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历史能动性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昆仑出版社  作者:刘复生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新锐批评家文丛:文学的历史能动性》介绍:“中国新锐批评家文丛”由十位新锐批评家的十本批评文集构成,每本集子均是每位批评家近些年极为满意的论文的汇编,可以被视为此十位新锐批评家具标志性的文艺批评、文化批评与研究成果的精华性展示。这套文丛以近一二十年来的文艺创作(具体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影视、绘画、海外文学等),文化现象与问题,以及当下文艺批评状况等为探讨对象和研究范围,所谈论与探讨的学术话题极为广泛,几乎涉及当下文艺及文化批评的各个层面。

作者简介

刘复生,1970年11月生,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教授,现任教于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天涯》杂志副主编,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曾任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委。在《文学评论》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历史的浮桥——世纪之交“主旋律”小说研究》、《思想的余烬》等著作4部。

书籍目录

序言谭五昌 第一辑:鸟瞰 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危机与时代意义 伟大的“中国文学”是否可能 思想贫血之后的艺术干枯——当代小说写作现状的一种描述 当代文学何为?——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的回顾 什么是当代文学批评?——个理论论纲 作为文化战略的“主旋律” 第二辑:俯观 先锋小说:改革历史的神秘化——关于先锋文学的社会历史分析 蜕变中的历史复现——从“革命历史小说”到“新革命历史小说” 历史的转折与“新乡土小说”的意识形态 “新改革小说”:改革的后果及其意识形态表述 革命历史影视剧创作的可能性 茅盾文学奖的转型及其隐忧 “革命历史”的复杂显影——近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述评 自由率性、多元一体的海南文学——近年海南作家群概览 2012年“海南奥林匹克花园长篇小说大奖赛”入围作品扫描 第三辑:平视 想象一个新世界——韩少功的政治哲学 在这个时代如何做一个人文学者——汪晖的意义 穿越语言图绘历史——解读贺桂梅 第四辑:斜看 从欢乐英雄到历史受难者——评《亮剑》 用先天带菌的语言讲述新话语——以兰晓龙电视剧作为例 普世主义的文学残梦——以袁劲梅小说《罗坎村》、《老康的哲学》为例 重新解放小说——蒋子丹《囚界无边》的意义 短评四则 附录:刘复生访谈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那么,人们从当代文学那里得到了什么东西?又指望得到什么东西? 在我看来,真正的当代文学的意义在于具有对现实加以总体化的叙事能力,由此,它创造出一种关于现实以及我们与现实关系的崭新理解,它重组了我们日常的零散化的经验。并超越了个体的狭隘的经验的限制,从而打开了重新认识现实,尤其是在复杂的社会联系中重新感知现实的可能性。它改造了我们认知与感受的方式,重建了总体化的生活图景,从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感。那些优秀的当代文学,总是蕴藏着解放的潜能,能够打破既有的定型化的意识形态的束缚,把个人从各种神话与幻象体系中释放出来,恢复对“另外的生活”与“另外的现实”的感觉与认知能力,它总是暗含着批判性的视野与乌托邦的维度,激发着对未来的想象。因而,当代文学对现实的审美表述应当具有潜在的实践能量,尽管并不是直接的,也不应是直接的。 这是“当代文学”之外的任何经典文学所不能提供的内容。毫无疑问,并不是所有在当下发表的文学作品都是合格的“当代”文学。 明白了什么是“当代文学”,“当代文学批评”的意义也就自然呈现出来。 所谓“当代文学批评”的意义,就在于使“当代文学”的这种本质明晰化、尖锐化。它不同于一般的文学鉴赏或文学研究的价值正在于,通过对“当代文学”的创造性阐释与重写,把“当代文学”中内在的革命性因素发掘出来,并加以放大,从而创造一种新的关于当代现实与个体处境的新理解或新认知。它天然指向批评家与读者自身生存的历史性。包含着纠缠在一起的现实理解和自我理解,从而带有一种历史解释学的美学深度和生命紧张感。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当代文学批评”才是真正的文学批评。 批评,在最初的意义上,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而当代文学批评,所从事的正是价值创造的工作。因而,什么是文学的标准,何谓“美”,对它来说,不是既定的神圣圭臬,而是悬而未决、有待发现的新尺度;它不是在不自觉地、盲目地肯定着既有的审美价值,而是在不断地进行着新的审美决断,在创造着新的审美价值。当然,它无时无刻不处身在审美传统之中并感受到来自这种传统的压力,但它总是和传统保持着一种持续的张力,它置身于与既定审美价值的生存搏斗之中,并把坚持这种搏斗看做自己的本质与使命。当代文学批评的功能不在于以经典的美学尺度对照、衡量当代的文学作品,并裁定它的审美价值的品级。

编辑推荐

《中国新锐批评家文丛:文学的历史能动性》介绍:“中国新锐批评家文丛”由十位新锐批评家的十本批评文集构成,每本集子均是每位批评家近些年极为满意的论文的汇编,可以被视为此十位新锐批评家具标志性的文艺批评、文化批评与研究成果的精华性展示。这套文丛以近一二十年来的文艺创作(具体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影视、绘画、海外文学等),文化现象与问题,以及当下文艺批评状况等为探讨对象和研究范围,所谈论与探讨的学术话题极为广泛,几乎涉及当下文艺及文化批评的各个层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文学的历史能动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