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曾国藩七分胡雪岩

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作者:中石  页数:244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近代史上,诞生过两位奇人,他们比肩而立,一个在政坛叱咤风云,一个在商界呼风唤雨。他们所创造的人生传奇,即使一个多世纪过去,仍令人回味无穷。这两个人,一位是曾国藩,一位是胡雪岩。曾国藩身处晚清乱世之中,凭借过人的智慧,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再造满清“中兴”大业。毛泽东说他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胡雪岩则为晚清商界的领军人物,以“红顶商人”名扬天下,被誉为“旷世不遇的商贾奇人”。曾国藩、胡雪岩作为成功的政客和商人,建立了不朽的功业,聚敛了巨大的财富。然而,他们二位的出身并不高贵:曾国藩由一介布衣起家,为官之路历经风霜、无比凶险,但还是达到了一种很少有人能企及的辉煌,赢得了显赫的功名;雪岩最初不过是个钱庄的学徒、跑街的伙计,在短短数年间便迅速发迹,成为呼风唤雨的富商大贾。曾、胡二人之所以能够在虎狼相争、你死我活的官场、商场中游三,J有余,人生步步走高,最终登峰造极,凭的是过人的智慧。这种做人做事智慧,是许多历史人物成功的重要途径。所以说,曾、胡二人的成功经验,很值得中国人学习和借鉴;他们发迹起家的历史,很值得普通人研究和模仿。

