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吴仁宝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作者:彭征,冯至  页数:277  
Tag标签:无  

前言

  像吴仁宝这样精彩的人生绝对是独一无二的。他是许多中外元首的座上宾,他是几代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过的数十年红旗不倒的老先进,他80多岁了还当选为中共“十七大”代表,胡锦涛总书记带头为他的精彩发言鼓掌!更为精彩的是他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他是全中国在最小官位上任职时间最长却创造出了最精彩人间活剧的人!他领导的华西村,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下属的一个小村落,0.9平方公里,占全国版图不足千万分之一.但这里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迹。这里的农民最早成为工人,最早搬进别墅,最早拥有小汽车,最早拥有退休金……最早拥有了连城里人、外国人都艳羡的新生活,成为中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首富村”、“天下第一村”。这像是一个神话,而创造这精彩神话的人,就是当了46年村党支部书记的吴仁宝和他带领下的华西村农民!  2006年,当中央电视台《面对面》主持人王志问“华西村每年创造多少产值”的时候,这位农民书记吴仁宝的回答是“2006年将超过300亿,人均超过2000万”。实际上,2006年的产值是400亿,2007年的产值超过450亿12010年目标是1000亿!  请注意,这可是一个村级单位创造的年产值,这样的年产值甚至比西部大中城市的年产值都要高!

内容概要

  吴仁宝简历,1928年,吴仁宝出生在江苏省华西村一个贫农家庭。  1957年,吴仁宝开始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  1969年,吴仁宝创办了”地下”五金加工厂,华西工业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988年,吴仁宝实现了“亿元村”的奋斗目标。  1992年,吴仁宝被工业部授予“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荣誉称号。  1994年.吴仁宝被评为“中国十大扶贫状元”的头名状元。  1996年,吴仁宝荣获首届紫金杯“中国杰出企业家成就奖”。  2003年,吴仁宝退休,华西集团成为全国首家超百亿元村级企业集团。  2005年,吴仁宝被国内外数百家媒体争相报道,被树为新农村建设的模范。  2007年,80岁的吴仁宝再度当选人大代表,华西实现年产值达450亿元。  本书通过多次实地采访,力图把一个真实的吴仁宝和华西呈现给读者,能为广大读者开拓视野、启迪思维。

作者简介

  彭征,青年学者,人物传记畅销书作者,管理学博士,现任北京广天响石企划机构副总编辑,著有《谁认识马云》、《巨人不死密码》、《华为教父任正非》等财经人物类书籍。  冯治,作家,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行政学院教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首届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主要著作有:《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与规律》、《吴仁宝评传》、《中国三大村》,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

