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历法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常秉义  页数:298  
Tag标签:无  

前言

常秉义先生学贯中西,汇通古今,多年致力于《周易》的研究,对东方文化的精髓有深刻的理解,对易道原理的领悟有丰厚的造诣。其已经出版的《周易与历法》、《周易与汉字》等著作,皆能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因而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相当强烈的反响。常秉义先生的新著《周易与中医》一书,深入系统地论述了医易汇通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崭新而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其中关于天人合一、太极阴阳、五运六气、八卦九宫、天体运行节律、时空运动结构、周天公度全息模式、藏府经络气血理论等的阐述,无不渗透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易道思想和作者本人贯古通今的真知灼见。大千世界,繁衍有度,苍茫宇宙,错落无垠,中国古人用以描述这无限运动过程的符号数序,是对自然法则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洛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早在六千年前,那令人奇异莫测的神秘数图,就启发和开凿了炎黄祖先超凡的灵感和智慧,并创造了《周易》这样震撼古今中外的鸿篇巨制,从而引出后学三千易著和统领中华民族文化得以世代传衍的易道思想体系。孑L安国为《尚书》作序,推崇“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而《周易》就是大道之源。大道即自然之道,生命之道、社会之道莫不尽在其中。老子通于大道,孔子精于常道,而易之道广大悉备,有天道、有人道、有地道。其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囊括宇宙,包罗万象,诚可谓“范围天地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内容概要

八卦是在古天女学的基础上发现的,它是与天文历纪协同发展起来的,也是古代天文学历数的最初形式。因此,通过古代历数,可以证实八卦与天文学的兼容关系。八卦与六十花甲数一起,不仅可以动态反映天象,而且还能推演历数。

作者简介

著名易学大师常秉义教授是国内外屈指可数的易学权威之一。他精通河洛数理、皇极经世、梅花易数、六爻、风水、股市行情预测等,被多家大学、机构聘为教授、顾问等职。2006年,由全球华人联合会世界易经总会、全球华人联合会易经研究院等40多家各国著名易学机构提名产生的2006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百名易学人物,常秉义大师名列前茅。2007年,在第十回世界易经大会中,经世界易学专家评审委员会评议:常先生被授予“世界著名易学导师”称号。
常先生著述甚丰,著作等身。其代表作有《周易与中医》、《周易与历法》、《周易与汉字》、《易经与大智慧》、《周易与股票市场预测》、《焦氏易林注》、《皇极经世真诠》,点评《纬书集成》等40余部专著,为弘扬大易作出了突出贡献。

