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的多维研究

出版时间:2006-2  出版社:语文出版社  作者:马清华  页数:43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里,语义学的地位颇为尴尬。人们习惯于按照语音、词汇、句法、语用,或者还有文字、修辞,来切分语占学分支学科,而语义学一方面似乎跟词汇学密切相关,所以人们往往有一一个错觉,好像语义学就等于词汇学,另一方面,似乎跟语音学、句法学、语用学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作者简介

  马清华,男,1964年生,江苏南通市人。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现代汉语和语言学专业,主攻语义学和句法学。先后学习或工作于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日本国立冈山大学、温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会会员、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员、全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理事、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被评为浙江省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151人才。主要论文发表于《中国语文》《民族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学论丛》(北京大学)《语言研究》《语言科学》《语文建设》《语文研究》《汉语学习》《修辞学习》《中国语研究》(日本)等刊物,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出版专著《文化语义学》(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并列结构的自组织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语义的多维研究》(语文出版社2006年)、论文集《句法语义论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教材《普通话技能与应试指导》(21世纪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教材)(科学出版社2003年)。曾获浙江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浙江省教育厅高校社会科学一等奖和二等奖、浙江省社科联社会科学三等奖等。

书籍目录

序上编 微观语义学§1 词汇语义学1.1 词义与概念1.1.1 词义变化的动因1.1.1.1 引言1.1.1.2 现实作用力1.1.1.3 心理力量1.1.1.4 文化压力1.1.1.5 语言内部力量1.1.1.5 结论1.1.2 词义类扩的相貌知觉倾向1.1.2.1 引言1.1.2.2 内部结构类型1.1.2.3 语言系统价值1.1.2.4 语言普遍性1.1.2.5 文化差异性1.1.2.6 结论1.1.3 汉语喜悦概念的形成1.1.3.1 引言1.1.3.2 生理感觉意念的内化1.1.3.3 躯体动作意念的内化1.1.3.4 事态相关性1.1.3.5 结论1.2 词汇语义和句法语义的接口(1):语法化1.2.1 词汇语法化的动因1.2.1.1 引言1.2.1.2 现实作用力1.2.1.3 心理力量1.2.1.4 语言接触1.2.1.5 语言内部力量1.2.1.6 结论1.2.2 关联成分的语法化方式1.2.2.1 引言1.2.2.2 负荷膨胀1.2.2.3 文义赋予1.2.2.4 同义渗透1.2.2.5 相似扩张1.2.2.6 结论1.2.3 并列连词的语法化轨迹及其普遍性1.2.3.1 引言1.2.3.2 形式分析1.2.3.2 意义分析1.2.3.3 结论1.2.4 汉语语法化问题的研究1.2.4.1 引言1.2.4.2 研究对象和领域1.2.4.3 研究方法的创新1.2.4.4 结论1.2.5 语义共振:突变式吸收的意义条件1.2.5.1 引言1.2.5.2 从零共振到拒吸收1.2.5.3 从共振到吸收1.2.5.4 结论1.3 词汇语义和句法语义的接口(2):格式化1.3.1 现代汉语的委婉否定格式1.3.1.1 引言1.3.1.2 结构1.3.1.3 意义1.3.1.4 句法特征1.3.1.5 结论1.3.2 并列偶标的格式化条件1.3.2.1 引言1.3.2.2 功能意义特征1.3.2.3 对称像似原则1.3.2.4 语言信息原则1.3.2.5 结论1.4 词汇语义和句法语义的接口(3):标记化的一般原理1.4.1 关联标记的结构控制作用1.4.1.1 引言1.4.1.2 致联控制1.4.1.3 语序活化作用1.4.1.4 完句控制1.4.1.5 竞争控制作用1.4.1.6 优化控制1.4.1.7 结论§2句法语义学2.1 结构的形成2.1.1 并列可联范围的扩张及其控制因素2.1.1.1 引言2.1.1.2 系统雏形:结构势力范围的最初分派2.1.1.3 语音控制因素的介入:松联2.1.1.4 超常语义手段的介入:强调、兼容和敷陈2.1.1.5 句法控制因素的介入:有标2.1.1.6 语用控制因素的介入:外设2.1.1.7 结论2.1.2 并列结构多语序运筹的机制2.1.2.1 引言2.1.2.2 一次性遍历作用2.1.2.3 多次轮番作用2.1.2.4 运筹的动力:优化2.1.2.5 结论2.2 结构形态2.2.1 汉语单音形容词二叠式程度意义的制约分析2.2.1.1 引言2.2.1.2 词法构造对程度意义的制约2.2.1.3 相关重叠形态对程度意义的制约2.2.1.4 语法位置对程度意义的制约2.2.1.5 结论2.2.2 强程度标记的叠加2.2.2.1 引言2.2.2.2 类型分析2.2.2.3 序量分析2.2.2.4 合法性问题2.2.2.5 结论2.3 结构关系2.3.1 句子的语义结构2.3.1.1 引言2.3.1.2 义句2.3.1.3 表述2.3.1.4 表述关系2.3.1.5 “谓词一变元”关系2.3.1.6 变元兼职2.3.1.7 结论2.3.2 层次关系中的破界2.3.2.1 引言……下篇 宏观语义学附录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语义的多维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