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十年

出版时间:2009-9-1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作者:苏青  页数:260  字数:20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结婚十年》讲述苏青十年的婚姻生活,其中不乏有快乐,伤心,可谓五味俱全。对于为人妻,为人母的女人来说,它是一本能引起共鸣的文字,对于那些情怀初开的少女,更是一本关于婚姻的教课学。  这时候,女人的梦也应该醒了,反正迟些早些总得醒的。花的娇艳是片刻的,蝶的贪恋也不过片刻,春天来了匆匆间还要归去,转瞬便是烈日当空,焦灼得你够受,于是你便要度过落寞的秋,心灰意冷地,直等到严冬来给你结束生命。  为人子,为人妻,为人母,是作为一个女人最完美的一生历程。每次花前月下,甜蜜温柔的话语带来的是天真浪漫的幻想;成为新娘的那一天,会是世界上最令人羡慕的人,所有的祝福都化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小宝宝的出生,给平淡的生活无疑增添了许多的快乐,让你暂时忘掉由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带来的心烦意乱。

作者简介

苏青简介:苏青(1914年~1982年) 中国作家,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海派女作家的代表人物。浙江宁波人。1933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外文系,后肄业移居上海。  苏青本名冯允庄,早年发表作品时曾署名冯和仪,后以苏青为笔名。1935年,为发抒产女苦闷,写作散文《产女》投稿给《论语》杂志,后改题为《生男与育女》发表,是为创作的开始。40年代初因婚姻变故而成为以文为生的职业作家,作品主要发表于《宇宙风》、《逸经》、《古今》、《风雨谈》、《天地》等杂志。与张爱玲“珠联璧合”,红极一时。1943年,代表作品长篇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开始在《风雨谈》连载,一时被目为大胆女作家而毁誉纷纷;该书次年出版单行本,半年内再版九次,到1948年底,已有18版之多。又被称为“犹太女作家”。1947年,《续结婚十年》出版。苏青写作了大量散文小品,结集为《浣锦集》、《涛》、《饮食男女》、《逝水集》--《浣锦集》一版再版,乃至印了十几版。此外还有长篇小说《歧途佳人》等,《歧途佳人》也一时洛阳纸贵。苏青为三四十年代海派文学女作家的代表人物,“上海文坛最负盛誉的女作家”。同时进入出版界,曾主办《天地》杂志,创办《小天地》杂志及四海出版社。抗战胜利后,作为落水作家被传讯。1949年后留居上海,担任越剧团专职编剧。曾编写《江山遗恨》、《卖油郎》、《屈原》、《宝玉与黛玉》、《李娃传》等剧目。其中1954年《宝玉与黛玉》演出连满300多场,创剧团演出最高记录。文革中多次受批斗。1982年冬天病逝。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新旧合璧的婚礼第二章 洞房花烛夜第三章 风流寡妇第四章 爱的饥渴第五章 两颗樱桃第六章 养一个女儿第七章 寂寞的一月第八章 少奶奶生活第九章 我的丈夫第十章 小学教员第十一章 归宁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新旧合璧的婚礼徐正甫  (长男)崇贤    为      结婚启事苏俞淑宜  (长女)怀青谨詹于中华民国二十一年十月十日下午三时在青年会举行结婚典礼概从简略恕不柬邀特此敬告诸亲友好谨希 谅鉴  双十节的早晨,当我们的结婚广告刊出时,天还没大亮,房间里却早已黑压压地挤满了人了。母亲昨夜是同我一床睡的,那是N城的规矩,说是在遣嫁的前夕,娘该伴着女儿睡,好在夜里细细教她做媳妇的道理。可是母亲没有教我,她上床的时候,我早已睡熟。第二天还不到五更时分,她便匆匆起身,料理杂事去了。其后只进来过一次,叫我先在床上吃些点心,吃好了仍旧睡下,千万别起身,在花轿没有进门以前。  坐花轿是我乡女儿的特权,据说从前宋康王泥马渡江以后,就逃到我乡某处地方,金兀术追了过来,康王急了,向路旁的一个姑娘求救。那个姑娘便叫他躲起来,自己却诳兀术说康王已逃向前方去了,因此救了康王一命。后来康王即位,便是高宗,想报此恩,可是找不到这位救他的姑娘,于是便降旨说凡N府姑娘出嫁,均得乘坐花轿。这轿据说乃是仿御轿形式而造,周围雕着许多凤凰,轿前一排彩灯,花花绿绿,十分好看。按照一直传下来的规矩,只有处女出嫁,才可坐花轿,寡妇再嫁便只可坐彩轿(在普通轿子上扎些彩,叫做彩轿),不许再坐花轿。若有姑娘嫁前不贞,在出嫁时冒充处女而坐了花轿,据说轿神便要降灾,到停轿时那位姑娘便气绝身死了。  母亲当然相信我是处女,因此坚持要我坐花轿,不可放弃这项难得的特权。我觉得坐了花桥上青年会去行文明结婚礼,实在有些不伦不类,但一则因为羞答答地难于启齿,二则恐怕母亲疑心我有他故,以为我在怕轿神降灾而不敢坐了,所以结果还是由她们主张去,坐花轿就坐花轿吧。  花轿是由男宅雇定,抬到我家来迎亲的,进门的时候已经晌午了,我正在床上着急,因为整个上午没有起来,大小便急得要命。好容易听得门外人声鼎沸,房间里的人也骚动起来了,孩子们哭呀哭:“妈呀!花花轿子来啦!我要去,囝囝要去看呀!”我知道花轿到了,心中恰如遇到救星,巴不得她们都一齐出去,好让我下床撒了尿再说。不料她们却不动身,只在窗口张望,一面吆喝着孩子不许顶头迎上去,说是冲了轿神可不是玩的。她们喊:“囝囝,不许上去,快回来呀!新娘子还在床上没起来哩,快来看新娘子打扮呀!”真糟糕!她们还不肯放我自由哩。那时我的小便可真连拼命也自忍不住了,然而却又不能下床,给人家笑话说:花轿一到新娘子便猴急起来自己窜下床了,那还了得吗?我急得流下泪来。泪珠滚到枕上,渗入木棉做的枕芯里,立刻便给吸收干了,我忽然得了个下流主意,于是轻轻地翻过身来,跪在床上,扯开枕套,偷偷地小便起来。小便后把湿枕头推过一旁,自己重又睡下,用力伸个懒腰,真有说不出的快活。不一会,吹打手在房门口“催妆”了,我拿被蒙住了头,任他们一遍,二遍,三遍地催去,照例不作理会,正想朦胧入睡时,伴娘却来推醒我了。  其后,便有两个伴娘来替我化妆,我的五姑母坐在旁边指点,房间里满是看客,我生平从不曾当着人涂脂抹粉,心里觉得怪不好意思。可是五姑母却得意洋洋,巴不得多些人来欣赏才好,因为我这天的新娘装束完全是她出的主意,母亲一向信任她,当然不会不同意。她说时下的礼服虽然都用白色,但是她看着嫌白色不吉利,主张一定要改用淡红绸制,上面绣红花儿。纱罩也是淡红色的,看起来有些软绵绵惹人陶醉。手中捧的花是绢制,也是淡红色,这是我五姑母顶得意的杰作,她说鲜花易谢,谢了便不吉利,不如由她用人工来制造一束,既美丽,又耐久。她真替我设想得周到,处处是吉利第一,好看第二,头上的花环也用粉红色,脚上却是大红缎鞋,绣着鸳鸯,据说这双鞋子因与公婆有关,因此不能更动颜色。