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弗洛伊德  页数:178  译者:张恒  
Tag标签:无  

前言

弗洛伊德在本书中说:为了把大自然描摹得更准确,也为了以同样的道路指点他人,他悉心研究光线、颜色、阴影、透视等的特性和规律。无疑,从这时起他已在高估这类知识对于艺术家的价值。而后,随着绘画的需要,他进而探索动植物和人体比例等绘画题材。同样,由于这样的心理过程,像寻求表现外部特征的技法那样,他从人体的外形而至人体的内部结构和生命功能,探寻表现内部结构和生命功能的技法。最终,无法抵挡的研究本能席卷了他,引导他走向和艺术无关的事物。结果,他发现了力学的一般法则,参透了阿尔诺山谷中岩石分层和化石作用的历史,并以大写字母写下他的警句:“太阳不动。”就这样,他把自己的研究扩展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其中每一个单独学科的发现者,或至少是个预言家和先驱者。然而,他的求知欲始终围着外部世界转,从未探及人类的精神生活,像是为某种东西所阻隔。这段叙述,客观而平淡。但是,如果仔细观察,那不知疲倦的探索,由本专业的需要而触及其他领域,且成为所涉及领域的发现者和先驱者,这一点,不正是弗洛伊德的写照?达·芬奇受到阻隔的正是弗洛伊德深入的领域。1856年5月6日,弗洛伊德出生在奥地利帝国摩拉维亚(今捷克)弗莱堡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母亲共生了三个儿子和五个女儿,他是长子,但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他的家庭经济拮据,但父母尽力抚养他们。从幼年起,父母就着重培养他的智力。他17岁就进入了维也纳大学。弗洛伊德的早年生活很少为人所知,因为他至少两次销毁他的个人记录,一次是1885年,第二次是1907年。弗洛伊德几乎每天抽一盒雪茄,直到1939年9月23日因下颚癌而安乐死去。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也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特别是在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弗洛伊德是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和喜剧演员、政治家、作家克莱门特·弗洛伊德的祖父,同时也是旅行家埃玛·弗洛伊德和时装设计师贝拉·弗洛伊德以及传媒巨头马修·弗洛伊德的曾祖父。作为“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的大名世人皆知。他是20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他在神经病的困扰中,重新发现了人类心灵的隐秘。他用独创的方法治愈了自己,也给无数患者带来福音。他历经诽谤、战争、迫害与癌症,在人类文化的领地上留下了拓荒者的足迹。弗洛伊德在开设私人诊所的实践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精神分析体系,他公开指出:“性”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占有主宰地位。他因此而备受诽谤与指责——维也纳医学会断绝与他的关系;教会视他为异端分子;反犹主义者污蔑其理论为犹太人的学说;出版界称其为肮脏的巫师,指责他的著作是在教唆婴儿私恋双亲;上流社会的淑女们一听见他的名字就脸红。整个世界都把他看成疯子!写作本书的时候,弗洛伊德也为世人唾骂。要知道,《蒙娜丽莎》在世人心中是如此的圣洁与无瑕,弗洛伊德的分析无疑是对圣人与伟人的一种亵渎。从写作此书到写作《图腾与禁忌》,弗洛伊德一直被世人骂为“魔鬼”。正如本书的最后一句话,“我们人类之中的任何一人,与无数的实验——这些实验是自然的'原因'使之凭借经验的方法进行的——之一相符”。其实,弗洛伊德的论证也只是从个人经验出发,听与不听,悉随尊便。有趣的是,半个世纪之后,许多新的艺术流派都攀附于弗洛伊德的学说。他分析达·芬奇及其作品的方法,尽管仍颇受争议,却已成为艺术评论中常见的手法。其实,弗洛伊德分析达·芬奇,并不说明他要贬低达·芬奇。对于这位伟大的人物,弗洛伊德也像对待自己和任何人一样,将其人与其作品分开。作品尽管伟大,但创作作品的人和常人无异,有正常人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和愿望,他的一生也和常人一样,被这种需要和愿望的早年遭遇所决定。不过,话说回来,弗洛伊德也是常人,他的客观研究无不从主观经验出发,带上了他个人的想象和感情。1910年写作此书时,弗洛伊德身边聚集了无数仰慕他的年轻学者,这是不是跟达·芬奇的童年际遇一致呢?张恒2009年10月

