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纪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王静、崔君霞 主编  页数:174  
Tag标签:无  

前言

对青春的记忆与怀想,已被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电影、小说、诗歌、戏剧,以不同的方式呈现了许多次。青春是人生成长过程中一段必修的履历,即使激情与哀伤并肩作战,成长与挫折休戚与共,我们仍有十万分的理由挽留每个人的生命中转瞬即逝的青春岁月。美术领域对青春的表达,大多是含蓄而温婉的,艺求家最不缺乏的便是想象力,他们对青春的记录时常夹杂着充沛的创造力,在作品中烙印下时间的痕迹。今天,情感文化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作为青春生活的亲历者,没有什么世界可以比拟年青一代的想象空间。对玄幻的追求,使得许多艺术作品产生了诡异的视觉冲击力、一种战栗之美。伤痕艺术把20世纪80年代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在这种资源中,他们关注的是一种状态,一种历史可能性而不是现实的必然性,所以,他们对“青春”的姿态更加优雅。而接下来的年青一代不再以政治控诉为创作前提,而是更加幽默地呈现成长过程中那些本真的年代。“80后”的艺术家可以在青春年纪尽情表达理想和未来,“70后”的艺术家对青春的记述有些缅怀和依恋的姿态,“60后”的艺术家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青春远去后的释然和淡淡哀伤。在观看艺术家的“青春”注解时,也不得不让人重新思考不同时代背景下“美”的价值标准,重新评价何为“现实”的观念,有的作品基于寻找“美”在商业广告和时尚产业中女性形象被赋予的定义;有的作品则反省其价值标准的演进;有的作品检视外表与实质的关系;有的作品以卡通漫画与动画作品图解男孩、女孩世界的特定性别特征;有的作品聚焦“可爱”文化,以及由这种文化旁逸斜出的“独自玩耍”的个人性世界观……一代人的青春折射的是一个时代的投影。如果说当代艺术与大众审美已经背离了多年,我们促成这本《青春纪》的出版,正是要让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达到暗合,这个暗合既不是一者向另一者的转化,也不是当代艺术踏上全盘大众化之路,而是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改变人们关于艺术的记忆存储库,实现当代艺术全新的开放式的价值体系。“青春”是一个不错的话题,将过去与未来通联。

内容概要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出生的人,已经逐渐跨入当代艺术的主流阵营,他们的作品使艺术时尚化、潮流化,他们对现实生活透视犀利,却又不做作。本书从20世纪的“70后”“80后”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入手探讨这一年龄段艺术主流的创作心态和思维技巧。

书籍目录

轻诉我的童话嘉年华 ——杨静的近作拟童话戏出来的虚拟艺术 ——话说年青一代艺术的新动向视界无限大理性的声音“青春”远去之后…… ——伍劲对话尹朝阳自由男孩的魔法世界“小人物”的大智慧非人之人和梦中之梦 ——论李继开绘画李继开形塑“70后绘画”的深层本质从冰山一角问起自我一代 ——论李继开所代表的新艺术从动物乐园到“苦涩”童年 ——曾建勇童话世界中的现实玩昧青春与2007 ——何多苓·欧阳江河对谈每个大人过去都曾经是个小孩 ——关于欧阳春“飘一代”现象及其精神图式“70后”艺术还能走多远?“70后”艺术:市场改变中国后的一代搜寻:我们是“70后”

