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二哥书

出版时间:2007-6-1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作者:张兆和  页数:203  字数:182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现代文学史上,张兆和是一位被深深遮蔽掉的作家。她一生的低吟浅唱,使得她像天空缄默的飞鸟与原野缄默的百合。她温润而贵重的性灵,以及光华内敛的文字,被阻挡在现代文学那一群“巨无霸”身影的背面,特别是被摆脱沈从文高大身影的背面——这几乎乃一切才女所命中注定的:休斯与普拉斯那样的“夫妻双璧”终于反目,而杨绛的韵味只好等钱钟书去世后才荡漾出来,李清照之灼灼文名竟不能令她摆脱被编婚的凄怆命运。    一部现当代小说史,要么,拼命烘托那些自居为历史使命的“气吞山河”庞然大物;要么就去记录那些最终皈依了日常生活的沉沦者。拒绝阅读当代小说的理由很简单——作家们总在告诫那些被存在的痛苦吓得无所适从的读者:何妨用取消行动来取消失败!或许他们是想展览这一幅被秩序钳抓着的耸着身子的爬虫群图景使读者羞愧,激怒读者,刺激读者去查究吞噬成长的琐碎生活背后更深广的生存匮乏根源,催促读者去做梦……并未看出这样的企图,看见更多的是对人生目标感与成就感阙如而产生的挫折与焦虑的抚慰,更多的是对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的蚊虫般的生命的讴歌。盘点一下今天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无处不见粗鄙的欲望对人的鞭策与奴役,抑或人对日常生活的无条件投降!“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式的当代生活把我们囚闭在异化的“牢笼”里,当下小说明显地卫护着这一事实。张兆和文字呈示的孩子气般的安谧,实在是对当下这些颇具“笨伯”气质小说的无声的讽刺。    作为一个反证,张兆和作品表明在一个“祛除巫魅”(一切终极与崇高的价值从公众生活中隐退)的世俗化生活世界中,有一种文字,有一种生活,有一种人,以圣埃克苏佩里般的寓言姿态,以汉语的面貌呈现过。当代文艺印兆的那个韦伯、舍勒、马尔库塞、安东尼·吉登斯等西哲所担忧的现代性困境的中国版本(一方面是物欲的无所不能;一方面是超验精神大面积萎缩的文化败血症)不会因为张兆和的出场而出现任何挑战。因为张兆和的被重新张兆和的被重新认识,根本无从如顾准、陈寅恪“出土”那样构成一场文化事故。但张兆和出场了,经验世界自身生产自身的控制方式(比如工具理性与实用理性)将生活全面物质化,以建立一个具体的、在空间上可以确定位置与形状的“人间天堂”的强硬逻辑,总不能永远那么霸道且不容置疑吧。张兆和的疑惑也        这本集子,是历史上张兆和作品首次完整出版,因此意义非同寻常。

书籍目录

相遇·日记 叫我如何办法呢 没头没脑 我终于到胡先生家去 回苏 心不定 呼我“兆和小姐” 月光泻满了一房 我不得不谨慎 他不免伤感的哭了半天 写了一封信给莲 想到一些难堪的事 人生唯一的事牵挂·情书 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多远的路程多久的隔离啊 把我二哥的身子吹成一片冰 附:在桃源  小船上的信  文化生活后鸭窠围  横石和九溪  历史是一条河  泸溪黄昏湖畔·小说 湖畔 费家的二小 小还的悲哀 招弟和她的马 玲玲 附:三三  月下小景亲情·水 大大和朱干干 我到苏州来 儿时杂忆 飞来客——小鸽 《从文家书》后记 附:从第一封信到第一封信  半个字的电报  一封快信和一页日记张兆和年表

