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英)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  页数:196  字数:92000  译者:周昊俊  
Tag标签:无  

前言

  英国作家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大器晚成,晚到目前所见文学史著作还来不及提起她,晚到我们刚刚知道她,虽然她在英国文学中自具地位,而且卓尔不群;——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末一点特别重要。即以英国女作家而论,读过了奥斯丁、勃朗特姐妹、艾略特、伍尔夫、默多克和莱辛等等之后,为什么还要读菲兹杰拉德呢。如此提问或嫌太过实际,但这的确是个问题。不妨简单地回答一句:因为她和她们不一样,非但如此,在我看来,她和世上所有作家都不一样。  然而此种不同在微妙间。菲兹杰拉德无疑是睿智的,但她不像奥斯丁那样借助某个人物表现一己的睿智,甚而让这睿智凌驾于所有人物之上;她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物心理总能体会入微,但这是一种坦然的、放松的体会,不像伍尔夫那样始终处在紧张状态;她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而不是诗的创造者,不像艾米莉·勃朗特那样把小说写成一首诗;她塑造的人物也以女性形象最具魅力,但不像夏绿蒂·勃朗特那样安排女主人公作自己的代言人,张扬一种“女性立场”;对她来说,体验总是胜于思考,所以不像默多克那样通过作品阐述自己的哲学,作为一位作家,她其实并不关心哲学问题;她不止一部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但并非像艾略特或莱辛那样关注社会问题或道德问题。她仅仅是要做个好作家,此外别无野心;我们读她,归根到底也是因为写得好。菲兹杰拉德自然不如上述几位地位崇高,但她继乎其后,却末隐蔽在她们的阴影之下。  优秀的作品或以情节胜,或以人物胜,或以主题胜,菲兹杰拉德所著则以风格见长,尽管风格离不开情节、人物甚至主题。有了这些,还有如何看待、处理和表现的问题,对于菲兹杰拉德来说,这可能更为重要。必须指出,风格有一部分关乎语言,在翻译过程中总归有所损失,倘若只看译文,对于原著的语言风格最好三缄其口;而风格的另一部分,譬如菲兹杰拉德的优雅沉静,细腻而又简洁,多少可以超越此种限制,让另外一种语言的读者所能了解。  在中国,菲兹杰拉德的名声大概起于她的《书店》的翻译出版,译者说:“这本小说,仅仅因为它的名字叫做《书店》,便值得付出。”这话很打动了一些有书店情结的读者,但不无误读之嫌。《书店》并非《查令十字街84号》一类作品,菲兹杰拉德也不是那种津津乐道于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事物的作家。显然,假如主人公弗洛伦斯在“老屋”开的是别的什么店,最终也得照样倒闭。书中写道:“当火车开出车站时,她坐在那里,羞愧地低下头,因为她生活了将近十年之久的小镇并不需要一家书店。”这里,弗洛伦斯同样误读了自己的遭遇,而作者并未替代她看透这个小镇与其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菲兹杰拉德塑造了弗洛伦斯,理解她,同情她,甚至赞许她,但弗洛伦斯并非就是作者自己。《离岸》中的尼娜,《天使之门》中的黛茜,《蓝花》中的卡罗琳,也都是作者着意塑造的女主人公,但她与她们同样保持着恰当的距离。译者谈到弗洛伦斯起念开书店,“仿佛要寻求一种叫做意义的东西”,但是这种意义究竟为何,作者始终末予揭示。她无意将一部作品归结于一种道理。《书店》如此,后来更见特色、更具分量的《离岸》、《天使之门》、《早春》和《蓝花》亦是如此。  菲兹杰拉德的风格,就体现于她与情节和人物之间这种关系,或者说,她对待它们的态度。菲兹杰拉德习惯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也很好地发挥了这一叙述方式的长处——对于小说创作来说,这是一种便于调控、可近可远的写法。作者既能真切体会某一具体情境之中的人物,也能置身此一情境之外予以冷静观察;不因过于切近而妨碍观察,也不因过于间离而阻隔体会。菲兹杰拉德是一位既充分,又克制的作家。她笔下的人物和情节总是“本来面目”,行乎当行,止乎当止,而她一视同仁,笔下波澜不兴。这最明显地体现在取材于德国诗人诺瓦利斯生平的《蓝花》中,有意见指该书“并没有过多地进行文学意义上的创作”,殊不知以此要求作者,无疑求马唐肆,她无非不制造、不渲染、不大惊小怪罢了。菲兹杰拉德的作品,读之如啜清茗,滋味徐生,《蓝花》尤其如此,好处要读完才能觉得。这个好处,是读别的书不大容易见到的。  对于菲兹杰拉德,很难讲这一切是技巧所致,还是修养使然。有一点应该提到,即她是过了六十岁才开始写作的。一位作家最初投身写作所形成的态势,也许会延续终生;很多人到老也摆脱不了粗糙、草率、幼稚和青春气,就是这个原因。而我们常常把这种惯性看作作家的风格了。菲兹杰拉德则是在自己的生活中已经汰尽了这些之后才从事写作。她不是要达到什么,而是在规避什么。——前面我讲菲兹杰拉德所塑造的人物都不是她自己,可以换个说法:他们是她,但不是现在的她;她历尽人生之后,回过头去看着过去的这些自己,其间的距离是一己的阅历,是她对于这个世界的彻悟。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令人惊讶的小说。寥寥数万字加上紧凑的情节,使之更加显得简短,而内容的张力又使故事的发展就像一枚枚控制精确的炸弹。《离岸》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它有力、轻盈、成熟、优雅……    她的小说有一种让人期待的完美,技艺精湛而不留痕迹,读起来是一种纯粹的享受。           《离岸》就像特纳的水彩画。故事就像一部优质的引擎,一路平稳地将你带到最后的高潮。

作者简介

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1916-2000)是当今英国文坛最杰出,最受读者欢迎的小说家之一。她的三本书获得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提名,分别是:《书店》(1978),《早春》(1988)和《天使之门》(1990)。1979年,作者凭借《离岸》一书荣获该奖项。1995年,她的作品《蓝花》

