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思想家园

出版时间:2009-8  出版社:中国三峡出版社  作者:张世英  页数:22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我的思想家园》选取了北大导师张世英、厉以宁、林非的短文精品。他们都是年届八秩的老者,他们都是自己所研究领域的泰山北斗,他们都是这个社会的良心和守望者。所选文章短小精悍,深刻隽永。让我们宁静片刻,追寻大师的足迹,聆听智者的心声,体悟先生们悲天悯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作者简介

  张世英,1921年5月生,湖北武汉市人。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46年-1952年任南开大学哲学系助教、教员,武汉大学哲学系讲师。1952年至今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讲师、副教授、教授、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北大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黑格尔全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主编,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会会长,全国西方哲学学科重点第一学术带头人,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名誉顾问,美国传记研究中心名誉顾问,国际“哲学体系”研究会会员。南京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湖北大学兼职教授、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主要著作有《境界与文化》《哲学导论》《张世英学术文化随笔》《天人之际》《论黑格尔的逻辑学》《解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黑格尔小逻辑绎注》《黑格尔的精神哲学》《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黑格尔辞典》(主编)《北窗呓语——张世英随笔》《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等;以外文在国外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在国内报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译作有巴克莱著《人类知识原理》、库诺·菲舍尔著《青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新黑格尔主义论著选辑》。曾应邀到德国美因兹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日本京都大学作学术讲演。

书籍目录

人生感悟“为己”与“为人”做一个心灵自由的人无家可归与有家归未得我们都是“这一个”嗅觉灵敏的王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时间与人生灵魂与肉体的对话做一个有尊严的人重游三峡随想知趣不知趣“长相思”与“老处女”我的两只眼睛我看高考作文道家、审美与“虚实结合”今天,我们往哪里去?我看国学——传统与现代论境界境界与文化中西哲学与文化精神“我”和“我们”——关于个性的一点思考散文纪事悼亡妻——若兰贺麟先生引领我走上了哲学之路跟冯文潜先生学西方哲学旁听吴宓先生讲“英诗”冯友兰先生指引我初识中西哲学汤用彤先生引领我进入了“玄远之境”金岳霖先生让我爱上了分析哲学我与《光明日报》之一:我编《光明日报·哲学专刊》八年我与《光明日报》之二:忆加凡学兄我与《光明日报》夫子自道我的中小学时代流浪时期的彷徨,初进西南联大“哲学与文学的联姻”换了“人间”蹉跎三十年回归自我的思想家园人生感悟我的书斋我与北大文化评说推进建立当代中国哲学——张世英先生和他的“归途” 薛德震希望哲学:生长“能思想的苇草” 孙月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张世英哲学观 杨寿堪人生哲理两茫茫——张世英教授的哲学人生 赵小也张世英:散步时还想哲学问题燕舞李 舒肖畅张世英:30年求进步,30年寻归途 张弘

章节摘录

  《论语》:“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如果把这里的“为己”解释成为一己之私,把“为人”解释成为他人谋福利,那当然是天大的笑话。朱熹的《论语集注》倒是有一段切要的注解:程子日:“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知于人也。”为追求名誉,——“欲见知于人”而为学,则“终至于丧己”;为求自得,——“欲得之于己”而为学,则“终至于成物”。“为人”与“为己”是两种不同的为学态度,所得到的结果也大不相同:一是“丧己”,一是“成物”。  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这两种不同的为学态度推广为两种不同的做人态度。柳宗元自称:“年少气锐,不识危微,不知当否,但欲一心直遂。”不管人心之“危”,道心之“微”,不计较旁人之肯定与否,但欲直抒己见,别无他求,我看这种做人的态度正是“为学为己”的“为己”之意。反之,唯唯诺诺,惟他人之意志是从,效颦学步,不敢稍越雷池,这种做人的态度就叫做“为人”,抱着这种态度做人,其结果只能是“丧己”。  杨朱主张“为我”。这里的“为我”亦非为一己之私。杨朱实际上是要“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孟子骂他“无君”,正说明他反对君王,反对屈从,要作“为己”、“贵己”之人,不作“为人”、“丧己”之人。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但求“自得”,不肯“丧己”的高人雅士值得我们称颂啊!阮籍不为世之名利所累,自况“至人无宅,天地所容;至人无主,天地为所;至人无事,天地为放”。陆放翁不怕尸骨朽,不患史无名,但喜“墨成池,淋漓豁胸臆”。王阳明主张“学者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李卓吾劝人勿“舍己”,他也主张“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袁宏道、袁中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直摅胸臆”,言其所欲言。他们在为学、做人方面表现了何等超凡脱俗的高远胸襟!  可悲的是,这些不肯“丧己”之人,却往往横遭非议,甚至丧生。何以故?德国现代诗人哲学家海德格尔关于众人必然“沉沦”的理论,似乎可以用来说明为什么众人总是沦于“丧己”的道理。在海德格尔看来,人总是“在世界中存在”,总得与他人、他物打交道,这也就是说,人必然“被抛”人一种人世状态中;而人在这种人世状态中,总是有意无意地要按照一种外在的标准和并非本己的意志行事,这种标准和意志相当于我们平常所说的“自古皆然”、“人皆如此”、“一般认为”、“固不待言”、“习以为常”、“已成定论”之类的观念。如果把这类意思用一个笼统的“他”字来概括,那就可以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和喜怒哀乐都是取决于“他”,而非取决于己。换言之,常人总是在放弃自己,为他人而存在。海德格尔把这种状态叫做“沉沦”,“沉沦”的状态是“非本真”的状态。反之,摆脱“沉沦”,不受“他”的束缚,就是返回“本真”状态。用我们中国人的术语来说,“沉沦”、“非本真”就是“为人”、“丧己”,“本真”就是“为己”、“保真”。海德格尔深刻地指出,由于众人都按照这个主宰一切的“他”行事,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被磨平了”,“个性和自由选择被抹杀了”,特立独行之士“遭到压制和摧残”。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风”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他”。在茫茫人海中,特立独行者寥若晨星,众人、凡人则总是因“为人”而“丧己”,因“畏”“本真”而“沦”于“非本真”,只有极少数“木秀于林”的高士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宁愿丧生而不肯“丧己”。  如何才能达到“本真”状态?如何才不致于“沉沦”?前期的海德格尔认为只有靠对死亡的领悟,因为人在死神降临时,“沉沦”、人世已不可能,这时,人才领会到我们所说的“为己”、“贵己”的真谛和“为人”、“丧己”之无意义。

编辑推荐

  最负盛名的中西文化大家、人生感悟——经典青春、学术少年,回味传奇而充满诗意的生命旅程,诠释浪漫人生的文化情怀。  我在这里只想表示一个愿望,希望多一点“为己”、“贵己”之人,少一点“为人”、“丧己”之人,希望木秀于林、具有独立性灵之士少受一点“他”的压制和摧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的思想家园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