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门:先秦诸子解读

出版时间:2007-09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作者:黄坚  页数:228  字数:18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思想门:先秦诸子解读。   著名历史学家、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为本书作序。中国社科院、北大、北师大六位学人联袂推荐本书。   一场对孔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苏秦的激情演绎。   本书是对孔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苏秦的一次充满力量与冒险的解读。文章不拘学院套路,另开阐释法门,演练了一场先秦诸子与当今社会风气相互激荡、生发的实验。作者从阅读原著出发,结合自身思考,新见迭出,才气纵横。无论是从“墨子的草鞋”入手来讨论墨子,还是从“钓鱼”、“做梦”的角度来谈庄子,还是提出“韩非专制的对象在官不在民”,都为理解诸子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在作者笔下,孔子童心未泯、风趣搞怪,孟子是个很不好说话的人,而韩非子则是“三重弃儿”,苏秦的一生是“一场玩笑”。作者追溯了“儒”的起源,并提出:只有彻底废弃“儒学”,“国学”复兴才有希望——“将蒙在中华文明美味汤面上的儒学油垢,一撇而尽。让每一个独立、真实的生命体,直接照射在二十一世纪的阳光下。” 本书部分文章曾在网上张贴,激起很大反响和争议。

作者简介

黄坚,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从事媒体工作,短暂供职于《经济日报》,做过三年足球记者。网上“马甲”有:小园香径、小园香径长、小园香径已有人、前度小园今又来、铁骑横夺、后来学的等,笔名洛克。

书籍目录

序(李学勤) 上编:诸子群像  走进论语,换个角度看孔子  激情孟子:中国传统文化的英雄还是祸端  墨子的草鞋哪去了  遥望庄子,一位平民思想家的生活剪影  纵横家苏秦的谜样人生 中编:重释韩非  韩非之死的隐义  韩非,他被谁抛弃  韩非专制的对象在官不在民  那道斜视的目光,韩非民众观探析  韩非,一个权谋主义者的信用观 下编:谈孔说儒  孔子打劫了儒者,儒家打劫了中华传统文化  彻底废弃儒学是国学复兴的必由之路 附录 附录一 鸣谢以下作者和书籍  附录二 网评精选 铁划银钩(代跋)

章节摘录

  序  李学勤(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思想门——先秦诸子解读》是一本见解独特、语句犀利、才气纵横的书,相信大家读后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  这本书的标题《思想门》,在我心中激起了深深的忆念之情。  书的作者黄坚先生与我相识未久,他的叔父黄宣民先生则是我多年故交,长期一起从事过思想史研究工作。熟悉我的朋友都晓得,1953年冬我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转到历史研究所,其后一直到“文革”降临,都是在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侯外庐先生身边。侯外庐先生是中国思想史这一学科的奠基人,他在历史研究所设立了中国思想史研究组,后称中国思想史研究室。当时侯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中国思想史纲》等专著,就是在这个研究室完成的。  侯外庐先生十分重视吸收青年后进,研究室的人员逐渐增多。开始时大都从其他单位调入,随之有新毕业的大学生,后来均成为思想史学科的专家。黄宣民先生是1959年自中山大学来的,不久侯先生便发现他学习努力,思维明晰,并且文笔清通,于是按照侯先生自己特有的培养方法,在安排任务中陆续加强工作量,使他很快成长为研究骨干之一。尤其是到拨乱反正以后,侯先生因“文革”时的不幸多年卧床,不少文章都由黄宣民先生提供协助。他接替侯先生任思想史研究室主任后,更是全力投入,成绩显著。  黄宣民先生于中国思想史上下贯通,最后特别关注于明代的泰州学派。1991年,他亲往江西永新访书,在颜学恕先生处获见泰州学派颜钧的遗集。经他联系,这部孤本得由历史研究所收藏。他对该书做了整理研究,撰写出专门论文,同时加以校点,于199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对泰州学派研究的重要贡献。记得他当时对我讲,计划继续研究该学派另一代表人物罗汝芳,我也屡次怂恿。不过,那时他的身体已经不好,竟终于没有达成宿愿,这是我近些年来想起就惋惜叹息的。  所以,大家可以想象,当我知道黄坚先生也爱好思想史,而且写出了这本《思想门》时,是多么感觉高兴。  黄坚先生告诉我,他以《思想门》作为书题,取义于罗丹的雕塑名作“思想者”,而“思想者”原为群雕“门”的组成部分,“这是思想与门最形象、也最有名的一次结合与分离。思想是一道门,先秦诸子是中国思想的第一道门。”我很赞同这段话的寓意,愿有更多的人通过这道门而登堂入室。

