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

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陈宋生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9-02出版)  作者:陈宋生  页数:178  

前言

陈宋生博士选择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作为研究视角进行深入探讨,中国审计学会对此项研究给予肯定,并以课题形式予以资助。课题组经过齐心努力,完成了研究工作,研究结果成为《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一书,我认为很有价值。追溯中国特色的经济责任审计,大致启动于1985年。当时在东北和华东一带开始实施厂长经济责任审计,主要评价财务状况。次年,新成立不久的审计署就发文在全国开展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接着1988年开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审计。直至1999年5月发布《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标志着经济责任审计的正式开展。从1998年至2003年,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共审计国有企业领导人2.1万人,查出管理责任和直接责任违纪金额近1960亿元,有关部门运用审计成果,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查处,给予免职、降职与撤职处分2341人,党纪政纪处分238人,移送纪检监察部门查处731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50人(见《中国审计史》第三卷第440页)。可见,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种政府部门内部的制衡与约束机制,在促进保障与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发展、遏制贪污腐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也应该看到,由于各种主观与客观原因,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和效果还不尽如人意。譬如开始审计工作时被审计者已经离任履行新职,即所谓“先离任后审计”,导致“离任审计走过场”;又譬如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采用什么指标,在有些审计机关成为弹性选择。这都对经济责任审计的权威性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长此以往,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性将大受影响。有鉴于此,学术界和专业界必须加强研究,给以扎实理论和有效方法的支持。这正是陈博士课题组开展专题研究的特定背景。

内容概要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以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为例展开研究。作者首先回顾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历史沿革,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财务指标为主时期(20世纪80年代~1992年)、评价指标缺失时期(1992年~1997年)和财务指标与内部控制流程指标应用时期(1998年~现在)。当前政府审计部门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所依赖的评价指标,主要来自国资委确定的一套指标、以及财政部的《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这些指标在指标权重、目标值的确定和计分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完善问题,原因是由于存在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以及指标属性本身存在学习效率退步效应等。  作者随后采用实验研究发现,存在着随机运用审计标准现象,即审计人员容易随机运用他们对审计标准的判断。作出审计决定后,为了维护其审计决定的正确性,可能会强化其对审计标准运用准确性的解释,即固化现象。采用1984年至2006年审计机关违纪款处理数据的分析,得出与上述基本相同的结论。总体而言,审计机关在处理中,能够较好地执行审计有关规定,但是也存在着审计依据随意性运用的问题,表现在应上缴违纪款比率与应归还挪用款比率,呈出此消彼长的趋势,说明审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着寻求平衡的现象。

作者简介

陈宋生,男,生于江西石城。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现为北京理工大学会计系主任,高级审计师,副教授。曾供职于某省审计厅,并担任副处长,获“全省审计标兵”称号。参与或主持过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出版专著、译著、双语教材9部,在《审计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获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等多项奖励。

书籍目录

1 引言1.1 企业经济绩效1.2 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1.3 企业经济绩效与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异同1.4 文献综述1.5 本书的结构安排 2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现状与分析2.1 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演变2.2 评价指标的规制演变2.2.1 《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指标分析2.2.2 《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指标分析2.2.3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指标分析2.2.4 国资委法规的比较与分析2.3 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演变2.3.1 财务指标为主时期(20世纪80年代~1992年)2.3.2 评价指标缺失时期(1992—1997年)2.3.3 财务指标与内部流程指标并用时期(1998一至今)2.4 经济责任审计指标运用状况2.5 经济责任审计法规的演变分析2.5.1 法规分析2.5.2 评价指标中存在问题分析2.5.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6 国外经济效益审计中评价指标的应用3 审计标准随机运用的经验证据3.1 文献综述3.2 区别——巩固理论3.3 案例研究1的过程与结论3.4 案例研究2及结论3.5 结论与建议附录:关于审计标准判断的问卷调查4 审计差异化处理的实证分析4.1 问题的提出4.2 假设的提出4.3 数据与模型4.4 实证检验4.5 结论与建议5 平衡计分卡理论与经济责任指标体系的构建5.1 计量企业业绩评价模型的文献回顾5.1.1 绩效计量指标的改革历程5.1.2 计量指标的变化(1960年代一至今)5.1.3 多种计量企业业绩的计量模式回顾5.2 理论基础5.3 引入平衡计分卡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解释5.3.1 指标体系的理论解释5.3.2 对外开放与企业发展的需要5.3.3 法规要求5.3.4 政治需求5.4 指标构建原则与要求5.4.1 计量指标总目标与假设5.4.2 计量指标原则5.4.3 计量指标影响因素5.4.4 计量指标分类和计量尺度5.4.5 指标层次的构建5.5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案例分析——以美国审计总署的应用为例5.5.1 美国审计总署的平衡计分卡计量方法5.5.2 基于美国审计总署审计报告的案例分析5.5.3 美国审计总署运用平衡计分卡的特点6 基于中石化公司评价指标的案例分析6.1 中石化公司简介6.2 经济责任审计指标设计6.2.1 指标层级6.2.2 指标的权重设计与处理6.2.3 指标的衡量6.3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具体运用7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经济责任审计实证分析7.1 文献综述7.2 研究方法与调研方法7.2.1 预测试研究7.2.2 调研方法与样本7.2.3 描述性统计7.3 有关平衡计分卡理念的统计检验7.4 主成分分析7.5 结论附件:经济责任审计问卷调查表8 结论与建议8.1 结论8.2 建议参考文献致谢

章节摘录

插图:2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现状与分析在我国现有的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的运用中,除运用委托与受托双方签订的合约作为基础外,国资委、财政部、审计署等政府机关颁布实施的相关法规是另一个重要的来源与依据。本章回顾国资委及审计署及国外与经济责任审计类似的效益审计指标体系的演变。安排如下: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演变;经济责任审计中评价指标的演变;国外经济效益审计中常用的指标体系;分析存在的问题。2.1 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演变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11986年,国有企业经营层面改革。“放权让利”,国有企业大量发放工资福利,为控制这种现象,为确保国家财政收入和明确国有企业责任,推动了二步“利改税”和“拨改贷”。第二阶段是1987~1992年,改革所有权过渡。二轮“承包制”改革,采取“两保一挂”,包括保上缴税利,保企业技术改造,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但仍是国企领导人负盈不负亏,1986年开始部分“股份制”改革,影响不大。第三阶段是1992~至今,“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目前仍处于这一轮改革进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演变也体现出同样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计划经济色彩的评价指标(建国后~1992年)。建国后,我国长期实施计划经济,国有企业基本没有经营自主权,考核方法注重实务量的考核。政府评价方法是将企业产量等实物指标的计划与实际完成对比,产值和利润指标作为参考,但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产值和利润指标无法反映企业真正的经营业绩。

编辑推荐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介绍了:作者随后采用实验研究发现,存在着随机运用审计标准现象,即审计人员容易随机运用他们对审计标准的判断。作出审计决定后,为了维护其审计决定的正确性,可能会强化其对审计标准运用准确性的解释,即固化现象。采用1984年至2006年审计机关违纪款处理数据的分析,得出与上述基本相同的结论。总体而言,审计机关在处理中,能够较好地执行审计有关规定,但是也存在着审计依据随意性运用的问题,表现在应上缴违纪款比率与应归还挪用款比率,呈出此消彼长的趋势,说明审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着寻求平衡的现象。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