书籍目录

序原序再版序言第三版序言第一章 总论 一、概况 二、周期运动的时空结构 三、天体运行节律与人的关系    (一)年周期节律    (二)日周期节律    (三)月周期节律    (四)超年周期节律    (五)天体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四、宇宙圜道观与全息论  五、《周易》与天文历数的关系  六、《周易》预测学原理    (一)“取象比类”的全息思想    (二)干支周期    (三)阴阳感应原理    (四)预测信息的提取与处理 七、干支周期与六十四卦的关系  八、周天公度周期模式  九、古代历法  十、二十四节气  十一、太极阴阳法则  十二、九宫、八风及全息公度模式  十三、全息的递进制分形模式  十四、五数与六数  十五、易学的思维方式第二章 阴阳五行之道  一、阴阳之道    (一)概述    (二)干支阴阳  二、五行之道    (一)五行相生    (二)五行相克    (三)五行乘侮    (四)五行承治    (五)五行制化    (六)干支五行的分类 三、阴阳与五行的关系第三章 八卦与六十四卦 一、先天八卦    (一)第一周期    (二)第二周期    (三)第三周期 二、后天八卦    (一)播五行于四时    (二)后天八卦与二十四向图 三、六十四卦第四章 河图与洛书      一、河图    (一)河图为《易》之本    (二)河图与天文    (三)河图与五行    (四)河图与干支阴阳五行    (五)是数学结构、更是具有“生克之机”的生命结构模式  二、洛书    (一)洛书九宫与后天八卦    (二)洛书与天文    (三)洛书是数学、生命结构模式    (四)洛书由河图演变而来 三、河图与洛书的关系第五章 律吕阴阳 一、律历调于上古 二、五音六律八节风 三、十二律吕与三百六十音 四、八音与六十四卦 五、律吕声音调理疾病第六章 北斗极星与二十八宿 一、北斗极星与二十八宿 二、十二辰、次 三、地之分野    (一)十二宫分野    (二)九宫分野 四、易卦与二十八宿 五、二十八宿说《易》第七章 纳甲学说 一、纳甲概述 二、纳甲起源  三、纳甲说《易》第八章   《太玄数》中九的循环  一、九事    (一)一为规模    (二)二为方沮    (三)三为自如    (四)四为非他    (五)五为中和    (六)六为盛多    (七)七为消、八为耗、九为尽弊  二、九年  三、九天第九章 四进制模式——爻辰说  一、爻辰说内容  二、爻辰说与纳甲异同  三、爻辰说《易》第十章 6×5×12的卦气说  一、概说  二、卦气讲天运地化、万物迁变  三、卦气说《易》举例  四、十二月卦第十一章 五运六气之道  一、概说  二、运气周期与市场之关系第十二章 东、西方时空观的异同 一、天人合一思维_ 二、相反相成的两极转化运动结构 三、两极环形结构 四、质朴的自组织结构 五、宇宙网络结构 六、五行网络结构 七、模型论之异同第十三章 现代预测经典——江恩理论 一、江恩周期循环交易年 二、江恩10年周期 三、江恩圆图24等份 四、《周易》与江恩理论之关系    (一)公度年概念与波动法则    (二)公度法与百分比法合璧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律吕阴阳一、律历调于上古中国古代乐律起源甚古,它伴随天文学、易学而来,亦即易卦干支律历度数体系。音律与天地阴阳运动与生俱来,“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先王定乐,由此而生。”(《吕氏春秋·仲夏纪·大乐》)如著名的五星与五声、八风与八音、十二星辰与十二律吕、六十四卦与六十四音阶等。《乐记》日:“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如此,则乐者,天地之和也。”音乐同天地万象一样,由天地之间阴阳、刚柔之气相荡相摩而生:震雷艮霆、巽风兑雨、离日坎月,周流于天地六虚之间,一寒一暑,春生秋杀,所谓“四时行焉,百物生焉”,由是而成一阴一阳和谐之天乐也。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即天地二十八宿、十母(天干)、十二子(地支),钟律调自上古,建律运历造日度,可据而度也。合符节,通道德,即从斯之谓也。”《吕氏春秋》曰:“乐所由来者尚也。”尚即上古,钟律来自上古。据文献记载,伏羲氏创制五十弦之琴。《世本》日:“庖羲氏作五十弦。”比伏羲稍晚出的“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吕氏春秋·古乐》)黄帝时代伶伦作十二律。帝舜时已有“八音克谐”之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周易与历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1条)

 
 

  •   常老师的书总是深入浅出,脉络清晰。对于易学的研究功力深厚,推崇!
  •   这本书引用古文很多,将这些古文串联在一起,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书
  •   还没看,需要花时间慢慢看,细细读 。
  •   内容较广,有深度,慢慢研习
  •   正在读,不好懂,下功夫慢慢读
  •   很好的一本书 快买吧 不买就没有了。
  •   太多废话,徒增篇幅
  •   历法的知识是基础,必须补上
  •   有天文,有数学,有历法,有医学,有现代科学,有。。。。包罗万象。很开脑子的。水平所限无法写书评滴,不过有两个字的理解比往常更为深刻了即“时空”。
  •   缺乏作者自己的见解
  •   人生一世,最开心的莫过于整明白些道理和碰到些开心的事,明明白白存在、开开心心生活。幸福,需要过程。
  •   书中引用古籍或其他人的话语很多,占了每篇文章的大半。而看到作者的观点很少,且显得杂乱无章,条理混乱。对于在周易上基础还薄弱的读者,看起来就相当费劲,简直不知所云。不过认真看,也会收获很多的。另外关于书的封面设计,印刷、包装还算不错。
  •   以前在学校图书馆看过,还行。只是对古历法感兴趣感兴趣
  •   周易的研究的沉疴:只有分析解释,没有突破质变。
  •   书装订的不错,内容可以,但书里面有错别字,八卦图有印的。
  •   建议新手别这本,里面写得毫无条理,东拼西凑的感觉,又夹杂作者很多个人观点在里面。看完之后会真正觉得易经就是天书~!
  •   内容东拼西凑,但是也可以一看!
  •   刚入门的话比较难懂。
  •   是一部数理悉义之宝典,常教授是当今易学奇才,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   《周易与历法》是一本不错的书。从装订到内容都算是可以的。这是我需要说的话。
  •   书很专业,就是很费神,物有所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