章节摘录

  1  “你要我们为你的‘大无畏’号隐瞒一些事实?大家聚在这里就为了商量这个?”理查德问道。  “大无畏”号的主人点了点头,很高兴大家这么快就领会了他的意思。  “这只是一个做买卖的小点子而已,但这似乎是唯一能解决我难题的办法了。在座的各位只要同意不提及我的漏水问题,或者说不要产生类似的质疑就行了,当然喽,除非买主直接询问。大家应该不介意这么做吧?”  “你的意思是要我们对别人谎称‘大无畏’号根本不漏水?”理查德耐着性子问道。  “这么说可能太夸张了。”  船主们的会议,就好似潮起潮落般频繁,所有的会都在理查德的“吉姆王”号上举行,“吉姆王”号被改造前是一艘吨位级别的扫雷艇。它以其干净无瑕,永久常新的银灰色外表,彰显出对业余者的一种鄙夷,使任何其他船只顿时变得黯然失色。更何况,它的吨位几乎是其他船的两倍。船如其主,身穿深蓝黑色宽松衣的理查德,牢牢控制着会议的进程。然而,另一方面,他却又极度想要摆脱这一职责。他们所在的巴特希河段被上游一些高级奢华住宅一览无遗,同时又处在伦敦港市政府的监管下,居住在这里,理所当然得有一定的行事准则。理查德是世上最不愿意强加这一标准的人之一。但必须得有人这么做,而此刻,除了理查德以外,却没有其他任何人肯担负起这个职责。幸运的是,理查德无须刻意在别人面前体现他的职责感。他在战争时期曾服役于英国皇家海军志愿后备队,再加上他始终具有的非凡气质,这一切都足以表明他的责任心了。  理查德甚至根本不想主持这种会议。有这样的一个团体,他本该更加高兴才是。但是这些船主中,有好几个只是租了船,而非真正拥有它们,所以也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团体”。  “吉姆王”号停靠在岸边,几乎被覆盖在巴特希桥的阴影下。上游两百码远的地方停留着几艘旧式的泰晤士河木制驳船。在这之间有一个巨大的海湾,海湾附近还有一个垃圾处理口岸和一家啤酒厂。对这些船居者而言,他们既不属于陆地,也不属于河流,但他们本该比现在更加得到别人的尊重。他们曾经鼓起勇气打算移居到切尔西①的岸边,一九六○年代早期,切尔西区居住着许多人口,个个工作体面,收入颇丰。他们试图模仿岸上人的生活方式,但却始终不能心随人愿,无法适应,这使他们大受打击,于是他们不得不撤回泥泞不堪,潮水涌动的船港。随之而流逝的还有更多其他东西,全都被潮水无情地冲走了。  从生物学角度而言,作为海上居住的生物,他们可以说是成功的,因为他们不会轻易离开这里。就算是卖船、离开河段也实在是逼不得已的举措,这就好比是早期的海陆两栖动物在绝望中选择了陆地生活一样。而在那次尝试中,许多动物都因此灭绝了。  理查德扫视了一下他那坚实的黄铜镶边的桌子。他能感受到今天每个人的举止都很规范得体,状态极佳。他们必须讨论一下“大无畏”号的问题,更何况毕竟是威利斯——“大无畏”号的主人——主动要求大家对他这件事出点子,于是理查德便开始详细地询问起大家的意见:  “罗切斯特?格蕾丝?蓝鸟?莫里斯?轻松时光?敦刻尔克?勇敢之心?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理查德喜欢用船的名字来称呼大家,这样做无可非议,原则上来讲,这些船平时都停在港口,而大家也都待在船上。莫里斯是一个和善的年轻小伙子,他刚来这里时,就意识到理查德还是会一如既往地这么做。莫里斯的船头用镀金刻着“唐兹齐普奥齐尤真四世”这几个字,如果按照惯例的话,他应该就被叫做这个名字了。他后来给自己的船重新起了名字叫“莫里斯”号。  没人愿意先站出来发言。六十五岁的威利斯是一个航海艺术家,他坐在那里,双手放在桌上,头微微下沉,只露出他布满黑灰色头发的尖而长的头顶。下游突然传来一阵船只汽笛的长啸声,暂缓了压抑的寂静。这是泰晤士河上的一种特定信号,代表船只即将离岸远航。四周潮水迭起,而他们的船却依旧停在泥泞的口岸。  理查德听见外屋传来一阵轻微而又非同寻常的声响,于是他彬彬有礼地请求离开。或许等他回来后,他们对这个棘手问题的讨论能取得一点进展。  “你在做些什么?劳丽①?”  劳拉面前摆着一本烹饪书,正在切东西。她瞪大双眼,神色疲倦地向理查德瞥了一眼,那种眼神是在英格兰中部乡村长大的她所特有的,要不是嫁给了他,劳拉本该在那儿过着悠闲的放牧耕种生活。理查德知道,劳拉忠于自己的表示,就是她从不会向除了他以外的任何人抱怨这样的生活方式——放弃舒适奢华的住宅,而选择住在伦敦中部的小船上。每月回老家一次,她总得反驳任何关于让她搬家的提议,并且告诉家人,泰晤士河上的人们都很风趣幽默。他们俩坦诚相待,无须任何虚情掩饰。理查德面对生活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人生的某一段路一旦走完,他总能释然地把它当成过往的回忆,并且对所有的事情,他都善于作出合理的解释。然而,唯独对“吉姆王”号,他却有一种超越言语的依恋和不合之情。以他的财力,他本可以买一幢大房子,要知道对“吉姆王”号的改造确实是花了不少钱。如果河流带给他的只是一种虚幻而非现实生活的感受,那他可能早就弃之而去  了。  “差不多都快结束了。”他说道。  劳拉向后甩了一下略微潮湿的长发。按理说,她的妆容打扮得归功于许多人的打理:理发师,前一个理发师,医生,另一个医生(当她觉得第一个医生没给她带来任何起色时,她就又找了一个来)。不过不管有没有这些人的悉心打理,劳  拉都是那么的美丽。  “屋里装了新的排气扇,应该还行吧?”理查德接着说道,  “当然可能还是有一点残留的蒸汽……”  “我恨你。你就不能不和这些人来往吗?”  会议室里,姗姗来迟的莫里斯正在说一些可能对威利斯有利的话。他是一个极富同情心的人。莫里斯的工作赚不到什么钱,他每晚的职责就是安排去邻近的住宅区接待一些男士,把他们带回自己的船上,为他们提供服务。他不是天生赚钱的料,但却并不因此憎恨命运不公,或其他任何事情。那些真正关爱他的人很难使他明白他们的感受,因为对敌对友,他总是一视同仁。比如,他勾搭的一个坏贼哈里,把莫里斯的船当成了赃物的窝藏地,而莫里斯对此却毫不在乎。理查德和劳拉是对此事不知情的少数船主之一。对这件事情,莫里斯似乎还总是引以为荣,因为对他来说,哈里和别人不一样,他不能算是一个客人,而是一个寻求帮助但不考虑偿还的熟人。  “我应该也得告诫哈里不要说起漏水问题。”他说。  “他对这个了解多少?”威利斯问道。  “他以前是国家商船队员,如果有人来看‘大无畏’号,可能会问问他的意见。”  “我从未看到他和任何人说过话。他也不常来,不是吗?”  就在此刻,“吉姆王”号似乎受到了惊扰,整个船从头到尾明显地倾斜了一下,所幸没有东西掉下来,因为船上的所有物品总是摆放得井井有条,给人一种切实的安全感。但船的确是移动了,它微微地晃了一下,然后又浮上来,是涌动的潮水把船抬了起来。  同时,在座的各位也感到了一丝不安和战栗。巴特希河段潮涨和潮落分别要持续五个半小时和六个半小时。这就意味着在之后六小时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将暂时脱离平静的港湾,漂浮在潮水上。每个人都深切地感觉到自家船的修补处和缝隙处紧绷的压力,就仿佛是他们自己身体里的疾病一般。他们虽然恐惧却又非常想回去看看,担心是不是连最后一个修补的地方都已被潮水冲垮了。要知道泰晤士河上的平底船没有龙骨,只是漂浮在浅水几英寸深的地方。他们中间唯一一个保持镇定的是“罗切斯特”号的主人伍德罗,他是一个小公司的退休董事,非常热衷于对爱船的维修工作,因此潮水对伍迪①并不构成真正的威胁。然而,他却还是感到有点  焦躁难耐,因为在他看来,“罗切斯特”号在水位线下方的线条非常优美,遗憾的是,之后的半天里,这完美的一幕又要被潮水淹没,消失在视线之外了。  河段上的每艘驳船都发出了一丝微弱不祥的敲击声,这声音不比关橱门的轻微声音响多少,但是紧接而来的将会是更加嘈杂不安的声响,每一块船底板,每一根船木,每一块护墙板都如枪响般发出连续的嘎吱声,甚至就像人类痛苦的低吟声。这些发了疯似的旧船只,因为没有货物的承载,在潮水中高高浮起,等待着主人的归来。  理查德像一个能干的海军中校,即便是隔着厚厚的柚木板,都能察觉到会议中的不安氛围。过去的那么多年里,如果派他去公海出航的话,他绝不会在哗变的时候还高枕无忧,毫无警觉的。  “我最好还是叫他们回去吧!”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令人惊讶的小说。寥寥数万字加上紧凑的情节,使之更加显得简短,而内容的张力又使故事的发展就像一枚枚控制精确的炸弹。《离岸》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它有力、轻盈、成熟、优雅……  ——伯纳德·勒文,《星期日泰晤士报》  她的小说有一种让人期待的完美,技艺精湛而不留痕迹,读起来是一种纯粹的享受。  ——弗兰克·科莫德,《伦敦图书评论》  《离岸》就像特纳的水彩画。故事就像一部优质的引擎,一路平稳地将你带到最后的高潮。  ——弗兰西丝·塔里亚费罗,《华盛顿邮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离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6条)

