍刀杖,不杀一切诸众生等,不恼一切,常行慈心。彼应不盗,自财知足,于他财物不生希望,乃至草叶,不与不取。离彼邪淫,夫妻自足,不希他人。    ——《大宝积经·郁伽长者会》18.宁可舍弃生命,也不妄语/93    应离妄语,如说如作,不诳于他,先思而行。随所见闻,如实而说,宁舍身命,终不妄语。彼应离酒,不醉不乱,不自轻躁,亦不嘲哗。    ——《大宝积经·郁伽长者会》19.利他主义能提高自己的声望/101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日: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四十二章经》20.处事待人都要做得圆满如法/108    处事难,处人更难;处事待人都要做得圆满如法,这些就是修行 。21.付出即是富有/113    若菩萨,自有财物,性悭惜故,贫苦红尘无所依怙,来求索者,不起悲心,给施所求,有欲闻法,吝惜不说,是名第二波罗夷处法。    ——《菩萨戒本经》22.冤冤相报不能了/120    善男子,若能观怨一毫之善,不见其恶,当知是人名为习慈。若彼怨家,设遇病苦,能往问讯,瞻疗所患,给其所需,当知是人能善修慈。    ——《优婆塞戒经·禅波罗密品》23.即使是福德也不应太贪恋执着/125      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金刚经》24.时刻不要忘记自己的责任/130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吉祥经》25.恶骂你时,应把他当作唱歌一样/134    世间骂者,亦有二种:一者实,二者虚。若说实者,实何所嗔?若说虚者,虚自得骂,无豫我事,我何缘嗔?    ——《优婆塞戒经·羼提波罗密》26·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140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四十二章经》27.喜欢在言辞上同别人争斗是难以获得安宁的/143    誉恶恶所誉,是二俱为恶。好以口快斗,是后皆无安。    ——《法句经·言语品》28.恶事向自己,好事给别人/147    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好事,令他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梵网经》29.忍受侮辱慎听赞扬/152    若闻讥毁,心能堪忍;若闻赞叹,反生惭愧。    ——《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品》30.用各种巧妙的方法,来调伏自己的心/156    观诸众生,是佛化身,观于自身,为实愚夫;观诸有情,作尊贵想,观于自身,为僮仆想,又观众生,作父母想,观自己身,如男女想。出家菩萨常作是观,或被打骂,终不加报,善巧方便,调伏其心。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无垢性品》31.欲望不能满足,贪爱没有止境/162        一切世间欲,非一人不厌,所有有危害,云何自丧己?一切诸众流,悉皆归于海,不以为满足,所受不厌尔。    ——《佛说生经》32.以慈悲之心对待一切/168    无害于天下,终身不遇害,常念于一切,孰能以为怨。    ——《法句经·刀杖品》33.怨天尤人,意外地结下了恶缘/174    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八大人觉经》34.顺应自然而不强作妄为/178    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八大人觉经》35.收好自己心意的缰绳/184    万物为泡,意如野马,居世若幻,奈何乐此。    ——《法句经·世俗品》36.要殷勤地孝顺奉养父母/190    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暗夜。是故汝    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37.危难之时见真朋/197    察友在为谋,别伴在急时,观妻在房乐,欲知智在说。    ——《法句经·多闻品》38.一个人改过,要能具备三种心/203    改过要发心呀!改过要发心。发些什么心呀!发些什么心。第一要发那羞耻心,第二要发那敬畏心,第三要发那勇猛心,具备这三种心,便能有过立即改呀!立即改。    ——《了凡四训》39.积善之家庆有余/207    囚犯苦呀!囚犯苦,既坐监牢又挨饿,心中凄苦谁人知呀!谁人知;杨书办呀心厚道,夫妻同心帮囚犯,积善之家庆有余呀!庆有余。    ——《了凡四训》40.举头三尺高,一定有神明/213    举头三尺高呀!决定有神明,不但要存好心,而且要虚心,不可以做坏事,还要肯迁就,天地鬼神呀,千万莫得罪啊!莫得罪!    ——《了凡四训》41.幸福来自于无限的容忍与互相尊重/218    如果你准备结婚的话,告诉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学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对方的缺。最,世界上没有绝对幸福圆满的婚姻,辛福只是来自于无限的容忍与互相尊重。     ——《佛经译本》42.人不要死执自己的观念/222         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能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佛经译本》43.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227    做个在放逸的人中独自勤劳,在昏睡的人中独自清醒的人吧!如果你能每天呐喊二十一遍“我用不着为这一点小事而烦恼”,你会发现,你心里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试试看,很管用的。    ——《法句经》44.拥有一颗一切随缘的心/232   知彼如空华,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    ——《圆觉经》45.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237    所有的病患,医生最难治,所有的众生,自以为是的人最难渡。    ——《佛经译本》46.命运靠自己掌握/241    悟者,觉悟本性;本性不动,是名自己。    ——《佛经》47.世界上没有一个十全十荑的人/245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沉默的时候,别人还是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佛经译本》48.不要失去时才知它的宝贵/249    懂得珍惜身旁的就是最大的幸福!    ——《佛经译本》49.要想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253    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能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回嗔作喜。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罪灭之象也。然不得执此自高。画而不进。    ——《佛经译本》50.人生应行的五种道德/259    一、不杀生而仁爱;二、不偷盗而重义;三、不邪淫而有礼;四、不妄语而诚信;五、不饮酒而正智。    ——《菩萨戒本经》

编辑推荐

佛学存在的总目标就是帮助人弃苦得乐,让我们走上心灵自由之路。佛要求人们修炼自身,减少欲念,远离罪恶。佛家的智慧是真艺术的征候,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仅此四条佛家妙语,就足够每个人受用终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佛家智慧活学活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