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全集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作者:陈才俊 主编  页数:439  字数:460000  译者:杨广恩 注释  

前言

上下五千年悠久而漫长的历史,积淀了中华民族独具魅力且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无数古圣先贤、风流人物、仁人志士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索、探求与总结,而且一路下来,薪火相传,因时损益。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凝结,更是我们道德规范、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的集中再现。千百年来,中华文化融入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铸成了我们民族的品格,书写了辉煌灿烂的历史。中华文化与西方世界的文明并峙鼎立,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凡此,我们称之曰“国学”,其目的在于与非中华文化相区分。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其重要一点是,源于由国学而产生的民族向心力和人文精神。可以说,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主要原因之一乃是因为其有异于其它民族的传统文化!概而言之,国学包括经史子集、十家九流。它以先秦经典及诸子之学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观其构成,足见国学之广博与深厚。可以这么说,国学是华夏文明之根,炎黄儿女之魂。从大的方面来讲,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国家,可能会成为一个大国甚至富国,但绝对不会成为一个强国;也许它会昙花一现,但绝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而一个国家若想健康持续发展,则必然有其凝聚民众的国民精神,且这种国民精神也必然是在自身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本国人民创造形成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巨龙的跃起腾飞,离不开国学的滋养。从小处而言,继承与发扬国学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同样举足轻重,迫在眉睫。国学之用,在于“无用”之“大用”。一个人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卖干他的思维方式.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的成熟亦决非先天注定,它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形成的。国学作为涵盖经、史、子、集的庞大知识思想体系,恰好能为我们提供一种氛围、一个平台。潜心于国学的学习,人们就会发现其蕴含的无法穷尽的智慧,并从中领略到恒久的治世之道与管理之智,也可以体悟到超脱的人生哲学与立身之术。在现今社会,崇尚国学,学习国学,更是提高个人道德水准和建构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学热正在我们身边悄然兴起,令人欣慰。更可喜的是,很多家长开始对孩子进行国学启蒙教育,希望孩子奠定扎实的国学根基,以此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欣喜之余,我们同时也对中国现今的文化断层现象充满了担忧。从“国学热”这个词汇本身也能看出,正是因为一定时期国学教育的缺失,才会有国学热潮的再现。我们注意到,现今的青少年对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时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新世纪的大学生能考出令人咋舌的托福高分,但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这些现象一再折射出一个信号:我们社会人群的国学知识十分匮乏。在西方大搞强势文化和学术壁垒的同时,国人偏离自己的民族文化越来越远。弘扬经典国学教育,重拾中华传统文化,已迫在眉睫。本套“国学经典”丛书的问世,也正是为弘扬国学传统文化而添砖加瓦并略尽绵薄之力。本人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从事中国文化史籍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有年,对国学文化及国学教育亦可谓体晤深刻。为了完成此丛书,我们从搜集整理到评点注译,历时数载,花费了一定的心血。这套丛书集传统文化于一体,涵盖了读者应知必知的国学经典。更重要的是,丛书尽量把艰难晦涩的传统文化予以通俗化、现实化的演绎,并以大量精彩案例解析深刻的文化内核,力图使国学的现实意义更易彰显,使读者阅读起来能轻松愉悦和饶有趣味。虽然整套书尚存瑕疵,但仍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是怀着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情厚谊和治学者应有的严谨态度来完成该丛书的。希望读者能感受到我们的良苦用心。

内容概要

《孟子》是继《论语》之后的又一部语录体的儒家经典著作。共七篇十四卷。记载了孟子的言行和一些生平事迹。孟子思想十分丰富。涉及到政治、哲学、教育和文艺思想等各个方面,其中有不少的思想闪耀着时代的光辉,蕴含着历史的真知卓见。在我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有助于读者对《孟子》的理解,我们怀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愿望,精心编著了《孟子全集》一书。本书吸取了其他《孟子》版本的精粹所在,分别从原文、译文、注释、历代论引、评析、典例阐幽等六大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新颖的解读。力求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去接近《孟子》。感受《孟子》,使孟子的思想精神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让每个读者都能沐浴到两千多年前圣贤先哲的深邃智慧。

作者简介

作者:(战国)孟子 注译:杨广恩 编者:陈才俊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有作品《孟子》流传后世。

书籍目录

前言卷一 梁惠王上卷二 梁惠王下卷三 公孙丑上卷四 公孙丑下卷五 滕文公上卷六 滕文公下卷七 离娄上卷八 离娄下卷九 万章上卷十 万章下卷十一 告子上卷十二 告子下卷十三 尽心上卷十四 尽心下附录 孟子和《孟子》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卷二梁惠王下【导读】本篇共十六章。中心内容在进一步阐述和发挥仁政的思想和学说。孟子认为,仁义的准则应该是为政者处理国家政事的根本立脚点,仁义的思想应该贯彻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首先,在选用人才方面,施行仁政就应该任用“贤人”。选用“贤人”不仅是施行仁政的体现,同时也是施行仁政的有力保证。孟子主张在选用“贤人”的时候。应该进行多方面的深入细致的考察。不能只听左右近臣的话,也不能只听大夫的话,而且要听“国人”的反映,还要就实际的政绩进行考察。经过全面的考察,确认是“贤者”以后,才能加以任用。其次。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应该体察老百姓的疾苦,为政者应该和老百姓休戚与共,做到忧则与民同忧,乐则与民同乐。为政者只有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和老百姓休戚与共,做到忧则同忧,乐则同乐,才能得到老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国家有事,老百姓才能“亲其上,死其长”。在处理和邻国的关系上,仁政的原则就是体察邻国的国情。顺应邻国的民心。凡是符合邻国老百姓的利益,受到邻国老百姓欢迎的事就做;凡是不符合邻国老百姓的利益,不受邻国老百姓欢迎的事就不做。这些都反映了孟子的民本思想。

编辑推荐

《孟子全集》中孟子的民本思想是闪现于中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道强光。他所倡导的民本、仁政和王道三位一体的政治学说,是对孔子德政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完善。孟子被后儒尊称为“亚圣”,是“孔子之后第一人”。《孟子》被列为“四书”之一,是对中国的民族精神与气质、民族性格与观念有着深刻影响的儒家经典。此本《孟子全集》以全面、详尽为编写要求,在准确、精简的同时做到了新颖和实用,不仅是一本国学爱好者的案头必读之作,亦是一本学习语言技巧、锻炼口才的教科书。一部论理雄辩气势充沛的语录体哲学巨著;深刻影响中华民族精神与性格的儒家经典。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孟子全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这个系列的书确实不错,值得推荐

    不过这本孟子,背胶粘的不好,换货ing
  •   仁者鼎立天下!
  •   书是正版 印刷包装都很精致 内容全面~
  •   有些课文学过,还有些等有空在学习
  •   很好很精致,我很喜欢
  •   内容有点散,不是很易读,要静心阅读
  •   适合安静的时候认真滴看看。
  •   质量太差了,但也不忍心给差评
  •   排版不错,看着方便。译文也还好
  •   书的质量还是不错的呢
  •   比较不错的 书 图文并茂 深入浅出看的不累 有解析和范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