我的身材既矮且小,按理一双高跟皮鞋是少不来的,“但是,”我的五姑母说,“你年轻不明白道理,这双红缎鞋子却大有讲究,你穿着它上轿,换下来便妥为保存,将来等到你公婆百年之后,你要把它拿出来缝上孝布,留出鞋跟头一阔条红的,那便是照你公婆们上天堂的红灯,假使你今天穿了皮鞋,将来又怎能缝上孝布去呢?不是害你公婆只好黑暗中摸索着上天堂了吗?”我想好在礼服是长裙曳地,穿什么鞋子都看不见,红缎便是红缎的吧。  打扮完毕,外面奏起乐来,弟弟便来抱我上轿了。据说那时我应该呜呜地哭,表示不愿上轿,由弟弟把我硬抱进去。可是我没有这样做,因为那太冤枉了弟弟,他事实上并不会强迫我上轿嫁出去,那是真的。然而他还得循俗抱我,累得额上青筋暴涨,好容易喘着把我抱到轿前,我赶紧下来,走进轿子。那时只听得客人们都哗笑起来,据说为的是我不该自己进轿,还该由他把我推了进去,才算合理。可是我既已进去了,再出来也不好意思,只得索性一屁股坐定,垂头闭目装新娘样子。说起这坐轿的规矩来,母亲倒是教我过的,她说坐定后便绝不能动,动一动便须改嫁一次。我不敢动,直到后来伴娘把一只滚烫的铜炉放在我脚下了,灼得我小腿都快焦掉,不禁左挪右挪的,把屁股不知颠动了多少次。至于我将来是否便会再嫁三嫁而至于多次嫁呢,那是有待事实证明的了。  于是四个轿夫上来关好轿门,放好轿顶,花轿里便几乎全是漆黑的了,闷气煞人。脚下的铜炉一阵阵弥漫出热气来,逼得人昏沉沉地,我生怕窒息了,移时反冤枉落个不贞的罪名。我孤零零地闷坐在轿中,与我做伴的,据说还有个轿神,她是吊死鬼,因不服恶霸抢亲而吊死在轿中的,后来皇帝封了她,叫她专门考察这轿中新娘的贞节与否。她这时正高踞在我的头上,若是发现我稍有不贞之处,便会马上把我处死。我虽然自信决没有处死的罪名,可是总也有些害怕她散发吐舌的吊死鬼样子,因此闭了眼睛抵死不敢向上观看。轿中又热又闷又黑暗,冥冥中还伴着可怕的轿神,我奇怪康王当时为什么要以怨报德,把劳什子花轿赐坐给我乡女人?我想,这样看来,怪不得后来他会害死精忠报国的岳武穆呢,原来真是个昏君!真是个昏君!  正愤愤间,花轿在青年会礼堂停下了。接着又是一阵骚动,仿佛所有的人都围了上来,于是有人吆喝着让路,轿门开了,眼前光亮起来,一个漂亮的小姑娘站在我面前,把我的裙子扯了一下,我知道那叫做“出轿”,我便可以走出来了。只是我刚才在上轿时曾给人家讪笑过一次,还怕这次太急了又要惹人笑话,因此仍旧端坐在里面不敢自己下来,于是小姑娘退出去了,一个脸孔苍白,嘴唇涂得红菱般的少妇探首进来打量我一下,回头悄声对旁人说:“这个新娘子是N城人打扮,呒上海派头。”我听得怪刺耳,不禁心里动起气来。  慢慢地,慢慢地,随着音乐的拍子,一步一挨,我挨到了礼堂中间站定了,顶使我奇怪的是,前面没有一个兴奋地,带羞地等候着我的新郎,倒反而是我站定了在等候着他,让众人品头评足地说个高兴。后来客人中居然也有人查问新郎究竟躲到哪儿去了,我这才知道我的新郎原来不按新式规矩先我而入席,却是遵循从前旧式结婚的习俗,预先躲藏好了,表示不愿拜堂,要人家把他找着了硬拖出来,这才无可奈何地勉强成礼。这规矩虽不是他自己首创,但不知怎的,我对于这点竟是感到非常不快。等了许久许久,我的新郎总算在众人拍手声中趑趄着出来了,在我的右旁站定,便听得一个女人声音在悄声嗔着他:“跟你讲过多躲一会,怎么这时就跑出来?”我不禁偷眼向右面脚下望过去,只见贴近新郎脚旁的是一双银色高跟皮鞋,银色长旗袍下摆,再望上去,越过银色的双峰,在尖尖的下巴上面,玲珑地,端正地,安放着一只怪娇艳的红菱似的嘴巴,上唇微微翕动着,露出两三粒玉块般的门齿。我不敢再往上看,因为我怕接触她的眼光。  婚礼在进行了,新郎新妇相对立,三鞠躬,我微微战栗着,生怕失仪。许多来宾都不按座位,纷纷围上来看,主婚人,介绍人都给挤到旁边去了,霸占在女方主婚人席上的是一个粗黄头发,高颧骨,歪头颈的姑娘,她正咧开嘴向新郎笑,一面喊哥哥,一面扮着鬼脸,显得她的尊容更加丑陋了,我不禁暗暗打个恶心,低下头去不再观看。  婚礼完了,我们都在结婚证书上盖了章。证婚人,介绍人,统统都在上面盖过了章,崇贤与我便是百年偕老的夫与妻了。他那时才二十岁,我才十八岁,假如我们都有六十岁寿命的话,便足足要做上四十年的夫妻。  行礼毕,伴娘领着我退了出去,在一个耳房中换过妆,重又进入礼堂里来。这次贤已先我而在,他也换了长袍马褂,仆役铺好红毡,我们便站在上面向长辈族人及亲戚们行献茶见面礼了。先是翁姑,继而伯公伯婆,叔公叔婆,而至于舅公舅婆,姨丈公姨婆,姑丈公姑婆等,一对对,一双双,挨了下去,有几个孑身守寡的婆字辈女人都推三阻四的不肯上来,说是不祥之身,叫新人免礼了吧,后经新郎一请再请,始噙泪接过盘中的茶去。  长辈见过,见平辈了,那个歪头颈的姑娘原来便是我的小姑,我不禁偷望了贤一眼,拼命忍住发笑,贤不曾看我,但他似乎也感到这点,脸上讪讪的有些不好意思。那个姑娘却狠狠地盯了我一眼,她的眼珠凸了出来,眼圈上虽涂着青灰的颜色,却掩饰不住她的红眼睑的毛病。她真是一个丑丫头,我想。  后来,贤在招呼那个银色衣裳的少妇上来见礼了,她不胜幽怨地瞅了他一眼,轻轻嗔他道:“你倒好,也来搭我寻开心。”说着,撅起她红菱似的嘴巴装出生气的样子,但是贤一笑,她也就马上笑了。贤扭转头来半像对我讲,半像对自己讲似地说声:“算了吧!”接着就请别人上来同我们见礼了。  他家的亲族真多,见礼毕,天已全黑了。于是大部分人都到他家去喝喜酒,只剩少数爱吃西菜的男客,留在青年会自管自吃大菜。回家去的时候,我同贤分坐了两顶官轿,他在前面,我在后头,一路如飞地抬到本宅。本宅里外照样也是挂灯结彩,吹吹打打,热闹非凡。前进大厅中陈列着我的嫁妆,花花绿绿,在供女客们批评指摘。她们指摘我五姑母送我的顶讲究的绣花枕套,指摘我母亲煞费心计给购来的各种摆设,嫉妒冷笑的语句不时投进我的耳中来,我恨不得马上跑过去拧她们的嘴,大声地告诉她们说:“那些东西都是我的!不是你们的!叫你们来批评啥个屁话?”可是我究竟是个有教养的女儿,我不敢这么做,看看她们愈来愈胆大,索性批评到我的面貌来了;尤其是那个银色衣裳的少妇,拣着我走过时偏要悄声对那个歪头颈的小姑说道:“新娘子面孔虽还不难看,不过身材太矮啦!不好,同你哥哥一些勿相配。”她是个苗条身子,在笑我生得矮小,哼!  我赌气再不要去听她们,我只想休息。半天的站立,鞠躬,跪拜,把我的脚腿都弄酸了,半新不旧的婚礼真累死人。我的房间在哪里?我的新郎又在哪里呢?苏青张爱玲对谈记  ——关于妇女、家庭、婚姻诸问题 主办者:记者  对谈者:苏青 张爱玲  时间:三十四年二月廿七日下午  地点:张爱玲女士寓  前言:当前上海文坛上最负盛誉的女作家,无疑地是张爱玲和苏青。她们都以自己周围的题材从事写作,也就是说,她们所写的都是她们自己的事。由女人来写女人,自然最适当,尤其可贵的,似乎在她们两位的文章里,都代表当前中国知识妇女的一种看法,一种人生观,就是在她们个人的谈话中,记者也常可以听到她们关于妇女问题的许多独特的见解,因此记者特约苏张两女士举行对谈,以当前中国的妇女、家庭、婚姻诸问题为对谈题材。对谈的结果非常好,更难得的是她们两位对于记者所问的,都提供了坦白的答案。记者愿意在这里向读者们郑重介绍以下的对谈记录,并向参加对谈的苏张两君表示谢意。  记者:今天预定对谈的是妇女、家庭、婚姻诸问题,承蒙你们两位准时出席,非常感谢。今天对谈的题目范围甚广,我想先从妇女职业问题谈起吧!