章节摘录

  费家的二小 二小在她自己家中,是一盏灯,一朵花,一簇欢欣。颜色光明眩目,声 音清新悦耳,青春的愉快酿了一脸的微笑,样子在任何时节见了皆令人高兴 。 父亲是个老农。这一家之主,田中锄田耗草劳作了一整天之后,全身筋 骨为疲劳所浸透,带了点儿说不分明的埋怨,回到家来时,几乎快瘫倒了。 只消二小迎面一声:“爸爸!”接着倒茶,打水,端长凳,摆碗放筷子,在 老人面前跑来跑去一阵忙乱,老农一切的委屈,在这情形下,就完全打发尽 了。 家中还有个哥哥,近三十岁了的人,还是一个单身汉子。由于天的吝啬 同人的吝啬,世界上女人纵多,许多地方把人不当人作数,这正直诚实的庄 稼人,似乎就永远不配得到一个女人。这人身体结实如公牛,性格忠厚如母 牛。本地既连年水旱兵匪迭次而来,每个人皆应蓄了精力来对付那一块土地 ,每个人都得在自己一分灾难上担当一切。娶一个老婆既不是他的分,他就 本本分分帮助老父亲耕田种地,从早到晚劳作。口渴了,伏在田塍小溪边, 大碗的凉水喝下,饥饿了,凡是可吃的全从那张大口填进胃中去,夜了,就 躺到自己木板床草席上睡觉。身体性格既强健循良如一种畜牲,故从不逃避 工作,也不怀疑生存,不同城里人一样,胡思乱想打算发财交好运,同时也 不头痛伤风害病。镇上一百个大手大脚农人中,一百个不同的外貌,一百个 心,全是同样听天由命无所欲求浑浑然度过他们一生那么样的人,二小哥哥 却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 这人的确可算个很好的人。那分朴素的愚蠢,同大地正相亲洽。虽本镇 人共通的坏处,在这个单身青年农人性格上同时也未尝不可以发现:有了机 会,把严冽的烧酒灌到腹中去,全身发热发酵时,那种酒后脾气也真是脾气 。爸爸,妹妹,不管是谁,到了那个时节,一切粗话野话全骂得出口。那时 节,平时那一分好处也完全失掉了。但这人就并不常常喝酒。有时即或小醉 了,人还一半清醒,同谁有了争执骂出野话时,一听到老父亲的叽咕,再经 二小眼光光的望着,半嗔半劝的数说了一遍,这醉酒者便什么话也不敢再说 ,只老老实实的躺到自己铺上去,一会儿就睡着了。 二小在家中是顶小的一个人,但在许多地方又像顶大的一个人,家中不 止哥哥有些事情怕她,爸爸甚至于也必需怕她。父子皆为这女孩子所慑服, 二小自己也看得明明白白。为什么家中人得“怕”她,这总有个道理,可是 她不必明白这道理。 二小在这样一个家庭中做闺女,按照本乡风气,未出嫁的闺女日常所做 的事情:烧茶,煮饭,浆洗衣裳,把青菜蒸好,晾到太阳下去晒,再揉些盐 放入大瓮里作霉干菜,用油枯灰浸煮自绩自织的麻布,回头又拿到小河里去 漂白。……真可谓样样来得。每日照料两个男子的饮食以外,还得喂鸡,喂 鸭,喂狗。她不拘做什么总那么一股精神,把一切事情作完了,便坐到小院 中石碡碌上去,轻轻的唱着。为娱乐自己,娱乐家畜,总轻轻的温柔的唱着 。 按照本乡的风气,一个女孩子生下地来,若果命运不派她出世时淹死在 水里,就得很早送给人家做童养媳。二小出世时本应当溺死。可是母亲来不 及打发这女孩子回去,自己就死掉了。爸爸怀念着母亲,却把二小好好的喂 养下来,在一种俨然奇迹中使二小长大成人了。 本地习惯对于一个女孩子,不管如何为家中所重视,到了十二三总得给 定下一个人家,十五六就筹备一份妆奁,嫁给一个男子,十七八左右,便规 规矩矩替那人家生养孩子了。女孩子十六岁还不出嫁,少不了就成为隔壁邻 舍婆婆妈妈来担忧发愁的人物了。 大家将想:“姑娘那么大了,不给打发出门,不进尼姑庵就只有嫁四十 五十的老癞子填房,真是古怪的爸爸妈妈。” 这种女孩子若出门到别处去,老年人望着那苗条身个子。大而乌黑的辫 发,总忧愁似的,替自然与习惯叫屈。女孩子既熟透了,应当在自然方面担 负一分义务,逃避这义务便是罪过。照习惯说来,十六岁女孩子已不许搁在 家中。这些人似乎正为这点原因发愁。 二小今年恰巧满十六岁,一个结结实实的大个子,一头乌油油的黑头发 ,眉眼端端正正,身材灵活,挑水煮饭洗衣绩麻样样都来得。又会作一手好 针线,正是镇上每个单身汉子心目中的活观音。年轻人见她在井边打水,走 过身时总得想法子替她出点力,就便说两句痴话。女孩子见她时,不妒忌她 的便得亲近她。做父母的全想有那分福气,把这女孩子一花轿抬进屋里来做 媳妇。 由于二小体面,能干,庄重,和气,且那么一包年龄还得不到一个主子 ,因此自然就忙坏了许多做媒的人。媒人来了一趟又是一趟,提亲的去了一 家又是一家,这里面自然也就并不缺少多少本镇上令人看来眼热的人家。可 是那个爸爸,那个哥哥,再加上她自己,不拘某个媒人上门时,其中总有一 种理由,把这来人的提议打消。无论你有多少田地,姑爷生长得如何一表人 材,如何俊,无论你媒人多么伶牙利齿能言会说,为人古怪的费老爹那一关 ,首先就不容易通过。 人来时,和气得同贩牛商人见税官神气,一面喝着苦茶,一面谈闲天。 先是装成从容不迫的神气,讨论米价盐价,后来方慢慢转到婚事上来。 这一方面虽绕着弯子提这件事,那方面却常常不必来人把话说毕,就提 到了结论,一切无商量余地! 来人解事的,见失败了,为自己留着个希望,预备再来一趟,必定说: “大伯,大伯,你听我说,这件事就这么那么办,过些日子我再来取一 个信,留句话到十天半月说也不迟。” 那老爹总摇着斑白的头颅,即刻把半月后的答覆告诉来人: “早早的我就说也得了,用不着十天半月。我告诉你:‘不成!”’ 那人若不知趣,还是用一种由于习惯装成的笑容,把脸子压得扁扁的, 再来说废话,老人便不作声,自己扬长走开了。 老爹不管有人无人心里总那么转着:做媳妇的日子长,做女儿的日子短 ,要给人,也得过两年再说。也许这算得是一种私心,然而天下做父母的, 若果女儿乖巧解事,谁没有这种私心。 由于老爹的固执,许多人都不得不在这老爹固执的摇头之下,将一把希 望抛去。 就因为老爹言语上那点神气,许久总还保留到一些人记忆上,大家失望 之余,便自言自语的议论着:“老头子眼睛生在头顶上,只望见天上的星子 。女儿还小,一百岁还小,这会子不给人,过两年搁老了时,白送给屠户, 屠户人家还不要哩!” 但凡认识过二小的一切人,却仍然那么欢喜二小。一说及费家二小,对 于老爹的固执不大原谅,对于二小的命运,必代为抱屈似的,用惋惜口吻来 讨论这个人。 “二小命不好,娘早早的撒了手就走开不管了;若做娘的活在地面上, 自己记起自己做新媳妇的规矩,也不会把个好女儿白糟塌了。” “只因为那古板老头子,从不放口,好像等薛仁贵似的等着,不知将来 谁骑了白马来招亲!” P79-82

编辑推荐

  长沙的风是不是也会这么不怜悯地吼,把我二哥的身子吹成一片冰?为这风,我很发悉。  我行过很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  乡下人,来喝杯甜酒吧!  ——张兆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与二哥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0条)

 
 

