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里的中国人

出版时间:2007-2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李波  页数:332  
Tag标签:无  

前言

食以民为天——以“食”为鉴    人类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曾断言:“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著名美籍历史学家孙隆基教授在其代表作《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将以“吃”、“口腔化”为突出特征的“身体化生存”视为中国文化最重要、最坚固的深层结构之一。    遍读著名美国人类学家西尼·w.敏兹(Siney w Mintz)的作品《吃——饮食、文化与历史漫谈》,发现西方饮食观尽管也很丰富,但大多拘泥于营养、制作等层面,远不如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那么复杂,隐秘,嚣张,厚重,沉重,致命,波谲云诡以至于惊心动魄。    迄今为止,我以为“吃”是汉语里最复杂的一个字,“吃”远远超过了食文化的范畴,它涵盖了中国文化中所有的秘密。在中国,“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如雷贯耳,堪称天条,它把“吃”从食文化的核心提升到了“国教”的高度;它像一只看不见的铁手,操控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运行轨迹,捏造出中国人特有的个体人格和怪诞的国民性。如果说,“狼图腾”是草原游牧民族的精神图腾,那么,对于农耕民族的汉民族而言,毫无疑问,他们的精神图腾,则是“饕餮图腾”或“食图腾”。    中国食文化、或者说口腔文化是中国历史的独特视角和另一种认识论,如果将食物、食欲、饥饿、味觉、肠胃、器官、咀嚼、消化、烹饪、礼仪、酒、美食家等食文化元素都化为“坐标系”、“显微镜”和“解剖刀”,来窥视和解构中国迷宫一样的历史文化、特有的个体人格和怪诞的国民性以及一切发生在中国人身上不可理喻的现象……所有的历史氤氲都烟消云散,所有的波谲云诡、秘而不宣都无处遁身,现了原形;同时,所有的不可理喻都有了存在的合理。    我越来越对“民以食为天”这个天条产生了怀疑。我以为这句话颠倒了主语和宾语的位置,这一居心叵测、不易察觉的错位,导致了中国文化和现代文明的阴差阳错、南辕北辙,中国所有不可理喻的事情也都因此而名正言顺。我以为,中国博大精深、夜郎自大的食文化只是又一件迷人的“皇帝的新衣”!在它炫目而迷人的外衣之下,在它狂欢、麻痹而不能自拔的感官刺激之下,蛰伏着的却是一张血盆大口——吃人!    中国口腔文化强调“料、色、香、味、形、器、礼仪”等一应俱全,可谓登峰造极,但它的发达是畸形的,只局限在技术层面。器物上的巧夺天工、烹饪上的眼花缭乱、味觉上的惊心动魄、礼仪上的繁文缛节,无一不是畸形的发达,终究只是一种奇技淫巧。中国口腔文化建立在一种消极甚至腐蚀性的力量上,彻底颠倒了人和食物的关系,让人成为吃的奴隶,口腔化生存。它缺乏宗教精神,缺乏人文关怀,缺乏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它以生活质量的低层次、人际关系的伪善化、社会风气的庸俗化、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饥民人格和国民性的形成和顽固、自我认知障碍、自我疆域的萎缩、超验和抽象思维的退化、人口的爆炸、民主的缺失、人权的庸俗化理解,等等为代价,这些恶果没有一样不是“吃”出来的,总的根子就在中国口腔文化那里。    我以为,在中国,几乎所有的问题都和“吃”脱不了干系,吃祸猛于虎!    而中国口腔化生存对味觉的片面强调,最终导致了中国人的饥民心理和饥民人格,这个最隐蔽,也是最致命的,因为人的疯狂行为后面总是藏着疯狂的动机。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美食家,但他们大量关于“吃”的文字,无一不是用象形文字的游戏及其特有的象形、会意功能及文字张力来缅怀和延续味觉的快感,充其量类似于优雅的“反刍”,始终没有跳出口腔阶段,始终找不到理智地看待中国食文化的片言残语。