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学常识

出版时间:2007-11  出版社:长安出版  作者:王晓梅  页数:361  
Tag标签:无  

前言

  历史创造了广袤而深邃的文学,文学承载着厚重而绵长的历史。这是一本浓缩中外文学知识精粹的储备手册。  近几年来,社会生活反映出人们知识匮乏的现象:全国性的比赛,在简单的文化基础知识题面前,选手或目瞪口呆,或抓耳挠腮,说不出作家作品,背不了几篇古文,吟接不来几句诗词;甚至不少本科生、研究生对基本的文化科学常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错别字不少,病句也经常可见,词语含义似懂非懂,闹出笑语。《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学常识》是一本从文学角度系统汇集中外文学常识的基础知识读物,对文学知识做了梳理,扩充了内容,并方便你掌握知识点,全书融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文献性于一体,有较高的阅读和收藏价值。内容包括中外文学作家、作品、文体、术语、名著名篇、社团流派、运动、风格等方面。  此书是你了解基本文学知识的轻松读本,点滴的基本知识的积累自然是涵养学识、提高自己文化素养的途径。我们选编此书的目的就是让读者能在最少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文化知识补给,系统地了解中外文学基础知识。希望此书成为陪伴你的精致实用、携带方便的常识性学习工具书,但愿我们的绵薄主力,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编者的学养、能力有限,况且书海无涯,时间有限,沧海遗珠,挂一漏万在所难免,特此说明并敬请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假如有人问你:“唐宋八大学”是哪八个人?古希腊两大史诗各叫什么?元曲的代表作家作品是什么?什么是“楚辞”?《威尼斯商人》的作者是谁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出自哪个朝代的哪位诗人的哪首诗?《悲惨世界》的内容是什么?“诗仙”是我国哪个诗人的别称?……这些问题你能答得出来吗?这些都是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零散而又难以查寻。为此,我们将2000多个基础的文学常识辑录在一起,让你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多的文学知识,使中外五千年文学精华,尽收眼底。

书籍目录

中国文学文体、术语、理论文学国学体裁诗歌诗、词、曲的区别诗歌的分类古诗古体诗绝句近体诗新诗抒情诗叙事诗说理诗自由诗格律诗散文诗乐府诗文人诗民歌信天游词词的分类词牌竹枝词敦煌曲子词诗词术语:韵、平仄、对偶、用典散曲散曲的分类元杂剧南戏宋元话本宋金诸宫调古文古文辩类的论、说、原、辩古文记叙类的传、行状、碑记、记古文告语类的策、表、疏、书、奏议古文的序、跋古文的铭文古文的祭文古文的铭楚辞骚体汉赋骈文变文唐传奇文赋诗话拟话本八股文弹词和鼓词史书的体例小说小说的分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历史小说谴责小说神话小说武侠小说轶事小说志怪小说言情小说章回小说科幻小说侦破小说讽刺小说戏剧戏剧的分类悲剧喜剧正剧话剧歌剧舞剧诗剧街头剧活报剧广播剧历史剧儿童剧多幕剧独幕剧散文杂文随笔游记小品文传记文学报告文学民间文学神话寓言童话新闻通讯政治评论思想评论文艺评论读后感解说词笔记文文学评论文学传统四分法郑卫之音四声八病讽喻思无邪三表法缘情说为情造文,为文造情不平则鸣文从字顺文以明道文以载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穷而后工移情劝百讽一以文为诗别是一家场面意象象征议论白描叙述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反讽文学并称一祖三宗乐府双璧史学双璧两司马二陆二安清代两大传奇三冯三李三苏三袁三曹三谢三崔三易乐府三绝三言二拍三公奇案三吏三别三教九流骈文三才宁都三魏岭南三家春秋三传柳氏三绝元嘉三大家北地三才桐城三祖江左三大家清初三大儒清初三遗老清初散文三大家三红一创四史四家诗明初四杰汉赋四杰姚门四杰临川四梦中兴四大诗人苏门四学士元曲四大家元诗四大家南戏四大传奇四大古典小说四大民间故