  •   一时好奇买下这本书.前半部分大多是沈从文所写的情书,颇有充数之嫌.但后半部分看张兆和自己的笔墨,觉得颇为欢喜。笔风和沈从文走的是一个路子,但又多了女性的细腻。非常的淡雅。而且描述的,多是解放前的乡村生活,主角也多半是情窦初开的少女。读来仿佛迎面拂过一阵带着淡淡青草味和溪水味道的微风。现在的作品,再也没有这种味道了。似乎没有情欲和凶杀悬疑便不成书。
  •   早就知道这段动人的感情。他们之间的书信其实在各处都已经摘抄的很多了。但是还是买了这本书,为了这种静。书里一部分是两人的书信,书信的好就是不为看而写,只为所感而写,写给收信的那个人。沈从文不知是怎样认准了三三,一直相信她的才华。他没有看错,她在静之中默默体味着生活静静的流淌,有他足矣。对于沈从文这样一个难得的善良人来说,认准了她,与她共渡了这一生也是幸事。三三的文字写得也是那么干净,清澈的人。清澈的文。
  •   过往的故事放到今天,即使再平淡无奇,也是传奇了吧?能够执手走过,放在今天怕是多少人想做而不能的事情了。即便是,沈张夫妇后来岁月里也有过出轨背叛种种人世间的情天恨海,也无妨作为传奇流传在今日。越是瑕疵,越显真实。一个长夜,一杯热茶,一本好书,生出的是宁静,是向往,也是不可得的伤感……
  •   沈从文的背后,有这样的女子,足矣。
  •   文字唯美,人品更是让人羡慕.文章的编排也很有特色.封面让人记忆留心
  •   她和他一样精彩,相信我~
  •   《与二哥书.一个叫三三的女子》,这是张兆和的日记、情书、书信以及随笔小说的合集,当然了也收录了沈从文的信笺。张兆和的年表里,没有大的功绩,多是作为沈从文的妻子,为他生子育儿、随他颠沛流离、陪他访问探亲、最后还要照料护理病重的沈先生,直至扶送沈先生灵骨返湘西。她二十四岁就出版过小说,但她“温润而贵重的性灵,以及光华内敛的文字,被阻挡在沈从文高大身影的背面。”但看看沈先生那些情书吧!张兆和开始拒绝了沈从文的爱,但沈依然愿意做她的奴隶。他这样写:“我曾做过可笑的努力,极力同另外一些人要好,到别人崇拜我愿意做我的奴隶时,我才明白,我不是一个首领,用不着别的女人用奴隶的心来服侍我,却愿意自己做奴隶,献上自己的心,给我所爱的人。”他对她的爱,是对月的爱,对天空的爱,对好的花的爱,对精致的艺术的爱。他不需要回应,只要对方永远沉默着,只要让他有一种机会,说出一些奴性的卑屈的话。这被拒绝后依然保有的固执的热忱炽爱,足以点燃一个女子的心,而后用一生的时间照耀他、温暖他。当然,张兆和没有一直缄默,她最终接受了沈从文的爱情,成为他的妻子,而后一生低吟浅唱,像天空中缄默的飞鸟,原野中缄默的百合。
  •   因为喜欢沈从文,所以喜欢三三,所以去买这本书。没有失望。
    写了一个读后感,贴过来:

    1933年9月9日。默念这个数字,会心一笑。
    一个叫三三的女子,和一个自称乡下人的长衫男子,愿意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喝酒,这一天,喝的是喜酒。对,这一天,他们结婚了。
    沈从文便是那个长衫男子。但那也是虚构当中的,长衫怎么个长法,颜色又是怎么样一个色调,一概由它朦胧去。我愿意给他落个顶浪漫作家之称呼,画一个圈这样把他圈住。
    三三却不曾这么浪漫着去。一个方面大概是她天性里的并不浪漫,你在书中可以感觉得到,就算在我们最愿意宽恕的耽于幻想的少女时代,她对爱情对男人都有一种天生的不信任感和怀疑,我看她二姐比她倒还浪漫些;另一个约摸也像是天意。照我母亲在灯下织毛衣闲聊叹气中的说法,两夫妻是不能太好的。如果太好,上天会嫉妒,这样两个人便必得有一个被老天先收了去,共不了时光久久白首到老。我信这些老人家朴素的民间智慧。所以你应当感恩于不完美。
    读这本书,《与二哥书》,也全然是偶遇,正当想看个什么书的时候,看到了它。读的过程当中,倒也解了一个疑问,这个疑问可以是我的,也可以是我一个朋友的。有一天聊天,她是这么问过我的,“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当中,处处念念不忘这个三三,可是,他此次湘行可是去探望他生重病的老母,怎么个不见提及?”当时我只能发笑,觉得这个女友实在对我脾气,但也只是傻傻笑,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现在,我可以稍稍说出来我的看法了。“当时社会非常乱,旅程又长,特别是沅水中游的急浪险滩,居家人莫不为远行人担一份心。更何况,国民党军队的“剿共”战事,正在湖南周边多处进行。从文过常德时,街上看到有捉拿毛泽东、朱德的悬赏告示。回到凤凰时,正值何健与贵州王家烈勾结,为除掉“湘西王”陈渠珍,两个月来第二次对黔东用兵,准备夹击湘西。一支三千人的增援军队,日夜兼程赶来小城凤凰的三天。为了不叫家人为这一切担心,从文故意用轻松的笔调,对沿途山光水色、急浪险滩,风土人情,所见所闻,一一加以细腻描述,以慰远人。”这是张兆和也即三三某篇的笔下言,我以为可以释我此疑。
    “她(指三三)既不爱我,为什么又不把我的信还我呢?我已经说明了,要解决这个纠纷,最好的办法是把我的信还我。----说到这里竟大哭了----她却总是沉默。这使我一直的纠缠下去,彼此都不便,也许是不好的事。”这是三三的女朋友向三三转述,沈从文在她面前为三三落泪之情景。第一次看时,我有点说不清的哀怨,此时我是对这个深陷单恋中的男子怀有怜惜之心的。等过了几天第二次再看时,就忍不住发笑,长衫男不止哭一次,接下来又哭,再哭,一个成年男人在另个女人面前为恋人一一三三是长衫男的学生哩一一是如何个哭法,呵呵,想想就想笑。笑完还怜惜。像他这种男人,真是难得稀有,也最好是难得稀有。照我来说,也得假假真真地保佑自己不得遇上他这种,简直叫人会把旧有的生活完全毁掉。他有这种叫人甘愿**愿意盲目跟了他去的引力,至少于我来说。有一种人天生一种品质,和“看山是山一一看山不是山一一看山是山”这样渐悟的过程迥然相异,一经落地即浑然天成一种山的清秀简单和高贵质地,无须人这么凤凰涅磐地折腾,即在化境,实在是天地馈赠。至少我知道自己是非得这么折腾一番不可的。此前我判定Michael Jackson为天物,这里又可以郑重地多添一个人名。
    “不许你再逼我穿高跟鞋烫头发了,不许你用因怕我把一双手弄粗糙为理由而不叫我洗东西做事了”这是三三在一篇写给长衫男人的书信中说过的话,呵,蛮幸福的笔调,充满着撒娇的甜腻腻的味道吧,可是不,当你看下去,你会知道这里面的责怪是很认真的。这个逼人家穿高跟鞋烫头发的男人,该配哪个同样法兰西浪漫质地的女子呢?想来想去,说不好,也还只由着两个有情人闹去好,静啊闹地,细水日子便一个个长流去,捧水在手,也有明月在心,也有清香拂袖,已然是福分。过了几天,我另个女朋友,正好在读沈从文,也正好看到一段话,发过来看,是这样写道: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爱情,一贯为人们所艳羡和称道。但读四九年这一段,便知二人虽有情感的契合恩爱,在心灵上却实在殊不相通。张兆和的致信和沈从文在旁的批语,当真鸡同鸭讲,无限悲凉。沈从文说,“我说的全无人明白。没有一个朋友肯明白敢明白我并不疯。……学哲学的王逊也不理解,才真是把我当了疯子……”,张兆和关心的却是“你应该理一次发,洗一个澡”。沈从文于是批“这有什么用”,真教人泪下。
    四九年前后,那也是一个故事颇多的历史时期,而已然经过了十几个春秋的爱情,是鸡同鸭讲的爱情了吗。我讲不好,讲不讲得好也不放在心上。若有情感契合恩爱作底,我是不介意看到两人这样闹闹悲凉
  •   看沈从文,看《周有光百岁口述》,才看了《与二哥书》。书摆在桌上很长时间,很长时间都看不进去,尤其前面情书部分最终也没有完全读完。实际上这本书的精华就在于封四的两句话:我行过很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还有一句是:乡下人,来喝杯甜酒吧。合肥这四个姐妹是很有民国气质的美女。但作为这本书而言,内容和文笔都苍白了些。这和作者的经历是有关的,看张兆和年表,她的一生波澜不惊,按部就班,反映到此书后面的文章中,语言淡淡的,清新,却难有惊人语,未必想读第二遍。如果张爱玲是大海,她也许就是小溪。看看也就罢了!
  •   许多脍炙人口的书信都不同程度的看过,由于要突出两人的对和,所以收了沈从文多篇在1934回故乡时写的书信,那些在《湘行书简》中已经记忆深刻的文字又重温了一遍。还收了《三三》《月下小景》,沈从文改的,也是老文章了。若是刻薄一点的说,此书是新瓶装老酒。张的《湖畔》《二小》那种年龄的小姑娘,很是讨人喜欢,以至末尾看到湖畔中的海南早逝,二小和人私奔,让人惆怅得很呢!两人的婚姻,胡适起了很大的作用吧,胡当时可能不喜欢张这种性格,对沈从文说,“莫让一个姑娘夸口说他伤了你的心”。及至两人结婚后的两地书信,沈还是一如既往的抒发他的浓浓情意,而张反而一而再的说些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直教人回味“以婚姻为结尾的小说是浪漫主义,以婚姻为开头的小说是实际主义”,而文人一直不改他的书生本色啊。值得一提的是,张兆和的二姐张允和写的“半个字的电报”,从日期上看来,那时也是八十多的老太太了,文笔还如此的诙谐幽默,充满小姑娘的天真与调侃。
  •   对于不了解沈从文和张兆和逸事的读者,这本书可以算是一本普及本,是可以略知一二的。但熟悉现代文学的读者,对于这本书所展示的内容,又略嫌不过瘾。所收的书信太少,增加了一些张兆和的小说和张允和的几篇文章。书信当中还有不少是解放后的。沈和张的爱情最精华的部分当在解放前,沈从文的情书,那份痴情和执着,正如沈先生所讲“我固执地爱着你”那份痴情是够羡煞旁人的,沈先生和徐志摩都是多情之人,两人的情书可一较高下。想深入了解沈、张的旷世之恋,还是买一本《从文家书》,里面收集得比较完整。另:这本书是大16开的,翻阅起来有点别扭。还是32开的方便。
  •   看到别人私密罗曼史,好玩有趣。可以启颜,可以解忧。没想到张兆和也写小说,她的《费家的二小》写得实在好。往往出人意料地用日常俚语点明主人公的心境和处境,生动异常,文字不亚于沈从文。可惜当了中学教师、杂志编辑,相夫教子、终其一生。虽然这些也是光荣事业,若走文学这条路,前途也许未可限量。时世弄人,夫复何言。书的印刷、装帧大气,或许与出版社的“妇女”有关。
  •   知道这本书是因为沈从文.二人真挚的书信真是感人.喜欢他们的话,.沈说:我行过好多地方的桥,看过好多次数的云,喝过好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好年龄的女子.沈先生写了四年的情书换来了三三说,乡下人,来喝杯甜酒吧.为此也值得一看.
  •   我的一个外国同事曾经说过,中国的歌曲多以春天和疯狂的爱情为主题。我觉得根本没法解释,因为他们是不能理解中国人在心底对情的那份执着。缠绵悱恻,情之所钟永远都是对情的最高最求。
    千年前有那首关雎,
    百年前有红佛夜奔,
    还有二哥从文为三三的那一场痛哭,和三三每日醒来倚在床头给二哥的封信。
    让他们去享受那快意愉悦的人生吧,我还在这里轻读着那句:我行过很多地方的桥,看过很多次的云,喝过很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   这本书买了许多次才买到,倒并不是听闻有多好,无意间撞见的而已。而且也是因为一直对沈从文的文字喜欢,附带着他的家人的文字也喜欢看看吧。这书选得最多的是两个人的通信,之后有张的几个小说和回忆沈从文的几个散文。最精彩的单是那些情书,看得人无数念想。别人不知道怎么样,反正妻子读了后一直在问,为什么张开始这么不喜欢沈,后来反而结婚了呢?总是惹好奇的人无数思绪。全书的文字还好,虽然是那么说的,张的文学才能被沈从文的光芒给掩盖了,但是比较起来,沈从文的文字还是好许多了。
  •   买书都是在基本了解之后才行动的,价值读书本人比较杂,几乎没有太大的选择性,凡是有益于人生的,能买则买,能读则读,迟缓不同而已,因此很难有不喜欢的看的。推荐给正在恋爱或者正在探索感情世界的人们,看看这个叫三三的女子是用怎样细腻的心去探索感情世界的。现代的人呢??
  •   喜欢那个时代的人的细腻。那个时候的用词和现在真是不一样,但是有一种很慢、很隽永的感觉。
  •   对内容的充实性有些许失望,不过还是比较喜欢的,因为文字
  •   喜欢从文,喜欢兆和,能感受到他们细腻真挚的情感。就是封面设计得比较俗烂。。。><
  •   以前在其他地方有看过大部分的,但是写得还是挺好
  •   有多数的书信,书的质量上陈!
  •   纸质很好,赏心悦目
  •   张兆和与沈从文的书信缠绵悱恻、曲曲弯弯绕绕!它会让人在沉静中伤感。少读为妙。
    而三姐的小说,题材真大胆!《湖畔》实际所写是张沈的情感故事,而借助的却是十三四少女“被”老且外国男人“教”游泳的情节;人物的心理在,细节无。
    《费家的二小》讲一个“女大不中留”的故事,很时尚。
    我总体的感觉,此书阅读的轻松,很快!
  •   书名有点庸俗化,不过里面的确有张的不少文字,是想了解张兆和的好途径!
  •   张兆和个人的德行是可为当今很多女性的楷模的。至于其创作能力,这么多年不显自有其不显的原因。喜欢探问当年沈张二人情事隐私的人倒是可以看看,不过大多数资料也都是早为世人所知的了。
  •   这本书没看完,情书部分全看完了。三三的文章,看了几篇。大约也可以猜出这是怎样的一个女子了。如果是我,大约是不会爱上这样的女子吧。显得太正了些。所谓名媛淑女,如果都是这样子,不如去找一个祸国殃民的狐狸精罢。正如前面一位所说,她太薄了。象一片苍白的纸,不够活色生香。三三女子的吸引力,恐怕只是因为她嫁了一个出色的男人。我也是因为喜欢沈从文,才买的她。我也只是因为,被那一句招牌沈从文式的表白感动,才买下这本书。沈从文的心,还是这样干净。也是因为沈从文这颗干净的心,才会爱上这样的女子吧。她象是纵经了一世的沧桑,也仍能白衣胜雪地立在一旁而不沾一点污渍的人。我做不到,所以我宁愿做张爱那样,步步算计到老,虽然沾满沧桑历练,但是很丰富,很活色生香。
  •   我是指内容上的单薄,对于三三那个女子的一生,太苍白无力了。
  •   其实真正感人的也就寥寥几段,内容不够充实。当然,那份爱,还是令人羡慕不已。
  •   封面磨得很厉害,其他的没有问题。希望当当在发货前要做好检查,不要把这样的产品发出来。
  •   实质性内容单薄了些
  •     有幸与先生同乡,但较全面读其作品还是在大学一年级的暑假。现在还留有一本当时的读书笔记、摘抄录什么的。
      