苏青女士已从家庭妇女变成了职业妇女,同时在苏女士的文章里似乎时常说职业妇女处处吃亏,这样说来,苏女士是不是主张妇女应该回到闺房里去的?  苏青:妇女应不应该就职或是回到家庭去,我不敢作一定论。不过照现在的情形看,职业妇女实在太苦了,万不及家庭妇女那么舒服。在我未出嫁前,做少女的时候,总以为职业妇女是神圣的,待在家庭里是难为情的,便是结婚以后,还以为留在家里是受委屈,家庭的工作并不是向上性的。现在做了几年职业妇女,虽然所就的职业不能算困苦,可是总感到职业生活比家庭生活更苦,而且现在大多数的职业妇女也并不能完全养活自己,更不用说全家了,仅是贴补家用或个人零用而已,而外界风气也有转变(可以说是退潮的时期),对之并不感到如何神圣而予以尊视,故目下我们只听到职业妇女嫁人而没有听到嫁了人的妇女定愿无故放弃家庭去就职的。这实在是职业妇女最大的悲哀。  职业妇女的苦闷  记者:所谓职业妇女的痛苦是不是指工作的辛苦?  苏青:是呀,工作辛苦是一端,精神上也很痛苦。职业妇女,除了天天出去办公外,还得兼做抱小孩洗尿巾生煤球炉子等家庭工作,不像男人般出去工作了,家里事务都可以交给妻子,因此职业妇女太辛苦了。再者,社会人士对于职业妇女又决不会因为她是女人而加以原谅的,譬如女人去经商,男人们还是要千方百计赚她的钱,抢她的帽子,想来的确很苦痛。还要顾到家庭,确很辛苦。  张爱玲:不过我觉得,社会上人心险恶,那本来是这样的,那是真实。如果因为家庭里的空气甜甜蜜蜜,是一个比较舒适的小天地,所以说家里比社会上好,那不是有点像逃避现实么?  苏青:从感情上讲,在家里受了气,似乎无关紧要,一会儿就恢复了,但在社会上受了气,心里便觉得非常难过,决不会容易忘怀的。  张爱玲:嗳,真的!有一次我看见个阿妈打她小孩,小孩大哭,阿妈说:“不许哭!”他抽抽噎噎,渐渐静下来了。母子之间,僵了一会,他慢慢地又忘了刚才那一幕,“姆妈”这样,“姆妈”那样,问长问短起来,闹过一场,感情像经过水洗的一样,骨肉至亲到底是两样的。  苏青:不知怎样,在家里即使吃了亏,似乎可以宽恕,在社会上吃了亏,就记得很牢。  张爱玲:我并不是根据这一点就主张女子应当到社会上去,不应当留在家庭里。我不过是说:如果因为社会上人心坏而不出去做事,似乎是不能接受现实。  记者:你们所谓“人心险恶”恐怕不过是女性方面的看法。以男性来说,他们是必须要到社会上去的,因为要生活。而女性则不然,因为她们还有一个家庭可以作逋逃薮,像男人就无法逃回家庭去,女人因为还有家庭可回,所以觉得人心太险恶了。其实社会人心的险恶,向来如此,男性是一向遭遇惯了的。职业妇女的吃亏恐怕还是由于社会轻视女性的见地,但是女性也有占便宜处,像跑单帮女人就处处占便宜。我想请问一句,就是妇女应不应该就职?  苏青:我讲,虽不定是“应该”,但已确实是“需要”的。不过问题是职业妇女除做事外还得兼顾家务,不像男职员的工作那么单纯。家务工作尤其浪费时间,我觉得烧三个人吃的菜比烧一个人的菜,工作并不加重多少,但每一家都各自烧菜,许多妇女的时间精神都浪费在这上面。所以我主张职业妇女的家庭工作应该设法减少,譬如解决管理孩子问题可以组织里弄托儿所,关于洗衣,如有价廉而工作好的洗衣店,那洗衣又何必自己动手呢?同样的,烧饭也不必一定要亲自动手,要吃饭,上公共食堂不就得了?当然,偶然高兴,自己烧一次菜,也不会觉得讨厌。我总觉得家庭里不必浪费而浪费的时间太多了,像上小菜场的讨价还价,以及轧电车等等。假使商店都是划一价钿的,女人就不必跑来跑去去拣,或是到处讨价还价了,岂不爽快。  张爱玲:我觉得现在,妇女职业不是应该不应该的问题了。生活程度涨得这样高,多数的男人都不能够赚到足够的钱养家,妇女要完全回到厨房里去,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多少就需要一点副业,贴补家用。  苏青:我所谓职业妇女太苦,综括起来说:第一是必需兼理家庭工作。第二是小孩没有好好的托儿所可托。第三是男人总不大喜欢职业妇女,而偏喜欢会打扮的女人,职业妇女终日辛辛苦苦,结果倒往往把丈夫给专门在打扮上用工夫的女人夺去。这岂不冤哉枉也!  张爱玲:可是你也同我说起过的,常常看到有一种太太,没有脑筋,也没有吸引力,又不讲究打扮。因为自己觉得地位很牢靠,用不着费神去抓住她的丈夫。和这样的女人比起来,还是在外面跑跑的职业女性要可爱一点。和社会上接触得多了,时时刻刻警醒着,对于服饰和待人接物的方法,自然要注意些,不说别的,单是谈话资料也要多些,有兴趣些。  记者:职业妇女也可以考究打扮的呀?  张爱玲:就是太吃力了,又要管家,又要做事,又要打扮。职业妇女同时还要持家,所以,如果她只能做比较轻的工作,赚的钱比男人少,也不能看不起她,说男女没有同等能力,男女平等无望那样的话。比较轻的工作,我的意思是时间比较短的,并非不费力。有些职业,很不吃力,可是必须一天到晚守在那里,那还是妨碍了家庭工作。  苏青:的确,像女佣人的工作时间就是不合理的,像我家的女佣便三年不曾回家过,夫妇之道固然没有,就是她私生活也是没有的。  记者:张小姐家女佣人怎样?  张爱玲:我们的阿妈早上来,下午回去,我们不管她的膳宿,不过她可以买了东西拿到这里来烧。我不很喜欢佣人一天到晚在眼前,吃饭的时候还立在旁边代人盛饭。  苏青:有次我到朋友家里去吃饭,添饭的佣人还是一个小孩,他只对我直视,我真难过极了。  张爱玲:尤其是剩下的菜,如果是给佣人吃的,要时刻注意,多留下一点,吃得很不舒服。  苏青:我听见过一个笑话:有一次一个人吃鱼,一面吃完了,再翻过一面来,立在旁边的仆人眼见鱼不剩了,气急起来,把笔在嘴唇上抹上两撇胡子,主人问他干嘛?他说:“你顾自己的嘴吧,不用管别人的嘴了。”  用丈夫的钱是一种快乐  记者:现在一个职业妇女所赚的钱,恐怕只够买些零星东西,或是贴补家用吧?  张爱玲:是的,在现在的情形下,恐怕只能做到这样。记者从一个女性来看,是用自己赚来的钱快活呢,还是用别人的钱快活?  苏青:那我要说:还是用别人的钱快活。  记者:为什么呢?  苏青:用母亲或是儿子辛苦赚来的钱固然不见得快活,但用丈夫的钱,便似乎觉得是应该的。因为我们多担任着一种叫做生育的工作。故觉得女子就职业倒决不是因为不该用丈夫的钱,而是丈夫的钱或不够或不肯给她花了,她须另想办法,或向国家要求保护。  张爱玲:用别人的钱,即使是父母的遗产,也不如用自己赚来的钱来得自由自在,良心上非常痛快。可是用丈夫的钱,如果爱他的话,那却是一种快乐,愿意想自己是吃他的饭,穿他的衣服。那是女人的传统的权利,即使女人现在有了职业,还是舍不得放弃的。  苏青:女人有了职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离婚时或是寡居时,小孩可以有保障,譬如我从小就没有父亲,母亲又没有职业,所以生活不大好,假使母亲当时是职业女性也许就生活得更好。  记者:男子和女子的工作效能有没有差别?  张爱玲:当然,一般女人的程度是比较差的……  苏青:做戏女人可没有差吧!  张爱玲:就连做戏,女人如果生得美,仿佛就使演技差一点,也可以被宽容的吧?这样的例子很多,尤其在银幕上。  苏青:我总不很相信,从前有一位文友对我说:“你们女人总不会拉黄包车呀”,我就回答道:“我是不能够,但是你就能够吗?”  职业女性的威胁——丈夫被别人夺去  记者:我看你们总以为专会打扮的女人是职业妇女的威胁,其实将来风气也许会变,一般人都会重视职业妇女,而专会打扮的女人也许反而不时髦了。  