所以在我看来,所谓美食家,不过是一帮才华横溢的饕餮之徒,或者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瘾君子,他们华美文章的背后,是心理学和医学标准上的病人,堪称行尸走肉!    环保主义者对于美食家的声讨,强调的也几乎停留在环保层面,谴责他们“吃”、“滥吃”对于生态的危害,而没有刨根问底——这些人为什么会这样舍死忘生地迷恋口腹之欲?这样的变态口腔行为对灵魂有什么戕害?    而那些拿了执照的国粹家们大量的文字,又几乎全军覆没地陷入了他们习惯性的考据狂热和炫耀谵妄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他们要么竭尽所能,将大量的食文化元素做详尽、简单、枯燥的考证、罗列和铺陈(充其量加入点名人典故),拘泥于孤立的、技术层面的、形而下的编撰。要么,他们概念先行,先入为主,沉溺于程式化话语方式的窠臼和艰涩术语的舞蹈和卖弄之中,以迷惑和威慑读者为天职。令人沮丧的是,文字本身的霸权往往可以让任何一个迂腐透顶的老学究达到一言九鼎、普度众生的目的。    他们就将这样的考证作为论证中国口腔文化或中华文化光辉灿烂的论据,就像一个家产万贯、得意洋洋的老财主,喋喋不休地向旁人炫耀他的家产,终究是一种仪式化姿态。我觉得这样的研究有个问题,只有堆砌,没有深入,只有展览,没有提炼;始终没有超越口腔来看口腔文化,没有将口腔文化对中国文化、中国人的国民性的内在的、却又是决定性的影响揭示出来。结果就像在泥潭里表演杂耍,折腾得越精彩,溅起的泥星子越多,拍马拍的不是地方。我以为,中国口腔文化的意义实在远比他们拼命自我标榜的要致命得多,尽管更多的意义是负面的。    按照人类学家列维-史陀的观点,一个社会是否文明,可以通过食物的“熟”与“生”作为区分。那么中国无疑是个熟透了的、或最腐化的文明。今天,是向这个文明注入新鲜血液的时候了。    本书的创作动机源于我十多年来对中国口腔文化的零星思考。三年前,我的中学历史教师、我的精神兄长和盟友杨通茂先生曾写过一篇《“吃”对中国人究竟意味着什么?》的随笔寄给我。文章不长,有3000字吧,有一个独特的视角,给了我一些启示,让我动了写这样一本书的念头。而2003年“SARS”(非典)的爆发是一个契机,终于对中国口腔文化来了个总清算。“SARS”过去不到一年,果子狸正式由“疑凶”成为“元凶”,确凿证明这场灾难是一场“吃祸”。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被“SARS'’囚禁在家的那一段难忘的日子,我查阅并整理了大量关于中国口腔文化的资料,越看越害怕,我发现中国白腔文化中的糟粕比我当初想像的严重得多。中国口腔文化的发达是畸形的,它的发达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总体而言,中国口腔文化并不是什么光辉灿烂的文化精华,而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凡有所谓国粹,没一件不与蛮人的文化恰合。”我以为,归根结底,中国口腔文化就是这样一种“蛮人”的文化。    但我痛切地感受到,要窥视这个秘密,要探讨和论证这个命题,却绝非易事。正如吴思先生所说的那样:“‘吃’这个话题太大了,大到不好驾御。”中国口腔文化博大庞杂,它和地理、物产、科技、医学、营养学、人类学、生理学、心理学、民俗、礼仪、政治、历史、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哲学等密不可分,从任何一个点切入进去都盘根错节,简直如入迷宫,如临深渊。仅仅看一遍中国十多大菜系和不计其数的地方小吃的菜谱,也要奋斗终身;如果要增加一些感性认识,每一道菜肴亲口品尝一次,没有万贯家产和毕生精力的投入,也是“吃”心妄想。    中国口腔文化的玄妙,就像中国莱肴一样,各种味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很难把它分离开,理出一个头绪来,所以我批判中国口腔文化,也就像一个蹩脚的厨子加工一道复杂的莱肴,原料、佐料一大堆,什么味道都想要,什么原料、佐料都往里面扔,最终不可救药地搞成了一锅“乱炖”(东北名菜,以制作随意,味道古怪闻名)。加上在反思过程中,一日三餐,餐餐都有嗅觉、味觉的刺激和快感轮番侵袭、贿赂和瓦解我原本就很脆弱的味觉和肠胃神经,感官冲击始终和理智胡搅蛮缠并常常占据了上风,以至于我像一个被击中了软肋、解除了武装的斗士,几欲崩溃而放弃;以至于我在批判口腔文化时,个别章节居然写得像表扬稿——看来,还是应了中国那句老话:“吃了别人的,嘴软。”    