事四大谴责小说元杂剧四大悲剧晚清四大小说家元杂剧四大爱情剧晚清四大小说杂志四书五经五大奇书史书五类宋代五子“左联”五烈士六艺竹溪六逸浙西六家苏门六君子郭沬若的六大历史剧前七子后七子建安七子竹林七贤永州八记竟陵八友唐宋八大家九僧九章易堂九子闽中十子西泠十子十家十通十才子书中国十大古典喜剧中国十大古典悲剧儒家十二哲人十三经二十二子书儒家七十二贤人百家争鸣屈宋扬马段王潘陆陶谢颜谢班马班张张蔡元白王孟皮陆风骚苏辛苏梅苏黄枚马沈宋高岑韩孟温李姜张韩柳周柳周姜大小阮大小李杜苏黄米蔡南施北宋南洪北孔流派、运动、风格、社团古代文学部分诸子百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农家纵横家汉初政论散文汉初历史散文柏梁体东汉五言诗魏晋玄学玄言体建安风骨左思风力竹林七贤正始体太康体元嘉体游仙诗玄言诗山水田园诗永明体齐梁体宫体诗徐庚体玉台体南唐词派初唐四杰韩孟诗派大历十才子田园诗派边塞诗派新乐府运动古文运动韩愈诗派花间词派南唐词人西昆体上官体应制体元和体长庆体香奁体婉约派豪放派诗文革新运动试贴体江西诗派大晟词人辛派词人永嘉四灵江湖诗人台阁体茶陵诗派元祐体吴江派临川派前后七子复古派唐宋派公安派竟陵派几社苏州派复社阳羡词派神韵说格调说性灵说肌理说桐城派阳湖派常州词派红学现当代文学部分诗界革命同光体春柳社南社鸳鸯蝴蝶派甲寅派白话文运动乡土文学新感觉派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南国戏剧运动湖畔诗社浅草社学衡派语丝社现代评论派沉钟社未名社狂飙社太阳社新月派朝花社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海派京派第三种人东北作家群延安民歌运动新秧歌运动泥土社山药蛋派荷花淀派盐分地带文学反思文学样板戏伤痕文学改革文学朦胧诗典故一字千金七步之才人面桃花八十二岁的状元三寸不烂之舌子虚乌有为人作嫁孔融让梨斗米折腰车胤囊萤乐羊子妻司空见惯曲高和寡江郎才尽苏秦之叹咏絮才高孟母三迁郊寒岛瘦春风得意洛阳纸贵蚍蜉撼树梅妻鹤子嵇康弹琴窦燕山教子作家先秦两汉作家墨子老子左丘明孔子孙子孟子庄子屈原荀况宋玉韩非吕不韦列子贾谊枚乘刘安司马相如东方朔司马迁刘向扬雄王充班固张衡蔡琰魏晋南北朝作家孔融曹操王粲诸葛亮曹丕曹植陈琳阮籍傅玄嵇康陈寿潘岳左思张协陆机刘琨干宝王羲之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范晔江淹刘义庆沈约谢跳萧沂钟嵘郦道元刘勰萧统庾信隋唐五代十国作家杨素骆宾王卢照邻杜审言苏味道王勃杨炯宋之间刘希夷上官仪沈佺期贺知章张若虚陈子昂李峤张九龄王之涣孟浩然李颀王昌龄王维李白高适崔颢储光羲常建刘长卿杜甫岑参元结钱起张继韦应物李益孟郊王建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贾岛元稹李贺杜牧温庭筠李商隐陆龟蒙皮曰休韦庄聂夷中韩僱杜苟鹤冯延巳李煜宋代作家柳开王禹偶林逋柳永范仲淹张先晏殊尹洙梅尧臣欧阳修苏舜钦苏洵周敦颐司马光王安石晏几道沈括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陈师道周邦彦叶梦得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干岳飞洪迈陆游范成大尤袤杨万里朱熹辛弃疾姜夔戴复古刘克庄文天祥严羽金代作家王若虚元好问元明作家萨都剌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张养浩张可久王实甫郑光祖纪君祥高明睢景臣宋濂刘基罗贯中高启于谦李东阳王九思唐寅李梦阳施耐庵归有光吴承恩梁辰鱼徐渭王世贞李贽汤显祖袁宏道冯梦龙凌濛初钱谦益徐霞客张岱张溥清代近代作家金圣叹黄宗羲李渔顾炎武尤侗朱彝尊蒲松龄洪昇孔尚任纳兰性德方苞沈德潜郑燮吴敬梓全祖望曹雪芹袁枚纪昀蒋士铨姚鼐洪亮吉李汝珍林则徐龚自珍魏源林纾严复刘鹗康有为吴趼人李宝嘉章太炎曾朴梁启超王国维现当代文学作家刘大白鲁迅苏曼殊周作人林觉民柳亚子胡适刘半农郭沬若许地山叶圣陶洪深张恨水邹韬奋林语堂茅盾郁达夫徐志摩田汉王统照朱自清郑振铎翦伯赞老舍闻一多方志敏瞿秋白苏雪林冰心阿英夏衍李金发蒋光慈柔石沈从文胡风梁实秋冯雪峰胡也频巴金丁玲沙汀艾芜戴望舒臧克家冯至赵树理吴伯箫张天翼李健吾萧军周立波陈白尘傅雷萧乾殷夫吴晗曹禺艾青钱钟书姚雪垠卞之琳杨绛萧红何其芳邓拓穆时英孙犁唐搜杨朔杨沬周而复徐迟梁斌严文井田间柳青刘白羽林海音穆旦琦君秦牧郭小川魏巍张爱玲王汶石杜鹏程李季峻青马烽曲波贺敬之金庸茹志鹃梁羽生高晓声陆文夫宗璞李準余光中柯岩王愿坚玛拉沁夫流沙河邓友梅从维熙王蒙冯德英李敖刘绍棠张贤亮谌容张洁琼瑶周国平蒋子龙刘心武冯骥才席慕容三毛霍达施叔青周国平李存葆余秋雨张承志北岛路遥张抗抗舒婷王小波毕淑敏贾平凹韩少功王安忆方方莫言顾城铁凝池莉王朔余华苏童海子张小娴作品、文集、名篇古代文学部分《诗经》《关雎》《穆天子传》《尚 