张爱玲:可是男人的天性总不见得变得这样快。  苏青:我看到某刊物上有这样的记载(当然我也并不一定认为可靠,但无论如何总是一种有趣的讽刺),说莫斯科有一次会议里讨论到妇女的打扮问题,结果女的方面不主张打扮,男的方面都举手欢迎打扮。还有一次听到商店里有化妆品出售,虽经理论家大声疾呼,叫女人们千万别轻自堕落。但女工们还是拥挤着去争买,后来闹到红军出来维持秩序才休。  张爱玲:有些女人本来是以爱为职业的。  苏青:她们是专家。普通的职业妇女恐怕竞争不过她们。  记者:专们以“爱”为职业的女子恐怕只是少数人吧?  张爱玲:并不少。  苏青:正当的妇女很辛苦的工作,以爱为职业的女人很容易把她们的丈夫抢了去,这对于兼做社会工作的女人真是太吃亏了。还有卖淫的制度不取消,男人尽可独身而解决性生活,结果会影响到女性方面的结婚问题。  张爱玲:家庭妇女有些只知道打扮的,跟妓女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同。  苏青:做妓女真是最取巧的职业。犹如以武力来抢取别人用劳力获得的财富。  记者:如何可以消灭这制度呢?  苏青:这是很困难的。科学育儿法  记者:苏青女士在某一篇文章里曾说过科学育儿法,究竟什么是科学育儿法呢?  苏青:我以为母亲管小孩并不是完全没有害处,倘若小孩生胃肠病,吵着哭,做母亲的,总心软,喂给他吃,可是倘若交给别人,就可以实行科学管理,不给他吃。一般的母亲没有常识,就说我,从小她们就常给我吃豆酥糖,所以现在牙齿弄得很坏,假使能采用科学管理,就不会这样。母亲的感情  记者:女人常说:男人都不可靠,你们以为怎样?  苏青:我并不存在什么偏见,只不过在一切都不可靠的现社会里,还是金钱和孩子着实一些。  记者:这样说,养孩子是女人比较好的投资?  苏青:我并不觉得顶好,不过我们宁愿让感情给孩子骗去而不愿意受别的不相干的人的骗。被屈抑的快活  记者:苏女士是不是觉得男女一切方面都该完全平等?  苏青:假使女人在职业及经济上与男人太平等了,我恐怕她们将失去被屈抑的快乐,这是有失阴阳互济之道的,譬如说以性心理为例吧,男的勇敢,女的软弱,似乎更可以快活一些,倘若男女一样的勇敢,就兴趣全失的了。我有这样感觉,倘若同男的一块出去,费用叫我会钞,我就觉得很骄傲,可是同时也稍微有些悲哀,因为已经失去被保护的权利了。这并不是女人自己不争气,而是因为男女有天然(生理的)不平等,应该以人为的制度让她占便宜来补足,叫我请客,便有不当我是女人的悲哀。假如我有,则我倒是很希望自己的丈夫常请人家客的。  张爱玲:一般人总是怕把女人的程度提高,一提高了,女人就会看不起男人。其实用不着担忧到这一点。如果男女的知识程度一样高(如果是纯正的而不是清教徒式的知识),女人在男人之前还是会有谦虚,因为那是女性的本质。因为女人要崇拜才快乐,男人要被崇拜才快乐。  苏青:假如女人的程度太提高了,男的却低,女人还是悲哀的,我就独怕做了女皇,做了女皇谁又配做我的配偶呢?  张爱玲:前两天在报上看到关于菲律宾的一个岛上,女权很高,因为一切事情都由女人来做,男人完全被养活,懒得很,只知道斗鸡赌博。那样的女权我一点也不羡慕。  苏青:我说只要男女同样做事就该同样被尊重,固不必定要争执所做事情的轻重,男人会当海军会造兵舰并不比女打字员高贵,就是管小孩处理家务的女人,也同样的出着劳力。不过这也得有保障才行,法律该有明文规定:男女的职业虽然不同,但是职业的地位是平等的。现在有人说“管家就是职业”,可是普通职业可以解职,而女人这职业是终身的,倘若丈夫中途变心时,又该怎么办呢?女人最怕“失嫁”  记者:现在再谈婚姻问题吧。目前上海女人的结婚方式是怎样的?  苏青:目前结婚的方式还是不一律,有的新式,有的旧式,有的半新半旧。大多数是先经介绍,后交朋友,然后再订婚。  记者:本期《杂志》里有篇文章,叫《女大不嫁》,说到现在女性择配困难,以前总是中学女生想嫁大学生,大学生想嫁留学生,现在战事发生,没有了留学生的来源,于是大学女生就难有对象,譬如一家做生意人家,要娶个大学毕业的女生做媳妇,总觉得不妥。  苏青:在十年前,革命空气浓厚,大家心理上总以为娶新式老婆好,现在是停滞退潮时候,以为娶个旧式老婆反而实惠,新式女子只能找个把来做做情人,所以知识女子更吃亏了。  记者:假使你有个妹妹,要你替她择配,你会提出什么条件呢?  苏青:女人以“失嫁”为最可怕。过时不嫁有起生理变态的危机。不过知识浅的还容易嫁人,知识高的一时找不到正式配偶,无可奈何的补救办法,说出来恐怕要挨骂,我以为还是找个把情人来补救吧,总较做人家的正式的姨太太好,丈夫是宁缺勿滥,得到无价值的一个(整个),不如有价值的半个甚至仅三分之一。不过这样一来,社会对私生子应该承认他的地位。这样说来,似乎太便宜了男人,不过照目前(希望仅限于目前)实际情形而论,男人也有他的困难,因为在习惯和人情上,不能牺牲他的第一个妻子(假定她是不能自立的,也无法改嫁的)。而知识妇女自有其生活能力,不妨仅侵占别人感情而不剥夺别人之生活权利。自然能够绝对不侵占更好,不过现代男人多数早婚,而职业妇女常常迟嫁。这是过渡时代的无可奈何的办法。原是不足为训的,而且每人的结婚倘仅限一次实在太危险,因为年轻人观察力差,而年老了又要色衰。我的主张是尽自己能力观察,观察停当(自以为停当)就结婚,虽然总想天长地久,不过就不久长也罢,多嫁几次只不过是自己的不幸,既非危害民国的事,亦无什么风化可伤也。  记者:现在的婚姻制度恐怕不能说合理吧?离婚在事实上又很困难……  苏青:离婚不成问题,至于小孩,依我说最好由父亲出钱,归母亲抚养。假如男的不出钱,不妨就带他们去做“拖油瓶”。据说范文正公便是做拖油瓶出身,他的继父姓朱,似乎后世也并不因此就看轻他。做继父的与孩子接触不多,实在没有讨厌他们的理由……  张爱玲:一半,男人也是为了面子关系。  苏青:但是慢慢儿就会好的。我总觉得孩子与女人关系来得密切,并未碍着男人什么事。而后母管养前妻子女便不行,因为他们是时时接触的,容易发生冲突。  张爱玲:离婚后的小孩也并不如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痛苦。  记者:一夫一妻制到底是否合理?  苏青:比较合理,但不能严格执行,其间应该有伸缩余地。譬如说,这次战后我恐怕又要盛行多妻了(法律虽不允许,亦不忍严禁)。原因倒不一定是战死的人太多,而是有许多男人活着也讨不起老婆。将来无生活能力的女人必定求着去当人家姨太太,有生活力的女人只好非正式地向别人分润些爱情。这话又该给人家骂为无志气,但希望有志气的女人们速速自去断绝生殖机能吧。  记者:在现社会,早婚还是相当流行的……  张爱玲:早婚我不一定反对,要看情形的。有些女人,没有什么长处,年纪再大些也不会增加她的才能见识的,而且也并不美,不过年轻的时候也有她的一种新鲜可爱,那样的女人还是赶早嫁了的好。因为年轻,她有较多的机会适应环境,跟着她丈夫的生活情形而发展。至于男人,可是不宜于早婚,没有例外。一来年轻人容易感情冲动,没有选择的眼光,即使当时两个人是非常相配的,男的以后继续发展,女的却停滞了,渐渐就有距离隔膜。而且年轻人很少能够经济独立,早婚,妻子一定是由父母赡养,养成依赖的心理,于将来的前途有碍。

媒体关注与评论