编辑推荐

  《思想门:先秦诸子解读》著名历史学家、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为本书作序。中国社科院、北大、北师大六位学人联袂推荐本书。  一场对孔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苏秦的激情演绎。  黄坚写这些中国历史上的思想者的文字,不仅好看,而且蕴涵着自身的价值判断。作者在学术文章和通俗演义之间,找到了自己独特的“第三条道路”。——《新京报·书评周刊》主编 萧三郎  文笔很幽默,叙事很条理,主旨很鲜明,像看了一部轻松的电视剧而又不失其研究性,读来颇爽。——国学论坛 网友  本书是对孔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苏秦的一次充满力量与冒险的解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思想门:先秦诸子解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思想门》,一本好书。就书本身而言五星★★★★★;因为有李学勤先生作序,再加一星☆。

    上编:诸子群像,裨益;
    中编:重释韩非,惊艳;
    下编:谈礼说儒,震撼。

    上编(诸子群像):清晰易懂,可以轻松地对先秦诸子有个全面清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你会发现,用不同的角度看诸子,结果完全不一样。中编(重释韩非):显而易见,作者对韩非情有独钟,对韩非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思考,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可惜,本人的道行还不足以完全消化作者的真知灼见。下编(谈礼说儒):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所谓“儒”常常被挂在嘴边,可是追究一句“何谓儒”,却是一头雾水。本编对儒的起源、先儒与孔子、孔儒结合进行了论述,对于作者的观点,个人深以为然。很明显易懂的一个例子,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儒和我们广义上所说的儒意义不同,这对于客观地认识秦始皇也很有意义。

    附录所列举的作者和书籍完全可以成为我的读书指南,对于作者经常提到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本人也充满了兴趣。跋说,作者对于封面很在意。我想反馈个意见:封面,我很喜欢。并且,实物的颜色要比图片的颜色好,书中的旁注设计也非常好。

