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与人的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刘明合  页数:206  

内容概要

  《交往与人的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立足于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相结、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方法,系统论述了交往范畴与唯物史观的内在联系、交往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交往的历史形式与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全球化与人的发燕尾服、网络交往与人的发展、制度与人的发展、我国现阶段的交往与人的发展等问题,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的发展问题的研究。

作者简介

刘明合,男,1968年12月出生,山东省沂源县人,法学博士,泰山学院副教授,科研处副处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发展研究。199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政治学专业,获得法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近年来在《学习与探索》、《社会科学辑刊》、《理论探讨》、《生产力研究》、《理论与改革》、《求实》、《理论探索》、《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理论教育。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CSSCI收录6篇,成果曾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泰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书籍目录

导言:人的发展与交往研究的视角转换一、问题的提出二、马克思对交往与人的发展关系的基本阐述三、框架结构和基本内容第一章  交往范畴与唯物史观的内在联系一、交往的含义及类型(一)交往的含义(二)交往的基本类型二、交往与社会经济、政治及思想文化结构三、交往与实践的关系第二章  交往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一、人的发展的含义二、交往与人的本质的生成及发展(一)交往与人的社会关系本质的生成及发展(二)交往与人的劳动本质的确证及发展(三)交往与人的需要本质的生成与发展三、交往为人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一)人的发展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占有(二)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三)交往促进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的变革,为人的发展提供社会条件四、交往与人的主体意识的生成及发展第三章  交往的历史形式与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一、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交往形式与人的发展(一)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交往形式(二)前资本主义社会交往形式下人的发展二、资本主义社会的交往形式与人的发展(一)资本主义社会的交往形式(二)资本主义社会交往形式下人的发展三、共产主义社会的交往形式与人的发展(一)共产主义社会的交往形式(二)共产主义社会交往形式下人的发展第四章  全球化与人的发展一、交往的扩大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二)交往的扩大与世界历史的形成(三)世界历史不仅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更直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交往与全球化(一)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二)世界交往活动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三、全球化条件下的交往与人的发展(一)全球化条件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交往(二)全球化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第五章  网络交往与人的发展一、计算机网络与网络交往(一)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及发展(二)网络交往二、网络交往的主要形式(一)电子邮件(二)公共网络交流平台(三)网络聊天(四)网络寻呼(五)网络游戏(MUD)(六)网络调查(七)网络搜索与浏览(八)文件传输与远程登录三、网络交往是人类交往方式的革命(一)网络交往克服了以往人类交往的时空障碍(二)网络交往增强了人类交往的互动性(三)网络交往改变了传统交往主体的观念(四)网络交往实现了人类交往中的真正平等(五)网络交往扩展了人类交往的手段四、网络交往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一)网络交往促进了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二)网络交往促进了人们需要的发展(三)网络交往促进了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四)网络交往促进了人的活动及能力的发展第六章  制度与人的发展一、交往与制度二、交往与制度创新三、制度、制度创新与人的发展第七章  我国现阶段的交往与人的发展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二、我国现阶段交往方式的变迁(一)从以人的依赖为特征的共同体交往到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交往(二)从以身份为基础的交往到以契约为基础的交往(三)从重人情关系的封闭式交往到重利益关系的开放式交往三、我国现阶段人的发展的现状及目标(一)我国现阶段人的发展的现状(二)我国现阶段人的发展的目标四、扩大交往,促进人的发展目标的实现(一)进一步促进社会流动的有序、合理进行(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广泛开展国际交往(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结束语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交往与人的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丛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交往与人的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书还没开始看。不过感觉还挺不错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