苏青的《结婚十年》和《浣锦集》究竟有多高的文学价值?她唤醒了古往今来无所不在的妻性母性的回忆。 ——张爱玲 苏青的文字不但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都不受传统的束缚,没有一点做作。 ——胡兰成 倘若能看清苏青,大约便可认识上海的女性市民。 ——王安忆 新近有研究者认为,苏青在那个时代是一位“堪称‘前卫’的女性意识”的作家。 ——毛海莹 苏青是一个对事业、对精神生活有所追求的女性。 ——王一心 “如果必须把女作者特别分作一栏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心甘情愿的。” ——张爱玲 在婚姻上,苏青是个失败者;然而,在事业上她是一个胜利者,她以十年痛苦婚姻磨难为代价,写出了《结婚十年》,一举成名。苏青的文章正如她之为人,是世俗的,是没有禁忌的。 ——《中国文学史话》

编辑推荐

《结婚十年(经典珍藏版)》作者和张爱玲是中国“孤岛时期荒芜文坛上并列的奇葩”这是一本畅销中国半个世纪的长篇小说,是一本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巨著。“如果必须把女作者特别分作一栏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心甘情愿的。”——张爱玲在婚姻上,苏青是个失败者,然后,在事业上她是一个胜利者,她以十年痛苦婚姻磨难为代价,写出了《结婚十年》,一举成名。苏青的文章正如她之为人,是世俗的,是没有禁忌的。——《中国文学史话》胡兰成

名人推荐

苏青的《结婚十年》和《浣锦集》究竟有多高的文学价值?她唤醒了古往今来无所不在的妻性母性的回忆。——张爱玲苏青的文字不但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都不受传统的束缚,没有一点做作。——胡兰成倘若能看清苏青,大约便可认识上海的女性市民。——王安忆新近有研究者认为,苏青在那个时代是一位“堪称‘前卫’的女性意识”的作家。——毛海莹苏青是一个对事业、对精神生活有所追求的女性。——王一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结婚十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3条)

 
 

  •   开始读苏青的书,完全是因为张爱玲,她是张的闺中密友,我也就试着来了解她。不是有句话说:“要看一个人怎样,就要开她身边的怎样,最通俗的就是人嘛人找什么人玩。”就这样我开始读关于苏青的作品,先买了这本《结婚十年》,续而又买了《歧途佳人》。
    她和张爱玲是中国“孤岛时期荒芜文坛上并列的奇葩”。(孤岛时期: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存在时间是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这时期的租界,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孤岛"。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进行抗日文学活动,称"孤岛文学"。 )
    “如果必须把女作者特别分作一栏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心甘情愿的。”        ——张爱玲
    从苏青我看到了张爱玲的不幸,相对于张爱玲来说,苏青到算幸运很多。曾经有个爱自己的老公,和一个人校园里的张其民,3个可爱的孩子,不,是四个。第二个因为战争,都没有来得及给孩子取名字,她就被送到乡下寄养,结果病死了,那时作为一个母亲的心痛与自责是任何人无法体会的。接着菱菱的出生得到“贤”的宠爱,那时候她的生活是富裕的,一切都顺利。接下来是她最小的儿子,她的生活也骤然巨变,老公在外面同自己朋友的老婆好上了,而且还有了孩子。面对这一切,她都坦然面对,只为孩子。忍耐了许久,最终苏青还是提出离婚,但那时候的经济不好,只能孩子交给他们的父亲---贤,贤的再娶,这些对苏青并没有什么,唯独是对孩子的牵挂。毕竟是自己怀胎十月的辛苦换来的。母爱的伟大与无奈,那一时都体现出来了。
    中间看到,贤不喜欢苏青看书等做些和文字有关的事情,觉得那样是丢人的,女人就该是无才的。遵循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然而,这些都无所谓,苏青做的到放弃,但作为一个男人养活自己的老婆孩子本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贤却不以为然,他曾说“你是你,我是我,你做的小菜我可没有吃一口,不要同我要钱哦。”听到这些我都想给他一个大嘴巴,觉得那时的人,是不是太自私了。只为自己,或许他一人这样吧。不知道是时代造就的还是与生俱来的。总之我是很讨厌他的。觉得苏青跟他真的不值得。以至于看完这本书,就很生气的把它丢在床上,大呼“好讨厌的贤,真的不公平,居然有这样的人。”老公对我的举止感觉奇怪,我也懒得跟他说原因。他也只是说“你就这样,看书就看书,干嘛把自己带进书里啊”。我没有作答。看看了书,还是很珍惜的把它收起来了。 接着开始了,苏青的《歧途佳人》希望这本给我的是公平和欣喜。
  •   知道苏青这个人,起先也是缘于她是让张爱玲与胡兰成认识的一个媒介:由苏青主办的《天地》杂志中,刊登了一篇张爱玲的小说《封锁》,胡兰成看到后惊异于张爱玲文笔的干练细腻以及对世事不可思议的洞明,于是就向苏青要了张爱玲的地址。张、胡二人一见钟情,张爱玲被胡兰成的优雅潇洒所折服,胡兰成则是“惊艳”于张爱玲惊才绝艳,一段让张爱玲这朵文坛奇葩绽放异彩然后萎谢的孽情因为苏青而开场了……待读到苏青的《结婚十年》,也终于体会到张爱玲为什么会说“低估了苏青文章的价值,就低估了现代的文化水准。”的原因。这不仅是孤岛文坛两朵奇葩的惺惺相惜,更因为苏青对生活的理解是如此的理性与真实。在这本书中,苏青用她文字为“出走的娜拉”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诠释,她实现了一个女人在那个时代所能达到的高度……只是,让人哀婉的是,她与张爱玲晚年的生活都是那般地寂寞而凄凉……
  •   苏青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女性作家,她的出现在中国文坛上是具有颠覆性意义的,这主要表现在作品中她大胆超前的女性意识,细腻真实的女性生命体验以及实用现实的女性生存体验方面,苏青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苏青是具有女人生命情感的作家.她从一位女性的视角出发,以平实自然的话语叙述都市女性的人生际遇,真实地传达出女性的生存体验,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她的代表作〈结婚十年〉正是这一风格的集中体现.