    “这是思想与门最形象、也最有名的一次结合与分离。思想是一道门,先秦诸子是中国思想的第一道门。”李学勤先生对作者的这两句话赞赏有加,并期待更多的人通过这道门而登堂入室。我也被这道门深深吸引,期待作者更多的好作品。
  •   一场对孔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苏秦的激情演绎。
  •   先秦诸子!上学的时候,也只是在老师强迫中背诵一些超级典范之作。对于“诸子”,真是泛泛得不能再泛泛的了解。该书平易近人地讲述“诸子”之特点,分析准确与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普及知识而言,挺有实效!想要发扬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思想、应该让更多的人进入感兴趣、恍然而悟、折服、继承、发扬这样一个程序吧?该书让我又对“诸子”相当感兴趣,如果当年老师也能这样子去讲解,唉!推荐!
  •   视角独特,见解独特,观点新颖。
  •   有智慧的灵光!
  •   《思想门》中的大部分篇幅,都首先发表于各类论坛。一个人的文章先在论坛里连载,然后再修订结集出书,这早已不稀奇。但《思想门》还是略显特殊,作为一本探讨国学思想的文集,其内容较为严肃,近乎学术论文。但“论坛帖子”这一属性,又使得这些文章不可能十分规范,不可避免的带有随意性。公共论坛发帖,旨在交流,因而作者字里行间,都透着那么一种熟悉的网文风格:振臂高呼,引人注目,又似乎随时在对你说:“觉得我的观点怎么样啊?回帖发表下意见吧?”总而言之,只要拿到手一读,无论文章内容还是行文风格,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严肃网络体”。——所谓严肃网络体,举个例子,天涯社区关天茶社那帮人就是这个调调儿。强调“严肃”二字,主要是为了区别于更为大众所熟悉的“八卦网络体”或“BT网络体”。从内容上看,这本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针对孔孟庄墨以及苏秦等人,谈了谈个人概观;第二部分用数篇文章详谈韩非;第三部分是两篇儒家批判的帖子。——不难发现,这本书覆盖面有限,内容也难言深刻,《思想门》这三个字的堂皇冠冕,真不知它怎么顶得起来。文章本身有观点、有考据,称得上可圈可点,但难言完满工整,更遑论自成一家了。这样一种既非论文又非随笔的文章,在网上看时不觉得奇怪;可一旦印刷成书拿在手里,总觉得有点诡异,仿佛缺了点什么,少了点什么,差了点什么……咋就不对劲儿捏?咋就不对劲儿捏?……想了半天,恍然大悟:“这本书只有主贴,没有回帖!”这怎么能行呢!大腿一拍,激动不已,窃以为自己领悟了点儿新东西:严肃网络体的文章,不是一个人能写出来滴~~~试想,在一个严肃话题的论坛上,什么样的帖子最精彩?当然是回帖最多,争论最激烈的帖子啦(灌水的不算)!反之,你一篇主贴再怎么珠玉四溅,要是没人和你争论探讨,回帖为0,那也多半无趣。换句话说,单是主贴,无法构成完整的严肃网络体文章。只有当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在后面争执、探讨、辩论、拍砖……七嘴八舌热火朝天,一篇严肃网络体文章才算完整出炉嘛。前文说过,《思想门》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处处带有论坛烙印,字里行间的交流欲望毕露无遗。可这本书只收录了作者的主贴,有呼无应,难免让人心吊在半空。就像一个老笑话里讲的:某人回家,扔了一只鞋,又轻放了另一只鞋。结果导致楼下人一宿难眠,——还有一只鞋呢?你到底扔不扔啊?如果是在论坛上看到作者的帖子,我肯定会一边看,一边想,有的地方赞同,有的地方反对,有的地方琢磨不清……一篇主贴看完,我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当然是接着看回帖!如果回帖里的争论够激烈,够精彩,在原有主题上有足够的延伸和发挥,我从中获取的快感才谈得上完整过瘾。而如果将回帖看了个七七八八,还是没搔到心头痒处,我大概就要敲打键盘,亲自回帖了。可现在,我手里只有这本书,只能看到作者的主贴。一篇看罢,刚来了点兴趣,向后一翻却大惊失色:“楼主!你下面……怎么没有了?”怎么没有了?靠,被编辑阉了呗。如果真的要把这本书命名为《思想门》,那么我希望这是一扇敞开的门,能够让每一个注册登录用户跨入门内,自由回帖。而且,我相信作者在网上发帖之初也怀有同样的意愿,否则也就不会在行文中流露出那么强烈的交流欲望。然而真的成书之后,这扇门却被关闭了,读者们只能被迫当潜水员,而且只看到0回复。连个抢沙发的人都没有,这帖子还有个鸟意思。中文互联网发展了十几年,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各种论坛、社区的火爆。这在其他国家是十分罕见的。我们已经无数次从论坛中领略了中国网民的集体智慧,其创造力无穷无尽,其影响力日甚一日。可以说,经过这么久的原始积累,中文论坛早就是一座资源丰富的宝藏,谁能最有效的挖掘它,谁就能赢得辉煌。仅就图书行业而言,近年来,各位出版商俨然已经一锄头一锄头的向网络要效益。这个大方向倒是对了,只是开矿的手段花样还很初级,远未成熟。比如说这本《思想门》,就让我觉得有不少遗憾。如果有一天,哪位独具慧眼的出版商能摆平版权之类的复杂关系,将一场场精彩热闹的网络争论挖掘出来,整理成书,没准会让人耳目一新,火爆非凡。如果真有这么一天,请记得我现在这篇文章,记得我此时此刻的创意;请满怀感慨的告诉后人:“卢十四,他是网文出版物之父……”
  •   关于孔子和孟子的议论非常有趣,可读性极强。不过后面几篇一般般了。
  •   这本书给的更多的是一种观点。要慢慢习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人,这样,才有更真实的结果。
  •   还不错吧,反正比我强多了
  •   太好的
  •   略看了一遍印象最深的是庄子
  •   个人观点。
  •   有点老生常淡.
  •   关于历史,现在有太多的滑头文章。现在又拿思想史开刷。作者有才气,但有才气的人在这个时代,要么浮躁、要么沉沦
  •   不是很好的书,也许有人喜欢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