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长征

出版时间:2005-8  出版社:现代教育出版社  作者:杨成武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详细描述了红军在长征路途上所完成的艰巨任务。尤其是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越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等有重大影响的战斗和行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别了,于都河第二章  战略转移第三章  夜行军第四章  进逼道州第五章  血战湘江第六章  担架上第七章  手足情第八章  强渡乌江第九章  伟大转折第十章  回师遵义第十一章  四渡赤水第十二章  智取三县第十三章  飞夺泸定桥第十四章  神兵天降第十五章  越过夹金山,意外会亲人第十六章  小金川畔第十七章  从卓克基到毛儿盖第十八章  毛主席指示我们过草地第十九章  自龙江畔第二十章  突破天险腊子口第二十一章  哈达铺整编第二十二章  六盘山上第二十三章  连长王友才第二十四章  英雄捐躯河连湾第二十五章  长征胜利万岁第二十六章  恸悼黄开湘同志尾声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我们在这里住下后,一起劳动,一起生活,一起战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真可以说是同生死、共患难了。无论是谁想要把我们从感情上割开,都是不可能的。    当蒋介石挥舞屠刀,血腥镇压时,他们团结一致,坚信共产主义会胜利,苏维埃的旗帜一定会插遍全中国。为了保卫苏维埃,配合红军战斗,各村各乡都组织了自己的武装,从25岁到45岁的青壮年,组成了赤卫队,15岁到24岁的青年组成了少年先锋队,这些不脱离生产的群众组织,归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门领导。他们的武器很差,只有极少的步枪,大多数是土枪、鸟枪、梭标、大刀……但是担负着站岗、放哨、查路条、捉土豪、支前、作战的任务。正是由于有了他们这支队伍,加上地方部队和主力部队,我们才结成了强大的武装力量。    不仅如此,他们还坚持生产,坚持支前,始终不渝地为巩固革命根据地尽力。他们都以把自己的亲人送到部队参加红军为光荣。记不清,我看到过多少次父母送子,妻子送郎当红军的感人场面,可见扩红运动确实搞得热火朝天。苏区少先队和赤卫队有的整连地参加了红军。1932年下半年苏区还先后成立了少共国际师、工人师。少共国际师,是由苏区的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组成的。    苏区是这样的好,苏区的人民是这样的亲。现在,为了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进行战略转移,我们即将暂时离开这里,离开这熟悉的山山水水,离开这朝夕相处的苏区人民,叫我们怎能不激动?怎能合得?    子弟兵眷恋老区人民,老区的乡亲也深深地怀念着他们的红军子弟。当我爬上山巅展望这滔滔的林海,不由得想起几天前的一件事来。    那天,我们在闽西连域温坊打了一仗,战斗结束后,在回钟屋村的归途中,碰到一位福建长汀同村老乡,他回到长汀后,把这消息告诉了乡亲们,这个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我的家里。我自1929年1月参加革命以后,6年了,没和家里人见过面,音信全无,他们听到我的消息,非常高兴。村里有人提议说:    “我们的孩子们为了苏维埃,在那里流血、吃苦,我们还不赶去看看他们!”    我们在这里住下后,一起劳动,一起生活,一起战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真可以说是同生死、共患难了。无论是谁想要把我们从感情上割开,都是不可能的。    当蒋介石挥舞屠刀,血腥镇压时,他们团结一致,坚信共产主义会胜利,苏维埃的旗帜一定会插遍全中国。为了保卫苏维埃,配合红军战斗,各村各乡都组织了自己的武装,从25岁到45岁的青壮年,组成了赤卫队,15岁到24岁的青年组成了少年先锋队,这些不脱离生产的群众组织,归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门领导。他们的武器很差,只有极少的步枪,大多数是土枪、鸟枪、梭标、大刀……但是担负着站岗、放哨、查路条、捉土豪、支前、作战的任务。