书籍目录

作者序 精彩吴仁宝:一个农民的传奇第一章 风光吴仁宝:“天下第-村”的缔造者一、草根村官,中外元首的座上宾二、46年的村官与80岁的党代表三、一位吸引了世界媒体的老农四、他创造了一个经济奇迹五、誉满天下,议满天下第二章 苦难吴仁宝:特困村中的“芝麻官”一、仁宝,仁者爱人二、命途多舛,苦难童年三、破败生意去,自号“涤尘”来四、壮志难酬军旅梦五、芝麻官难当,村官亦难做第三章 拓荒人:要让口袋富起来一、石磨掘来的第一桶金1.白手起家创家业2.举步维艰建磨房3.初具规模,磨房改建加工厂4.后磨房时代——华西废纺站二、用规划书重造山河1.穷够了!穷透了!2.华西规划学大寨3.集思广益,细致盘算三、十年“地下工厂”杀出致富血路1.想吃“天鹅肉”:乡镇工业的探索2.筚路蓝缕,艰难起步3.地下工厂:战战兢兢,如履薄冰4.见招拆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5.争议五金厂:姓“资”还是姓“社”?四、“军令状”带来的创业激情1.盟誓——致富动员令2.借势——机遇钟情于有准备的人3.实现——罗逊塔尔效应第四章 常青树:“吃透两头”的小村官一、“亦土亦洋”的为官之道1.机灵仁宝:来点“形式主义”2.中庸仁宝:“亦土亦洋”3.直爽仁宝:我就是“两面派”4.滑头仁宝:“顶”的智慧二、以民为本:有福民享,有难官当1.“干部说假话,受苦的是老百姓”2.牛棚惊魂3.“一切后果由我来承担!”三、领导艺术:权威=清廉+懂行1.跑场:吴仁宝的酒桌技巧2.一顿长寿面3.清廉家风第五章 真伯乐:吴仁宝的用人观一、舍得投入,重在培养二、视乎德与能,任人不避亲1.吴协德:换届选举杀出来的“黑马”2.吴协恩:真正赛出来的“千里马”三、“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1.吴仁宝与“教授村民”2.招来的“私企老板”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1.一视同仁,大胆用人2.苦口婆心,浪子回头五、“大材小用”与“小材大用”1.用人不疑:初中文化也能当厂长2.惟才是用:外地农民成经理六、留人留心:“我来华西村,就是华西人”第六章 “吴氏经济学”一、坚持集体经济不动摇1.冷静分析,理性抉择2.迎风逆流,相机而动二、将“按需分配”变成现实1.“按需分配”的由来2.积累:按需分配的目标3.福利:仁宝之“仁”4.质疑:个人财产自由吗?三、不凑热闹,不谋暴利1.沉着:抵挡诱惑2.反思:好不惊险!四、“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1.环境至上:我们要绿水青山2.节能减排:大兴环保行动3.和谐生态:循环经济在继续五、不能让第三产业“跛脚”六、“急刹车”、“开稳车”与“开陕车”1.急刹车:及早调整,规避风险2.开快车:抢滩登陆,时不我待3.开稳车:开足马力,狠抓效益第七章 经营高手一、你分你的田,我办我的厂1.抓紧时间,争分夺秒2.用人不疑,强将手下无弱兵二、“闯”出来的市场1.穷抠细算造新厂2.点将“十兄弟”3.“摔”下来的合同三、从1亿到300亿的“冒险”1.苦心攀“高亲”,华西联巨手2.老将雄心,华西速度3.诚信至上.招来客商4.个人魅力,引来外资5.盯准目标,奋力一搏四、缔造华西商业帝国五、让华西走向世界1.华西上市记2.建一座和世界对接的“立交桥”3.盯上新加坡4.走出国门,投资美洲六、“压力”铸就的品牌第八章 “大同理想”的践行者一、富了不忘左邻右舍1.前进村阔步前进2.华明村奔向光明3.三余巷年年有余4.“一分五统”大华西二、建设“省外华西村”1.宁夏华西村2.黑龙江华西村3.目标是“全国富”第九章 农民教育家一、潜移默化,明德为重1.“我是吴仁宝领导的华西人”2.猛吼一声,义救弱女3.夜半敲门,切磋理论二、华西的“六爱”1.“仁”生“六爱”2.推已及人三、教育从严1.“‘小弄弄’也不行”2.“不文明的现象也要拍下来”3.“尊老不足,爱小有余”四、新招:成立精神文明开发公司五、培养绅士风度,加快生活节奏1.绅士都是培养出来的2.华西人的时间观3.吴仁宝的“三快”第十章 农民艺术家一、自封的艺术团团长二、凝固的艺术1.另类解读“三国”2.诙谐风趣,妙用“古今”3.让农民认识世界三、吴氏语言艺术1.老书记,的特色语言2.站在最高讲坛上3.妙语连珠在清华4.村官召开记者招待会5.总书记带头为他的精彩发言鼓掌第十一章 “不走寻常路”的“不倒翁”一、坚持原则,恪守规律1.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2.有错立纠,按照规律办事二、走自己的路:我的地盘我做主1.叫板明星村——去跟大寨比一比2.你跳你的“忠字舞”,我走我的“种田路”3.两耳不闻村外事,一心只念发财经三、“不倒翁”吴仁宝1.“压不倒”2.“夸不倒”3.“难不倒”第十二章 淳朴老书记一、心里装着老百姓1.“老书记眼里看不得穷人”2.“没有老书记,就没有我们的今天”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子”二、走近吴家,感受仁宝1.内助赵根娣:“看中的是他的能干”2.儿子吴协恩:“做父亲的儿子,我不后悔!”3.女儿吴凤英:“他只知道带村里人干活”三、老书记的“后华西”生活1.走进老书记的家2.退而不休,发挥余热3.吴仁宝的健身经4.半亿奖金倾囊一捐四、村民们仍然亲切地称呼他为“老书记”1.吴仁宝的“老年情怀”2.“八有八无”:情贯寻常百姓家五、吴仁宝作答普鲁斯特问卷附录 吴仁宝特色语言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风光吴仁宝:“天下第-村”的缔造者  一、草根村官,中外元首的座上宾  看见吴仁宝,用他自己的话,他说自己是个“裤腿上一辈子甩不掉泥巴的农民”。