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论家论

出版时间:2006-8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作者:庄锡华  页数:225  

内容概要

本书回顾、剖析生活活动于20世纪中国文艺论坛上几位有代表性的文论家的思想与人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透视那一段充满坎坷的学术历程。

作者简介

庄锡华,原籍浙江镇海,生于江苏苏州,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主持过国家、省多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著有《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人的美学生成》(江苏教育出版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人类对世界的艺术掌握》(百花文艺出版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二十世纪的中国文艺理论》(上海三联书店)、《文艺理论的世纪风标》(江苏文艺出版社)、《斜阳旧影》(文化艺术出版社)、《诗心沧桑》(济南出版社)、《说谎的中国人》(延边大学出版社)等著作多部,并在国内众多学术理论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

书籍目录

序言导论: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三维解读动乱年代的学术格局学术之争,延为政争缺席的审美意识矛盾组合:胡适文艺思想论文学与政治的变奏歧义丛生的文学革命主张传统的背弃与回归继承开拓:周作人文艺思想论“人的文学”的思想资源调和持中的学术方法普遍与真挚的审美追求情系生活:雪峰文艺思想论反映论的文学观现实主义理论的展开与贯彻学术失误的意外补偿理论思维的时代印记尚实致用:邵荃麟文艺思想论艰难时世中的曲折心路实用:一个时代的美学国民精神与中间人物否定与超越:何其芳文艺思想论文艺思想发展的三个时期文艺思想发展中的两次否定一颗能昭天日的赤子之心一支没有奏完的“进行曲”建国后何其芳文艺思想的心理透视寻真之旅:胡风文艺思想论胡风与他的时代胡风的“五四”情结胡风的现实主义理论世界观与创作方法受缚解缚:周扬文艺思想论周扬文艺思想的基本面貌周扬文艺思想的特征周扬文艺思想的新发展了与未了的恩怨人学文学:毛泽东文艺思想论服务对象的人学界定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特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人学启示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人言言殊:早期共产主义者的文学思想为革命而文学人性人道的张扬为审美而文学理论意义与影响结语:文论家与文学学术规范学术繁荣与学术规范知识者遭际的文化意涵思想自由与学术兼容对学术文化的理解与反思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人的文学”的思想资源    从周作人“五四”时期几篇有影响的文艺论文看,作者的许多观点与中国古代文论家的哲思“不谋而合”,吸收、借鉴与改造的关系了然可见。    文学本质的界定不仅关涉到旧文学的价值判断,而且也与文学发展的未来方向有关,是新文学运动需要着力加以解析的。周作人将传统关于文学的解说分为人生派与艺术派两类,而他自己因为参与了文学研究会的活动,被归属于“人生派”。其实对于周作人来说,问题并不那么简单。传统的“人生派”文学观,“不承认有与人生脱离关系的艺术”,对这一点周作人显然也是认同的,但他清楚地看到了这一派文学主张包含的流弊,即“容易讲到功利里边去,以文艺为伦理的工具,变成一种坛上的说教。”封建的卫道士们正是接过了文学不能脱离社会、脱离现实的口号顺势将文学与载道捆绑在一起,严重阻碍了文学审美特性的发扬。看准了问题的症结,也便有了纠正流弊的方法,周作人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一样包含了对传统的借鉴,即吸收传统的“以文艺为究极的目的”的艺术派的合理因素。然而周作人也了解这一派主张对世情所表现出的冷漠,认识到必须对之加以深度的改造然后才能在新文学运动中加以实行,即认为这里的文艺“应当通过了著者的情思,与人生有接触。换一句话说,便是著者应当用艺术的方法,表现他对于人生的情思,使读者能得艺术的享乐与人生的解释。”由这一论述可知,“五四”时期的周作人致力于对艺术派文艺观的深度改造,经过周氏的改造,艺术派其实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艺术派了。正是因为如此,周作人将其文学主张概括为“人生的艺术派的文学”,或日“人生的艺术派”。    周作人自文学源起的视角切入文学本质的讨论,他肯定文学发源于情感表现的旧说,并引用了《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对己论予以支持。他写在这一时期的文学论文里表达了这样的见解,即认为表现真挚的感情是使被封建礼教禁锢的旧文学观走出解缚的重要一步,这一见解无疑应和了“五四”时期崇尚个性自由的潮流。从以上的介绍可知,周作人的为人生的艺术观,既非儒家以载道为指归的人世文艺观,亦不同于20世纪20年代左翼文艺界那种包含了强烈功利倾向的革命文艺观。他接受了刘勰以后以审美为关键,寓讽时益世于审美的文艺观点。周作人的新的文学理念是在扬弃已有的关于文学的界说的基础上确立下来的。    周作人还进一步申述了其崇奉为人生艺术的理由:他说:“我们称述人生的文学,自己也以为是从学理上立论的,但事实也许还有下意识的作用,背着过去的历史,生在现今的境地,自然与唯美及快乐主义不能多有同情。这感情上的原因,能使理性的批判更为坚实,所以我相信人生的文学实是现今中国唯一的需要。”