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肾病诊疗手册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李安源、牟林茂、 马宏博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09出版)  作者:李安源,牟林茂,马宏博 编  页数:380  

前言

中医的“肾病”,基本上概括了现代医学的泌尿系统疾病,这类疾病为临床常见病。据一组188697人的普查结果显示:肾脏病的患病率为2.25%,肾小球肾炎占0.49%,非炎症性肾小球病变也包括在内,统称为肾小球疾病,肾小球肾炎占其中的大部分。肾小球疾病在其他疾病基础上并发者,属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其发病率随原发病而异。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尤多见于女性。据报告,10%~20%的成年妇女患过泌尿系统感染。由于生活条件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泌尿系统疾病发病率也有变化,如肾结核发病率较20年前已明显下降,阴茎癌在上海上世纪70年代的发病率与60年代比下降约50%。近年来,由于药物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以及药物的滥用,药物引起的肾脏损害已成为重要问题。如镇痛剂肾病,在澳大利亚、欧洲、美国的发病率很高,而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因此,尽快普及泌尿系统疾病的知识,提高诊疗水平,是广大医生的重要使命。为此,我们编写了《中西医结合肾病诊疗手册》一书。本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从中西医两方面对肾脏的发育、解剖、组织学、生理学、有关实验检查、病因病机及常见症状进行了阐述;各论包括十个章节,分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继发性肾病、间质性肾炎、肾小管疾病、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泌尿系结石、肾肿瘤、肾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透析与肾移植等。本书重点突出了中西医结合对泌尿系常见病证的双重诊治特色,并介绍了近年来泌尿系疾病常用西药及中成药药理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另外,为了方便临床医师查考,还在附录中介绍了泌尿系疾病常用中西药物及临床常用的诊断标准。

内容概要

  《中西医结合肾病诊疗手册》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从中西医两方面对肾脏的发育、解剖、组织学、生理学、有关实验检查、病因病机及常见症状进行了阐述;各论包括十个章节,分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继发性肾病、间质性肾炎、肾小管疾病、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泌尿系结石、肾肿瘤、肾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透析与肾移植等。《中西医结合肾病诊疗手册》重点突出了中西医结合对泌尿系常见病证的双重诊治特色,并介绍了近年来泌尿系疾病常用西药及中成药药理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另外,为了方便临床医师查考,还在附录中介绍了泌尿系疾病常用中西药物及临床常用的诊断标准。

书籍目录

上篇 总论第一章 肾脏的发育第二章 肾脏解剖学和组织学概述第一节 肾脏形态和位置第二节 肾脏结构及组织学特点第三章 肾脏的生理学概要第一节 肾脏的血液循环及其特点第二节 肾脏的基本生理功能第三节 肾小球滤过的过程及其调节第四节 肾小管的重吸收、分泌功能第四章 肾脏疾病实验室检查第一节 尿液检查第二节 肾功能检查第三节 免疫学检查第四节 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第五节 肾超声检查第六节 肾同位素检查第七节 肾X线检查第五章 中医对肾脏解剖及生理的认识第一节 肾的位置形态第二节 肾的基本生理功能第三节 肾与其他脏腑的关系第六章 中医对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第一节 肾病病因第二节 肾病病机第七章 肾脏病常见症状第一节 水肿第二节 高血压第三节 血尿第四节 蛋白尿第五节 白细胞尿第六节 管型尿第七节 少尿、尿潴留第八节 多尿、尿失禁第九节 尿痛第十节 腰痛第十一节 贫血下篇 各论第八章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第二节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第三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第四节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第五节 肾病综合征第六节 IgA肾病第九章 继发性肾病第一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第二节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第三节 糖尿病性肾病第四节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第十章 间质性肾炎第一节 急性间质性肾炎第二节 慢性间质性肾炎第三节 镇痛药性肾病第四节 反流性肾病第十一章 肾小管疾病第一节 肾小管性酸中毒第二节 肾源性尿崩症第三节 重金属中毒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第一节 尿路感染第二节 慢性肾盂肾炎第三节 肾结核第十三章 泌尿系结石第十四章 肾肿瘤第一节 肾脏良性肿瘤第二节 肾脏恶性肿瘤第十五章 肾血管疾病第一节 溶血尿毒综合征第二节 肾静脉血栓形成第三节 肾性高血压第四节 肾动脉血栓及栓塞第十六章 肾功能衰竭第一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第二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第十七章 透析与肾移植第一节 血液透析第二节 腹膜透析第三节 胃肠道透析第四节 肾移植附录一、肾病常用西药二、肾病常用中成药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肾脏的发育肾脏起源于胚胎的间介中胚层。在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相继经历了前肾、中肾和后肾三个阶段。前肾和中肾是胚胎时期的暂时器官,存在不久即退化,只剩后肾继续发育成为成体的永久性泌尿器官——肾脏。1.前肾又称原肾,开始出现于胚胎第三周中期至第四周9-10个体节的胚胎中,开始以细胞团的形式存在于体腔和胚胎两边体节的腹外缘之间。原肾是一暂时的无功能器官。原肾小管在第五周末即退化,但原肾管继续保留,当中肾发育后为之所用。2.中肾胚胎第四周末开始出现于前肾残迹的足端,第9-28体节外侧的生肾索处,前后共形成左右共40对的中肾小管。这些小管向外侧延伸,各自与前肾管相通,称为“中肾管”。各中肾小管之内侧端逐渐膨大,并有毛细管陷入,而使这一膨大端构成双层杯状的肾小囊,而陷入的毛细血管球即肾小球。位于身体两侧的一群肾小球、小管和中肾导管组成椭圆形的中肾。人类的中肾随胚胎发育逐渐退化。在男性,部分中肾小管形成附睾,中肾管变成输精管。在女性,中肾管退化。少数中肾小管形成卵巢上体和卵巢旁体的小囊性痕迹结构存留于输卵管系膜内。

编辑推荐

《中西医结合肾病诊疗手册》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西医结合肾病诊疗手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