  •   终于买到苏青的《结婚十年》了,而且是经典珍藏精装本,捧在手里还有点舍不得撕开塑料包装,做得太精美了苏青与张爱玲同为30年代上海最负盛名的女作家,她们都以自己周围的题材写作,作品里反映了当时上海的现代妇女所面临的家庭社会等复杂问题。张爱玲现今在文坛上的地位无可撼动,然而苏青的作品却被可惜在历史一角,实在是读者之憾。张爱玲曾经说要把她同冰心、白薇相比较,她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心甘情愿的。”而当今的张派传人、杰出女作家王安忆也对苏青的作品被掩埋多年觉得“几乎不可能”,她在《寻找苏青》一文中如此写道:“倘若能看清苏青,大约便可认识上海的女性市民。人们只看见上海市女子的摩登……却不知道她们的泼辣。张爱玲的小说里写了这泼辣……,要看苏青的文章,这泼辣才是可信的。”
  •   苏青和张爱玲是同时代中国文坛的两朵奇葩。她的《结婚十年》会让我们对婚姻有一个新的的认识和领悟。从《结婚十年》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窥到一些婚姻的本质。比较简单的总结一下,我认为一段美满婚姻的形成,最少得三点:感情基础、经济基础、宽容理智。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惊讶于维护婚姻的要点还是依然。苏青比张爱玲更生活化些,她的书更接近现实。她的《结婚十年》写的几乎就是自传。苏青的文字冰冷、犀利、直接,很轻易融进的内心,同张爱玲的书相比,是另一番味道。总之,本书极富对于处在围城之中乃至围城之外的人来说,都是不可不读的经典。时光飞逝,伊人已去,而她于文字间留下的思考还在继续:究竟,我们怎么做才能维护婚姻?才能在婚姻中感觉幸福而不至于太过彷徨?希望你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   《结婚十年》曾被高希希导演拍成了电视剧,也正是因为此,我第一次知道了这个名字:苏青。据说这是一个奇女子,有着张爱玲的才气,其作品却鲜有人知。正是带着这样的好奇,我购买了精装版《结婚十年》。一阅读下来,才发现,作品远胜于电视剧。感谢苏青,让我在良莠不齐的文学作品里,找到了一夺奇葩。
  •   说来惭愧,知道苏青,是一位网友告诉我的,其时是2007年初。具体细节事宜已经模糊了,只记得他说,苏青与张爱玲齐名。张爱玲大家都很熟悉了。很早前看过张爱玲的小说《半生缘》,只觉得行文冷峻深沉,读来云里雾里。具体情况我估计以我那时的阅历与理解能力,还不至于有足够的兴趣去读这样的一部书籍,就算勉强读完,也只是读完故事,读不懂内涵吧。只是此后再没碰过张爱玲的书。基于此,虽然朋友向我推荐过苏青,因恐苏青的文字与张爱玲的同样冷峻深沉,也一直未曾刻意去阅读苏青的作品。前几天在天涯八卦上闲逛,看到一关于民国时期红粉佳人的帖子。里面介绍了张爱玲与苏青的生平。张爱玲说,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于是,忽然又想起那位网友的推荐,好奇之下,买到了苏青的成名作《结婚十年》。《结婚十年》是苏青的自传式小说。讲述的是女主角怀青在读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结婚了,嫁给了同样还在读大学的崇贤。一个是粗心的男子,一个是敏感的女子。之后他们经历生子、逃难、生活拮据,感情磨灭,最终在结婚十年后离婚的故事。虽然她一再否认小说女主角的经历就是她的人生轨迹,但人们仍然轻易就可以按照小说女主角苏怀青的人生轨道把她们等同起来。女主角的经历是不幸的,但在苏青的笔下,这段经历娓娓道来,却是率真的。苏青的文字风格跟张爱玲的完全不同:随心率真,充满烟火味,文字写实,文风大胆。读来觉得异常惊讶,民国时期的女子,怎么会有那么随意张扬的笔触呢?
  •   昨天一口气看完了苏青的《结婚十年》。之所以有心思看苏青,是因为前几天看胡兰成的《今生今世》时,提到了“冯和仪”(苏青的原名),说他和张爱玲的相识,还是苏青写了张的地址,胡才有机会拜谒和亲近佳人。以前也看过相关的报道,说苏青是和张爱玲同时代并齐名的女作家,所以我就在当当买了一本《结婚十年》。苏青小说的特点是‘伟大的单纯’。经过她那俊杰的表现手法,最普通的话成为最动人的。赞一个!
  •   一直认为,阅读是很个人的事情,它关乎人的喜好,内心的情感倾向还有人的精神层面。茫茫书海中,随着心之所向,眼睛一亮,指尖停留,轻轻触碰那一本寻觅已久的书。前世今生仿佛只为了等待与你相遇。心生愉悦不由要脱口而出:呵,原来你在这里。其实,人与书的相遇,也如同人与人的相遇一样是一种缘分。最初识得苏青这名字是在张爱玲的散文《我看苏青》里。记得张爱玲在文章里是这样说的:“我想我喜欢她过于她喜欢我。……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张是个才情横溢、孤高自许的女人,被她肯定,赞赏,并喜欢的女子一定非同一般,我是这么想的。再后来,在一张小报上看到关于报道张自传体小说《小团圆》出版的消息,其中还写到,苏青是张很好的朋友,但最终却背着她和他的老公胡兰成上了床。无论这小道消息是否可信,但却着实刺痛了一我下。我宁愿相信这不是真的。爱情尚可背叛,更何况是友情?当然,无论是哪一种,受害者最好被蒙在鼓里,未知情才好,否则局面都极让人难堪,并让人伤痛欲绝心灰意冷……于是,苏青以传奇女子的姿势,吸引着我。见字如面,文如其人。苏青是率真的,明朗的,文风大胆,文字写实。她写得真挚,朴实,贴近生活,是毫不保留的,心直口快的那种,和张爱玲的婉约绮丽风情万种的小资情调是大相径庭的。有人说,小说是张写得好,而散文是苏写得好。还没读苏青的散文,未敢妄加评论。在我看来,她们两位在小说创作方面,可谓是各有千秋。苏青给人的感觉是一位普通的上海女性市民,离我们很近。她立足于繁琐平凡的婚恋生活,大多时候是在写自己,写得很直接,很明白,很充实,也写得很热闹,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张爱玲与尘世似乎总保持着一定距离,她总是从高端清醒地俯视人世,娓娓道来,写尽人世的爱恨、悲欢与离合。她写得很用心,也很缓慢,笔触犹如钩针刺绣,细腻深刻,华丽夺目,惊世骇俗。苏青的《结婚十年》当年曾十八版轰动了全城,作者以细腻平实的语言叙述了一名知识女性苏怀青上学,结婚,辍学,生子,逃难,生活拮据,感情磨伤,最终离异的故事。《结婚十年》是苏青怀着离婚的苦闷写下的小说,纵然她一再声明,本文不是自传,只是自传体小说,但书中的怀青该是苏青的真实写照。苏青在结婚十年便离婚,离异后三个子女归她抚养。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她必须艰苦写作,卖文为生。饱受肌饿与贫困,她只能不停地写,否则她的孩子会挨冷受饿。