      张的书看得少——据说其也是为难得的才女、可惜被沈的名气给遮掩了。有些也只是在沈的自传、书信中领略一二。
      
      对沈我印记最深刻的是那句“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应当为自己感到庆幸”
      而对张,那句我认为最经典的爱情宣言“乡下人,来喝杯甜酒吧”一直都在心头萦绕
      
      所以当初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时就买下了。
      
      只是,现下时间精力似乎不够用,还在慢慢地细读~~
  •     
      
      中国人的才子佳人情结是传统之一,章回小说和戏台上,人们恨不得亲手把他们推进洞房。其恋爱过程也须百转千回,跌宕起伏才过瘾。《与二哥书》俗艳的封皮与编辑方针恰好迎合了现在读者的八卦趣味。我就是仰慕张兆和的美丽,想弄清她和沈从文的罗曼史,因此买了此书。她的恋爱是现代文学史上次于林徽因张爱玲的传奇,但张兆和的文学成就根本无法和后两者相比。
      
      “有好看的小贝壳捡一点带回来。不要那些普通的,又粗糙又苯大的。好看的小石子也要,冬天压水仙花。”1957年8月,张兆和给沈从文的信这样写道。这个肤色黑黑的美丽女子没有意识到她的才华早早的沉进沈的沅水江底,人们看到的只是裸露在岸边的小小的贝壳和石子。她的小说集《湖畔》(也是她唯一的作品,收录五部短篇小说)若署上她丈夫的名,也看不出丝毫倪端。例如《玲玲》一篇即是沈修改的。樊国宾在《与二哥书》序中写道:“现代文学史上,张兆和是一位被深深遮蔽掉的作家。。。她温润而贵重的性灵,以及光华内敛的文字,被阻挡在现代文学那一群巨无霸身影的背面,特别是沈从文稿大身影的背面。。。”然而我读完号称历史上张兆和作品首次完整出版的《与二哥书》,觉得樊先生言过其实了。
      
      把张兆和看成作家,就要以她的作品论成败,而不是她的爱情传奇和美丽外表。但对于女作家,人们往往混为一谈,认为写出隽永俏丽文字的女子,面貌一定至少不输于她的文字。我见过张晓风和席慕容后,大呼上当,好像她们合伙欺骗了我似的。至于才貌双全的林徽因张爱玲,则是百年不出的国宝级的女子。说到张家三姐兆和,她的文字比不上她的容貌,人们对她与沈恋爱的好奇心严重超过了对她文字上的关注。国人向来如此,对比一下中国人(凌宇)和外国人(美国人金介普)写的沈从文传记就知道了。
      
      张兆和的小说,几乎都是以十五六岁的女孩子为主角(《湖畔》收录的五部小说中只有《小还的悲哀》是男孩)。作家把女孩子的世界、女孩子眼中的和想象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重叠、对峙和冲突,用干净朴素的文字波澜不惊的描述出来。可以说,张兆和的小说是人类精神的迷途与知返。感到迷路了,想家而找不到回路。复归于婴儿或即使希望在纯粹的精神上重返童年,也是天方夜谭。
      
      在小说《湖畔》中,外国老男人对女主人公海南说:“我要走了,到的地方,就是你说的做梦也极生疏的地方,不是天国不是地狱,是一群人忙着抢事做抢饭吃,忙着发明,忙着造成人类忌恨或仇杀,在那里进步着,却不知何所为那么多忙的地方去。。。”文字构建了精神(或者是虚幻)的世外桃源,满足不了肉体在文字外存在的欲望和条件,两者的矛盾注定有一个必须退让。所以年轻的海南死了,一朵浪花旋即消失。
      
      一条清澈的小溪置身昏天暗地,显得珍贵和脆弱。与文学史上的高山长风比较,小溪自有魅力所在。张兆和的作品是小溪中的浪花,美则美矣,但没有力量为她在文学上争取更多。作家们几乎无例外对童年经验都有写作,却不倚重。例如汪曾祺不靠《受戒》树立自己在文学上的地位,他的师母张兆和在完成小说集《湖畔》后嘎然而止,不能不说是个遗憾(细数同时的女作家,不太出名的苏青庐隐苏雪林也要高出张兆和)。对沈从文而言,有她的爱就足够了。反之亦然。
      