书》《春秋》《楚辞》《离骚》《九歌》《左传》《国语》《晏子春秋》《吕氏春秋》《论语》《墨子》《孟子》《庄子》《孙子兵法》《山海经》《战国策》《淮南子》《公羊传》《乐府诗集》《史记》《说苑》《汉书》《后汉书》《古诗十九首》《孔雀东南飞》《陌上桑》《说文解字》《两都赋》《赤壁赋》《出师表》《三国志》《文赋》《西京杂记》《搜神记》《拾遗记》《桃花源记》《世说新语》《幽明录》《神灭论》《文心雕龙》《玉台新咏》《照明文选》《诗品》《古文苑》《述异记》《水经注》《齐民要书》《洛阳伽蓝记》《颜氏家训》《春江花月夜》《滕王阁序》《河岳英灵集》《花间集》《长恨歌》《霍小玉传》《莺莺传》《柳毅传》《虬髯客传》《南柯太守传》《漱玉词》《乐章词》《酉阳杂俎》《太平广记》《西昆酬唱集》《太平御览》《千家诗》《梦溪笔谈》《沧浪诗话》《花庵词选》《乐府雅集》《稼轩长短句》《岳阳楼记》《李师师外传》《碾玉观音》《东京梦华录》《容斋随笔》《夷坚志》《资治通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州集》《窦娥冤》《西厢记》《汉宮秋》《赵氏孤儿》《拜月亭》《倩女离魂》《清平山堂话本》《永乐大典》《浣纱记》《徐霞客游记》《天工开物》《水浒传》《长生殿》《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演义》《三侠五义》《金瓶梅》《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日知录》《好逑传》《牡丹亭》《列朝诗集》《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红楼梦》《古文观止》《四库全书》《全唐诗》《说岳全传》《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镜花缘》《阅微草堂笔记》《闲情偶寄》《清忠谱》《孽海花》《儿女英雄传》《二十四史》《唐诗三百首》《薑斋诗话》《康熙字典》《海上花列传》《饮冰室诗话》《人间词话》现当代文学部分《呐喊》《狂人日记》《阿Q正传》《朝花夕拾》《野草》《女神》《死水》《尝试集》《屈原》《雷雨》《原野》《日出》《北京人》《沉沦》《二月》《背影》《春蚕》《蚀》《子夜》《边城》《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倪焕之》《龙须沟》《生死场》《风雪夜归人》《升官图》《南行记》《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围城》《财主底儿女们》《家》《三里湾》《白毛女》《兄妹开荒》《王贵与李香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莎菲女士日记》《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暴风骤雨》《上海的早晨》《三块钱国币》《三家巷》《红旗谱》《创业史》《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青春之歌》《苦菜花》《淘金记》《还乡记》《荷花淀》《平凡的世界》《文化苦旅》外国文学文体、术语史诗十四行诗东方叙事诗大诗悬诗乡歌牧歌虔诚诗自由诗素体诗南方组诗叙事歌谣德国骑士爱情诗正剧假面剧情节剧滑稽剧社会问题剧即兴喜剧境遇剧新喜剧闹剧小品文私小说犹太小说科幻小说哲理小说恐怖小说哥特小说骑士小说流浪汉小说书信体小说侦探推理小说边疆系列小说俳句谣曲卡夫卡式硬汉形象冰山原则“小人物”“奥勃洛摩夫”性格忏悔贵族托尔斯泰主义美丑对照原则框架结构莎士比亚化古今之争黑人性福斯塔夫式背景亚历山大的诗行文学术语表流派、现象、思潮、运动人文主义古典主义未来主义印象主义自然主义达达主义现代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感伤主义启蒙主义颓废主义意象主义新古典主义新现实主义新浪漫主义后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白桦派白潮派决意派自然派西欧派耶拿派新思潮派新感觉派阿克梅派海德堡派新小说派新批评派大学才子派百科全书派帕尔纳斯派埃及现代派新兴艺术派精神分析派意识流小说派“九八年一代”骑士文学教会文学废奴文学物语文学沙龙文学吠陀文学黑人文学解冻文学传奇文学民粹派文学宪章派文学巴洛克文学战后派