困顿之中,我们看到一个坚韧顽强、勤勉自信的女子。而她的书销路越好对她非议和诋毁却越多,各种书刊小报,讥讽,谩骂,侮辱如同风浪袭来:苏青的书被称为“色情作品”、“有毒素的书籍”,苏青则被指责为是“文妓”,更有甚者谣传苏青与某某有关系啦,借什么敲一笔大竹杠啦,苏青已经做妓女了,等等。“把一个艰苦写作的女文人当做放荡不堪的妖妇来描写。……如此寂寞,如此凄凉地。”——这便是苏青在代序中的原话。一个孤苦伶仃的离异女人,努力写作为换取生活费用拉扯嗷嗷待哺的孩子,却遭受到莫大的侮辱和人身攻击,这对一名艰辛写作的伟大母亲是十分不公的,也足见人世的龌龊。自食其力,独立自强,就单凭这点苏青也该是让世人仰视注目尊重的,更何况她还是才华出众的女子。因此,对于苏青,我更多的是赞叹与钦佩。苏青还是个理想主义者,虽然婚姻遭受挫折,但是她不绝望,没有放弃过对爱的追求,这在《续结婚十年》中可一斑。而苏青的择偶标准是怎样的呢?“第一,本性忠厚,第二,学识财产不在女的之下,能高一等更好。第三,体格强壮,有男性的气魄,面目不要可憎,也不要像小旦。第四,有生活情趣,不要言语无味。第五,年龄应比女方大五岁至十岁。”这是苏青答记者问中谈到的。苏青就是这样一个率真,朴实,却有主见而富有才情,充满浪漫与幻想的女子。写到这里,不由也对她心生喜欢了。
  •   今年,是我和先生结婚十周年。那天在书店闲逛,看到了苏青的小说《结婚十年》,一点都没有犹豫就买了回来。苏青,与张爱玲同为30年代最负盛名的女作家,在张爱玲的不少文章中都能看到苏青这个名字,张爱玲曾经这么说:“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心甘情愿的。”《结婚十年》是苏青的自传体小说,这个版本的《结婚十年》中间还有苏青的后记,以及《续结婚十年》,相对而言,我比较喜欢《结婚十年》多些。民国二十一年,十八岁的苏怀青嫁给了二十岁的徐崇贤,两个人都还在读大学,家里介绍认识后,两个人互相通信然后结婚,应该说还属于自由恋爱。但是洞房花烛夜,自私的徐崇贤和敏感的苏怀青就闹了别扭,第二天,苏怀青就病了,而这之前,徐崇贤同当寡妇的堂嫂有暧昧关系,“也许他们俩要好早在我们结婚之前吧!是她在实事上占夺了我的丈夫呢?还是我在名义上攫取了她的情人?但是爱情是奉献,决不是占夺或攫取呀,我要回南京去!我要回C大去!……”回到C大的苏怀青碰到一个与她心仪的男孩,可惜是她怀孕了,因为怀孕,她不得不退学了!开始徐崇贤的一家人对于她怀孕非常兴奋,认为她怀的是男孩,可是当她生下女儿后,婆家的人开始对她冷淡,而对于丈夫徐崇贤在上海上班,她不放心,于是留下小女儿去了上海,战争开始,在战争中,她生下了二女儿,并带着女儿在兵荒马乱中回到老家,可是没有多久,她又撇下二女儿到上海去,二女儿没有大女儿的命好,有爷爷和奶奶的呵护,在没有人关怀下死去!为此苏怀青难过伤心后悔,也许太年轻,所以对孩子没有仔细呵护,追求是个人的生活!在这点上,我觉得她有点自私,作为一个母亲,我觉得她不是很称职!丈夫的失业和出轨,公公因为苏怀青对丈夫的指责的信,气死前都没有原谅他的儿子,加上苏怀青在写作上的天分得以被人重视,这一系列的因素导致了他们的婚姻的破裂!十年的婚姻就这么结束了!十年的伴侣转眼成了陌路!在困境下,为了钱,为了养活孩子,为了自己的生活,苏怀青走上了写作的道路,从小说中,可是看出苏怀青是现代的娜拉,她选择了离婚自立,一个以前有保姆服侍的少奶奶,走上了自力更生的道路,在那个时代能这样做的女性不多,能这样坚持下来靠自己生存的女性也不多,从这也可以看出作家苏青的坚强独立的性格。因为生活所迫,苏青经历了不少政治磨难,其实在那个环境下,一个女人靠自己的思想靠自己的笔生存,有什么不可,可是她的作品不但被埋没,还在文化大革命中凄然去世!让人难过!从《结婚十年》中不难看出,苏青的文笔细腻又更具现实性,对现实社会的剖析非常清晰!是一个很有文学素养的才女。
  •   苏青是民国唯一能够与张爱玲齐名的人,结婚十年是苏的代表作
  •   真爱张爱玲者,想必也是爱苏青的,至少我是如此。苏青是女性作家里我所敬仰的人,正如男性作家里我敬仰鲁迅一样,在我心目中占有相当重的份量。早在数年之前,我便拜读了苏青的《结婚十年》,随着她的诉说,我似乎也历经了她十年的婚姻生活,你能从她的文字中体会到发自内心的快乐,也能感受到痛彻心扉的心痛,可谓五味俱全。对于女性读者来说,《结婚十年》更是一本关于婚姻的教科书,值得一看。
  •   张爱玲曾经说过:“如果必须把女作者特别分作一栏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心甘情愿的。”在我的心里,能与张爱玲媲美的只有苏青,喜欢苏青,喜欢苏青的《结婚十年》,平淡之中,却是非常的精致!
  •   苏青将自己结婚怀孕生子、到对婚姻关系失望终于选择离婚就业的故事,这部当年轰动上海的“纪实”作品处处可见苏青对人情世故的见解非凡,却又有坚韧突出的个人豪爽,为上海种种传奇留下一页坚强女性的身影。
    王安忆也对苏青的作品被掩埋多年觉得“几乎不可能”,她在《寻找苏青》一文中如此写道:“倘若能看清苏青,大约便可认识上海的女性市民。人们只看见上海市女子的摩登……却不知道她们的泼辣。张爱玲的小说里写了这泼辣……,要看苏青的文章,这泼辣才是可信的。”
  •   尽管相隔近一个世纪,但苏青的文字读起来依然那么亲切。爱上她是从那本饮食男女开始的,进入当当看到这本结婚十年,欣然买下,并没有让我失望。看来我还是喜欢细腻的文字的~~
  •   婚姻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延伸和更替。所有对社会的渴望,都将在婚姻生活中更无休止地膨胀。当年曾经十八版的《结婚十年》轰动全城,时间滑过去大半个世纪了。今天,仍然值得身在围墙的男女展读、沉思。
  •   从《结婚十年》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窥到一些婚姻的本质。比较简单的总结一下,我认为一段美满婚姻的形成,最少得三点:感情基础、经济基础、宽容理智。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惊讶于维护婚姻的要点还是依然。时光飞逝,伊人已去,而她于文字间留下的思考还在继续:究竟,我们怎么做才能维护婚姻?才能在婚姻中感觉幸福而不至于太过彷徨?
  •   年轻的时候看过,现在真的结婚十年了,在来看看回味一下,有不同的感触,虽然里面写的很多和现在的生活有很多不同。
  •   每晚睡前看看书,是老习惯了。对比自己的生活,结婚十年,哎,真是幸福啊
  •   开始看的电子书版的结婚十年,感觉故事很吸引自己干脆买了一本收藏,空闲的时候拿来读一读确实不错!!
  •   看到《结婚十年》这本书的名字,就毫不犹豫的买了,因为今年过十周年的结婚纪念日
  •   今年自己也结婚十年啦,在结婚十周年到来之前,先感受下结婚十年的气氛,有些伤感!