所以这本书对于目前的我而言,即使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充其量也只是一部半成品。要彻底搞清中国的口腔文化,也许需要100个形形色色的持证专家、学者持续不断的努力。    中国口腔文化的危害如此隐秘、严峻而又紧迫,以至于我这个学养欠缺、而又徒有一腔热血的无证作家都按捺不住,就像一个赢弱之人看见一堵倒向人群的墙就下意识地冲了上去,既是奋不顾身,又是不自量力。——无知者无畏,皇上不急太监急,我是准备做烈士的。    我第一个“跳出来”讨伐中国口腔文化,绝对不是表明世人皆醉独我醒,而是因为味觉的超强逞能,在理智麻痹之前的本能反抗,是一次口腔化生存的突围。也是因为那些沉溺于口腹之欲不能自拔的美食家们无意的误导和那些以粉饰太平为己任的专家学者们的有意无意的不作为,引起了我的不快,激发了我的莽勇。大言不惭地说,是为了引起对中国口腔文化反思、警醒、澄清、扬弃、通缉和取缔的注意。    我以为,一个人要想获得灵魂的自由,首先必须摆脱和超越味觉的囚禁。    一个健忘的、不善于总结和汲取教训的民族注定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非典”灾难之后,中国人急需一次关于中国口腔文化的反思,这就是我的尝试。尽管我知道,要改革中国人的食文化观念,犹如螳臂当车、虎口夺食一样艰难而危险,也许注定还是一场徒劳。    正如中国饭局里最著名、最玄奥、最直白、最无耻、堪称石破天惊的那句酒谚:“一切都在这杯酒中了!”在我的坐标系里,中国人的灵与肉、爱与恨、情与色、恩与怨、是与非、曲与直……一切都在这本书里了。    这一锅零乱的、不伦不类的“乱炖”,我姑且做之,大家姑且尝试。如果你能够品出一丝别样的味道,那将是我意外的惊喜。如果能够因此稍微收敛一下自己的肠胃,稍微关注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一切生命及生命家园,在大快朵颐之际能够突然打一个激灵:“我这样下去会不会犯饕餮罪?下地狱?”那将是我的莫大幸福。    我以为,什么时候中国口腔文化能够从“民以食为天”这个误会回归到“食以民为天”这个应有的位置,我们这个沉溺于口腹之欲几千年之久而不能自拔的口腔民族,将终于可以走出口腔化生存的悲哀宿命,则你我幸甚,民族幸甚,文化幸甚,时代幸甚,地球幸甚矣!    本书的初版《吃垮中国——中国食文化反思》由于急于反思“非典”而仓促出版,内容不乏粗糙纰漏之处,诚惶诚恐。修订版《吃垮中国——口腔文化的宿命》的内涵比起原版宽泛多了(“口腔文化”的外延比“食文化”略大),更多的是以“食”为鉴,顾“口腔文化”而言“他”。尽管我对前两版均不太满意,出版后还是得到了积极的反应和评价。读者、媒体、网络和学界均有所反映。我应中国食文化研究会的邀请,参加了一些活动。和一些学者有过当面或通信上的积极探讨。还被云南省美食餐饮协会强加了一个名誉会长的虚名。现在应出版社的要求,奉献上最新修订版,基本观点、论证方式和框架没有改变,思路更加清晰,视野有所拓展,材料增、删了不少,阅读更加顺畅舒服。    我要感谢我尊敬的、杰出的历史学家孙隆基教授,他的作品在我读中学时就像一颗流弹深刻地击中了我。本书修订版完成后,远在美国的他在百忙之中专门抽出时间给我一些指导和启示,并欣然为我撰写了长达15000字、如此严肃而美妙的序言。    我还要感谢清华大学副教授蒋劲松先生,他是一个虔诚而执著的素食主义者,他偶尔看到本书初版后,和我有过几次愉快的会晤。    本书使用了少量含有版权的图片,由于无法找到作者,在此表示谢意。作者见书后可与本人联系(super01@126.com)。    2005年春夏初稿    2004年夏秋修订    2006年夏秋再修订    于北京朝阳东大桥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带有追问、自剖、忏悔、既颠覆又具建设性的独特的大众文化读本。作者经由独特、幽微的食文化、来梳理和解读中国的母文化和国民性,为中国人的自我认知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作者的追溯、论证及结论颇具警示意味:中国口腔文化对味觉的片面追逐,导致了中国人的饥民心理、饥民人格、现世感和身体化生存,并形成了和他人、环境、信仰以及自我的紧张关系。    作者认为必须将“民以食为天”予以颠覆,回归为“食以民为天”,中国人才能走出“口腔化生存”的精神囚笼,凝视自己,仰望星空。

