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销瓷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甘雪莉  页数:173  
Tag标签:无  

前言

白色。轻叩时会发出乐音。隐约透光。除了瓷器,还有什么可以这样形容?瓷器甫从中国出口,就博得世界的赞赏、商人的注目和收藏家的青睐,且激发了致力仿制这种珍贵物料的西方陶匠的创意。不论是珍藏传世,还是从沉船打捞或地下出土的瓷器,都以其耐久无缺而成为研究早期世界贸易和跨文化交流的理想媒介。中国的瓷器制造有悠久历史,其独传之秘延续千多年,世界莫不求之若渴,趋之若鹜,这也就难怪要以“China”来命名这种美观、实用而又耐用的器皿。累世以来,茶和丝虽然是东西贸易的主体,但谈到推动跨文化对话,促进意念、纹饰、设计和技术创新的交流,则非瓷器贸易莫属。中国早在汉代(前206~公元220年)开始开辟贸易之路,到唐代(618~907年)已经建立庞大的市场,贸易往来莫不以对方的奇珍异器为尚。瓷器从海陆两路出口,远届土耳其、东非,近则至菲律宾、日本和印尼等地,不仅供王室贵族收藏和使用,也作为家族的传家宝收藏,甚至作为墓葬品使用。江西景德镇以盛产瓷器著名,遂有瓷都之称。宋代(960~1279年)发明了白中泛青的蓝白釉瓷器(青白瓷,俗称影青),青白瓷不仅出口,还供应国内市场和皇室御用。元(1279~1368年)明(1368~1644年)两代,青白瓷风靡世界,景德瓷的名声由是确立。一般来说,瓷是一种白色、半透光、玻璃化的物料,在摄氏1300度左右的窑里烧制成器。但瓷器并不一定是纯白色或半透光的,这要视瓷土所含杂质及其厚度而定。中国外销瓷的品质因其出口市场、以及制造时间和地点而各有差异。质厚粗糙的瓷器通常销往亚洲各地,后来也销往西方,纤薄而绘制精美者则多销往欧洲,供日常使用和收藏。“外销瓷”是一个意思多少有点含糊的字眼,既可泛指不同品质、粗糙精细兼而有之的陶瓷,如供应本土市场,随后也销往国外,包括唐宋时出口东亚、东南亚和西亚的陶器:也专指为国外市场生产的瓷器,如元代时为穆斯林市场制造的大型“食盘”,以及18世纪根据指定欧洲式样和图案特制的瓷器。研究指出,过去认为大多数外销瓷只在民间窑场制作的看法并不正确,在明、清(1644~1911年)两代,尽管景德镇是官窑所在,专为宫廷服务,但它在生产宫廷瓷器之余,也生产出口瓷器,这也是许多外销瓷品质优越的原因。起初,中国商人并不直接与西方买家交易,而是通过中介商由海路或陆路付运,这些中介商大都是阿拉伯商人。但自16世纪初葡萄牙开辟了通向中国的航线后,贸易日趋蓬勃,西班牙、荷兰、英国和其他国家也纷纷从这个有利可图的市场分一杯羹。从全球各地沉船和考古遗址中发现的中国瓷器,增加了人们对瓷器贸易分布范围和内容的了解。从16世纪末欧洲开始,摆设和使用中国瓷器,以至于以中国款式为蓝本的日本瓷器,成为地位的象征,是富贵且具鉴赏品味的人家才能享有的奢侈。他们的收藏丰富得要用整问房间来陈列。英国以至全欧洲的陶匠,都试图复制精白、耐久的瓷器,由此衍生了新型的陶瓷品种,如骨瓷、软质瓷。不过,它们的精细和纯白、光亮程度都比不上从中国进口的瓷器。经过多年摸索,直到1709年德国迈斯的工匠勘破制陶的奥秘,局面才有所改观。到18世纪,欧洲(稍后还有美国)的贸易公司为与中国在瓷器贸易中争一日之长短,指定要根据西方的式样、色泽和图案制造套装餐具和其他器皿。东西方陶匠的意念交流,产生各式各样眩目的新品种,来自不同国家的瓷器时见错配的样式和系列设计,以致今天人们还在问:“究竟谁抄袭谁?”