  •   我也爱苏青,所以精装版《结婚十年》一出,我便购买了好几本,有送朋友的,有自己珍藏的,买到本书,可以说是近期里最让我高兴的事了。
  •   看到苏青的《结婚十年》,毫不犹豫的买了,书的包装很精美!喜欢苏青的文字,喜欢苏青的《结婚十年》,总能给人无穷的回味。
  •   不是沙发,可惜了!很多时候,老书更是让人看了还想看,倒是很多新书,看了也就忘了也就扔了。看到当当网有<结婚十年>精装本了,封面比以前老版精美,买一本回来珍藏.
  •   那个年代的女性很没地位,婚姻生活自然是如此,她们真是不容易,为了结婚而结婚,为了生孩子而生孩子······
  •   被张爱玲盛誉的女子,写的书很现实残酷,她的人生更残酷。
  •   苏青的文字,第一次读。与张爱玲齐名的才女,值得一看。或许因为同出于那样一个年代,读这样的文字,多少也有些辛酸之感。苏青比起张爱玲,一样的无奈,却少些许冷淡,多了些生活琐碎的暖,或许因为背景到底还是有很多的不同,一个是豪门破碎,另一个只是小康家庭的没落,所以,投射到文字中,那样一种境遇的落差致使了张更冷,而苏却平实些许。不过,才女们结局多半不幸,可叹。
  •   张爱玲曾声称只愿与苏青同列。
  •   因为她与张爱玲是好友,所以关心她的生活和婚姻,买了一口气看完,写得不错。
  •   三十年代达人的生活 张爱玲推崇的一位作家 我没看啊 应该我爱人评啊
  •   因为好奇,她有什么好?会被张爱玲所欣赏。了解她,只好先从她的作品入手。
  •   真爱张爱玲者,想必也是爱苏青的,至少我是如此
  •   并没有张爱玲那般晦涩悲凉,只是觉得,写到了心坎里
  •   只是对苏青的生活有了些了解,说不上好与不好。只是因为喜欢张爱玲,因为她们是朋友,想对她有所了解而已。
  •   不同于张爱玲略显华丽的风格,市井一些的苏青同样别致展现着在乱世中的女性命运,值得一看
  •   通过张爱玲认识苏青,又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作家。
  •   她是那个时代的有一个才女,与另一个桀骜的她成了好朋友。桀骜的她朋友不多,而苏青是其中一个。胡兰成认识了张爱玲,因为苏青吧。苏青那样坚强,张爱玲那样桀骜,胡兰成那样以天地无情而自豪。他们仨,是那个年代,很奇怪的三人组。可以确定一点,那是他们的共同的才气,而不确定的是他们的感情。
  •   这本书的名气很大,尤其是以前就知道张爱玲对苏青的评价很高,所以对作者很感兴趣.刚开始看这本书时,坦白说是有一点失望的,可能是因为那个时候的语言特点,有点半文半白的样子,晦涩.不过读到后来很见功力.掩上书,心中只觉得这样一个女子,却是被那样一个男子辜负.很无奈很感慨.虽然她有些缺点,但终归是情无所归.而作为一个母亲,她无疑是无可挑剔的.
    后面的答记者问,很多观念即使放到现在也是能给人以启发的.
    如此一个特别的女子.
  •   和张爱玲比起来跟喜欢苏青,张爱玲的作品里老觉得闻到红楼梦的味道
  •   高中时代,因为我对苏青、董桥的痴迷,我的很多同学和朋友也都成了他们忠实的迷恋者。因为苏青,我曾经要立志要成为一名杰出的女作家,苏青在我的心里是完美的,无论外表还是内在,胡兰成说苏青:“鼻子是鼻子,嘴是嘴;无可批评的鹅蛋脸,俊眼修眉,有一种男孩的俊俏。”苏青的性格也好,话多却不觉唠叨。为何张爱玲能与苏青做朋友,还有一点,作为女性比较难能可贵,就是苏青不嫉妒。苏青的文字永远都刻在我心里!
  •   这本书是送给自己的结婚十周年纪念,收到的日期正好!电视上演过,没看过。想先看原著。书包装很精美,内容要等看过才可发表意见。
  •   一个旧时代女人的十年婚姻,生活,丈夫,孩子和那个时代交织在一起,给人关于婚姻生活的一些启发,女人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要靠自己的
  •   这是苏青的一个长篇,总体来说还是不错,个人觉得苏青还是散文更见长。
  •   好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的必读书目!
  •   苏青的小说很值得收藏,书的纸张质量很好,很满意
  •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朋友家里,后来借来读过很喜欢,觉得受益匪浅,时隔几年又重读此书感觉作者故事好像沥沥在目,现在买来收藏,值得推荐的一本女性小说。
  •   包装不错,内容我都忘得差不多了。
  •   花了很长时间才看完,断断续续的,结局让我很意外,被旧社会摧残了一生的女主角最后还是要独自面对黑暗。。有点虐心。。。。
  •   这个商品不错。个人很喜欢海派女作家,所以很爱这书
  •   喜欢她的文字。
  •   还不错,苏青的文章总让人觉得是写她自己一样,挺真实,尤其是心理描写。
  •   纸质好!是想要的!
  •   一直听朋友说起这本书,买来看看。
  •   以前看过,前阵子又想买了
  •   可能是和作者生活的年代有代沟,内容不是很吸引我。
  •   每个女人都对婚姻充满了期待,而现实总是体现在平淡中,该什么面对。
  •   书不错,只是装订有些问题,才看就掉页了
  •   苏青这本书既是她自己婚姻生活的真实记录,也能引起已入围城的人们的共鸣。好书,当年看了辛酸不已。现在买了做收藏
  •   安静的阅读,内心的拷问!
  •   书的质量很好!久慕苏青大名。
  •   收到一摞书,第一个看的是这本,喜欢!
  •   苏青的书百读不厌。
  •   我爱苏青。。。
  •   书很新和书店的一样
  •   一看之下已经吸引人了.
  •   以前就看过,很好看
  •   苦涩的人生苦涩的婚姻。
  •   有时间再买一本
  •   一波三折的婚姻生活,让人找不到爱的寄托,也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无论以前还是现在,女人都需要自强,独立。
  •   不错, 再看一次
  •   每个家庭都会有各样的矛盾各样的斗争
  •   也曾欢乐过,也曾依赖过,最终也没有抵得住时间和生活 书不错 值得反思
  •   好,女作者写作大胆,不错
  •   非常不错的内容,给人很大的激励,很值得一看,而且书的封面也很喜欢,印刷也很好
  •   阅读我们应该坚持!
  •   怎么会有人这么真实,真实的赤裸,又真实的这么美丽。
  •   挺不错的,有点意思
  •   苏青的顶尖之作
  •   能在婚姻中10年,爱情变亲情,更坚固
  •   其实这本书已在朋友家看过了,觉得不错,就自己又买了一本,收藏着。
  •   还没来得及看,不过苏青的文笔是信得过的。
  •   最近订了很多书,这本书值得推荐,好看的。
  •   书很完整,很新,写得也很好
  •   书质量不错,信赖当当
  •   时间关系,没能一口气读完,但感觉良好。因为喜欢苏青,所以爱及作品。
  •   10年 不算爱情 开始不懂得爱 等懂得爱的时候却不能爱
  •   很喜欢苏青
  •   这本书是以前读过买来收藏的,苏青的文章简单直率,没有太多心机,喜欢这样的苏青
  •   学得好多
  •   细细读来,慢慢展开一副旧上海生活画卷,有血有肉有灵魂
  •   人很实在,书也很实在,纸质不错,看起来很舒服。
  •   拉家常样的娓娓道来,喜欢
  •   爱苏青,爱她的文字,精装的书,很赞!
  •   还行吧,我自我感觉比主人公幸福
  •   喜欢她的文章
  •   认识了一个新的民国女子 喜欢她的文字
  •   第一本苏青的书 不错
  •   看完很沉重,不过写的很真实。
  •   时代不一样,婚姻差不多,看这本书,其实现在很多的关于婚姻的书可以免看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