然而这个农民在担任村官46年间。却多次受到中外国家元首的接见与赞扬。  吴仁宝曾是江苏省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全国劳动模范、江苏省政协常委、华西集团公司董事长。他曾是党的十次、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八届人代会主席团成员。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两次)、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扶贫状元、中国十大乡镇企业功勋、全国乡镇企业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农村新闻人物、香港“紫荆花杯”中国杰出企业家成就奖、中国经营大师、中国功勋村官……  早在20世纪60年代,华西村就是全国闻名的“农业学大寨”样板大队,毛泽东同志当时看了中央研究室有关华西社队企业的调查报告后。就有了批示,说:“这是农村光明灿烂的希望!”  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听了江苏省委、地委领导关于“华西村道路”的汇报后,对其共同富裕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大型电视纪录片《邓小平》第7集当中,还专门介绍了华西的共富之路。  1998年4月20日,江泽民同志来华西村视察,称赞道:“华西人民幸福、幸福、真幸福!”听了吴仁宝“两手抓”的汇报后。连声说:“好!好!好!”  1999年9月,韩国总理金钟泌在政府大厦总理办公室,接见了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他称赞道:“华西村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了不起,不简单!”  2006年,吴仁宝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并作为代表之一在北京受到了胡锦涛、温家宝、吴邦国等领导人的接见,他们对吴仁宝和华西村给予高度评价,寄予殷切厚望。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握着吴仁宝的手勉励说:“你好,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贡献,我谢谢你,谢谢你。”同年,中共江苏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吴仁宝当选为代表和大会主席团成员。出席了大会。  2007年7月31日,吴仁宝在华西金塔会见了埃及民族民主党总书记处书记马吉德·谢尔比尼率领的干部考察团。考察团团长马吉德·谢尔比尼由衷地赞叹说:“我们早就了解到华西村有吴仁宝这样一位传奇式人物,我想他可以称为中国农村的‘灵魂之父’。金字塔是埃及的宝贵财产,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产。华西村的经验和理念也是全人类的财产,全人类都能从中获益。”  白驹过隙,岁月流金。作为模范,华西村几十年红旗不倒;作为执政者,吴仁宝担任过几乎半个世纪村党委书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二、46年的村官与80岁的党代表  2007年10月,北京已人深秋。  在一个微寒的早晨,从人民大会堂走出了一个耄耋老者,精神抖擞,双眼炯炯有神,谈笑风生。他就是出席“十七大”的江苏省代表——吴仁宝。他在中青年云集的“十七大”代表中,尤显得特殊而亲切。在江苏省代表团审议“十七大”报告期间,吴仁宝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胡总书记对他的发言赞扬道:“好,我们为你鼓掌!”  可是有几人知道,吴仁宝已陪伴着共和国的四代领导人,走过了几乎半个世纪,而且现在的脚步依然没有停下!吴仁宝当了46年的村官。46年间,有多少先进人物已被雨打风吹去.但吴仁宝依然光彩照人,历久弥新,其中自有道理。这在于他的土生土长和根深叶茂。他在村里做村长,上通国家法律法规,下通黎民百姓的世故人情。他说:“上头吃不好,没有准头;下头吃不好,没有势头!”吴仁宝的为官之道浅显而又深刻。  吴仁宝,从建国初期的“摸着石头过河”到改革开放的“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作为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村官,做出了前人无法企及的事业,这里面有不足、错误,甚至失败,均在所难免。可是应当记住的是,在这场农村改革,求经济、谋发展的实践中,又有谁能做到树一面旗帜将近半个世纪不倒呢?吴仁宝做到了,他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敏锐精明的头脑,吃苦耐劳的干劲,廉洁清正的作风,带领华西人闯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三、一位吸引了世界媒体的老农  吴仁宝和华西村几乎经历了国家解放初到改革开放的全部风风雨雨,而在今天,华西村却依然是共和国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和样板,吴仁宝,这个耄耋老人一次次成为了国内外媒体关注的风暴眼。  