内容概要

提起中国外销瓷,不期然令人想到远洋帆船上满载的青白瓷瓶、碟、罐,它们厕杂於茶叶、丝绸、漆器和香料等奢侈品之间,穿越重洋,散落於在亚、美、欧各洲。    本书详述外销瓷的特色,从而透视瓷器贸易的来龙去脉。这些独特的瓷器,既以中国纹饰为本,又融合全球各地消费市场的口品味,显示贸易往还也是艺术风格和技术传播的通道。中国瓷器於汲取伊斯兰造型和图案艺术之余,反过来也成为模仿的对象,其影响不仅在近东,而且远及荷兰、德国、英国,甚至墨西哥。    作者借助大量从博物馆和其他珍藏精心挑选的图片,细说一幕幕关于贸易、探索、航海、沉船和艺术交流的精彩故事。

作者简介

甘雪莉(ShirleyGanse),中国陶瓷专家,对当代和古代陶瓷有浓厚兴趣,1982年首次到访中国景德镇,考察陶艺及其文化背景。足迹遍及中国·并追寻充满传奇色彩的陶瓷之路,远涉印尼、伊朗和伊斯坦布尔。拥夏威夷大学远东艺术史硕士学位,多年来以馆员和顾问身份,任职于博物馆及与收藏家并肩工作。 
甘雪莉现居于华盛顿州西雅图,长期担任史密森尼博物馆(Smithsonian Institutiorl)中国巡回展览计划的组长。

书籍目录

1 导言  陶瓷技术  世界瓷都景德镇  瓷器的源流与青花瓷的发展  缠枝纹的起源2 中国的贸易  寻找通往亚洲之路  商船  马尼拉帆船贸易与新大陆  沉船  东印度公司  克拉克瓷  沉船上的瓷器  过渡期瓷器3 欧洲的回响  中国热和绘画  中国:事实与幻想  瓷器奥秘的早期探索  深入王侯之家4 艺术与商业  广州的贸易  外销瓷是一种艺术品  锦上添花:瓷器修饰  出口美洲的瓷器结语参考书目索引

章节摘录

插图:

后记

从中亚到罗马,从东南亚海域到西班牙占领的美洲,从中国口岸到欧洲各大首都和纽约,从第9世纪的中国皇帝到19世纪的鸦片战争,都贯穿着中国瓷器的东西方贸易故事。这是充满探险、创业、战争、沉船、财富得而复失、技术突破、装饰创新和跨文化交流等等内容的故事。无论从东方还是从西方角度来看,我们的世界都必须通过探索和贸易航程来开拓,而寻求瓷器则是这壮举的一部分。在今天电子邮件和飞机旅行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早就忘记当初横跨半个地球寻觅宝物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是多么巨大。陆上通道充满了风沙、盗贼、干旱、险境和政治纠纷,危机重重。海上通道虽然有利于瓷器运输,但同样存在风暴、劫掠、与其他商人勾心斗角、风信不易掌握等等风险。虽然无论循陆路还是海路,商人还得冒销售商品的风险,因为人们也许不喜欢或买不起瓷器,但他们都受到异国奇珍的吸引,对丰厚的利润趋之若鹜。世界由此变得多姿多采。遗憾的是,几百年来中国和西方交流了大量货物,却没有真正努力去理解或欣赏对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外国商人被限制于中国的某些港口,中国商人很少跑到欧洲去,互相理解的机会少之又少。欧洲根据充满异国情调的中国典型图像而形成“中国风格”,对许多人而言这是唯一能使他们想起中国的有形物体,不知道这些图像也可能是中国人对他们认为欧洲需要什么的一种诠释。中国传统上就不愿受外来影响,对他们奉命仿制的图案的来源地不感兴趣。足战火强迫打开中国口岸的大门,使贸易得以上升到更广泛更具实质内容的层面。历史演进到近代,很显然,西方贸易商和押运员都是当今投资者和商家的先驱,后者向中国购买或外贩中国工厂制造形形色色专为供应全球出口市场的产品,其中许多产品都是根据外国客户提供的设计制造。中国和欧洲瓷器装饰主题交流也是一个永远不会完结的故事,如今东西方风格的双向交流仍在重演。瓷器只是中国和西方珍品贸易中的一种商品,其数量和收益很难与茶叶相比,但却被研究得最多,因其耐用持久,能保存到现在,引起史学家和艺术品市场的注意。当然还因为瓷器美观而别具魅力,凡有瓷器从沉船中打捞上来,即使是一个茶壶或瓷盘,也因其曾深藏海底数世纪而仍会引起人们的莫大兴趣。无怪乎一有关于沉船捞获瓷器和拍卖这类珍品的新闻和拍卖会,总会引起世界各大都会的哄动。中国瓷器作为这么一段曲折多采的历史的有形联系,无疑将继续成为全球注视的焦点。