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巴黎公社文学虔诚运动狂飙突进运动揭露黑幕运动垮掉的一代迷惘的一代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黑山派诗歌影主义诗歌七星诗社文艺复兴爱尔兰文艺复兴日本文艺家协会前苏联作家协会朝鲜作家同盟诺贝尔文学奖文学并称古希腊两大史诗印度两大史诗世界三对慕名兄弟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世界文坛三大怪杰西方现实主义三先驱文艺复兴三巨星古希腊三大悲剧家英国诗坛的三颗巨星勃朗特三姐妹三个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三大文学批评家世界名著中的四大吝啬鬼四大民族史诗挪威文坛四杰作家古希腊、罗马荷马萨福伊索埃斯库罗斯品达罗斯索福克勒斯希罗多德欧里庇得斯修昔底德阿里斯托芬亚里士多德普劳图斯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塞内加希腊埃里蒂斯帕拉马斯西班牙塞万提斯佩雷斯贝纳文特阿莱克桑德雷塞拉意大利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哥尔多尼莱奥帕尔迪乔万尼奥里邓南遮皮兰德娄黛莱达蒙塔莱夸齐莫多卡尔维诺英国乔叟莫尔斯宾塞培根莎士比亚马洛本·琼生弥尔顿笛福斯威夫特蒲柏理查逊菲尔丁斯特恩华兹华斯司各特柯勒律治奥斯丁拜伦雪莱济慈布朗宁夫人萨克雷狄更斯夏洛蒂·勃朗特艾米丽·勃朗特艾略特哈代斯蒂文森柯南道尔伏尼契威尔斯高尔斯华绥罗素伍尔夫毛姆劳伦斯艾略特爱尔兰王尔德萧伯纳叶芝乔伊斯辛格贝克特苏格兰彭斯法国拉伯雷蒙田高乃依拉封丹莫里哀布瓦洛拉辛孟德斯鸠伏尔泰布丰卢梭狄德罗博马舍萨德斯塔尔夫人夏多布里昂司汤达拉马丁巴尔扎克大仲马雨果梅里美乔治·桑缪塞戈蒂耶鲍狄埃福楼拜波德莱尔法布尔小仲马凡尔纳都德左拉马拉美法朗士莫泊桑罗曼·罗兰纪德普鲁斯特莫里亚克萨特尤内斯库加缪荷兰伊拉斯谟比利时梅特林克挪威易卜生比昂松汉姆生温塞特冰岛拉克斯内斯瑞典斯特林堡海登斯塔姆卡尔费尔特芬兰西伦佩丹麦安徒生勃兰兑斯吉勒鲁普鼓托皮丹延森德国歌德席勒蒂克霍夫曼格林兄弟海涅冯塔纳韦尔特莱辛让·保尔施莱格尔兄弟海泽尼采亨利希·曼托马斯·曼黑塞德布林雷马克西格斯伯尔奥地利茨威格卡夫卡瑞士凯勒施皮特勒匈牙利 裴多菲米克沙特俄国、前苏联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理别林斯基冈察洛夫赫尔岑谢甫琴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杜勃罗留波夫柯罗连科契诃夫高尔基库普林勃洛克阿·托尔斯泰扎米亚京阿赫玛托娜马雅可夫斯基帕斯捷尔纳克布尔加科夫伊林叶赛宁法捷耶夫奥斯特洛夫斯基肖洛霍夫索尔仁尼琴布罗斯基捷克伏契克米兰·昆德拉波兰密茨凯维支显克维支普鲁斯米沃什保加利亚伐佐夫美国富兰克林欧文爱默生霍桑爱伦·坡斯陀夫人惠特曼梅尔维尔狄金森马克·吐温詹姆斯鲍姆欧·亨利德莱塞杰克·伦敦辛克莱海伦·凯勒刘易斯庞德奥尼尔史沬莱特菲茨杰拉尔德福克纳海明威米切尔斯坦贝克埃德加·斯诺赖特贝娄凯鲁亚克海勒古巴马蒂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阿根廷博尔赫斯澳大利亚怀特埃及塔哈·侯赛因纳吉布·马哈福兹南非戈迪默库切尼日利亚沃尔·索因卡波斯菲尔多西萨迪哈菲贾米印度蚁垤迦梨陀娑查特吉泰戈尔普列姆昌德安纳德钱达尔黎巴嫩纪伯伦伊朗萨迪克·赫达亚特土耳其纳齐姆·希克梅特越南阮攸泰国西巫拉帕印度尼西亚普拉姆迪亚朝鲜崔致远李箕永赵基天日本紫式部世阿弥井原西鹤松尾芭蕉近松门左卫门森鸥外二叶亭四迷夏目漱石岛崎藤村志贺直哉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宫本百合子小林多喜二三岛由纪夫渡边淳一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树作品古希腊《荷马史诗》《伊索寓言》《圣经》《雅歌》《新约全书》古巴比伦《一千零一夜》印度《罗摩衍那》《吉檀迦利》《戈丹》日本《万叶集》《源氏物语》《雪国》意大利《神曲》《新生》《十日谈》《斯巴达克思》英国《贝奥武夫》《失乐园》《力士参孙》《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鲁滨逊飘流记》《艰难时世》《双城记》《格列佛游记》《汤姆·琼斯》《简·爱》《大卫·科波菲尔》《尤利西斯》《牛虻》《坎特伯雷故事集》《荒原》《哈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