正是由于有了他们这支队伍,加上地方部队和主力部队,我们才结成了强大的武装力量。    不仅如此,他们还坚持生产,坚持支前,始终不渝地为巩固革命根据地尽力。他们都以把自己的亲人送到部队参加红军为光荣。记不清,我看到过多少次父母送子,妻子送郎当红军的感人场面,可见扩红运动确实搞得热火朝天。苏区少先队和赤卫队有的整连地参加了红军。1932年下半年苏区还先后成立了少共国际师、工人师。少共国际师,是由苏区的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组成的。    苏区是这样的好,苏区的人民是这样的亲。现在,为了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进行战略转移,我们即将暂时离开这里,离开这熟悉的山山水水,离开这朝夕相处的苏区人民,叫我们怎能不激动?怎能舍得?    子弟兵眷恋老区人民,老区的乡亲也深深地怀念着他们的红军子弟。当我爬上山巅展望这滔滔的林海,不由得想起几天前的一件事来。    那天,我们在闽西连城温坊打了一仗,战斗结束后,在回钟屋村的归途中,碰到一位福建长汀同村老乡,他回到长汀后,把这消息告诉了乡亲们,这个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我的家里。我自1929年1月参加革命以后,6年了,没和家里人见过面,音信全无,他们听到我的消息,非常高兴。    村里有人提议说:    “我们的孩子们为了苏维埃,在那里流血、吃苦,我们还不赶去看看他们!”    于是一个完全出于自觉的劳军热潮掀起来了。在我的老家——福建长汀宣城下畲乡张屋铺村上上下下都忙着磨炒米,绱鞋子,凑鸡蛋,装薯干……整整忙了几天。最后,他们推选了十几个代表,满载着乡亲们的情意,不远万里,爬山涉水,越岭过桥,寻找我们这支部队。这里面有我的父亲。还有我远房堂哥杨能梅的妻子。他们大部分是军属,每人挑了一副担子,担子里盛着猪肉和闽西的土特产——笋干、荠菜、菜干,还有鸡蛋、红薯干、豆子、萝卜干、兔子、活鸭、活鸡等,当然少不了一双双刚绱的鞋子……真是应有尽有,五光十色。    那时我们红一军团二师四团驻在钟屋村进行休整,战士们吃过早饭在操课,我和团长耿飙同志正在阅读文件,突然,团部的通信员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说:    “报告政委,他们来了,挑了许多东西!”    “谁来了?还挑来了东西?”我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    通信员眨眨眼,眉毛一扬说:“乡亲,他们担着不少的慰劳品!”    “是钟屋村的乡亲?”我站起来问。    通信员摇摇头说:“不,我问了,是你老家的。”    我越听越糊涂,正纳闷,耿飙同志拉着我的手,说:    “走,政委,我们去看看!”    当我们急匆匆走到门口时,我怔住了。    果然,门外站着十来个长汀老乡,旁边还放着十来副盛得满满的担子。没待我走到外边,他们便争着叫我的小名:    “能俊!”    我急步上前,高高兴兴地与他们逐一握手,当我与五六个乡亲打完招呼,左右看时,意想不到的是眼前出现了我的父亲。    此刻他呆呆地站在一边,用热烈而又深沉的眼神看着我,也许是太兴奋了,他站在那里一步也不向前挪动。    我一步跨过去,高声叫着:“爸爸!”    这时,他眼泪止不住地从眼眶里滚了出来,用手抚摩着我的头说:“能俊,你走,怎么也不打一声招呼,把你妈妈和我想得好苦。”    P2-3

编辑推荐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从未有过这样的壮举!它是我党我军的光荣和骄傲,也是中国无产阶级和中国人民的光荣和骄傲,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世界人民的心目中,早已是不朽的英雄史诗。本书以纪实的手法,为你生动地再现了这个艰苦卓绝的行军历程,带你体验这个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行军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走向胜利的历史传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忆长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非常好的书籍 伟人毛主席
  •   小时候看过.写的不错.应该是秘书班子写的.可以当小说看看.历史研究就躲了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