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语言运用案例的语法分析

出版时间:2005-9  出版社:语文出版社  作者:蔡明,孟玉红  页数:153  

内容概要

  《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语言运用案例的语法分析》力图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认识语言文字理解、运用中的问题。通过对语言实践活动的理性观照,通过语法知识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帮助学习者真正掌握语法知识并运用语法知识,引导和促进语言文字学习和教学。

书籍目录

一、实词运用案例分析1.应当注意“语素不能当词用”2.词语构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3.新词语创造和生存的条件4.集合名词与量词间的关系5.集合名词与动词的搭配6.名词一定不受副词修饰吗7.名词的兼类、活用与误用8.名词后缀“性”关系到事物的性质9.集合名词后不宜加“们”10.“名+们”前的数量词语11.表示时间的词及其运用12.相对时间词和非相对时间词13.时间的早晚和时间的长短14.方位词要不要出现15.时间界限要清楚16.方位词的引申意义17.方位词“以上”“以下”的准确表达18.方位词“以上”“以下”的模糊表达19.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的差别20.“相×”类动词大多是不及物动词21.只能带名词性宾语的动词不能带动词性、形容词性宾语22.具有否定意义的动词的用法23.动词的重叠24.趋向动词表示的趋向25.运用动词“使”的句子格式26.“是否‘能否”后不可再用判断词或否定词27.包含正反意义的词语要注意前后搭配28.“反映”与“反应”——主动与被动29.“必须”与“必需”——助动与自动30.分辨形容词和动词31.性质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32.“可×”类形容词前不能出现的词语33.概数的表示34.两个系数构成的概数中间不用顿号35.数量减少不能用倍数36.“增加(了)”和“增加到(为)”37.“二”和“两”的用法38.量词及其运用39.“他们”可以表示众男女40.人称代词“他们”要与所“代”对象一致41.不同方式的引语中人称代词不同42.代词使用中的常见毛病二、虚词运用案例分析43.双重否定表示肯定44.介词“对于”易造成的语病45.“对(于)来说”格式的使用46.使用介词“对”常犯的语病47.“对(于)”的格式后不能加“上”48.“为了”和“为”的不同49.介宾短语“为(了)”不能作定语50.“因为(由于)的结果”的格式不规范51.“在下”格式的使用52.“在中”格式的使用53.“在上”格式的使用54.助词“所”的使用55.“等”和“等等”的异同及使用56.“吗”和“嘛”不相同三、短语运用案例分析57.运用成语要注意的几点58.意义具有包含关系的词语一般不宜并列59.意义具有同一关系的词语一般不宜并列60.意义具有交叉关系的词语有些不宜并列61.词性不同的词语不宜并列62.并列项与其他成分的搭配63.“和”与“或”的相异与互换64.“而”的几种主要用法四、单句运用案例分析65.主语的三种省略66.主语的残缺67.谓语残缺的原因68.主谓搭配不当的原因69.动宾搭配不当的原因70.定语及其作用71.定语缺少72.定语中心语丢失73.定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74.结构助词“的”的使用75.多用了“的”字76.少用了“的”字77.定语位置不当的情况78.状语及状语多余79.状语缺少的毛病80.状语和中心语搭配要注意语义81.状语位置不当的情况82.“的”与“地”的使用83.“的”与“地”的误用84.运用补语可能出现的毛病85.使用“把”字句需注意的几点86.使用“被”字句需注意的几点五、复句运用案例分析87.运用复句的基本要求88.使用关联词语要注意搭配得当89.关联词语的使用须符合分句间的语义关系90.关联词语在复句中的位置后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语言运用案例的语法分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