傲慢与偏见》《德伯家的苔丝》法国《巨人传》《红与黑》《拉辛与莎士比亚》《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悲惨世界》《约翰·克利斯朵夫》《巴黎圣母院》《包法利夫人》《伪君子》《吝啬鬼》《鼠疫》《局外人》《茶花女》《漂亮朋友》《追忆似水年华》《基度山伯爵》《第二性》德国《少年维特之烦恼》《阴谋与爱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美国《毛猿》《白鲸》《汤姆叔叔的小屋》《红字》《老人与海》《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美国的悲剧》《马丁·伊登》《喧哗与骚动》《飘》《第二十二条军规》俄国、前苏联《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战争与和平》《汁甫盖尼·奥涅金》《母亲》《青年近卫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西班牙《堂·吉诃德》挪威《玩偶之家》奥地利《变形记》捷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哥伦比亚《百年孤独》知识储备桂冠诗人之最外国文学作家之最外国文学作品之最外国文学中的神话传说人物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及作品世界著名文学家与文学名著与世界历史密切相关的十部书世界文学名著中的“三部曲”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世界十大文豪世界十大古典悲剧作家及作品世界十大古典喜剧作家及作品世界奇书博览中国诗歌之最中国小说之最中国戏剧之最中国散文之最中国作家之最中国文学之最其他中国名著的写作时间中国现代文学的三部曲常见古书的合称中国书籍之最巨著万言 书评一句古代诗歌名家的艺术特色中国著名作家的原名中国古典名著的译名中国文学及著名人物的另称文学居士知多少历史上的10位女诗(词)人二十四史及作者古代史学八大家清代《说文》四大家唐代诗人别称中国古代作品命名的形式汉字究竟有多少古代各诗体的具体含义各传的解释国学分类法“史”与“志”的区别“教师”在古代的各种名称词牌名称的来源何谓“风、雅、颂”,“赋、比、兴”老子的诸多封号历代名诗名句及作者、朝代历代咏月佳句励志古语30句古典诗文中银河的别称少数民族的文学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40种书红楼人物归谱清代的七大藏书楼近代四大藏书楼

章节摘录

  中国文学  文体、术语、理论  文学  文学也称“语言艺术”。艺术的基本样式之一。它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和手段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通过审美的方式发挥其多方面的社会作用。  国学  “国学”的说法,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在章太炎、鲁迅、王国维、胡适等一大批国学大师的推动下。大盛于20世纪20年代。  国学又称国故。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包含经、史、子、集四部分。  体裁  体裁又称“样式”。一般指各种文学艺术作品的类别。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艺作品结构的稳定形式。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会不断地有新的体裁产生。我国文学体裁大多采用四分法分类,即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每一种文学体裁中,又分为若干样式。  诗歌  诗歌是一种最古老的文学体裁,它产生于劳动中,具有想象丰富。饱含感情,音韵和谐,语言优美的特点。诗歌以情感为直接表现对象,表达人民情感的诗作往往深受人民喜爱,成为不朽之作。诗歌就形式方面而言有格律诗、由诗、散文诗、民歌等;就音律方面而言,有韵诗、无韵诗两类;至于叙事诗和抒情诗,则是按表现内容划分的。  诗、词、曲的区别  诗要求节奏和讲求韵律,诗歌最高成就在唐代;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词的鼎盛时期在宋代;曲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句法更为灵活,盛行在元代。  