内容概要

  《达·芬奇的童年回忆》是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对天才达·芬奇的精神解剖之作。对于达·芬奇这位伟大的人物,弗洛伊德将其人与其作品分开。作品尽管伟大,但创作作品的人和常人无异,有正常人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和愿望,他的一生也和常人一样,被这种需要和愿望的早年遭遇所决定。弗洛伊德一直对达·芬奇很感兴趣,1898年,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也许,最著名的‘左撇子’就是达·芬奇了,没人知道他有过什么风流韵事。”  弗洛伊德手拿精神分析的手术刀,对达·芬奇的艺术进行了精确剖析。达·芬奇只是梦见了一只秃鹫,就被弗洛伊德下了他在婴儿时期就已经和母亲乱伦的结论……

作者简介

作者:(奥地利)弗洛伊德(Freud Sigmund) 译者:张恒弗洛伊德(Freud Sigmund 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终生从事著作和临床治疗。提出“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伊底帕斯情结”、“性冲动”等概念,认为人类男性天生具有伊底帕斯情结,女性天生具有厄勒克特拉情结。其成就对哲学、心理学、美学甚至社会学、文学等都有深刻的影响,被世人誉为“精神分析之父”。他的思想极为深刻,探讨问题中,往往引述历代文学、历史、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 政治学家保尔·娄森认为,弗洛伊德“毫无疑问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神学家保尔·蒂利希认为他是“所有深层心理学家当中最有深度的一位”。

书籍目录

译者序前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附录……

章节摘录

第一章通常,精神病学(Psychiatric)研究选取一些意志薄弱者作为研究对象,一旦这种研究选择了一位伟人的话,外行人就会认为没理由那样做。“使辉煌黯然失色,将崇高拖入泥潭”,这根本不是研究目的。伟人的完美与一般人的缺陷存在一条鸿沟,这条鸿沟使两者区分开来,填平它,并不会使人感到满意。然而,研究必须发现那些可以被识、被理解的杰出人物的每一件有价值的事,而且必须相信,无论这些杰出人物多么伟大,都同样受正常的及病理的活动规律的控制、影响。  就连与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同时代的人都将他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在当时,他就是一个谜一样的人物,就跟我们今天的感觉一样。他是一个非常全面的天才,“我们只能推测其轮廓——却永远也不能界定其范围”。绘画在他的一生中,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今,他使我们认识到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与艺术家结合的伟大所在。虽然他的许多杰出的绘画作品都留传了下来,但是,他的科学发现—直没能发表和应用。在他的发展过程中,其研究的天性从未完全给他的艺术创作以自由,科学研究还经常反客为主,最终抑制了他的艺术创作。依照瓦萨利(Vasari)的说法,达‘芬奇在临终时曾经自责,因为他自己在艺术创作中失职,触怒了上帝和人类。虽然瓦萨利的这个故事只是一个传言,没有多少内在的可能性,甚至在达·芬奇这位神秘大师生前就已开始编撰,但作为当时人们相信的证据,它仍具有毋庸置疑的价值。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是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对天才达·芬奇的精神解剖之作。对于达·芬奇这位伟大的人物,弗洛伊德将其人与其作品分开。作品尽管伟大,但创作作品的人和常人无异,有正常人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和愿望,他的一生也和常人一样,被这种需要和愿望的早年遭遇所决定。

编辑推荐

《达·芬奇的童年回忆》是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对天才达·芬奇的精神解剖之作。对于达·芬奇这位伟大的人物,弗洛伊德将其人与其作品分开。作品尽管伟大,但创作作品的人和常人无异,有正常人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和愿望,他的一生也和常人一样,被这种需要和愿望的早年遭遇所决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达.芬奇的童年回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