      读者感动于二哥(沈从文)三三(张兆和)的爱情,津津乐道他们的鸿雁往来。很多人以为纯粹的爱情如今不复了,便在前人身上寻找,守着电脑回味他们的纸短情长。其实人的感情是一样的,翻检你的情书和当初的表白,也许文采不及沈,但又何尝不恣意盎然一往情深呢?Christine Mou说她不相信爱情但信仰爱情,这其中的差别反映了当代人向往和害怕的微妙心理,是另一种童年情节。当代人的毛病是认为过去总比现在好。道德观价值观的混乱和缺失,使人们格外怀念过去。事实上沈张所在 “北平之大,摆不稳一张书桌” 的时代,受到战乱饥荒的威胁。他们的爱情只在小圈子里被关心。爱情总要和现实碰撞,童年注定要远离。如沈张55年的相濡以沫也避免不了锅沿儿碰灶台。解放初期,沈张思想的隔阂与沈意识形态不能合上当时的节拍,甚至造成了沈的弃世。(张是个理性的女子,20岁的她思考过爱的实质,见1390年7月12日她的日记。沈在《凡事从理解和爱出发》感叹:“家中人对我生疏日甚,别的人对我生疏更是可想而知。”摘自《沈从文别集•边城集》)
      
      沈强势的义无反顾的进攻,张小心翼翼的躲闪和顽固的拒绝,在最初的信里坦露无遗。突然间张就象冰化为蒸汽一样,充满了沈的世界。我想知道张的感情的转折过程的想法落空了。为啥?或是有关书信散佚了?(按凌宇的说法是散佚)编辑老爷,您倒是给个说法啊。还有,《与二哥书》署名张兆和著,我觉得沈一直在喧宾夺主,没办法,三姐的宿命是二哥的,三姐式的女子是天下男人的“每夜皆看到天上那颗大星子”。女权主义者别殴我啊。
      
      书中穿插张在1969年下放湖北五七干校劳动时的家书的片断我以为更值得读者咂摸。“我下了一个多礼拜水田,脚并没有更坏,可能是前一时期扎针的作用。你右膝至坐骨不灵,感到扭痛,晴天在田野上走走晒晒太阳,这是最好的治疗。。。我们菜地要抓紧时间管理。。。不然蔬菜自给就成问题。。。”张在艰苦生活中乐观的写道“挖沙的第一天,清除杂草时,一个上午就发现了三条蛇。。。前天开荒种地。。。发现地里有一条灰色金鱼,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大老鼠,尾巴上咬着四个小老鼠。这些新鲜事,在北京是无从想象的。。。”张的这些家书具有史料和研究价值,我不明白编辑为啥只截取了很少部分,却把相当大的篇幅让给沈的小说。当然,张受她的思想情感“不折不从”,为人处事“亦慈亦让”的丈夫影响极大。从1928年(1929?)沈的第一封情书到2003年张的去世,张一直活在沈的世界里。“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张兆和《从文家书》后记)我觉得能以一生相守,不幸也幸了。沈在他的哲思性散文《烛虚》说:“。。。我认得这个人,或在身内,或在身外,我都不知道,只有神知道。他被提到乐园里,听见隐秘的言语,是人不可说的。为这人,我要夸口。但是我为自己,除了我的软弱之外,我并不夸口。”沈不信神,“软弱”使他停笔后转向学术研究,也避免了老舍式的悲剧。这种“软弱”也就是道家的““天下之柔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的无不为精神(关于沈的道家思想看参看相关研究,此处不赘述)。在张那里支撑她度过了丈夫去世后的15年,以83岁的高龄主持编辑了《沈从文全集》。张评价沈说:“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善良的人。对人无心机,爱祖国,爱人民,助人为乐,为而不有,质实朴素,对万汇百物充满感情。”这又何尝不是张兆和先生的写照呢?
      
      仅读《与二哥书》,不会全面了解张兆和,尤其是后期张沈的感情。此书好像给人介绍对象,把被介绍人说得十全十美。就此而言,可能造成读者的误读。家书是种私密性的写作文本,和日记一样,是作者完全的心灵坦白。《与二哥书》的编者没有注意到解放后沈的思想的矛盾和痛苦,这不可能不影响两人及全家。沈给张去信述苦:“有种空洞游离感起于心中深处,我似乎完全孤立于人间,我似乎和一个群的哀乐全隔离了。”(《从文家书•从文兆和书信选》)缺少这一部分,很容易把沈张的感情简单化,看作模范标兵。有人说到当时的情况:“那时一家四口,从年轻的主妇到上学的孩子,都在追求进步并且不断敦促沈从文追求进步。日常生活中的无形压力没法视而不见。”(张新颖《论沈从问:从1949年起》,摘自《上海五十年文学批评丛书评论卷》)直到沈全心投入到博物馆的工作,矛盾才算是暂时搁置。张在人民文学出版社退休后,帮助沈整理校对《中国古代服饰资料》等著作,两人再没分离,直到1988年沈去世。
      
      张兆和先生是美丽的略输文采的女子。和沈从文的爱情,初起艰难,间有磨难,但终于善终。张的文字,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最多也就是中下。说 “她的作品的意义在于引导我们窥见了如何描述活着,甚至干脆如何活着的哲学。”(樊国宾《与二哥书》序)我想,以张兆和先生的聪慧,是不会接受这顶高帽的。如果想一味的享受名人的爱情故事,不去深究别的,《与二哥书》是不坏的选择。至于像我这个较真的人,该去跑跑步,省得撑的荒。
      
      
      
      
      
      
      
      
      
      
      
  •     “我行过很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
      “乡下人,来喝杯甜酒吧”——张兆和
      
      看完这本书后,我就一直在想,沈从文背后有这样的一个女子,足矣,同时也是一种难得。
      他对她的执著的爱,让人感动。她对他的爱,包容与承担,动容着我。
      
      年轻的时候,他大胆的表白“我忽然的爱上了你”。当时的张兆和并没有心动,甚至回复到,我顽固的不爱你,但是沈从文并没有放弃,一直写信,后来经过校长胡适在中间的帮忙,二人才逐渐在一起。
      
      沈从文在船上,在外地,都会给三三写信,(他叫她三三,她叫他二哥)。从文看到天空上的星子,便想到三三得眼睛;看到新月,便想到三三,如在他身边温暖着他一般。
      
      他说“命运真使人惘然。爱我,因为只有你是我能够快乐”,读后,我感动很久,这样的话是充满无穷的力量的。
      
      年老的时候,沈从文整理物品时候,看到三三给他的第一封信,仍然忍不住,痛哭,70岁的年纪,仍然那么执著深深的爱意。
      
      三三在最后整理从文书稿时候,说道,“六十多年过去了。。。有微笑,有恬适,有愤慨,有欢乐,也有撕心裂肺的难言之苦。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些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不明白。他不是完人,缺是个稀有善良的人。对人无心机,爱祖国,爱人民,助人为乐,为而不有,质实朴素,对万物汇百充满感情。。。。。。”
      