作者简介

李波,祖籍山西,60年代末生于四川。当过舞厅歌手、文秘、翻译、记者、编辑……有心没肺,刀枪不入,一塌糊涂。现居北京,自由写作。作品:长篇小说《回头无岸》(2002年4月中国电影出版社)、社会评论《老板是靠不住的》(2002年10月西苑出版社)、文化评论《吃垮中国——中国食

书籍目录

序一:魔鬼的礼物序二:食以民为天——以“食”为鉴第一章 好了肠胃,忘了痛  (一) 由亚当和夏娃的“国籍”说起  (二) 天谴已经降临——从“非典”到“甲肝”的警示  (三) 吃的就是心跳第二章 “口腔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一) 我食,故我在  (二) 民以食为天  (三) 中、西方口腔文化主要差异第三章 口腹之欲怎么就成了文化  (一) 审美、文化源于味觉  (二) 文人让“吃”看上去很美第四章 超级美食大国的盛宴  (一) 瓷器:中国的名字  (二) 中国是个大餐桌  (三) 满汉全席——中国封建社会的殉葬品第五章 中、西方口腔文化主要差异  (一) 理论根源:基督血(饕餮罪)VS“吃”教  (二) 态度:罪恶感VS使命感  (三) 技术:复杂VS马虎  (四) 目的偏重:味觉VS营养  (五) 食礼仪:繁琐VS简单  (六) 消费方式:浪费VS节俭  (七) 支付方式:AA制VS地主制  (八) 进餐方式:聚餐制VS分餐制  (九) 食物安全:危险VS保险第六章 饥民和饥民社会  (一) 饕餮的传人  (二) 饥民:吃出来的国民人格第七章 让我们吃喝,因为明天我们就会死去——中国国民吃喝风透析  (一)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饕餮  (二) 生当封侯,死当食庙——公务员大吃大喝动机、人格分析第八章 “吃”是一种秘密武器——“吃”异化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第九章 “吃”等于立场和荣誉第十章 中国已经被吃垮过N次第十一章 在魔鬼泡制的液体里迷失——可悲的中国酒文化第十二章 多好的材料,却用去做了马桶——我看美食家(写食主义者)第十三章 别了,美食故乡——我为什么离开四川第十四章 “我们会一觉醒来变成甲壳虫吗?”——食品安全:达摩克利斯之剑第十五章 我们还有多少家底可吃第十六章 谁来养活中国——吃出来的粮食安全问题第十七章 谁来捍卫动物的权利第十八章 素食主义救中国附:谁让我们变成了病人——李波专访