 
 

  •   这是一本令人惊讶的小说。寥寥数万字加上紧凑的情节,使之更加显得简短,而内容的张力又使故事的发展就像一枚枚控制精确的炸弹。《
  •   她的小说有一种让人期待的完美,技艺精湛而不留痕迹,读起来是一种纯粹的享受。
  •   这本离岸是买的一堆书中最小最薄的一本了不用花太长时间就能读完很喜欢封面上的话:他们既不属于河流 也不属于陆地
  •   一书受到广大英国文学爱好者的追捧和赞赏,文学评论家和报刊杂志评论员也都给予了该小说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该书于一九七九年获得英国文学布克奖,它无疑是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
  •   离岸
  •   英国作家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大器晚成,晚到目前所见文学史著作还来不及提起她,晚到我们刚刚知道她,虽然她在英国文学中自具地位,而且卓尔不群;——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末一点特别重要。即以英国女作家而论,读过了奥斯丁、勃朗特姐妹、艾略特、伍尔夫、默多克和莱辛等等之后,为什么还要读菲兹杰拉德呢。如此提问或嫌太过实际,但这的确是个问题。不妨简单地回答一句:因为她和她们不一样,非但如此,在我看来,她和世上所有作家都不一样。
  •   情节紧凑,故事挺吸引人的,结局很引人深思!好书!喜欢!
  •   英国布克奖的相关作品,我一直想看。大概布克奖类似于国内的茅奖一个等级吧?跟了快一年,因为价格的原因始终不曾入手,这次当当活动给力,姐含泪都收鸟!PS:当当,你的评价系统能不能给力点儿?我从“我的评单”那个途径写评论,结果连写了两次都没发出去!我这一单一共买了十四本书,算这遍我一共写了42篇评论了!如果那个渠道不能发评论,你干脆把评论功能直接关了就好了。想累S姐啊?!
  •   这是一本令人惊讶的小说。生动幽默。很喜欢
  •   看了菲兹杰拉德运《书店》后,又接着看此书。喜欢作者那种不偏不倚的观察态度,从人、动物、事物等细节处体味人生百态。特摘录一段(P29):
    出于一种固有的自尊,这几年来,小花猫总是试图将自己的身体舔干净。但是它的全身反而因为来回翻滚裹上了一层厚厚的泥土。它总是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仅要适应潮水和季节的更替,还要学会机灵地捕捉到船上的老鼠。对老鼠的大小,它有着特定的要求,差不多几个月大的老鼠,它才会抓来吃。并且本能地出于一种想当然的权威感,它总把吃剩的老鼠尾巴放在玛莎的脚旁边,以此来自我炫耀。尽管如此,它还是会受到那些大老鼠的追逐和威胁。这导致它对自己的去留感到很困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让它变得有些情绪反常和神经质。