1997年,吴仁宝被《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首都70家新闻单位授予“1997年中国农村新闻人物”。此后“吴仁宝”这3个字就仿佛在舆论界里炸开了花,中央新闻采访团、《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20多家中央媒体记者络绎不绝。踏破了华西村的门槛,那段时间的新闻报道几乎到了“无吴仁宝,不谈农村经济”的地步。其中,仅中央电视台就有《新闻联播》、《焦点访谈》、《面对面》、《对话》、《新闻会客厅》、《东方之子》、《聚焦三农》等7个名牌栏目的记者参与采访。  2005年4月,每天拥有900万浏览者.英国最有影响力的日报之一——《卫报》的东亚分社社长华衷先生来华西采访时说:“我走过很多国家和地方,也见到一些富裕的村庄,但是从来没有看到有哪一个村庄能像华西村这样达到共同富裕的!”  2006年,吴仁宝成为当年“2006感动中国”的候选人之一。  2007年6月19日,由俄罗斯电视台、俄罗斯独立电视台、莫斯科电视台、国际文传电讯社、《莫斯科新闻报》等12家主流媒体,与中国的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主要媒体60多人组成的记者团,来华西进行了“中俄友谊之旅·中国行”的  参观、采访活动。记者团俄方总指挥基里洛夫说:“刚进华西村时,还以为是中国政府建的一个‘展览馆’,原来是华西人自己干出来的,真了不起,令人敬佩。一路上,我们已经看到了不少中国的经济奇迹,而这里最不可思议。应该把这里的领导请到俄罗斯的农庄去介绍经验,俄罗斯的农民和读者都会感兴趣的!”  四、他创造了一个经济奇迹  说起华西的经济奇迹,是吴仁宝最为自豪的。  从1972年起,华西就以亩产吨粮而名震大江南北,成为中国著名的先进典型。改革开放使吴仁宝如虎添翼,他跳出单一农业经营的思想框,调整经济结构,走出一条农副工综合发展的道路。他们先后办起了以冶金、纺织、有色金属为主的多个企业,全村大部分劳力投入了工业生产;在副业上,他通过专业承包形成了较大的养殖规模。工副业的崛起为现代化农业的稳定发展铺平了道路,农业的稳定又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吴仁宝使华西村建成了江苏最大的村级乡镇企业集团。华西村的发展成为了中国众多乡村走向共同富裕的一个缩影。  吴仁宝从上世纪60年代担任华西村的书记.带领全村人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华西集团拥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57家,其中全资企业40家,控股企业7家,参股企业10家。华西集团已形成钢铁、化纤、毛纺、旅游、有色金属、建材六大生产系列。拥有精纺呢绒500万米、化工100013吨、针织绒3000吨、染整4000吨、西服20万套、有色金属5万吨、黑色金属近100万吨的年生产加工能力。公司下设3大钢铁公司,8个钢材加工厂,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优质产品。例如,华西钢管厂目前拥有10条国内先进焊管生产线,总投资3000多万元,年产量达20万吨,年产值5亿元。华西焊管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国家地区,得到用户的高度评价。华西彩镀钢板有限公司占地15万平方米,员工近2000人,年销售总额25亿元,其中工厂的工程技术人员达150余人。华西生产的铝合金,远销日韩等国。2005年,全村实现销售超300亿元,每户村民的存款最低l00万元。2006年,华西产值400亿;而到2007年,已达450亿!  全村现有百米金塔、千米长龙、万米长廊、万米长城、30万平方米缩微景观‘“龙西湖”、“天安门”、“山海关”、世界公园、农民公园、塔群、桥文化等旅游景点。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接待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来考察、访问。现在,每年游客接待量在100万人(次)以上。  2001年6月以来,4次通过“一分五统”的方式,将周边16个村纳入华西共同发展。现在,华西的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1520人,扩大到3万人。如今,大华西人心所向,一呼就应,文明富裕,实现了“基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三守促勤劳,参股分红好,小康步步高”,青年人得到了就业,老年人按月领取了养老金。实践证明,“一分五统”确实是体制、机制的一大创新,确实促进了大华西的发展和繁荣,建成了一个“五容”(山容、河容、田容、厂容、村容)更加美丽,“五子”(房子、票子、车子、孩子、面子)俱全更加幸福的“天下第一村”。建党80周年期间,国务院、中宣部、中组部在“肩负人民希望”大型图片展中,称华西是“天下第一村”,称吴仁宝是“天下第一村的带头人”。  在被称为“天下第一村”的村子里.华西人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华西村的别墅群是远近闻名的景象,许多人都慕名来参观这里的别墅群。来到华西,一条条宽阔的水泥大道通向四面八方,路旁的绿化带中,芳草如茵,花儿含苞吐蕊。在绿树掩映下,一幢幢别墅错落有致,色彩明丽,造型独特,豪华气派。在这些花园式别墅里,内部装潢富丽豪华,数码相机、摄像机、等离子彩电、中央空调等各类高科技、数字化电器,在村民们的家里已是平常摆设。每幢别墅都自带车库.