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完整的人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庞世伟  页数:297  
Tag标签:无  

前言

庞世伟博士的学位论文即将出版,请我作序,我欣然应允。在工作忙碌之际,思绪不免有些纷繁。世伟是我认识较早的学生之一。他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沂蒙山区一个偏远的山村,少年时期艰苦的家庭条件和人生阅历,造就了他率真而坚毅的性格,但又不乏才气和灵性。1990年9月世伟考入山东大学哲学系,学校良好的人文氛围唤醒了他的艺术灵性,正常的专业学习之余,世伟还利用课余时间到校书画研究院学习书画艺术。在第二学年,我给他们班主讲《美学原理》课程,开始了我与他的更频繁接触,其间他经常向我请教一些美学与艺术理论问题,1994年世伟毕业撰写的学士论文《中西绘画美学比较研究》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毕业后,他分配至部队院校从事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踏实勤勉的作风又使他的学养与日俱增。2002年9月,世伟又考取了清华大学哲学系的博士研究生,师从于我主修哲学基础理论。根据他的学术专长,我与他共同拟定以马克思人学思想作为博士论文的主攻方向,论文题目确定为《论“完整的人”——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人的实践生成理论研究》。2005年初夏,世伟把博士论文的初稿交给我,在我第一次通读之后,感到既惊讶,又高兴。惊讶的是,在2004年底世伟的毕业论文还没有头绪,还处在酝酿阶段,我还担心会影响他的正常毕业,而仅仅过了不到半年时间,他竟然已经完成了这部20余万字的论文,其速度之快,不能不使人吃惊;高兴的是,论文并没有因写作的速度快而影响其学术水平和质量,相反,正是因为写的顺利、写的快,从思路上看,全文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完整感,作者始终把马克思“完整的人”即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这一主题贯穿于论文的每个环节、论点与论证之中。

内容概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完整的人”概念具有极为深刻的价值内涵。在后来的一系列经典著作中,马克思对“人的完整性”问题都曾做了进一步的理论阐述。因此从“完整的人”概念的提出,到对古希腊人“完整性”的相关论述,乃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正式提出、发展与最终成熟,都充分说明“完整的人”的生成问题是始终贯穿于马克思实践人学的一条红线。    本书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指导下,在考察“完整的人”概念的理论来源、理论基础、理论内涵及其逻辑演进,马克思视作“完整的人”范例的古希腊人的完整性,马克思“异化”理论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的基础上,对“完整的人”理论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建构了一个合理的逻辑结构;材料丰富翔实、立论准确、论证得当、逻辑清晰,具有很强的理论说服力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庞世伟,山东临沂人,1994年获山东大学哲学系学士学位,2000年获军事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任解放军工程兵指挥学院社科部副教授,中华美学学会会员,曾在《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清华大学学报》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完整的人”——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要议题  1.理论来源:马克思“完整的人”概念的历史语境    古希腊:对人的“和谐发展”的追求    文艺复兴:一个产生“多才多艺”的“巨人”时代    近代资产阶级的理想:和谐、全面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和能力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最高目标:“理想社会”与“全面发展的人”  2.文本与内涵:马克思“完整的人”概念的提出    “完整的人”概念的文本考察    “完整的人”概念的深刻内涵  3.“完整的人”概念: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完整的人”概念的理论基础:“异化劳动”      “完整的人”的生成:一个实践的客观历史过程    “完整的人”生成的唯一的现实的途径:共产主义    “完整的人”的生成问题:贯穿于马克思哲学的一条红线  4.“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完整的人”概念之逻辑演进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萌芽和初步提出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形成和初步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第二章  “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马克思论古希腊人的“完整性”  1.健美的体魄:古希腊人的体育与优生    贫瘠的土地与蓝色的大海    战争与体育    宗教与祭祀    平等的公民与公平的游戏    优生与训练  2.完美的艺术:古希腊人的审美与情感    希腊神话    史诗、诗歌与戏剧    雕塑、绘画与建筑    舞蹈与音乐  3.理智与精神的平衡:古希腊人的科学与民主    科学精神    民主制度    感性与理性的和谐  4.智慧、勇敢、节制与正义:古希腊人的四种美德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亚理士多德之后的哲学家  5.率真、自由与豁达:古希腊人的性格  6.优雅:古希腊人的气质第三章  “异化劳动”——马克思对工业化时代人的“片面性”发展的批判  1.马克思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异化”理论的批判    黑格尔的“精神异化”:两个“错误”的“颠倒”    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批判    “异化劳动”的本质:与人的“异己”性    “异化劳动”的表现:“四种形式”      “异化劳动”的产物:人同其私有财产的异化    “异化劳动”的根源:分工与私有制  3.马克思之后西方异化一批判理论的历史回响    马克思经济学一哲学批判:“异化”思维    “西方马克思主义”一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第四章  “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实践人学关于“完整的人”生成理论的新突破  1.西方理论人学的传统:人是感性一理性的动物  2.马克思实践人学的新突破:人是社会一实践的生成物    “实践”:马克思人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人的“实践”本质的表现:五种规定性    人的“实践”本质的特性:“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人在社会一实践中生成  3.马克思实践人学的价值意蕴:“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    “人的自由解放”:一个实践生成的运动  4.审美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美育何为?      美育:培养“生活的艺术家”  结语人在“归途”中参考文献致谢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完整的人”——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要议题众所周知,自古希腊时代提出人的“和谐发展”观开始一直到近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代,曾有无数的人类思想家们对“完整的人”的理想及其类似观念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究与大量的教育实践,并总结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因而,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完整的人”的概念正是在“扬弃”了以往“完整的人”理想及其类似观念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后而提出来的,并把它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可以说是代表了人类有史以来对“完整的人”理想之考察的最高思想成果。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这部早期“天才”著作一直没能得到以往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应有的重视和深入研究,因而《手稿》中提出的“完整的人”的重要概念也被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所忽视,甚至误解了,由此还导致了两个所谓“两个马克思”——“青年马克思”与“晚年马克思(成熟马克思)”,“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与“唯物主义”的马克思——的对立。概括说来,这一误解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曾深受这一观念的影响,即“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质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论完整的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分析得很透析,不错的书
  •   书籍看起来很旧,却是按照新书卖的。第一印象就不好了,影响读书的心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