诗歌的分类  1.按有无完整的故事情节分抒情诗、叙事诗等;  2.按所表现的内容分田园诗、山水诗、讽刺诗、史诗、牧歌、颂歌、哀歌、哲理诗等:  3.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打油诗、格律诗、自由诗、十四行诗、散文诗、民歌等。  古诗  广义的“古诗”是指“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的一切用古汉语写成的诗。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部分。所谓“古”和“近”,是就唐代而言的。唐代形成了一种“格律诗”,当时人称为“近体”,那么对唐以前的诗,便称为“古体”了。  古体诗  唐以前的诗的称呼。它不受格律形式的限制,押韵自由,章无定句,句无定字,字无定声,可长可短,不讲平仄、对仗。它包括《诗经》、古乐府、乐府民歌及六朝以前文人所写的四、五、六、七杂言诗,都称为“古体诗”。  绝句  绝句又叫“截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五、七言均四句,押韵平仄较自由。就诗歌分类而言,古绝句实际上可视为形式自由的古体诗。  近体诗  近体诗萌芽于南北朝,形成于唐代的“格律诗”。其特点是:章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平仄、押韵、对仗都有一定的规律。它包括“律诗”、“绝句”、“排律”三种。  新诗  新诗是“五四”以来形成的一种新的诗歌体式。它冲破了古体诗歌严格的格律束缚,在借鉴外国诗歌的基础上,广泛地吸收我国民歌的优良传统,采用运行加工提炼的白话语言,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愿望、要求。  抒情诗  抒情诗的特点是直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此来反映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它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即使是描绘典型事物也是为了言志或寄情。其志其情,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生活,同特定的社会背景相联系。  叙事诗  叙事诗的特点是以叙事为主,与抒情诗相比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以及生动的人物形象。但它的叙事饱含着诗人强烈的感情,有浓厚的抒情成分。要求把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  说理诗  说理诗从广义上来讲包含在抒情诗内,它主要是借助景物描写来阐述深刻的哲理。  自由诗  自由诗的特点是不受格律限制,其字数、句数完全按抒情、叙事的需要而定。多采用口语,有一定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能够比较自由地表现思想感情。  格律诗  格律诗发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朝。指有严格的格式和韵律的诗。它的字数、句数、节数、平仄音调、押韵,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果需要变化,也须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现代格律诗,形式比旧格律诗自由,但仍讲求格律。  散文诗  诗歌的一种体式。具有诗的意境又有散文的深刻内涵的散文式的诗体。散文诗篇幅短小,语言精美,常在有限的篇幅中包藏丰富的哲理或发人深省之处,引人联想和揣摩,给人以启迪。它每句无固定字数。整散不一,也不分行排列,呈现出一种参差错落的美,虽形散而神聚,富有诗的神韵。  乐府诗  乐府诗是古代一种与音乐有关的诗体,两汉时最为盛行。汉乐府诗创制了杂志体诗歌以及完整的五言诗,内容有较多的叙事性,标志着中国古代叙事体诗歌的新发展。著名的作品有《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  文人诗  文人诗是有些文人模仿民歌的形式创作的诗歌就不再是民歌了,只能说是用民歌形式写的诗歌,属于文人诗。  