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县志

出版时间:2006-10  出版社:方志出版社  作者:滦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  页数:1009  字数:1531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滦县地处京畿,是通往东北三省的交通要道,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建制已有千余年历史,曾是最早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古代辖冀东南部,明清时代号称直隶第一州,近代撤州并县后,仍不失河北大县之地位。这里是近代中国工业的发祥地之一,生产了中国第一吨原煤和第一袋水泥,诞生了中国人设计建造的第一座铁路大桥。这里曾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震惊中外的辛亥滦州起义、张学良东北易帜等重大历史事件均发生在滦州大地。改革开放以来,勤劳睿智的滦县人民继往开来,奋发图强,不断创造着新的辉煌,滦县先后被命名为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和河北省首批小康县,县城被评为河北省唯一的国家卫生县城和国家园林县城。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将滦县的历史和现状、经验和教训载人史册,是一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千秋伟业,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及后世的系统工程。为此,我们动员全社会力量,组织编写了这部续志。编纂人员呕心沥血,辛勤笔耕,专家、学者高屋建瓴,悉心指导,终于付梓成书。  这部续志真实客观,内容翔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是方志百花苑中的一朵新葩。她真实地记录了18年来各行各业的发展历程和先进人物的光辉业绩;她是一面历史镜子,为后人提供历史借鉴,使人民领悟到改革之艰巨,创业之艰难;她是一部珍贵的乡土教材,可对全县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进行热爱祖国和热爱家乡教育,激励人们承先人之业,褒乡土之美,热爱滦县,建设滦县。

书籍目录

滦州精萃概述大事记第一编 建置区划第二编 自然资源第三编 人口第四编 中国共产党滦县地方组织第五编 政权·政协第六编 改革开放第七编 基础设施建设第八编 经济概览第九编 农村经济第十编 滦县花生第十一编 减负增收,惠农富民第十二编 工业·乡镇企业第十三编 商业贸易第十四编 财税金融第十五编 经济综合管理第十六编 综合政务第十七编 政法·武装第十八编 社会团体第十九编 教育科技第二十编 文体卫生第二十一编 编史修志第二十二编 精神文明建设第二十三编 民情习俗第二十四编 人物附录编后记索引

章节摘录

  滦县县城位于县境东南部滦州镇境内,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区包括新、老城两部分。老城以仓储和传统集贸为主,适当发展原有市政、防洪等基础设施。县城建设以新城区为主。  1984年县城搬迁之初,新城建成区面积不足2.5平方公里,人口不到6000。县委、县政府把新城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龙头,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以科学规划为前提,提高建设水平;以优化环境为依托,拓宽融资渠道;以重点建设项目为载体,拉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先后投资20多亿元,将县城建设成为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的工贸型沿海地区开放城市。  县城内日供水量8000吨以上,供热总面积8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8.54%。城区市政、供电、医疗、教育等公用设施齐全,满足了居民生活需要。  城内东西走向的街道称路,南北走向的称街。到2003年底,建成街道12条,总长32.8公里。其中燕山大街、体育大街、建华大街、长江大街、胜利路、人民路、滦河路、工农路构成了县城的总体框架;电信公司、农行、电力局、县一中、光明影剧院、燕山园、县医院、交通局等高层建筑壮大了县城规模;团结里、晨光里、晨光南里、永安里、阳光花苑、龙盛花园、光明花园等现代住宅小区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火车站广场、时代广场、人民广场、福至园、森林公园、龙山公园、体育中心为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健身的场所。住房面积人均25平方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滦县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