从这段论述里,我们可以察觉得到激情澎湃的“五四”进步思潮在周作人思想中留下的深深的印记,置身这样一个群情激愤的时代,周氏即便到不了热血沸腾的境地,也总是会感受到时代的热力,产生跃跃欲试极想有为的冲动。同时,我们觉得这一段说明性文字也凸现了他的一种苦心,即有意赋予为人生的艺术的主张以一定的张力,认为是一个特殊的时代使这种主张更富有合理性,更能成为大众的需要。一旦时势发生变化,则存在的合理性可能被别一种艺术取向获得。    周作人“五四”时期关于文学的论文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张扬人性人道主义。他研究过性心理学,对人的感性特征有很深的了解,认为应当尊重人的感性需要。他关于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的主张着力于挖掘文学的人性蕴涵。他似乎不特别看重当时正在激烈进行的白话、文言之争,不特别看重作品在形式上的可接受程度,为此他特作两点声明,第一,平民文学决不单是通俗文学,通俗并非其唯一之目的。他关注的只是这样的文学应该研究平民生活——人的生活——的文学。第二,平民文学也不是慈善主义的文学,对平民痛苦的生活仅表廉价的同情。这些论述新颖别致,与胡适看重白话文学的建设旨趣显有区别。    在我看来,周作人人道主义的文学观其思想资源有两个,它们都出自传统文化。其中一个是直接的,即他从墨子的“兼爱”中得来;一个是间接的,即受到儒家思想中的爱人内容的启发,这一点可以从周作人对自己的人的文学的主张的解释中得到证明。周作人说:“我所说的人道主义,并非世间所谓‘悲天悯人’或‘博施济众’的慈善主义,乃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这理由是,第一,人在人类中,正如森林中的一株树木。森林盛了,各树也都茂盛。但要森林盛,却仍非靠各树各自茂盛不可。第二,个人爱人类,就只为人类中有了我,与我相关的缘故。”周作人所说的第一点理由,表达的是个人自爱、自强的意思,这意思可以视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升发,通过自己的力量全面实现人生的价值,这已经达到了人道主义精神的极高境界。这样的追索其实也彰显了一个事实,原来在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也包含了对个人价值与意义的可作现代阐释的内容,周作人发现了这一点,不仅以之激励正为救国与自救奋起的国人,并将这一思想用以为自己奠基于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基础上的文学观张目。袁济喜在《古代文论的人文追寻》中对审美的含义作过这样的概括:“在审美活动中,人类自由自觉的本性得到施展,人与外界的受动与功利关系被提升为一种超越功利的关系,审美使人的主体性与外物得到了统一,创造出新的人生境界即审美境界。就这一意义来说,审美对于人性来说,具有解放的意义。因此,包括美育在内的人类审美活动也就天然地具有人道主义的含义,她与理想人格的建设相关联。”也就是说,审美活动中的人道主义包含了对人格自我完善的崇奉,包含了塑造强健人格的追求。周作人所说的第二点理由,亦即强调文学的全人类性,则直接来自墨子所谓“己在所爱之中”。周作人解释说,“我是人类之一;我要幸福,须得先人类幸福了,才有我的分;若更进一层,那就是说我即是人类。”墨子早就说过:“即欲人之爱利其亲也,然即吾恶先从事,即得此。若我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爱利吾亲乎……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如众所周知,墨子思想具有较强的人文关怀,他的终极目标是要建立一个“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人依以长其身”的社会。墨子的“泛爱论”又与儒家的“兼爱”,“泛爱众”、“推己及人”等观点深相契合,诚如清代俞樾所言:“孔子贵公,墨子贵兼,其实则一。”李泽厚分析说:“企图以‘普遍的爱’来停止战乱取得太平,是小生产劳动者的一种常见的乌托邦意识。由于小生产劳动过程的狭小范围内可以获得这种相互合作而互利的实际经验,使他们的代言人、思想家容易把它升华为一种‘政治’和‘救世’的理论。在后世以及其他民族思想史上,都可以看到类似的现象。”李泽厚还对墨子思想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复兴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这些论述可以作为我们了解“五四”时期周作人的崇墨倾向的一个注解。    P32-35

编辑推荐

  《光明学术文库》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该出版工程采取“媒体发动,学界审评,光明出版,社会馆藏”的形式,常年征集、精选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原创学术成果,及时向社会传播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前沿的新思想、新发现、新进展,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和发展。  《光明学术文库》将秉承光明日报“理论前沿型、学术探索型、知识密集型’的传统风格,精心组织、精心编校、精心出版,充分发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宣传优势,宜传推广这项国家重点图书出版工程,力争使之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权威性的学术著作品牌。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现代文论家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