    从这只小花猫的身上,我能看到更多的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表现。
  •   英国作家菲兹杰拉德的另一本小说,还不错!
  •   文字很平实,却透出一种很优雅的味道,翻译不错
  •   布克奖作品,还没看,希望不会太差
  •   很便宜 小说读起来正好消遣
  •   简洁、紧凑,有爆发力。书的品相也不错,便宜。
  •   语言朴实,故事虽然是各种波折,但是读起来没有压力,很轻松。里面的人物对待生活也是朴实的态度
  •   期待内容~
  •   之前活动的时候买了《蓝花》,这次选了这本;
    拿到手很喜欢书的装帧,牛皮纸质感的封皮,很质朴却很舒服!
    内页的纸张质量也很好!
  •   很有味道的小说,有机会找原著来读读
  •   这是菲兹杰拉德的杰作,收藏书籍,会尽快安排时间阅读。
  •   薄薄的书 写出了感人的故事 物超所值
  •   值得一看的一本book 适合在旅行的时候看看 带着一种平静的心静去看 你会喜欢上这本book .
  •   刚到,但书整体给我一种很好的感觉,应该不错。赞!快递服务也很不错!
  •   期待~ 很实惠
  •   封麵跟漂亮,物流很快。給我自己收藏的書朋友看著要我送她,嘻嘻,很喜歡書的感覺,首先從整體給滿分,明天看書,期待中…
  •   很建议读!作者的描述艺术性很具有独特性,这也是作者的获奖作品。
  •   好书,但读起来很难,阅读能力一般的人慎重
  •   很薄的一本书,看了觉得和世界级的小说家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   两个陌生人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变得很亲近,这取决于彼此的态度,人不能被现实束缚。
  •   和我读过的别的数不太一样
  •   值得一读。(就是包装不太好。)
  •   生而不为闻,只想读之
  •   正在读,还说不上好不好。
  •   挺感人的书,每个人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   3块钱买的,封面吸引了我,只是还没看,看完再来追加评论啦。
  •   爱文学爱读书,我们用于纸质书上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   这本书不是世界上最棒的,但它值得一看
  •   休息时看看,内容不错,是我喜欢的书。
  •   还是很不错的一本书,包装精美,值得阅读,讲述了一群以船为家的人的真实生活写照
  •   另一个世界
  •   就是写了一帮在穿上居住人的生活啊
  •   这本书,内容令我感触挺深的,推荐大家去看。
  •   打折时买的,很划算,内容还没看。
  •   做活动买的,封面很漂亮,印刷纸质都很好,内容看起来也是一本好书,超值啦~~
  •   3元,超值,内容还没看~
  •   但内容不错,喜欢菲茨杰拉德。
  •   看见书评力荐,文思巧妙的作品,就想买下来慢慢品读,装帧很不错,不过纸质有点薄,不过能这么便宜买来,算是物美价廉
  •   得奖作品
  •   妹妹要的书,据她说很好看
  •   一如既往的喜欢 多看大家的书 多增长知识
  •   买的书太多了,还没来得及看
  •   这个书真心很好看。我又是在打折的时候买的。还返现。超级happy
  •   促销买的,囤书
  •   书的纸质比较好,精细。
  •   今年当当网VIP活动还是可以的,书不错
  •   正在看,床头书,写得很细腻,影响睡眠了都~
  •   书还没有看,翻了翻应该是还不错的
  •   不错的书!正品!
  •   读书的时候在学校的图书馆看过,记得是喜欢的书,买来有空再看看
  •   趁特价囤书
  •   价格很划得来,书的质量也很好,物流超级快,清仓的时候买太开心了
  •   收到书发现书好小啊,特价时购入,原价有点不值。
  •   还没来的急看呢 不过书的质量很好哦 有阅读的兴趣
  •   很漂亮的书 非常喜欢 纸张也不错
  •   嘿嘿 书很赞
  •   质量很好,当当买书就是好。
  •   整本书看似平淡,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   一直想看这本书 “他们生活在河流与陆地之间”
  •   很好的一本书,写的很有情节,
  •   生活教会我们的事,这本书也会教我们;生活也许不会教会我们的事,这本书也会教我们。
  •   给朋友买的,希望她喜欢!
  •   这一套书都买了,去年看的
  •   还不错,挺好的。到货也很快、
  •   “他们生活在河流与陆地之间”,好
  •   不错,挺好看的~!!
  •   特价买的,还没看,应该还不错
  •   开始有点难懂,外国人名多
  •   虽然不长,但是看过之后很难忘。
  •   比较短,很快就看完了,感觉好不错
  •   纸质印刷好,还来不及看
  •   很喜欢这样的封面,暂时还没看
  •   存的口粮
  •   看上去还不错,但最近忙于考试还没来得及看。
  •   特价凑单入手,还行,值这个价
  •   还没有看 , 但是 挺好的。
  •   寒假阅读
  •   新书到货,这个貌似有点旧
  •   还没看,书很好
  •   无条件喜欢菲茨杰拉德,文风独一无二!
  •     《离岸》写的是,一群生活在船上的人。他们不是渔民,不是运输者,他们只是选择了,把家安在陆地与河流中间。在船上。他们的船,并不出航。
      
      不知是什么原因,使他们选择了这样的居所。不在坚实的地面上,而在充满漂泊感和不确定性的船上。但是他们一旦选择了这么做,就似乎无法摆脱摇摆和游离的命运,他们倔强。和岸上的人不同,他们仿佛在坚持着什么。
      
      “他们既不属于河流,也不属于陆地。”因此他们就像流浪者,无家可归。
      
      65岁的艺术家威利斯也好,严谨理智的理查德也好,感性而寂寞的尼娜也好,还有活泼而热情莫里斯、慷慨大方的伍迪一家……他们既是邻居,又是命运共同体,只为了,他们的船紧紧相连,他们的命运被绳索与水流贯穿在一起。不到万不得已,没有人愿意离开船。他们已经习惯了与风雨为伴,与邻居相依相偎。
      
      可是船也像岁月一样,会老去,家园一点一点被瓦解,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所有人都在默默坚持,也在默默等待这一天,离岸。
      
      首先从威利斯的“大无畏”号开始。那实在是一艘太老、太破、千疮百孔的船。但他也是威利斯一生的写照,他的作品、他的所有家当,他的荣耀和寄托。他决定卖掉“大无畏”号,可是他其实从未想过真正离开他的船。他做着白日梦,想要把船卖一个好价钱,然后住到某个小镇去养老。可是他实际知道,离开船他就是一个流浪汉了。他不会再有什么家,什么房子。
      
      尼娜,带着两个女儿生活在船上。她不愿去岸上和丈夫在一起。她爱他,她一直相信自己那么爱他。可是她甚至不愿去丈夫住的地方看一下。因为她知道,这是她最后的坚持了。她不能什么都没有。这是她的尊严,她的独立和自由,简而言之,她的灵魂所在。她不愿成为一个为爱而失去自我的女人,所以她迟迟不愿上岸。
      
      尼娜的两个女儿,玛莎和蒂尔达,一个聪明懂事,一个莽撞大胆。显然来自不同的两种血统。书里只是用了非常含蓄的方式告诉读者,玛莎的父亲是谁。那个人,不是一向来陪尼娜聊天、关心尼娜的莫里斯,却是身为船主核心人物的理查德。
      
      尼娜的丰富情感和她的爱,都如同水花一般落空了。她终于去找她的丈夫,渴望能将他唤回到身边,却发现事情如此怪异,丈夫从头到尾都没有理解过她,也不预备理解。他不愿住在船上,哪怕他在岸上只能寄居在一个彼此并不太要好的朋友的母亲家里,并且那份工作并不重要,他也不愿去改变这种现状。尼娜问他,难道一个人不应该与他的女人在一起,哪怕是住在船上……可他对尼娜说:你根本不配做一个女人。
      
      也许在男人心中,女人就应该是附属的,像藤蔓、像海贝、像水草一类的东西。她们不应该拥有独立的意志。
      
      玛莎认识了远方来的海因里希,他是一个富有的公子,他们之间产生了某种情愫。可是她和他之间有着天悬地隔的不同。他给予了理解。他不会去拆穿她的无知和蒙昧。他告诉她:两个陌生的人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变得亲近,这取决于彼此的态度,人不能被现实束缚。他鼓励她去追求她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们的交集只在这一刻,此后玛莎将随尼娜和妹妹一起去加拿大,海因里希则回到德国,但即使只有一刻的交汇,她也应该懂得了很多。
      
      理查德和妻子劳拉之间也有着深刻的鸿沟。劳拉厌倦船上生活,她不爱那些邻居。这使得理查德无法去讨好她。终于她离开了。
      
      还有伍迪一家,时刻准备着离开,却因为“大无畏”号的下沉,因为尼娜的外出,因为理查德遇袭……一件又一件的突发事件而拖延了行期,他们的慷慨和对邻人的爱,使得他们把自己的船变成了一座收容所。也使得离岸的决心变得模糊柔和。
      