村里给各家各户都配发了汽车,每户最少1辆,最多3辆,贡献突出者还能分奔驰车。  华西人这样形容自己的村庄:“远看像林园,近看像公园,细看是农民生活在幸福的乐园。”  有记者曾问道:“吴先生,我们听说您退下来以后,向全社会发布一个消息,就是说谁要是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找到一个比华西村更富裕的村子,您会奖励他,一开始是100万美元,后来上升到1000万美元。据说到现在谁也没有领到这笔奖金,是不是真的?”  吴仁宝听了以后哈哈大笑,自信地“夸口”道:“我是讲过这个话,而且是对国外的记者讲的。因为我们华西号称‘天下第一村’。那么这天下第一村是哪儿来的呢?你们哪个人去找,找到有比我华西好的,我们就奖励你1000万美金,而且找的路费通通来报销。那么如果找不到,这个路费不报的。现在还没有哪个人来拿这个奖金,消息发布了这么长时间,但还没有人来领奖。”  位于江阴西郊的华西村。面积仅占中国版图的千万分之一。却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被称为“天下第一村”。在吴仁宝书记的带领下,全村村民艰苦奋斗,获得了两个文明的双丰收,被称为中国农村希望所在。1978年,改革开放拉开帷幕,华西五金厂摘掉“地下”的帽子,向世人公开,华西年产值300万元,而到了2003年,华西已经实现300亿的年产值。在这25年时间中,吴仁宝带领着华西人创造了年产值翻1万倍的奇迹!  五、誉满天下,议满天下  在华西村名声鹊起之时,人们对华西的争议和批评也随之而来。比如在人才战略方面,华西的政企两界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吴仁宝的家人,据他说“交给家人才放心”;如今他退了,可在担任着华西艺术团团长的同时又兼任华西党、村、企总办的主任,而这个总办却是在党委和集团之上的。针对这些情况,一时间社会上、网络上议论和评价不断,并有网友直言不讳:“请问吴书记,在农村,村党支部书记=大老板的现象普遍存在,华西是不是?”  在华西村党委和村委的领导集体的个人身份上,也是惹得非议不断。据悉,当吴仁宝退下来时,恰好是吴仁宝的儿子吴协恩接了班,而且新一届领导班子里有5个是吴仁宝的子女,吴仁宝家人占据了显赫的大部分。有人便质疑华西村是否在搞“家族制”?有位记者告诉吴仁宝:“有人说,您在搞家族制,5个子女全是‘官’”。并且有领导批评:“老吴呀,你们在村里搞集体化,但全村对于你的家族来说,可能就是私有化,这个反差大啊。”  在对吴仁宝不断的非议声中,华西村的经济却迅速发展起来了。如果说华西村是一个农村,倒不如说华西村是一个正在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华西村的农业生产已经不占主要的地位了,华西村现在共有1万亩土地,3万多口人,人均只有0.3亩土地,是非常少的。这样少的土地,在同全国农村的比较上,是最低的,如果种粮,是不够华西村人基本生活的。中国人口多,现在人均只有1.5亩土地。在这一方面,华西村粮食生产是不能自足的。他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失去了粮食自足的根基。但是,在一个国家中,华西村的粮食供应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有全国农村作他们的后盾。有人说,如果我国的农村都是这样,就危急了。产生这样的结果的原因是因为华西村不但工商业用地太多,而且宅基地用地也很大,还是农村农民的个体家庭建筑的模式,一家一个宅院,二层的居多,这样的建筑在农民富裕起来以后,是非常浪费土地的。  当华西集团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蛋糕越做越大的时候,有一种声音一直挥之不去,恰如有位记者提问的那样:“农村都学华西,不好好种地,变良田为工厂,将来吃什么?”  在大家对华西农业发展纷争不断中,又有学者针对“华西现象”之所以能够成功的个别性和偶然性,质疑道:“华西村发展到今天为止,即便在江阴地区也没有出现第二个华西村,这证明所谓的华西村经验并没有普遍意义!”  如此云云。  在他的身上,似乎永远交错着矛盾与争议,但又总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使它们合理地融合与统一。

媒体关注与评论

  “美丽的华西村,幸福的华西人。”美丽,定位“五容”——山容、河容、天容、厂容、村容、幸福、定位“五子”一票子、房子、车子、孩子、面子。  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遇到任何困难,只要实事求是对待,就能大难变小难,小难变不难,一个单位要长寿,应该抓住三条:一要有自主权;二要有自知之明;三要有高度的事业心。让老百姓过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幸福。  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鏊头,一人也只能占一个床位。  ——吴仁宝

编辑推荐

  吴仁宝执政华西46年,他用25年使华西年产值翻了1万倍。他带领华西人缔造了“天下第一村”的神话,他是迄今为止唯一受到四代国家最高领导人赞扬的村官。他80岁了还当选为十七大代表,他既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又有独特的成功哲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精彩吴仁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