民歌  民歌是人民群众口头传诵的诗歌后经文人整理而成。  信天游  信天游又称“顺天游”,陕北民歌形式。形式自由灵活;两句一节,可以换韵;多用比兴手法;句子以七言为主,灵活多变。  词  词是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型格律诗体。隋唐时期,从西域传入的音乐逐渐和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了燕乐。它与传统的“雅乐”相对而言,称为“俗乐”,当时的词,就是和这种新兴音乐的乐曲相配的歌词。词的名称,是和曲调相对而言的。约从盛唐开始,由乐定词,并开始讲究声律平仄,如李白的《清平乐》和《敦煌曲子词》中的一些民间作品。至中唐作词已渐成风气。刘禹锡、自居易、王建等人填的一些小词,以及当时不少民问词,不仅句度参差,而且声律错落,标志着词体形式已经诞生了。可以说,词是在吸收了近体诗的声律规则以及杂言诗的长短句式基础上形成的。  词的分类  词起源于唐代,最初是酒筵歌席上歌女唱的小曲。这种小曲,当时称为令曲。令曲最多不过五六十个字。北宋中期,柳永、周邦彦等人创造了长篇的词调,每首词多至一百数十字。这种词,称为慢词。从令词发展到慢词,中间还经过引、近的阶段。例如“清波引”“祝英台近”、“临江仙”、“风入松”之类,它们字数比令曲多,比慢词少,平均每首为七八个字。宋代人把词分为令、慢两类,引、近属于令曲。明代的张挺分为三类:令词日小令,引、近日中调,慢词日长调,而且他规定了五十六字以下为小令,五十六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字以上为长调。从此以后,明清两代的词选集,差不多都依此分类。按其风格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词牌  所谓词牌。就是词的曲调名称。词牌总共有一千多个。初期的词,曲调与内容是一致的,如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到了后来。曲调、内容才分开。词牌只标明曲调,不再作为题目。  (1)原乐府曲名移作词调名。如“清平乐”、“采桑子”、“杨柳枝”、“石外l慢”等。  (2)以本词的字数命名。如“十六字令”、“百字令”、“三字令”等等。  (3)以人名作词调名。如“虞美人”、“沁园春”、“念奴娇”、“昭君怨”等等。  (4)调名取自历史或传说故事。如“菩萨蛮”、“雨铃”、“扬州慢”、“破阵子”等。  (5)用表内容的题目作词调名。如“浪淘沙”、“洞元春”、“探春令”等等。  (6)取诗词语句作调名。如“晴偏好”、“忆江南”、“卜算子”、“忆秦娥”、“西江月”、“鹧鸪天”、“鹊桥仙”、“踏莎行”、“蝶恋花”、“一剪梅”、“渔家傲”、“满庭芳”、“贺新郎”等等。  (7)沿用唐教坊曲名作调名。如“水调歌头”、“浣溪沙”、“朝天子”、“木兰花”、“满江红”等。  竹枝词  唐代乐府曲名。也称竹枝、竹枝子。原本是巴渝(今四川东部)一带的民间歌曲。中唐前期的诗人顾况已有《竹枝词》之作。唐穆宗时,刘禹锡为夔州刺史时,根据民歌改作的《竹枝词》2首、《竹枝词》9首,每首七言四句,形同七绝。其后作者颇多,大都描写人情风土,有浓厚的民歌色彩。唐代的《竹枝词》歌词不甚拘平仄,可歌唱,后用为词牌。  一敦煌曲予词  曲子词是隋唐燕乐的产物。燕乐促使大量固定曲度的乐曲流行,声度词成为普遍的歌词创作方法,歌词作为一种文学作品而产生,被称为曲子词。敦煌曲子词,指从敦煌洞窟中发掘出来的作品。它是民间流传的通俗文学,反映了曲子词转变为词之前的形态,与文人的创作有很大的区别。从内容上看,敦煌曲子词主题丰富、题材广阔。从形式上看,朴实自然,流利清新,富于表演性和故事性,是敦煌曲子词的特征。词一般仅以单片或双片成篇,而敦煌曲子词常用多首乃至数十首联章的体裁。  诗词术语:韵、平仄、对偶、用典  韵是一种词诗术语。和谐的声音称为韵,诗一般都要押韵。中国诗歌通常两句一韵,押在双句之末,古体诗的声调较自然,以读来顺口为标准,近体诗则有一定的平仄规律。  平仄是一种词诗术语。中国语言中有平上去入四声,四声中除平声之外,其他都是仄声。  对偶是种词诗术语。一种文章修辞法,可以两事相类,两事相连,两事相偶,也可以两事含义相反,如“口蜜”对“腹剑”。  用典多半是引用历史或神话中的片段。  散曲  散曲是元代韵文的主要形式,起源于敦煌曲子词的民间长短句歌词。但词发展到南宋姜夔等人时就不可以歌唱,而是应用于诗,这样便在民间乐曲的基础上产生一种新诗体,就是“曲”。曲前面再加一个“散”字,是为了与“剧曲”区别。因为散曲在于歌唱,剧曲不但歌唱而且还要有表演动作。我们讲的散曲,主要指北散曲,它比元杂剧出现得早。