      玛莎从未对尼娜说过她的心愿:离开船,爸爸妈妈住在一起,一家人在一起。尼娜也从未怀疑过玛莎的身世。可是在理查德遇袭之后,玛莎却喊他“爸爸”。出于无心的、或是为了应付医院的制度也好,这一声呼唤几乎是石破天惊的一颗鱼雷。
      
      最后,尼娜的丈夫来船上找她——他想挽救,但从某种意义上,他只是来再一次证实他是多么不习惯船上的生活。他带来了香水作为礼物,但却不知道尼娜是从来不用香水的。他与为失去邻人而痛苦的莫里斯喝得大醉酩酊,直至在风雨交加中,一起坠入湍流……
      
      故事的结局,或许算不上结局。离岸不可避免的了。从“大无畏”号的沉没开始,人们的命运一一浮出了水面,该沉淀的沉淀,该冲散的冲散,该飘逝的飘逝。离岸意味着什么?理想的破灭?爱的失落?失重状态的终止?一切都归于沉默。他们之前默默坚持的又是什么?谁又能说得清、道的明?
      
      你可以为这本书中的每一个人写一份自白,每一个灵魂都是独特的。佩内洛普的书就是这样,静水深流,她笔下的人物似乎都有深不见底的内心世界。我一直在想,尼娜和理查德,他们之间的那份隐秘而深沉的情感是怎样的,我一直想弄懂,他们之间那种既非爱情,又非亲情,但又无比重要的联系,以至于她被迫要离开的时候,他会受到了那样的重击的伤害——尽管那全然是一个意外。
      
      
      btw,我想再看一遍原著,翻译存在问题,是一种遗憾。
  •     “Off Shore”读过的Fitzgerald的第二本书。刚刚读完Bernhard,这本书实在是让人觉得清新,即使讲述的仍然是一群游历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人。
      
      书并不长,却同样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开头短短几页就让人完全为GRACE号上的母女三人的去留牵肠挂肚。
      
      一群住在河岸边船上的人,他们不能在岸上生活,因为循规蹈矩和一成不变以及世俗中庸让他们害怕;他们也不能在海上生活,因为飘忽不定以及不可知的风险又让他们胆怯。他们生活在河流和陆地之间,一刻不停地看着岸上的灯火和欢声笑语,想着,有一天我老,会回到岸上去,买一幢安静的房子,不再每天为漏水和潮汐担心。同时他们又在不停地幻想着出海,也许还可以把最初的那个有关远行和漂泊的梦圆了。然而最多,他们只能放下船边的小艇,在到达太远之前就回来。最后,他们要么丧身风暴—在河岸边(!!),要么因为衰老,贫穷或者疾病等原因被抬到岸上去,再也回不来了。
      
      然而爱并不足以构成其上岸或者远航的理由。他们只能尽可能长时间地生活在岸边的船上,互相鼓励和帮助,互相取暖,尽力在彼此的陪伴下找到勇气和力量坚持。
      
      要么理想要么现实,是他们无法做出的选择,理想的光芒太耀眼,现实的庸碌太可怕。生活在二者的夹缝间,直到被二者之一吞没吧。
      
  •     不属于陆地,也不属于河流,我在哪里?“你对你丈夫是什么感觉?”“已经不在爱他了”“这是真的吗?”“不是”“妮娜,你让我有些糊涂了”“我的意思是我已经不再恨他了。这无疑是一回事。”/她从不为自己做过的任何事情感到后悔,而是为她没有做而应该做的事情感到遗憾。
  •     记得当时看到这本书时,书封上写着——“英国当代文学最优雅,最独特的声音”。读完拿着本书,我必须承认作者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的优雅是毋庸置疑的。
      
      “他们生活在河流域陆地之间”。离岸的生活,漂浮在水上和梦想之上,这却忽视一种被无数人追求和渴望的生活。但是,当我们像尼娜,像理查德一样做出了这种选择后,也必然面对像他们所面对的与社会的“离岸”。
      
      在我看来,船居人的生活是完全不同的生活形态,他们被陆地人半心理隔离着,自己承担着所有生活压力,他们是自由人,追梦人,但离岸的生活终究逃不过沉入“河底”。
      
      整本小说像一捧清水,以一种中性的态度洗涤被世事纠缠的人。
  •      1979年,63岁的英国女作家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写了一个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故事,那一年是1961年,她45岁,而故事中的尼娜是32岁。在既非河流也非陆地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空间里,老年时代的作家回溯了这个生活于她中年时代的青年女人的一段船居人生。
      
       这本小说的名字是《离岸》,书名带有极其浓郁的“放逐”意味,“四周潮水迭起,而他们的船却依旧停在泥泞的口岸”,栖息在泰晤士河上游巴特希河段边缘的驳船既然不出海当然也就无所谓返航,而离岸,是其仅剩的存活方式。作者先将一个女人的生活安置在这样一种环境之下,随后展开的是一个与之全然相悖的命题:“归属”。因为这个女人的困境与焦灼在于她在等待一个男人的回归,这个男人是她远走异国长达15个月之久的丈夫,也是她两个孩子的父亲。她买下一艘驳船,取名“格蕾丝”号,一心期待他回来。而她的困顿还在于当她的丈夫爱德华终于从国外回来,却无论如何都不肯住到这艘船上。在此,作者也让尼娜自己说出了这部小说的起点:“我只想听他告诉我,说我找到了一个适合我们居住的地方,并且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所以菲兹杰拉德所写的当然不是尼娜过着艰苦岁月等待远方的丈夫归来而后一家团聚的故事,而是着墨在尼娜交织着矛盾与疯狂的心路变化上,尽管小说中并没有充斥着大段的心理独白。
      
       他人眼中的“她”,他眼中的“她”。菲兹杰拉德让“尼娜”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另外一个船居女人和她的丈夫的一场对话之中,“他的丈夫是不是弃她而去了?”“我不太清楚这其中的状况。”又将尼娜的第一次出场安排在与他们的一次见面之中,“没有丈夫陪伴的生活,你觉得如何?”“他并没有抛弃我,我们只是目前恰好没住在一起罢了。”间接的试探与当面的攻讦,那些话语充溢着女人之间的冲突、女人用以自我麻醉的解释,也牵缠出尼娜的内心困扰——那种漫无边际的自我困扰。可以想见,作者丝毫都不吝于描摹尼娜身为一个女人作为欲望对象的诱惑力,虽然她只用寥寥数笔,“由于房里很热,尼娜卷起了袖管,露出藏在金色秀发下的丰满前臂。”“尼娜今年三十二岁了,到她这个年龄的女人,如果金黄色的秀发依旧保养很好没有变色的话,那以后就会永远完美如初了。”在那片孤立于陆地与河流之外的水域,尼娜的船居邻人们望向她,而她则望向堤岸上不肯回头的她的丈夫。作者如此界定尼娜的美丽,却又用爱德华的话语来摧毁它:“你这样子实在太难看了。”菲兹杰拉德从来不会艰涩地行文,她让他人眼中的尼娜与爱德华眼中的尼娜几乎在同一时间沉静地铺展开来,又将一个近乎可怜的、将自己的内心纠结误解为爱情的女人形象呈现在笔端。时间可以加剧人的思念,而距离则能够催生一切的美好,虽然尼娜早已隐约知道她与爱德华的婚姻并非是经过双方深思熟虑的结果,但她还是在这个被陆地生活的人们揶揄为“什么都不是,既不属于陆地,也不属于河流”的“断裂”地带守护着自己那单纯到近乎臆望的想象:泰晤士河很美,她是浪漫的象征,所以他们一家人应该幸福地生活在这河流之上。
      