章节摘录

插图: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杨静,已在当代艺术圈待了6年有余。30岁貌似一个坎,许多人将自己事业的第一个转折点定在30岁,成功与否在此一役。杨静他们这拨人就站在这个坎上。从学校毕业后的第三个年头,杨静与朋友兼同学的其他11个人就在酝酿着折腾一个展览,作为自己毕业3年的一个总结,这就是2003年的第一次“N12”联展。这个展览在那一年因其年轻而新鲜的亮相,给了无数人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N12”的联展已持续办到第四回了,杨静的各色各样的玩偶精灵也以其“卡通”的视觉图示和另类的风格逐渐得到策展人和理论家的关注。随着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这拨人逐渐跨入当代艺术的主流阵营,“70后”对卡通的痴迷究竟是时代性的文化投射、文化反映,还是文化性的归属与区分,仍被广泛讨论,“卡通”在这代人精神特质上的属性体现也成了一个暂无结果的讨论话题。当年沉醉于《铁臂阿童木》《蓝精灵》《花仙子》《大闹天宫》等经典动画的孩子们如今都长大了,最早引进中国的那些日本、美国的卡通片和漫画,曾是这拨人年幼时的精神食粮,在经济逐渐独立之后,各种不断推陈出新的炫目的时尚玩偶成为许多“70后”的收藏目标,玩偶成为他们构思理想世界的载体。他们带着儿时对卡通的痴迷进行创作,作品中也或多或少烙下了卡通的印迹。在笔者看来,对于“70后”的这拨人而言,卡通与其说是表达方式,不如称之为生活习惯,卡通融入到了他们的生命记忆中。如果说,商业对于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玩世现实主义”和艳俗艺术家们而言是一种理想和试探,那么对于“70后”的艺术家来说,商业已彻彻底底地成为他们生活的现实,他们成长的经历是伴随着中国商业文化融合同时进行的,大量富于视觉冲击力的商业化产物是他们个人经验和信息的最直接来源。摇滚乐、电视机、录像机、卡通片、好莱坞大片、电子游戏机、电脑、INTERNET、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牛仔裤、《ELLE》杂志、香奈尔香水、范思哲时装等商业流行文化-直占据着“70后”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他们的个人状态代表了当下都市前卫时尚的色彩并成为大众文化的组成部分,作品文本也体现了对艺术时尚化的玩味,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直觉透视,犀利而不做作。杨静的创作便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具有了典型性,且具有鲜明的商业基因的痕迹。近年来,她-直以流行于年轻人当中的日本玩偶SD娃娃作为创作模特,虽然她本人并非SD娃娃收藏迷,但流行文化对杨静精神世界的影响却可以通过SD娃娃得到现实还原。在这个原型基础上,杨静的画中出现了各种卡通味十足的艳丽、多变的娃娃造型,与此同时,她还通过一些辅助图像建构起种种新的景观,玩偶大而空洞的眼睛传达出的虚无的信号令人心生惊诧。如果因此而武断地将卡通视为杨静唯一的视觉经验,显然有失偏颇。当你细读画中的信息,你会发现杨静表达的原本是成人的世界,这些娃娃好像是游弋于虚拟现实与物质世界的精灵,是幼小形象与成熟创伤的结合体。在如此丰富的信息感召下,杨静的“SD娃娃”系列为我们探究卡通一代的多样性提供了新的范本,毕竟钟爱卡通的孩子已长大,眼前的这个成人世界对她来说更为丰富、精彩、多变,甚或令她措手不及。“70后”这代人与他们的前辈相比,另一个突出的特点还在于,他们出奇地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和自我世界的完善,他们比父辈更懂得自我的含义,他们不像父辈们那般执拗地在两元的主题间徘徊,而是灵活地转捩于更为多元的可能性之间。于是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许多新鲜而独辟蹊径的点子。如同小女孩把自己心爱的娃娃打扮成自己眼中漂亮的样子那般,在杨静的世界中,总有装扮出自己心念中的世界的好奇,她沉迷于自我构筑的世界中,并通过想象力的无限发挥将梦想在作品中幻化成了现实。杨静的画中同样有直面世界丑陋面的勇气。神话世界里,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后,那些与繁华并存的战争、欲望与善良、平和无休止地争夺着对人类世界的主导权,杨静在《东南飞》中用战争的恐慌与邪恶叠印出了和谐浪漫、鸟语花香,实则是异化的障眼法。年轻的杨静以出入意料的认真态度在关注着周遭的世界,表达她对现实的自我警醒。有人说“70后”是矛盾的一代,他们一脚迈进了时尚潮,另一边却还沾染着传统的氤氲。2006年,杨静创作了一批突出娃娃单体形象的作品——“T.M.CN”和“临界点”两个系列。与她更为大家熟悉的旧作相比,“T.M.CN”系列突出使用了宋代院体小品画中常用的图示。《临界点》共三幅为一组,画面中一个受伤的SD娃娃手里分别握着刀、戟、剑三样冷兵器,娃娃的身上布满中医人体的经络和穴位。杨静是一个擅长组织作品情境的画家,她的作品一贯具有多层次、耐人寻味的景观面貌,而在这批作品中,这一特质仍然被画家保留下来,这同时也可以看做杨静绘画作品中个人禀赋的流露。无疑,杨静在最近的思考中,已关注到中国传统美学图像沉雄厚实的特质,慢慢抛弃了过往作品中过于繁复的信息符号。传统图示的运用提纯了作品中空灵的感受,这种大胆的抛弃给作品带来的是更为干净的思维表达,赋予作品更为轻松的审美空间,也留给读者余韵不绝的反观余地。

媒体关注与评论

青春不等于才华,但才华得靠青春壮胆。青苗一拨拨蹿上来,总有才华横溢的人。  ——陈丹青我认为我的风景是经过个人改造的。  ——何多苓

编辑推荐

《青春纪:青春的视觉趣味与艺术创作思维》:“70后”的童话嘉年华,“80后”的魔法世界。“60后”的艺术家描绘青春远去后的释然和淡淡哀伤、“70后”的艺术家对青春的记述有缅怀和依恋的姿态、“80后”的艺术家在青春年纪尽情表达理想和未来,李继开、尹朝阳、何多苓、曾建勇……共同演绎青春与艺术。“小人物”的大智慧、青春与2007、“70后”艺术:市场改变中国后的一代、年轻一代的视觉趣味、从动物乐园到“苦涩”童年 、“飘一代”现象及其精神图式。新生代的艺术时尚,画布上的青春主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青春纪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很喜欢的故事 值得一看
  •   我更加相信关于70后这个群体目前还没有实质性的研究价值
  •   當時買這本書是看了題目,覺得不錯,加上簡介中說的是80后的,因為自己也是這代人,也是學過畫畫的,所以買了...而事實也的確沒有讓我是我,裡面的介紹以及一些視覺都是非常好的,給我有很多提示也讓我更加堅持自己選擇的路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