元曲主要指元杂剧和金元时期的北散曲。散曲和杂剧都称为曲,但散曲是诗歌,杂剧是戏剧。  散曲的分类  散曲基本上分成两大类,即小令和套数。小令又叫叶儿,是散曲的基本单位,它是一首独立的小曲,有一个单独的曲牌名,如《水仙子》、《新水令》等,不同的曲牌不仅字数不同。每句的长短不同,而且平仄和押韵也不一样。如果作者表达的内容比较复杂,一支小令难以容纳,还可以把两三支宫调相同、音律能协和连唱的小令连结在一起(最多只能三曲)。这种形式称为带过曲,即一曲带上另外一二支曲子的意思。带过曲的组合有一定规律,它必须内容衔接、节奏和谐、浑然一体。带过曲仍属小令范畴,不过是小令的变体。套数又叫套曲,它吸收了宋大曲、转踏和诸宫调的联套方式,把同一宫调的许多曲子连缀在一起。套曲要求有头有尾,少则两三曲,多则不限。多达三十支以上的套数,连缀时有一定的顺序,一般用一二支小曲开端,用“煞调”“尾声”结束。套数必须一韵到底。它标调的方式是以宫调和第一支曲的曲牌作为调名,如马致远的名曲《双调·夜行船》、《秋思》由七支曲予连缀而成,而第一支曲子《夜行船》就和宫调名列在一起,作为套曲的标名。  元杂剧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散曲是入乐的抒情诗。杂剧是一种戏曲形式,是在民间戏曲、宋金院本(指行院演剧所用的脚本)、诸宫调等基础上融合歌舞、讲唱、滑稽戏等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它将属于同一宫调的两个以上的曲调编排起来。组成“一套”,然后“一套”联接“一套”,成为规模宏伟的长篇叙事诗。  南戏  南戏是宋元时期流行在我国南方地区的用南曲演唱的戏曲艺术;民间俗称戏文。因起源于浙江温州(永嘉)地区,故又名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南戏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约在北宋末年,南戏初为民间歌舞的小戏。第二个阶段在南宋时代,南戏进入临安和其他城市,吸收各种艺术的长处,如宋杂剧、诸宫调、唱赚、大影戏等,发展成为大戏。今存《张协状元》,就是这个阶段的南戏作品。第三个阶段是元代初期到中期,南戏文与北杂剧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使得南戏又获得比较完美的形式。今存《宦门子弟错立身》和《小孙屠》,都是这个阶段的南戏作品。第四个阶段是元末明初时期,南戏更有了突出的发展,而北杂剧却出现了衰落的趋势。《琵琶记》和“荆、刘、拜、杀”等南戏名剧,相继出现。这种新发展,为后来明代南戏系统的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元话本  是指宋元时代说话艺人表演所用底本。宋元说话艺术分为小说、讲史、说经等。小说家的话本称为小说,均为短篇故事。按题材又分为灵隆、烟粉、传奇、公案、朴刀、杆棒、神仙、妖术等八类。现存的宋元小说话本约有三四十篇,见于明人编印的《清平山堂话本》和《古今小说》等书。其中较著名的作品有《错斩崔宁》等。讲史家的话本称作平话,篇幅较长,演说历史故事。作品有《新编五代史平话》、《三国志平话》、《大宋宣和遗事》等。说经是讲说佛经故事,没有话本流传。话本是民间口头文学的创作形式,继承了志怪传奇等古代小说的传统,对后世白话小说的发展影响很大,如《水浒传》、《三国志演义》、《西游记》等明清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便是宋元话本继续发展的产物。  宋金诸宫调  诸宫调是北宋时兴起的一种说唱技艺。因集合若干套不同宫调的不同曲子交替演唱,所以得此名称。诸宫调演唱的方式。是有说有唱,以唱为主。每段曲词唱完后,有较短的说白,以便另起宫调接唱下曲。每段曲词都组成套曲,仅各别处用单曲演唱。

编辑推荐

  《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学常识》是一本从文学角度系统汇集中外文学常识的基础知识读物,对文学知识做了梳理,扩充了内容,并方便你掌握知识点,全书融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文献性于一体,有较高的阅读和收藏价值。内容包括中外文学作家、作品、文体、术语、名著名篇、社团流派、运动、风格等方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不可不知的2000个文学常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