编辑推荐

《中国外销瓷》借助大量从博物馆和其他珍藏中精心挑选出的图片,细说一幕幕关于贸易、探索、航海、沉船和艺术交流的精彩故事,详述外销瓷的特色,从而透视瓷器贸易的来龙去脉。这些独特的瓷器,既以中国纹饰为本,又融合全球各地消费市场的口品味,显示贸易往还也是艺术风格和技术传播的通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外销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0条)

 
 

  •   小小的一本书,但是内容十分详尽,对外销瓷的历史推敲很清晰,收获很大。可以和余春明的中国名片,外明清外销瓷探源与收藏一书一起品读。
  •   对于外销的瓷器描述的很精细,
  •   对于外销瓷的收藏有很大的帮助
  •   一本泛泛介绍外销瓷的不错读物,入门级别。
  •   看了好多家,只有当当有
  •   还可以吧,帮人买的
  •   外销瓷在国内是偏门的收藏。真正好的外销瓷要有东西文化的功力。国内的大家要写出这样一本书的人还挺难找。有能力的因这是冷门犯不着花时间,想写的又没有这种功力。这书如果你在国外看外销瓷就很有实战价值。
  •   就是图片太少了!好像不是很全面!
  •   很好的参考书。子孙往往不清楚祖先的辉煌,妄自菲薄。自己再不宣传,后人岂不蒙味?
  •   装帧很好,性价比高
  •   文字太少,近年收藏类图书的一个通病,给上一堆照片,缺乏分析。
  •   这本书写的相对比较全面,也很通俗易懂。
    但是趣味性和文采上,稍差了些。
  •   适合入门者阅读,是本普及读物。
  •   买本书是因为作者有国外的背景,但是拿到时,实在有点失望。一是因为纸张太薄,书的内容太少,字数不多,图片也不是很有典型。二是书的框架并没有什么新鲜的观点。甚至我都怀疑此书的作者是不是没有太多中国外销瓷的接触经历,只不过是截取翻译的资料。所以很多书是名不符实。
  •   看完后才知道白花那么多银子。内容方面没什么好看的噱头,不应该买的。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二层东南角可以免费阅览。
  •   该书就是有关中国外销瓷的流水账,讲了讲外销瓷的历史故事。属于很低劣的那种科普读物之类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嗨 现在这年头什么人都可以写书,什么书都能出版。而且该书在排版上大量的留白,浪费纸张,为了给书凑厚度。
  •   由于面太窄,看的人少,价格与质量好像不太成正比
  •   熟悉,熟悉,了解,了解,增加些知识
  •   内容详细,图很丰富,值得一读。
  •   是一个不错的历史普及读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