       她眼中的“他”。将自己的爱情执意地交付给一艘驳船,作者也让尼娜察觉了自己的“顽固不化”:“……然而她对‘格蕾丝’号那种不可思议,从一而终的精神,确实连她自己都没法说清到底是为什么。”同样身为女性的作者构筑了尼娜复杂又难以言说的内在状况,而长时间离岸的船居生活更是间接衍生了这种纠缠心境的无出路状态。尼娜与陆地的唯一联系是信,它是“把她和以前的自己联系起来”的媒介,只是她不写信,而是等信,等待爱德华的来信,他是她步入自身过往记忆的唯一路途,她也明知他从来不喜欢写信。由渴望滋长出行动,在尼娜这里,却是将欲望桎梏成等待。当爱德华终于回到英国,她的这种欲望变得更加悲伤与无力,所以作者终于让她亲自去面对了他的世界:“爱德华站在那里,……尼娜觉得他比自己记忆中的爱德华显得更加瘦弱矮小。”这是菲兹杰拉德之于爱德华的第一次出场,也是诞生自尼娜眼中的“他”的形象,如此渺小,一出现便已注定消亡,而这一刻也让尼娜成为那个爱德华再也无法把握的女人。当然,对于这一点她并没有立即意识到,她的愿望只是想要再一次将自己的全部身心交付给他。所以在漫无边际的争吵过后,在爱德华的嘶吼“你没有资格做女人”过后,作者也终于让尼娜明白她的臆想式爱情已然步步幻灭:“他俩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说话,但她却感到时间几乎所剩无几了。”
      
       “只要一到河流附近,就等于是在回家的路上了。”尼娜给予自己一个可以规避痛苦的借口,她的痛苦并不在于与这场婚姻挥手告别是何其艰难和漫长,她的痛苦在于发觉了那艘用以等待他的、被她视为“家”的驳船原来只是一个她希望得到肯定的理由、仅此而已。船居者的寂寞与守望,困惑与挣扎,此岸非彼岸,离岸非绝岸。不是能够坚持些什么,而是能够放弃些什么,菲兹杰拉德如此不动声色地道出她从来没有告诉过尼娜的东西,冷静得近乎残酷。因此,当“格蕾丝”号的名字登上地产经纪待售的名单,当英格兰上空酝酿已久的风暴终于吞噬了泰晤士河上沉默的驳船,爱德华怀揣准备送给尼娜的一小瓶香水出现在空荡的甲板上,而作者用狂啸的巨浪将这个男人的忐忑“她会欢迎我回来吗”瞬间淹没。
      
       河流与陆地之间,是否真的存在一个可供栖身的地带,作者这样写道:“难道在整个巴特希的河段上就没有一对恋人,不管是结婚的还是未婚的,以一种正常的方式生活在一起吗?”没有。作者早已将谜底埋藏在书中。或许,这里是用以逃离人生某些部分的一种出路,而生活却是在别处被发现。
  •      为了打发时间,在机场的书店里买了这本小说。在青山七惠《温柔的叹息》之间,最终选择了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这位英国大妈的书。一是出于新鲜,因为之前并未看过她的任何作品;二是出于好奇,因为这本书虽装帧不错,却惟独缺少了内容简介之类的信息提供,仅在封面和封底注明了“他们既不属于河流,也不属于陆地”以及“他们生活在河流与陆地之间”两句简单得令人发指的描述。不过,若换个角度来看,在排除了故事简介之类信息的提前介入之后,阅读也随之变得更为纯粹,也更具未知性,就像是阿甘口中的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味道。这样简洁又不带任何提前印象框定的面对也未尝是件坏事儿。
      
       《离岸》的背景设定在一九六○年代的伦敦,讲述了一群长年居住在泰晤士河巴特希河段上的船居者的生活。小说分为10个小的章节。讲述视角就在几个主要人物之间进行着自然的流转:独自带着两个女儿生活的单亲母亲,与妻子意见分歧的退役海军军官,想将船只出售赚取养老金的年迈航海艺术家,生活颓废但不失温柔与善良的年轻小伙,以及热衷于船只维修的退休董事。对于那些在泰晤士河上走马观花般短暂停留的观光客而言,他们被称为“一群充满艺术气息的定居者”,“过着艺术家般高雅的生活”。然而,他们所选择的这种生活方式却引发了与爱人、亲人、朋友以及镇上的人之间不同的矛盾和不理解。温情,以及这之下所隐藏着的不安和冲突的导火索,如同泰晤士河中的淤泥一般,在河床之下,阴影之中,散发着腐气和糜味,令人觉得沉闷而压抑。
      
       其实,对于这群船居者,封面上的那句话是最贴切的概括——他们既不属于河流,也不属于陆地。这种两栖动物般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他们与社会的疏离感,就像始终游离于社会主群体的波西米亚人。小说在一开始就为他们做了准确的定位,也预示了他们的命运方向:“从生物角度而言,作为海上居住的生物,他们可以说是成功的,因为他们不会轻易离开这里。就算是卖船、离开河段也实在是逼不得已的举措,这就好比是早期的海陆两栖动物在绝望中选择了陆地生活一样。而在那次尝试中,许多动物都因此灭绝了。”对于生活,他们内心所饱含的反抗,在小说的最后,最终演变为无奈的妥协——单身母亲带着女儿去了加拿大,海军军官搬回了妻子的小镇,老艺术家的船因为年久失修沉入了泰晤士河的淤泥之中,就连一直坚持到最后的年轻小伙也在一场暴风雨中被卷入汹涌的潮水之中。
      
       几个角色中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那位名为尼娜的单身母亲。在第8小节中,她出于生计的压力和对往日爱情的留念,独自一人前往前夫的住处,请求他回来和他们一起在船上生活。但她近乎卑微的请求只换来前夫不冷不热的对待和一句恼羞成怒的“你没有资格做女人”。后面那段有关尼娜返家的描写极为精彩。她因为前夫那句极具杀伤力的斥责夺门而出,结果将回程的车票拉在了前夫家,又在路人不怀好意的搭讪过程中弄丢了鞋。佩内洛普老太的描写虽然简短且很少人物心理的穿插,却将情感的张力控制得相当准确。尼娜内心所交织着的无助,以及如同被掏空般的疼痛,在这种看似平淡的叙述中,获得了巨大的放大效果。而之后,当她被一位不知名的出租车司机平安地送回家后,这次来自陌生人的短暂温暖更像是一次不期而遇的救赎。那么多沉沉浮浮,曲曲折折的不安和忐忑就在一刻被安静地抚平了。这位女性角色如同植物般,既柔弱又坚韧的生命力也在其中得到了表露。
      