      是啊,沈从文先生的善良,内心的强大,那种力量,从文字中你可以深深的感受到。文字带给你的,是种力量,而且远不止这些。如同慢行微声的小溪,在你的书海中,有着淡然坚定的风景。
      
      而张兆和呢,这个沈从文背后的女子,内心亦是如此强大。文字中的安静,朴实,宽容,善良的一面,时时闪现。这个叫三三的女子,给了沈从文无尽的爱。
      
      书中不仅记录了他们之间的一些书信,还有张兆和,沈从文各自的一些文章。即便那个年代很久远,但是读起来仍饶有意思。很喜欢沈从文的两篇《月下小景》和《历史是一条河》。在这里附上后者。一同和你们分享。
      
      《历史是一条河》
      “(十八日下午二时卅分)
        我小船已把主要滩水全上完了,这时已到了一个如同一面镜子的潭里,山水秀丽如西湖,日头已出,两岸小山皆浅绿色。到辰州只差十里,故今天到地必很早。我照了个相,为一群拉纤人照的。现在太阳正照到我的小船舱中,光景明媚,正同你有些相似处。我因为在外边站久了一点,手已发了木,故写字也不成了。我一定得戴那双手套的,可是这同写信恰好是鱼同熊掌,不能同时得到。我不要熊掌,还是做近于吃鱼的写信吧。这信再过三四点钟就可发出,我高兴得很。记得从前为你寄快信时,那时心情真有说不出的紧处,可怜的事,这已成为过去了。现在我不怕你从我这种信中挑眼儿了,我需要你从这些无头无绪的信上,找出些我不必说的话……我已快到地了,假若这时节是我们两个人,一同上岸去,一同进街且一同去找人,那多有趣味!我一到地见到了有点亲戚关系的人,他们第一句话,必问及你!我真想凡是有人问到你,就答复他们“在口袋里!”
        三三,我因为天气太好了一点,故站在船后舱看了许久水,我心中忽然好像彻悟了一些,同时又好像从这条河中得到了许多智慧。三三,的的确确,得到了许多智慧,不是知识。我轻轻的叹息了好些次。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的爱着!我们平时不是读历史吗?一本历史书除了告我们些另一时代最笨的人相斫相杀以外有些什么?但真的历史却是一条河。从那日夜长流千古不变的水里石头和沙子,腐了的草木,破烂的船板,使我触着平时我们所疏忽了若干年代若干人类的哀乐!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缓缓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的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我先前一时不还提到过这些人可怜的生,无所为的生吗?
        不,三三,我错了。这些人不需我们来可怜,我们应当来尊敬来爱。他们那么庄严忠实的生,却在自然上各担负自己那份命运,为自己,为儿女而活下去。不管怎么样活,却从不逃避为了活而应有的一切努力。他们在他们那份习惯生活里、命运里,也依然是哭、笑、吃、喝,对于寒暑的来临,更感觉到这四时交递的严重。三三,我不知为什么,我感动得很!
      我希望活得长一点,同时把生活完全发展到我自己这份工作上来。我会用我自己的力量,为所谓人生,解释得比任何人皆庄严些与透入些!三三,我看久了水,从水里的石头得到一点平时好像不能得到的东西,对于人生,对于爱憎,仿佛全然与人不同了。我觉得惆怅得很,我总像看得太深太远,对于我自己,便成为受难者了。这时节我软弱得很,因为我爱了世界,爱了人类。三三,倘若我们这时正是两人同在一处,你瞧我眼下湿到什么样子!
        三三,船已到关上了,我半点钟就会上岸的。今晚上我恐怕无时间写信了,我们当说声再见!三三,请把这信用你那体面温和眼睛多吻几次!我明天若上行,会把信留到浦市发出的。(二哥一月十八下午四点半)”
      
  •     我行过很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
      
       谈及沈、张二人恋情的文章,多半会引用上面这段话。我喜欢这几句。只不过每次读过心里就会掠过几丝疑问和怅然。算起来,从小到大,应该也走过不少或大或小的破桥了,早些年空气没太被污染的时候,也时常傻呵呵地瞅着云彩发呆,喝过的酒敢说比小屁孩们喝过的水多了吧。只是,有没有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呢?不知道了……只知道还没人如三三那般召唤我:乡下人,来喝杯甜酒吧。
      
       《与二哥书》,单是这书名就让我心动不已了。这个年代还作兴管情郎叫哥吗?在东北生活了几年,这边习惯在年长男性的姓氏后加个哥字,也常有年轻女子管我叫×哥,那是客套,听了心里不痒。书还没看,单这一声“二哥”,绵绵情意已跃然。
      
       喜欢那个年代的女子。看过一些老照片,不论是张兆和、林徽因这等大家闺秀,还是寻常百姓家的女子,均是品相周正,不似现在的女明星或超女快女们,一脸嚣张、满身欲望,叫人看了只皱眉头。这年头,能找到一个细声慢语说话的女子也属不易了。当然,好女子许是都隐在网络的海洋里潜水吧。也不用说女子,看看镜子,自己分明也是一个浊物,今天若还有三三一般的好女子,又上哪儿去寻沈二哥那样的奇男子相配呢?
      
       顺便说一句,这本书的序言就不要看了。从语句看,序者樊国宾先生应该是位文艺理论家吧,感觉学问不浅,只是文字太滞塞,读起来让人气息不畅,一股文艺理论腔。不明白看了三三那般朴素的文字后居然还能写出这种序来,可见理论家们大多是自说自话吧
  •      如此美的文字。
       却是1933年初春一个叫三三的女子答应二哥婚事的一封电报。二哥当然是沈从文,而三三,就是后来与沈相濡以沫、鹣鲽一生的张兆和。
       传奇,羡煞多少人啊。
      
       1。
       就是这样的一代文学大师,当年在中国公学的课堂上讲话都吃力,惹得下面的学生哄堂而笑,这笑声中,就包括他的三三。但是他写给她的第一封信却是劈头一句话:“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爱上了你?”。由此一场情书攻城大战拉开了序幕。当时的三三却和以往一样,不过是将沈作为众青蛙中的一只而已。被逼得急时便跑到校长胡适那里去投诉:我是顽固地不爱他!
       但是,沈从文却绝非其他青蛙可比,他的文字利器很快便改变了局面。而当他后来抱着巴金帮他选的礼物(一套文学名著)去苏州拜访张家时,胜利的曙光已经照在这个乡下人的身上了。很多年后的1969年冬天,即将下放的前夜,当张允和去看望他时,在凌乱得难以下脚的屋中,七十岁的沈从文找出了珍藏着的张兆和写给他的第一封信,他把它放在怀中温热许久,又小心地放进衣兜里,口中还喃喃着“这是三姐(张兆和)的第一封信,第一封信”。
       有情若此,沈从文比其好友徐志摩幸运多了,尽管他后来遭到郭沫若之类文痞的攻击。
      