章节摘录

插图

媒体关注与评论

李波找到了一种研究中国人新的方法,他把“吃”提升到认识论的高度上,把“口腔文化”当作透视中国历史的独特视角,来考察中国人以及中国人与世界的关系。他挑起到底是“民以食为天,还是食以民为天”这个争议。在他笔下,食物、食欲、饥饿、味觉、器官、咀嚼、烹饪、礼仪、酒、美食家等食文化元素都化为“坐标系”、“显微镜”和“解剖刀”,来窥视和解构中国的历史、文化、人格、国民性、现实以及一切……。李波以“没有执照的自由作家”自况,他自以为不入流的方法却取得了学院派不能及的结果;而他界于小说家和学者之间的语言,则将冷冰冰灰蒙蒙的历史变得栩栩如生,尽管更多的时候,他呈现给我们的历史像杯盘狼藉的残宴,面目狰狞。    ——著名历史学家  孙隆基(美)    李波振聋发聩地提出了:“中国人主要靠味觉认知自己,认同同类,认知这个世界,也是通过未觉来表达这个世界。”这一命题是一个能够产生丰富文化研究成果的富矿。作为一个极具本土特色的研究课题,个人认为倘若能够深入下去,甚至可以福柯的“性史”、精神病院研究那样产生出极其丰富的研究成果。    ——清华大学教授  蒋劲松

编辑推荐

由李波编著的《口腔里的中国人》内容介绍:中国口腔文化的玄妙,就像中国莱肴一样,各种味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很难把它分离开,理出一个头绪来,所以我批判中国口腔文化,也就像一个蹩脚的厨子加工一道复杂的莱肴,原料、佐料一大堆,什么味道都想要,什么原料、佐料都往里面扔,最终不可救药地搞成了一锅“乱炖”(东北名菜,以制作随意,味道古怪闻名)。加上在反思过程中,一日三餐,餐餐都有嗅觉、味觉的刺激和快感轮番侵袭、贿赂和瓦解我原本就很脆弱的味觉和肠胃神经,感官冲击始终和理智胡搅蛮缠并常常占据了上风,以至于我像一个被击中了软肋、解除了武装的斗士,几欲崩溃而放弃;以至于我在批判口腔文化时,个别章节居然写得像表扬稿——看来,还是应了中国那句老话:“吃了别人的,嘴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口腔里的中国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以中国人引以为傲的饮食为视角,揭示中国文明的发展的瓶颈。值得一读。
  •   稍觉杂乱。但我同意----素食主义救中国。
  •   虽然作者的角度比较有意思~~但是很多论点看来是很偏激的~~~看看也无防
  •   没有完整理性的分析,只有堆砌出来的一个又一个的和吃相挂钩的小故事,新闻摘取。看看没坏处,但不是好书,也没有文采。
  •   这本书我购买了两次,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至今没有看完。不过对于书中所阐述的理念和讲述的有关知识与有关证论我是非常喜欢和赞同的。他从不同视角揭露了中国人长此以往没有被发现和探究的深刻哲理使我们对于自己的生活、社会活动以及人生观都产生了极大地触动。 可能很多人只不过作为消遣看看罢了,但我觉得即使作为晚餐后的一道开胃菜,这本书的深度也值得我们看看。
  •   書中內容:一針見血,一語道破天機!我们的思想还停留在动物的本能欲望,如性、食物。中国的文化建立在声色犬马紙醉金迷之中:麻将、赌博、吃欲、贪欲、色欲无不渗透在我们生活和文化中。加上“博大精深”的食文化,使得國人沉迷於生理感官刺激。而且国人沒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每个人都朝着已经设定好道路前行。每逢過節連先人都不放過,總要在先人面前大排筵席。然後祈求先人保佑,逢凶化吉,大吉大利。就好像小孩子向大人撒嬌,完全是一個未斷奶的民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