       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属于起步比较晚的女作家。以60岁高龄开始创作的经历使得她的作品无论是从题材选择,还是语言描述,或是情节安排,都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岁月沉淀带给她的冷静温婉以及老人特有的絮叨,在她的文字里可见一斑。如果你想要追求情节的紧绷刺激或是想要体验作者恣意纵横的想象力,这位老妇人的作品绝对不会是你应有的选择。她的文字有着老年人特有的生命节奏,就像一棵已经历过太多风雨洗涤的大树,它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波澜不惊,淡定而又缓慢,不浓烈也不沸腾,如同一碗清茶,余香阵阵。在这个年龄选择写作作为表述方式,佩内洛普想要做的已不是任何的创造或是推陈出新,她所做的工作更像是回望和记录。她面对的是之前漫长生活所带来的体味,她所做的是将过去的故事用文字的方式进行整理,从而将其固定下来,再传承出去。佩内洛普老太文字的精炼度和成熟度稳重得令人惊叹,她连评论也几乎不着痕迹。在这个信息爆炸,浮躁气息严重蔓延且充斥了各种观点贩卖的时代,读读这位老人浓缩了人生种种的文字,也不失为一种悠然自得的享受了。
      
  •     Penelope大妈以她的善良和与世无争书写了她年轻时的一段经历。尽管她一生小心翼翼,但还是经常去掉下梯子,或者被锁在浴室里,以及不可避免的交通事故。她温和得不去对人物做任何评价,使用简单的语言,以这种单一的风格贯穿了她前期的写作。她在一次写给编辑的信中说到:“总体来说,我认为你应该给你欣赏和尊敬的人写传记,而给悲剧般误解了的人写小说。”从她前期的经历来看,她自己属于后者。
      
      中译版上有很多误读,以致我怀疑作者们有没有仔细读过她的书或者评论。其中一段“读佩内洛普的小说,就像坐在一辆独特的汽车里兜风,这辆车的品质绝对一流:引擎,车身,还有内部设计,一切都充满自信”,但是重要的是下半句:“突然,一英里之后,有人突然把方向盘扔出了窗户。”
      
      离岸写了一群寄居在泰晤士河的泊船上的一群人的生活,这是作者很熟悉的生活场景。女主人公Nenna艰难的生活着,就在他打算与丈夫和好之际,丈夫羞辱了她。而当丈夫反悔时,暴雨袭击了这些摇摇欲坠的破船,有些生活沉没了。
      很好的故事,在谈到她的风格时,作者说到,她觉得读者都不是傻子,很多事情不需要点明。所以很多的场景外的东西需要读者的想象了。
      但是作为小说来说,它的精炼以及生活化的场景以及人物,译者好像很难把握,最终我们见到的是很拗口的不连贯的叙事。
      Penny大妈4星(保留),中译者2星。
      
  •     一个作家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是自己的问题,那么阅读者呢?
      对于一个六十岁以后才开始写作的人——对于这一点我有点疑惑,因为我从来就不相信从天而降的天才,至少,在菲兹杰拉德六十岁以前她是有写作的基础准备的,何况,单从这本书来看,她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作家,不过,从年龄的阶段看,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的比较,我都要向这位意志坚定的作家致敬。菲兹杰拉德所有的小说都写得不长,不知这是否依然跟她的年龄有关。
      由于翻译,无法对原著的语言做什么评价,就翻译的语言来看,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既不引人也不讨厌。对于标题,我还是不得不赞节一下,不知是单纯为这标题所吸引,还是它暗合了我内心某种期待的题材——这方面,伟大的康拉德走得最远也无法被模仿企及,他可以进入浩瀚的洋流而菲兹杰拉德则只能在伦敦边的淤泥里隐秘地抒情,但这么说又是不公平的,毕竟二者的题材虽则同涉水域但还是在根本上不同,菲兹杰拉德虽已历尽沧桑还是纤弱的女性气质,而康拉德的强悍在于将人性的特质,不管是邪恶还是崇高同自然合为一体,这种差别还不仅是性别或年龄上的,毕竟,属于康拉德的时代已一去而不复返了。一句话,先入为主的期待阅读往往是失败的。
      
  •      60年代,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都沉浸在嬉皮士的摇摆气质中,对于英国而言,他们凭借beatles延续了强大的精神自傲,即便伍得斯托克这样的礼教也并没有影响这股自傲,因为在英国朋克的眼里,beatles出访美国受到的狂热追捧已经完成了他们内心的十字军远征。60年代的英国,可以说至今仍被beatles的强大气场笼罩着,它就像摇滚乐这件新事物一样,代表着这个没落帝国的新鲜荣光。
       但是,谁又能想到,在彼时伦敦,仍有一群人在过着宛如百年淤泥一般的生活,腐败、陈旧、暮气、哀怨、绝望。这就是菲茨杰拉德,这个60岁之后才开始写作的英国老女人,如果说她在在用《离岸》向旧式伦敦的生活方式致敬会显得牵强,那么,她至少完成了对日渐衰败的伦敦水上生活的记录。
       就像《离岸》的题词一样,他们既不属于河流,也不属于陆地。菲茨杰拉德书写的正是这样一群伦敦的水上流浪者,以60岁这样的高龄,她的小说注定没有荡气回肠和曲转承和,有的只是生活细节和妇孺们的絮絮叨叨,以及这些水上人的内心疏离感。因为人类从来就是陆地动物,所有的非陆生活,都注定了它将满载波西米亚的颠沛。在伦敦这样的发达资本主义世界里,波西米亚式的抒情又注定只会是它短暂的喘息,只会是观光客们的驿站,一旦走过一遭之后,它便过时了。所以,《离岸》不失为一部具备人类学意义的文学作品,它是伦敦城内颠沛生活的注脚。妮娜,书中的一号主角的遭遇,或许正是菲茨杰拉德的对伦敦式颠沛的理解,妮娜支离破碎的家庭和生活世界,正像《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那个怨妇一样的倔强女人的个人世界,这些所有看来像草芥一样的生活其实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这正是菲茨杰拉德想说的。
       小说中的温情脉脉同样令人过目不忘,而这些伦敦下层人口中时而冒出的抽象道理,更让人感到真实无比,比如这样几句:悠闲人生活阴暗惨淡……你学过的每样东西,你遭受的每一次苦难,都会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候派上用场……我爱我的妈妈,但她一定得经受不开心的事,因为她已经到了这个该受罪的年龄……
       除此之外,菲茨杰拉德口语化的创作也给翻译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就像一个香港人有时很难看懂王朔的小说一样,菲茨杰拉德笔下的伦敦小市民语言,对中译来说,几乎也会是巨大的鸿沟。可以看到中译文虽然着力不菲,但是从阅读的角度讲,仍然让人如哽在咽。
  •     “现在是河流上最难以捉摸的时候,水中的倒影也在时刻变化着,前一秒还是岸上的房屋,后一秒已经成了停泊的船只了。一阵微风从西北方向刮来”。——作者用这样舒缓的语言来记录河流的变化。光影变化、在河流与陆地之间一群人的生活变化。变化,在这样的语言下像水流一样熨贴。哪怕她也会写到黑暗,写到淹没或者倾覆。理查德、尼娜、莫里斯、威利斯,这些各具性格的人物从字里行间浮现出来,他们,以及他们的船屋都带着扑面的生命气息。是的,他们的船。作者让我们看到,哪怕每一艘船本身也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与泰晤士河的潮汐消涨息息相关的脉博,蓬勃而生动。基于对生命沉静的美学审视,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明显在作品中注入了一种含蓄而内敛的深情,并将这种深情灵巧地转化成素描般的线条和韵律,决不惊吓谁。生活原本就是这样,自然而然,顺理成章。无论留下,或者离开,都值得欣赏。仅管他们承受的飘摇、挣扎、痛苦与磨难从未因此减少。这是一种没有怨气的写作,朴素洁净,像孩子一样给阅读予安慰。这是一位值得关注的作者,她有一种本质上的对生命韧性的理解与尊重。
  •     为什么读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
      文/止 庵
      