      
       2。
       再回来说张的文字。
       干净。洗练。
       一如晨光中初绽的清荷。
       她的小说如同散文般清婉,而她的家书,却如甜酒,滋润着一代文豪的内心。即使是在那个山河破碎、战乱频仍的年代,她的文字仍然是平和的、安静的,没有怨怼,也没有个人的情绪宣泄。而她的文字之美,却丝毫不输于沈从文。所谓琴瑟之和,大概也不过如此罢。
       她的生活姿态,或许因为沈的光芒而有所改变,但是她的文字,却会和沈的一样,滋润着我们现代人飞速增长的GDP之下浮躁不安的灵魂。
      
       3。
       月初在成都出差,所带“干粮”不够,才匆忙中冲入路边一家书店,幸得此书。今日掩卷,仍然是摩玩不已。甚至,想重操枯笔,给某个人写封信,妄图重温往日鱼雁相往的幸福。
       老友阿兮是沈从文的忠实粉丝,前次其妻谈起他们偕游湘西,阿兮在沈、张墓前涕泪不止,便另购了一册,准备送他。
       Google之际,发现李辉的一段关于张兆和的文字,抄下来“一直难忘在她去世一个月之前最后一次去看望她的情景。那是在沈从文百年诞辰纪念的前几天,衰老的的她思维虽不再明晰,记忆也显得模糊,但仍还可以本能地与人简单对话。
        指着沈先生的一张肖像,问她:认识吗?
        “好像见过。”又说:“我肯定认识。”但她已说不出“沈从文”这个名字。”
      
       2007年7月21日
      
      
      
  •   说得很到位.
  •   呵,这书是我编。谢谢!深受启发。交个朋友。
  •   中肯。。。
    编者对于书信的节选也总是删减的莫名其妙
    这本书艳粉的装帧怕是也只是为了迎合爱情吧。。。
  •   说得不错,整本书读完之后一直有点儿怅然若失。
  •   还没看过这书呢~~
    感觉对于他俩人而言,爱情即是生活了吧,即便不是全部,也是重中之重。
  •   有褒有贬,在情在理。
  •   楼主看过金安平的《合肥四姊妹》没?《合肥四姊妹》中的三姐张兆和,我很喜欢。她的可爱,在于对自己美丽的不自知,在于理性的人生态度,在于一经选择不再回头的执拗,在于……总之不在于文学才华。
  •   同意得很,三三是沈二哥的女神,但是并不完美。最近有打算可能写个关于他俩的东西,还望能交流交流~
  •   是。他没有选择自杀就是为那些人庄严的活着。爱或者不爱已经真的不重要了。
  •   我总觉得湘西的汉子应该是血性十足的,可是我总不能和沈从文联系到一起
  •   天使,太谢谢你了。这部分文字让我读来很感动。你的思想又上升了。新年快乐。
  •   结尾可以写得更好
  •   这个是单方面书信集子,还是两人书信来往?
  •   有时间一定读下这本书。
  •   原來師生戀是天經地義的吶!
  •   去淘本看看哦~
  •   看到结尾 就觉得眼泪要下来了]
  •   在南洋公学的日子确实让人难以忘怀
    而后经历的风雨却更让人心痛心碎
    一段爱情
    百年佳话
  •   恩。多谢推荐
  •   结尾是否太凄怆
  •   你的文章也蛮好的。
  •   一直喜欢沈从文,好像读读。
  •   相濡以沫,百年之后狗屁不是。人生如梦寐一般。
  •   眼泪飙出来了......
  •   多谢推荐
  •   好的书评,让人有读读这本书的冲动。
  •   都是他妈的岁月惹的祸
  •   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   是美,不过沈后来不是也劈腿来着么
  •   很不错的书评,请让我引用一段吧
  •   看了书评,有想看看这本书的冲动.
  •   感动~~
  •   看到恢复,才突然想起来,这个居然是书评……
      
    作为散文,写得不错。作为书评……有点失败。
  •   一如既往地喜欢沈从文张兆和
  •   我也喜欢你的文字 语言真挺不错
  •   看了此小说编者的话,觉得张兆和是个有情饮水饱的好女人/
  •   好象张和沈在有段时间内感情不是很好,张整理沈的书稿后说她没有理解沈。
  •   2007-08-17 15:14:30: comicomic
      看到结尾 就觉得眼泪要下来了]
    eee~~我也是...
  •   “好像见过。”又说:“我肯定认识。”
  •   凤凰啊
  •   看了简介和你的书评,突然让我明白了什么.
    确定去看这本书
  •   今年5月取凤凰的时候,站在沈老墓前景仰了一番,
    墓前的一块石头上有黄永玉赠的诗:“一个战士要么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很喜欢这个
  •   感动得很。
  •   时间哦
  •   以前看过一个小说也是讲文学讲师和学生的恋情
    那个时候这种事情是不被祝福的
  •   对于你老友阿兮的涕流不止很是感动
  •   沈追张的坚持太令人感动了
  •   想把我搞得老泪纵横啊。
  •   等手上的这本书看完就去观摩观摩
    期待~
  •   三三……
    怎么和偶生日一样……
    要去看要去看……
  •   前一阵子cctv-10中午的《影像志》专门搞了一个系列,《那些风花雪月的往事》里面就有沈张的专题。
    挺不错的:)
  •   挺喜欢沈从文的,有机会看一下!
  •   有点小难过
  •   有什么东西岁月打不败?……
  •   如今提到凤凰,首先想到的,还是沈从文。
  •   暑假计划去凤凰来着。
  •   感动ing~
  •   甜酒,小钵子甜酒!
  •   我果然也是大众反应……泪狂飙啊……
  •   如今的凤凰已不是沈从文当年的湘西小镇……
  •   有关沈从文的,哪怕是关于他的一些趣闻逸事,也都能引起些历史的唏嘘.
  •   看到最后,我泛泪光了....
  •   一想到先生
    就很难过
  •   先生性情如水,一生俱是淡薄
    有妻如此,何幸哉。
  •   指着沈先生的一张肖像,问她:认识吗?
        “好像见过。”又说:“我肯定认识。”但她已说不出“沈从文”这个名字。”
    看到这里终是忍不住流下泪来...第一次看书评看到哭.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