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基础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安森  页数:208  译者:李艳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侧重以下几个关键词:  首先,本书探讨怎样进行评估。在这部分,我们来看传统的评估方法,包括有成本、市场和收益以及可以重置的方法,包括重置评估、评估许可使用费的免除等。我们还关注非传统的和专有的方法,包括技术因素分析法、CONSOR公司使用的Valmatrix方法。    第二,本书探讨评估内容的问题。在本书中我们特别关注知识产权的集合权利,包括公司身份、商标和品牌、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专利、互联网资源、版权、软件、信息技术和其他的无形资产。    第三,本书探讨价值评估的关键性问题:我们何时进行评估以及在何种条件下进行评估?我们关注的评估情形有:许可协议中的评估,销售中的评估,合并中的评估,破产或重组中的评估,各种税制要求下的评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下的评估,诉讼中的评估。    第四,本书将评估的方法、内容和时间等问题综合起来放入短小的案例研究中。这些案例研究将贯穿全书,用来说明知识产权的不同类型和各种价值评估方法。    第五,最后该书提供参考书目录,有益的建议和指南,以帮助读者借助本书提供的内容进一步研究知识产权评估这一课题。    第二编介绍一组相似资产的概念,这部分也包括简短讨论一些基本金融条件、限制内容以及一些在评估中需要注意的术语,例如折现率、净现值、有效期、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和重整。    第三编回顾基本的和传统的价值评估办法。本部分还包括什么是价值?如何界定价值?能否将价值界定为良好的市场价值?有序的价值?税收价值?清算价值?第三编既包含现在已被接受的价值评估方法,也包含新的和专有的评估方法。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安森 译者:李艳

书籍目录

第一编 绪言 绪言第二编 定义和词汇表 第一章 命名法和定义:确定相互冲突的术语与描述性语句的含义 第二章 无形资产束和集合第三编 价值评估方法 第三章 传统的价值评估方法 第四章 其他的价值评估方法 第五章 金融条件,限制和考虑因素:术语表第四编 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 第六章 商誉:法人身份 第七章 商标和品牌 第八章 专利 第九章 商业秘密资产的经济价值评估 第十章 网络资产的价值评估 第十一章 版权,价值评估和诉讼赔偿 第十二章 计算机软件的价值评估  第十三章 非商业化技术的价值评估:理解知识产权权利和价值因素  第十四章 其他无形资产第五编 不同背景下的价值评估 第十五章 许可和许可证 第六编 结论 第十六章 价值评估趋势的回顾  第十七章 知识产权的趋势:未来即现在

章节摘录

插图:商誉可以被描述为实体的形象和商誉价值。这种形象或商誉也被叫做公司身份伞式品牌、旗舰品牌或市场优势。英国人在上个世纪以最简单的词组定义商誉,商誉相当于确定性或概率,是指一个公司的顾客或老主顾会持续与之交易,评价该公司的商品和服务等的一种纯粹的金钱价值。另一种用在很多场合的商誉的简单定义是指相当于公司身份或公司品牌的价值。虽然公司的身份或品牌是可以衡量的资产,但是公司的身份或品牌当然不是公司商誉的惟一的定义,只是表述商誉一个侧面的市场定义。所以,商誉通常等同于声誉或公司形象。在法律的层面上,很重要的是要搞清楚商誉是附着在一种知识产权之上的(例如商标)。美国的法院曾判决如果将商标与商誉相分离,商标就无法继续保持其价值或独特性,因此,一个具体商标或品牌的商誉是与这个商标紧密联系的。法院认为如果将商标与商誉相分离,则商标不再具有价值。与之相反的意见是相当错误的,因为在真实的世界中将一个品牌的商誉与其所附着的商标相分离是不可能的。一个购买者既不会选择没有商标的商誉,也不会选择没有商誉的商标。在第二章我们将会介绍品牌资产的集合。即使是会计专业,也难以对商誉的定义达成一致的意见。美国合格公共会计学院(AICPA)在各种文件中将商誉描述为无形资产和能够为商业带来竞争优势的支持性资产,换句话说是指形象、顾客基础、声誉、观点等等。

编辑推荐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基础》可供大众阅读。《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基础》为知识产权译丛之一,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基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不错!值得一看!知识产权的基础知识比较透彻。
  •   当当网书店的服务很好,配送很及时,而且在本人不方便网上付款的情况下把我想要的本送上门,为本省去了很多出门到银行办理手续的麻烦,服务真的很周到,本人很满意,再次表示感谢!请贵店再接再励,把这种便利的精神继续发扬下去!
  •   是正版,专业人士值得购买
  •   知识产权价值的评估,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且见仁见智。如何能建立一个评估体系,并且能贴合市场,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这本书比较浅显。用来入门很不错。
  •   本书对于要出具评估报告的注册评估师来说只能做知识性了解,对于评估的具体指导作用不大!
  •   话说,这么薄一本书,敢标价48,粗略翻了一下,几乎就是一本论文集,枯燥的让人窒息,估计当工具书用的可能性比较大,真一页一页读,难度太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