      英国作家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大器晚成,晚到目前所见文学史著作还来不及提起她,晚到我们刚刚知道她,虽然她在英国文学中自具地位,而且卓尔不群;——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末一点特别重要。即以英国女作家而论,读过了奥斯丁、勃朗特姐妹、艾略特、伍尔夫、默多克和莱辛等等之后,为什么还要读菲兹杰拉德呢。如此提问或嫌太过实际,但这的确是个问题。不妨简单地回答一句:因为她和她们不一样,非但如此,在我看来,她和世上所有作家都不一样。
      然而此种不同在微妙间。菲兹杰拉德无疑是睿智的,但她不像奥斯丁那样借助某个人物表现一己的睿智,甚而让这睿智凌驾于所有人物之上;她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物心理总能体会入微,但这是一种坦然的、放松的体会,不像伍尔夫那样始终处在紧张状态;她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而不是诗的创造者,不像艾米莉•勃朗特那样把小说写成一首诗;她塑造的人物也以女性形象最具魅力,但不像夏绿蒂•勃朗特那样安排女主人公作自己的代言人,张扬一种“女性立场”;对她来说,体验总是胜于思考,所以不像默多克那样通过作品阐述自己的哲学,作为一位作家,她其实并不关心哲学问题;她不止一部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但并非像艾略特或莱辛那样关注社会问题或道德问题。她仅仅是要做个好作家,此外别无野心;我们读她,归根到底也是因为写得好。菲兹杰拉德自然不如上述几位地位崇高,但她继乎其后,却未隐蔽在她们的阴影之下。
      优秀的作品或以情节胜,或以人物胜,或以主题胜,菲兹杰拉德所著则以风格见长,尽管风格离不开情节、人物甚至主题。有了这些,还有如何看待、处理和表现的问题,对于菲兹杰拉德来说,这可能更为重要。必须指出,风格有一部分关乎语言,在翻译过程中总归有所损失,倘若只看译文,对于原著的语言风格最好三缄其口;而风格的另一部分,譬如菲兹杰拉德的优雅沉静,细腻而又简洁,多少可以超越此种限制,让另外一种语言的读者所能了解。
      在中国,菲兹杰拉德的名声大概起于她的《 书店 》的翻译出版,译者说:“这本小说,仅仅因为它的名字叫做《 书店 》,便值得付出。”这话很打动了一些有书店情结的读者,但不无误读之嫌。《 书店 》并非《 查令十字街84号 》一类作品,菲兹杰拉德也不是那种津津乐道于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事物的作家。显然,假如主人公弗洛伦斯在“老屋”开的是别的什么店,最终也得照样倒闭。书中写道:“当火车开出车站时,她坐在那里,羞愧地低下头,因为她生活了将近十年之久的小镇并不需要一家书店。”这里,弗洛伦斯同样误读了自己的遭遇,而作者并未替代她看透这个小镇与其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问题。菲兹杰拉德塑造了弗洛伦斯,理解她,同情她,甚至赞许她,但弗洛伦斯并非就是作者自己。《 离岸 》中的尼娜,《 天使之门 》中的黛茜,《 蓝花 》中的卡罗琳,也都是作者着意塑造的女主人公,但她与她们同样保持着恰当的距离。译者谈到弗洛伦斯起念开书店,“仿佛要寻求一种叫做‘意义’的东西”,但是这种意义究竟为何,作者始终未予揭示。她无意将一部作品归结于一种道理。《 书店 》如此,后来更见特色、更具分量的《 离岸 》、《 天使之门 》、《 早春 》和《 蓝花 》亦是如此。
      菲兹杰拉德的风格,就体现于她与情节和人物之间这种关系,或者说,她对待它们的态度。菲兹杰拉德习惯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也很好地发挥了这一叙述方式的长处——对于小说创作来说,这是一种便于调控、可近可远的写法。作者既能真切体会某一具体情境之中的人物,也能置身此一情境之外予以冷静观察;不因过于切近而妨碍观察,也不因过于间离而阻隔体会。菲兹杰拉德是一位既充分,又克制的作家。她笔下的人物和情节总是“本来面目”,行乎当行,止乎当止,而她一视同仁,笔下波澜不兴。这最明显地体现在取材于德国诗人诺瓦利斯生平的《 蓝花 》中,有意见指该书“并没有过多地进行文学意义上的创作”,殊不知以此要求作者,无疑求马唐肆,她无非不制造、不渲染、不大惊小怪罢了。菲兹杰拉德的作品,读之如啜清茗,滋味徐生,《 蓝花 》尤其如此,好处要读完才能觉得。这个好处,是读别的书不大容易见到的。
      对于菲兹杰拉德,很难讲这一切是技巧所致,还是修养使然。有一点应该提到,即她是过了六十岁才开始写作的。一位作家最初投身写作所形成的态势,也许会延续终生;很多人到老也摆脱不了粗糙、草率、幼稚和青春气,就是这个原因。而我们常常把这种惯性看作作家的风格了。菲兹杰拉德则是在自己的生活中已经汰尽了这些之后才从事写作。她不是要达到什么,而是在规避什么。——前面我讲菲兹杰拉德所塑造的人物都不是她自己,可以换个说法:他们是她,但不是现在的她;她历尽人生之后,回过头去看着过去的这些自己,其间的距离是一己的阅历,是她对于这个世界的彻悟。
      
      二○○八年十一月十二日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