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八十五年-从西北到东北

出版时间:2007-3  出版社:中共党史  作者:张秀山  页数:443  字数:426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个人回忆录。作者追述85个春秋,67年革命生涯。    从神木到陕甘边,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和西北军,与刘志丹等经历了1935年陕北“左”倾肃反的迫害。    从延安到东北,建立东北根据地,开展剿匪斗争和土改运动,组织数百万军民支援辽沈战役;参与领导东北解放战争和经济建设,抗美援朝三赴朝,解决后勤保障。    从坦途到困境,1954年,东北高干会议,因在全国组工会上的发言,被定为“高饶”反党集团成员和“五虎上将”之首,从东北局副书记骤然跌入低谷,下放基层24年。    屡遇坎坷,但不屈不挠,对革命忠心耿耿,一个人经历折射出中国革命崎岖沧桑的历程。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青少年学生时代(1911.7——1930.2)  一、神木家事    我的父亲    我的母亲  二、求学革命    高家堡小学    榆林中学    加入共产党    遭反动当局通缉第二章  军阀部队中的兵运工作(1930.3——1932.10)  一、打入军阀部队  二、组织学兵队  三、利用矛盾保存自己  四、初识刘志丹  五、早胜镇事变  六、谢子长到平凉  七、斗争策略  八、平凉受挫  九、靖远兵变  十、教训与启示  十一、上海中央局受训第三章  陕甘红军和陕甘边根据地(1932.11——1935.11)  一、陕甘红军游击队    陕甘游击队成立    寻找游击队  二、红26军红2团    红2团成立    攻打庙湾镇    在山里养伤    兽医为我治伤    渭北游击队    二台子会议    红2团南下失败  三、陈家坡会议    红4团成立    陈家坡会议  四、薛家寨失守  五、包家寨会议  六、鏖战南梁    王泰吉牺牲    连续巧歼敌    西华池战斗  ……第四章  建立神府抗日根据地(1935.12——1939.3)第五章  绥德警备区(1939.4——1942.9)第六章  延安整风(1942.3——1945.8)第七章  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1945.9——1949.3)第八章  解放后的东北局工作(1949.4——1954.11)第九章  七届四中全会前后第十章  基层二十四年(1954.12——1978.1)第十一章  调北京工作(1978.2——1996.8)附录一  新华社电文附录二  讲话附录三  纪念文章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的八十五年-从西北到东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作者经历了陕甘根据地的全过程,以及作者在陕甘游击队的地位,与高岗的关系,决定了本书的精彩程度优于其他陕北人物(如马文瑞、郭洪涛等)的回忆录。
  •   革命从来不是请客吃饭,看看老革命的书,体会更深一些
  •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   很喜欢的历史
  •   书非常之不错,“真实,严酷的真实。”——丹东(转引自《红与黑》)
  •   该书的作者张秀山,是当年高饶反党集团中高岗的五虎上将之一,其余4人为:张明远、赵德尊、郭峰、马洪。从严格意义上讲,该书应该是张秀山的口述历史。张秀山一生的经历中最吸引我的是他所经历的两次重大磨难,第一次是在1935年的陕北,张秀山受到左倾路线的迫害,险昔丧命。第二次则是成为高饶集团的重要人物,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处理。1935年陕北的问题,主要的责任人是朱治理、郭洪涛,但25军作为其军事上的支持者,作用不可小觑,25军的军长是徐海东,政委程子华,在事件中程子华的作用不好,曾作为张秀山的审讯者。从事件本身的感受,当时在各个根据地普遍存在的肃反运动,除了因为思想认识上的差异而形成的所谓路线问题外,更重要的是山头和集团之间的矛盾斗争,陕北的问题亦是如此。陕北的这场斗争长期得不到正确的处理,中央红军到陕北的刀下留人只是让刘志丹、高岗、张秀山等人解除了牢狱之苦,但这一批同志大部分被降职使用。这似乎与当时25军的力量更为强大有关。为解决问题,1942年中共曾经召开过一个西部局高干会议,当时原陕北的同志已普遍得到了重用,加之问题确实存在,故这次会议对朱治理、郭洪涛等人作了批评。但解放后尤其是高饶事件以后,对这个问题又有了变化。其中郭洪涛的表现尤其差,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仍然据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应该说朱治理是受郭洪涛的影响,郭洪涛的错误更大些。高饶事件中张秀山的问题主要出在1953年9月中央组织工作会议上的发言,尽管发言主要是批评时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的安子文,但显然是被看成是在帮助高岗向刘少奇进攻。张秀山在七届四中全会后召开的东北地区高级干部会议上被打成五虎上将,从张秀山自己的回忆来看,张秀山的麻烦有以下几个方面:(1)上述的中央组织会议的发言;(2)受高岗委托查过刘少奇1929年在奉天被捕的材料;(3)在东北地区和林枫等一些同志的关系不好;(林枫等人被称为桃园三结义)(4)受中央之命到东北的罗瑞卿是带着上级的意图去的,用他对张秀山的话,就是反对刘少奇就是反党。至于提出五虎上将的是东北军区的周桓,此人后来曾当面向张秀山道歉。文革结束后张秀山等人恢复了工作,但高饶事件的影响还在,中央一直没有承认1955年处理张秀山等人是错误的,赵德尊、郭峰等人也是借工作安排作了所谓“实际解决”。对于罗瑞卿的看法:应该说是毛泽东的一个忠实打手,看来也不是没有头脑,只是太惟命是从。林枫在以前看张闻天的文集时了解到张闻天在陕晋调查时,因为批评了晋西北的工作,林枫很不高兴,向毛泽东反映了张闻天的不是。可见此人不地道。张秀山为人不错,且心胸开阔,这可以从他的父亲、伯父、堂兄被肃反杀害,张秀山掌权后未加报复和高饶事件后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在基础工作二十多年,任劳任怨上看出
  •   一本不错的党史书籍尤其是其中的两个部分内容很是感兴趣一是中央红军达到陕北以前陕北红军的内部情况,包括肃反,还有习仲勋的一些历史二是建国后东北局尤其是高岗的一些史料
  •   我很少看非常正统的党史资料,看了这本书使我了解了中国***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走过的弯路,以及老一辈革命家的胸怀。任何一个党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都有错误甚至是失败的经历,但只要认真反思,及时总结,用坦诚的胸怀去面对这些,这个党还是有希望的。从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这种希望,同时也了解了我党在做群众工作中的特点,希望现在年轻的党员和干部读读此书,净化一下自己,让自己的工作有方向,不要仅仅是钱途和前途。当我们的基层领导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就不会发生群体事件,群众也会理解政府的难处的。更希望现在的党校把此书做为培养干部的必读书籍。
  •   高饶事件,是建国后党史中一件“大案”,由于事涉刘邓陈,至今无法翻案。或可寄希望于未来的习主席乎。无论如何,此书对于了解高饶事件的真相,大有益处。
  •   这是一本不错的书,它的质量很好.喜欢读传记的朋友适合读读这本书,
  •   读后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过去的那个年代、那一段历史,同时也可以审视人性!
  •   一般吧,别说我对老革命不尊重哟,呵呵
  •   喜欢读传记的朋友适合读读这本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