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履先教授从医60年医学论文集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作者:曹履先,陈虎 主编  页数:485  字数:939000  

内容概要

《曹履先教授从医60周年论文集》介绍了著名血液病专家曹履先教授60年来的临床医学研究实践的部分成果及论文和学术专长,体现了曹履先教授在临床医学领域的探索足迹、医学思想和学术成就,凝聚了曹教授从医60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心血和结晶。通过作者的“从医感言”和“论文集”,可以领悟到一个潜心临床医学研究实践、全心全意服务于病患、救死扶伤的高尚情怀,反映出曹履先教授一生的学术理想和医学成就以及为医学事业不断研究、进取奋斗的过程,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一名老医学工作者从一名青年军医到著名医学专家为临床医学的发展探索的历程和贡献。
该论文集的面世是对曹履先教授从医60周年纪念的最好献礼,他在内科学科领域特别是血液病的治疗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很高的学术造诣,开创了我国、我军在骨髓移植治疗血液病的许多新创新,对血液病临床工作很有指导价值,是血液病临床工作者一部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曹履先,著名血液病专家,毕业于中国协和医学院(8年制),1992年至今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待遇。半个多世纪以来主要从事内科学及血液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曾任:兰州军区总医院、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307医院血液科主任,骨髓移植中心主任,军事医学科学院专家组成员;英国皇家医学进修学院荣誉咨询医师;国际骨髓移植登记处(IBMTR)、欧洲骨髓移植组(EBMT)成员,国际自体骨髓移植组成员,国际实验血液学会会员(ISEH)会员,英国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杂志编委。创建了《白血病杂志》并担任主编。曾多次应邀去关、英、法、德,荷、日、韩、澳、新西兰等国家讲学或开学术会议。现为北京、广州、海南、昆明等地军内外多家医院血液科高级顾问及主任导师。
近60年来在血液学临床诊治及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淋巴瘤的临床研究,使骨髓移植术居全军首位;1984年被授予全军先进科技工作者;1990年在上海“6·25”核事故的抢救治疗中,荣立个人二等功,对致死放射剂量的受害者,采用新的治疗方法,使半相合的骨髓移植救治成功,属国际首创。1990年创建了亚洲太平洋地区骨髓移植协会(APBMTG),并任首届主席,现为名誉主席。
多年来在国内外共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撰写并出版发行骨髓移植专著3部;曾荣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国家教委一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4次等其他奖项。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临床内科的有关资料
第二部分 放射病研究的有关资料
第三部分 抗肿瘤药物实验研究的有关资料
第四部分 白血病及淋巴瘤的有关资料
第五部分 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刺激造血研究的有关资料
第六部分 骨髓移植研究的有关资料
从医60周年感言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6.内皮细胞增多:在风湿病及耳垂部位的炎症时可有内皮细胞增生,经耳垂采血的血片中可见有较多的内皮细胞。 血片8:刘××,女,27岁。因血片中发现“异常细胞”来检查,体查无阳性体征,血沉、心电图正常,血象检查亦正常,复查一个月前的血片发现有较多的内皮细胞,占7.5 %,但骨髓中无类似的细胞,诊断为内皮细胞增生症。 7.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片中嗜酸性粒细胞超过3%即谓之,常可见于过敏反应、寄生虫病、慢粒白血病、霍奇金病、节结性动脉周围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血片9:刘XX,住院号74362,男,30岁。因发现血片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而入院。查体正常,大便中有鞭虫卵,白细胞8600,嗜酸性粒细胞占51%。 8.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血片中嗜碱性粒细胞超过1%谓之。常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过敏性疾患及脾切除术后等。 血片10:李某,住院号118607,男,21岁。诊断为慢粒白血病,治疗后缓解,于病后23个月再次入院。白细胞总数28500,嗜碱粒细胞占81%。 9.蓝细胞:亦谓涂抹细胞,多见于感染、中毒或急性淋巴白血病的血片中,对鉴别白血病的类型有帮助。 血片11:孙××,住院号84450,女,1岁2个月。肝脾淋巴结肿大,红细胞190万,血红蛋白5.6 g,骨髓中原淋加幼淋占81. 60%,白细胞36500,血片中原淋7%,幼淋28 %,可见有较多的蓝细胞。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0.中性粒细胞核上的鼓槌状小体,可用以区分性别,核棘突的增多易见于放射病时。 血片12:詹××,住院号39282,女,30岁。因缺铁性贫血入院治疗。血片的中性粒细胞上可见有鼓槌状小体,曾妊娠8次,正常分娩两男一女。 血片13:杨××,住院号89734,男,38岁。系放射线工作人员,曾接触X线,131I,90 Sr等,6年后白细胞下降为2650个,皮肤干糙,白细胞3000,中性50%,部分可见有核棘突,经休息及治疗后白细胞上升为9800,中性72010,核棘突减少。 三、红细胞形态的异常 红细胞形态改变时,对诊断有一定帮助,特别对贫血的诊断帮助较大。 1.红细胞大小的确定 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可用红细胞比积的方法确定,其直径可用测微计直接测量。有人认为用显微镜油镜直接观察血片上红细胞大小和用测微计测量一样可靠,我们亦有同样体会。由以下四张图可以看出红细胞的大小。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曹履先教授从医60年医学论文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