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发展的现状、战略与对策研究

出版时间:2005-3  出版社:经济管理  作者:郭生练,刘彩木,  页数:353  

内容概要

  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新世纪我国的重大方略。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得改革开放先发效应的东部沿海地区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力量。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经济呈现出较高的增长速度。国家启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改造工程,也为东北等地区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相对来看,中部区域整体经济发展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趋缓势头。特别是中部的“三农”问题越来越严重,产业结构转换越来越困难,资源被抽空现象越来越突出。如果没有超越传统格局的发展战略与政策措施,中部区域有可能成为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沉陷区。  胡锦涛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中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科学发现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通过改革不断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发挥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加强现代农业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促进中部区域崛起。这都为中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  本书是一部中部地区现状的发展战略、发展对策的研究论文集,对我国中部地区的发展作了详细地调查研究,全方位的探讨了现状发展战略及对策战略。

书籍目录

序 言首届中部论坛会议纪要首届中部文坛主题报告《中部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摘要一、领导讲话在首届中部论坛上的讲话在首届中部区域创新论坛的总结发挥湖北优势 联动中部发展中部崛起战略与武汉城市圈建设实现中部崛起的农业化发展问题二、主题演讲论中部崛起哲学、文化、环境与中部:对中部崛起的三点思考信息化与区域发展科学发展观与中部崛起2003年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关于中部城市城中村改造创新的几个问题三、中部区域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未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与中部崛起对中部崛起的十点思考对中部崛起战略的两点体会“中部塌陷”与中部崛起中部崛起之现状课题:“六化”制度创新与中部发展直辖武汉 创新制度 实现中部区域的跨越式发展宏观区域政策的走向及中部崛起发挥综合优势 促进中部崛起发挥比较优势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发挥区域优势 加快中部发展合作联动发展——中部崛起的现实选择温州模式对武汉经济发展的启示中美外资并购法的比较分析及启示跨国直接投资对中部区域创新的影响中部正在塌陷中部崛起必须解决六大难题中部经济发展的三大机遇中部崛起 惟有创新中部区域社会要素及结构分析中部人均GDP预测分析中部区域人才竞争力比较研究四、中部城市群研究加快郑州发展 努力实现中部崛起对中部地区实施都市圈战略的思考民营经济与中部城市群建设之战略研究区域化与城市化——建立中部地区网络型城市群的构想发挥科教园林特色优势 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构筑大中原城市群即大郑州都市圈的研究与建议做大做强郑州 加快实现中部崛起中部区域城市化现状及其发展战略五、中部科技创新研究中国区域科技和产业发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以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制造业湖南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基本构想构建充满活力的长沙区域创新体系立足科教特色 创新区域合作 努力培育核心竞争力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五维分析框架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与政策创新科技创新与私有财产权入宪的关系研究广西创新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中部五省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战略中部科技发展战略探讨六、中部产业创新研究论中部城市现代农业定位及发展对策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拉长产业链条 进—步发挥工业在城市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论武汉制造业发展战略——实施“车纲光药”产业创新工程的政策建议中部五省汽车产业发展研究依靠技术进步,实现河南纺织产业的崛起鄱阳湖区旅游业在中部崛起中的战略定位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源开发的互动关系研究推进企业战略联动 培育中部产业集群论区域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中部区域产业创新研究七、中部物流、金融、信息、市场研究建设物流枢纽城市 促进中部经济崛起物流项目的三层次测评模型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中部金融支撑平台建立的可行性分析华中大物流信息平台构想论中部金融联动信息平台建设GM(1,1)在区域经济分析预测中的应用中部市场结构分析大市场 大物流 大发展企业家与中部发展加大创新力度 实现跨越发展从合肥民营经济发展看中部崛起的载体中部民营企业崛起之路——浅谈中部民营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章节摘录

  首届中部论坛主题报告《中部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摘 要  一  湖北、河南、湖南、安徽、江西是中国中部边界相连的五个重要省份,各省的经济状况、政策效用等呈现明显聚类特征,它们在东西南北的区域发展中形成了举足轻重的中部区域经济体系,是中国的粮仓和现代工业的摇篮。2002年,中部五省总人KI 3 24亿、面积84万平方公里、国内生产总值 2.15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25.7%、8.8%和18.22%。  胡锦涛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中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指出,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发挥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二  然而.面对东部繁荣、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中部经济整体发展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趋缓势头。2002年,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GDP占全国的比重在1996年的基础上分别上升0.83、1.1、0.43 个百分点,而中部下降1.01个百分点。中部的"三农"问题越来越严重、产业结构转换越来越困难、 资源被拉空现象越来越突出,中部正在塌陷!  全国100强企业中,中部只有3家;全国500强企业中,中部入选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仅占全国 500强总营业收入的3.4%。全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三大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均在27万元/人左右,而中部分别为9.68、5.17、6.11万元/人。  2001年中部万人所拥有的科技人员数为16.7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61人,远落后于东部的 37.01人;中部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科技人员人均经费支出、科技三费占财政支出比重、企业产品开发费占销售收入比重四项指标分别为0.60%、2.16万元、0.81%、0.68%,全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9%、3.32万元、1.08%、0.72%;技术市场成交额只有12 42%,远远低于东部的72.81%;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也只有10.92%,低于全国15.94%的平均水平。  2002年中部拥有城市147个,其中超大、特大城市各1个,大城市34个、中等城市74个、中小城市33个、小城市4个,主要沿京广线和长江流域分布,构成"十"字形城市群架构。2001年,中部城市化水平达到31.25%,与全国37.7%的城市化水平差距明显。1991~2001年,全国城市平均增长速度为3.82%,中部为2.48%;市区非农业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占城市总数的比重,全国平均水平为5.18%,中部仅为3.19%。

编辑推荐

  自古以来我国的中部地区就是著名的粮仓,“湖广熟,天下足。”这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地位的历史写照,而现在它也是我国现代工业的摇篮。在东西南北的区域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举足轻重的中部区域经济体系但同时它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对于中部地区经济的长足发展有阻碍,本书就是对首届中部区域创新论坛会议里各方所作的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的汇集。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部发展的现状、战略与对策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