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新论

出版时间:2005-6  出版社:第1版 (2005年6月1日)  作者:于金富|主编  页数:398  字数:310000  

内容概要

社会主义是几百年来人类的美好理想,社会主义是现代世界上一种伟大的科学理论,社会主义是20世纪人类掀起的一场伟大实验,社会主义是一个充满坎坷而又充满希望的伟大实践。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成败,既关系着中国的前途,也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不仅决定着全中国人民的福祉,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全世界人民的未来。  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和实践来看,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从理论上论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实现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斯大林、毛泽东作为社会主义实践的领导人,从实际上演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阐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新的重大课题。中共“十五大”以来,新一代领导人正努力破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崭新的历史性课题。这既是当代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当今全党全国人民面临的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一条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一项充满挑战、充满希望的伟大事业。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社会主义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努力解决“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迄今为止,举国上下已经初步形成这样一些基本共识:从其科学定位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与创新;从其历史定位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扬弃与超越,是对新民主主义道路的肯定与发展;从其现实定位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现代资本主义优秀成果的借鉴与利用。然而,究竟是否如此、为何如此、如此应当怎样?人们的认识和观点不仅仍然其说纷纭、见仁见智,甚至大相径庭、针锋相对。例如,究竟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的社会经济结构与政治结构是怎样的?为什么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何关系?为什么要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基本形式是什么:国家所有制还是劳动者股份制?为什么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分配原则、应当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是什么、它同传统社会主义及现代资本主义是何关系?笔者认为:所有这些,都必须到时代的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找答案,必须研究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这是因为,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结构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进程。政治经济学既是剖析社会结构的“解剖刀”,又是预测社会发展的“指示器”。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每一个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任何时候,我们总是要在生产条件的所有者和直接生产者的直接关系——这种关系的任何形式总是自然地同劳动方式和劳动社会生产力的一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当中,为整个社会结构,从而也为主权和依附关系的政治形式,总之,为任何当时的独特的国家形式,找出最深的秘密,找出隐蔽的基础。”“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简言之,‘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有法律的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十八世纪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恩格斯指出:“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经济科学的任务在于:证明现在开始显露出来的社会弊病是现存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这一生产方式快要瓦解的征兆,并且在正在瓦解的经济运动形式内部发现未来的、能够消除这些弊病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论述阐明了两大基本观点:一是认为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一方面,生产方式决定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决定着社会经济结构与政治结构;另一方面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基本方向。二是认为要解剖社会经济结构与政治结构、揭示社会结构的运动规律与发展趋势,就必须着力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首先必须研究社会生产方式。因此,要从理论与实践上解决“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就应当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全面、深入和系统地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和体系重构,进而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面胜利。  基于上述基本认识,笔者数年来一方面认真地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生产方式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努力进行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现实特征研究,特别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方式的研究,并在这些主要方面形成了一些初步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经过比较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借鉴学术界有关研究成果,开始形成了一些系统性的理论观点,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独特的理论体系与框架结构,由此写成了这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新论》。本书出版的主要宗旨,是为了总结与介绍笔者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点研究成果,以此向长期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前辈、同仁请教,以便相互切磋、群策群力,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为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胜利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笔者之所以把本书冠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新论》,除了它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专著之外,主要是由于自认为本书具有以下3点“新”的特征:  其一,研究对象新。本书作为一本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著,首先是研究对象的创新。本书既突破了以往“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传统观点,又不同于目前流行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经济制度)+资源配置(经济体制)”的已有观点,而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科学论述,吸取学术界研究的新成果,明确提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以及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即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新观点。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新观点。  其二,理论体系新。本书作为专门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新作,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实际内容与现实特征,形成了一个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的社会形式”等生产方式方面内容,以及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制度一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等生产关系方面内容的崭新结构,并按照“经典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理论——传统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特征”的逻辑线索进行研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崭新体系。  其三,理论观点新。本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著.在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一些主要方面提出了独到的新观点。例如,本书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同经典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具有许多重要差别的现代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它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其生产条件、生产形式和社会形式等方面。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形式,是社会化商品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组织,是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合作农场和家庭农场为典型形态的社会化生产组织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业生产组织是以企业经营为基础、以现代公司和企业集团为典型形态的现代生产组织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的社会形式,主要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局部社会性的直接结合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应当是以劳动者个人产权为基础、以个人产权社会化联合为特征、以社会化股份制为具体形式的劳动者股份所有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同传统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具有许多重大区别的新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它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其企业管理制度、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企业管理制度,应当是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员工参与管理的成功经验、广泛实行民主化的企业管理制度。从分配制度方面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应当继续实行传统社会主义的平均分配制度,也不可能真正实行经典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制度,它应当全面坚持和切实贯彻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和信息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并且鲜明地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按生产要素分配”!   本书的内容主要有三: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经典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理论的概括与总结,其具体内容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经典社会主义生产形式、生产条件、生产的社会形式和生产关系等方面基本特征的理论研究。二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实践的回顾与反思,其具体内容包括对传统社会主义生产形式、生产条件、生产的社会形式和生产关系等四个方面的历史分析。三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目标模式的观点与见解,其具体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形式、生产条件、所有制形式和生产关系等方面特征的理论观点与对策主张。  本书的学术价值主要有二:  一是本书的研究有助于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在此基础上在社会主义生产形式、所有制形式和生产关系等方面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  二是有助于继承与发展马克思经典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反思与总结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在此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与体系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新体系。  本书的应用价值主要有4个方面:  (1)本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形式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全局性和针对性的观点和见解,对于深化我国市场化经济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本书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条件的一些观点和见解,对于促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步伐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本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方面的新观点及其新见解,对于推动我国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实现公有制形式创新和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不断完善我国所有制结构,以极大地解放与发展社会生产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本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方面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和见解,对于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书的适用对象主要是全国各本科大学的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授课教师和全国高校、科研机构从事经济理论研究的科研人员。同时,本书也适用于全国各大型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各级政府机关特别是有关经济管理职能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

作者简介

  于金富,1956年生,汉族,辽宁省康平人。现为《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综合大学《资本论》研究会理事;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研究所所长;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预备)。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政治经济学发展与创新。1996年以来先后在中国经济出版社、

书籍目录

导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与体系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第一篇 马恩经典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   第一章 经典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理论     一 经典社会主义生产条件     二 经典社会主义生产形式     三 经典社会主义生产的社会形式   第二章 经典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理论     一 经典社会主义经济管理制度     二 经典社会主义产品分配制度 第二篇 传统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践   第三章 传统社会主义生产形式     一 传统社会主义生产形式的特征     二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     三 传统社会主义生产形式的改革   第四章 传统社会主义生产条件     一 传统社会主义生产条件的特征     二 传统社会主义生产条件的变革   第五章 传统社会主义生产的社会形式     一 传统社会主义生产社会形式的特征     二 传统社会主义生产社会形式的变革   第六章 传统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一 传统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二 传统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 第三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形式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条件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技术条件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组织条件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的创新     三 非公有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的所有制形式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企业管理制度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新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本书对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作了全新解读!里面有些话是比较有冲击力的,推荐大家看看,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一定要保持独立思考,别忘了,中国的经济理论家最容易成为学术骗子!看后你自己会有评价!我倾向肯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