内容概要

 曾国藩是中国古代从政者的楷模,胡雪岩是中国古代生意人的典范。曾、胡二人的智慧相得益彰,有互补之效。即使是在今天,他们的做人做事之道也有借鉴意义。   做人做事,如何把握好时机,拿捏准火候?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若能吸收曾、胡二人的智慧精华,定能游刃有余,收放自如,立于不败之地。  做人做事,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真正的成功者都是善于灵活变通的人。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老成练达的处世心法 一、三分曾国藩:做人要厚道  为人不要精明得露骨  改掉自欺欺人的毛病  待人以诚,容人以恕  做人心机太重不是好事  天道忌巧,奸猾不如厚道  与人为善,利人利己 二、七分胡雪岩:做事要老道  做事一定要照规矩来  生意人不可无端树敌  失去信用会毁了自己  与同行结怨的钱别赚  给人活路,就是给自己财路  拒绝烫手的钱 三、曾、胡处世心法借鉴之道  做人要守规矩  奸诈之人不足道  人品是立身之本  互惠互利才是长久之道  不能为钱丢了情义    同舟共济,共奔“钱”程第二章 涉危蹈险的谋事胆略 一、三分曾国藩:夹着尾巴做人    人生充满不可测知的风险    为官公道,首在言行谨慎    得意时小心“高处不胜寒”    事事检点,三思而行 二、七分胡雪岩:壮起胆子做事    敢于自立门户    刀头上的血也要去舔    壮起胆子闯一闯    凡事总要有个退路  三、曾、胡谋事胆略借鉴之道    做人过慎会丧失良机    大商人敢为天下先   刚愎自用,是“无知者无畏”    说话办事贵有自知之明    大事可做但不可吹    量力而行,不逞匹夫之勇第三章 从容大度的心态修炼 一、三分曾国藩:荣辱放得下    对看不惯的事情要闭眼  做官要有些胸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人不要跟命过不去  把名利看得淡一些 二、七分胡雪岩:输赢看得开  大人有大量,得理也让人  抛开得失之心  赢得起也输得起  为人要做有脸面的事 三、曾、胡心态修炼借鉴之道  想出头,但不要强出头  心态平和者是处世高人  心胸狭隘做不大生意  暂时吃亏不算亏  成功商人的真正乐趣第四章 义利兼施的人脉攻略 一、三分曾国藩:靠情义揽人心  用心编织关系网  交友先要看品行  人际往来重同乡情谊  讲仁守义,恩信带兵    以诚心善待追随者 二、七分胡雪岩:凭“利”字走天下    徽商精通人缘经    大树底下好乘凉    “利”字是最大的诱饵    摸准对方的软肋  三、曾、胡人脉攻略借鉴之道    借人之力,成己之实    寻找自己的靠山    人情要做在节骨眼上   感情投资,“义、利”两手都要用    生意场人情投资三原则    在人际关系中寻找机遇第五章 进退自如的显隐哲学  一、三分曾国藩:精于韬光养晦    大隐隐于市    顺利时切忌高兴过头    功名太盛时要善于隐身    谙熟人生进退之道  二、七分胡雪岩:擦亮金字招牌    名气一响,生意就会热闹  场面上的事情要做好  守住面子和招牌  商人要学会舍财扬名  “身价”可以增强竞争力 三、曾、胡显隐哲学借鉴之道  人怕出名猪怕壮  藏身待时者多是江湖老手  适当地露一露、争一争  懂得自我包装  学会“炒作”自己第六章 别开生面的用人智术 一、三分曾国藩:练就识人慧眼  知人善任,慎用人才  用心明辨诚伪  曾国藩选人五标准  轻薄之人不可重用  表现欲过强的人不可久用  百试不爽的观人智慧 二、七分胡雪岩:用人不拘一格  看人不能拘泥于一点  用人关键是要“靠得住”     用人不要光看面子    大才要大用,小才要小用  三、曾、胡用人智术借鉴之道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知人识人,自古为难    去掉障碍才能看清人    灵活慎用识人八法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第七章 洞悉时局的机会眼光 一、三分曾国藩:把握时局的高手    谋大事要稳中求成    先观大局之变    机会到来,乘势而上    邀功请赏,把握良机 二、七分胡雪岩:锐利的生意眼光    发达的机会无处不在    从变化中找到机缘    一次机遇能叫你如愿以偿    与其待时,不如乘势    盘算整个局势  三、曾、胡机会眼光借鉴之道    多远的眼光做多大的生意  赚大钱靠的是胆识和气魄  以战术眼光找财源  确保握有七成胜算第八章 通权达变的融通智慧 一、三分曾国藩:韧性、坚忍、“挺”住  做人不可缺少刚强之气  骨骼硬才能站得稳  刚毅强挺为忍  打脱牙和血吞  善于打持久战 二、七分胡雪岩:机智、变通、做“活”  生意一定要做得活络  头脑灵活,办法就多  八坛七盖,翻转钱眼  在钱眼里面荡秋千 三、曾、胡融通智慧借鉴之道  碰到困难绝不言退  成功需要忍耐与坚持  别一条道走到黑  做人既讲规矩又讲变通  保持头脑灵活  做生意要应时而变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老成练达的处世心法一、三分曾国藩:做人要厚道为人不要精明得露骨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人若精明,确能占得不少便宜,但太过精明,别人也必定会以精明加以防范,精明的人往往看不到这一点。精明的人,可以精明一次,也可以精明两次,但很少有人能精明过三次的。因为别人领教了你一次精明,会受到启发,别人领教了你两次精明,会受到教训,别人领教了你三次精明就会提高警惕!人们在交往中,常常喜欢与单纯的人交往。与单纯的人交往轻松、自然不用费尽心机,提高警惕;这倒不是说单纯的人是傻子,是可以随意欺骗与作弄的,而是说他心地纯净、平和、淡泊。这样的人也懂得很多,想得很深,看得很透,但他把心智放在更有价值和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这就是荀子所说的那种人:“温和如玉,完美纯正。”而与精明的人交往,就得时时小心,处处提防,稍有不慎就会落人泥淖和陷阱中。交往得越久,相处得越深,就越是感到被欺骗、被愚弄,当然也就越不自在。如果还不得不与他交往,那么就只能以精明手腕去对付他。这正应了郑板桥的一句话:“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真是算尽自家耳!”曾国藩是一个精明的人,他弟弟曾国荃也是一个精明的人,他们就因为精明吃过不少亏。对于读书人,曾国藩还能以诚相待,他说:“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但是对于官场的交接,他们兄弟俩却不堪应付。他们懂得人情世故,但又怀着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碰壁。这是很自然的,你对人诚恳,人也对你诚恳;你对人诡诈,人也对你诡诈;你对人一肚子不合时宜,人也会对你一肚子不合时宜。而曾国藩的朋友迪安有一个优点,就是全然不懂人情世故,虽然他也有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但他却一味含浑,永不发露,所以他能悠然自得,安然无恙。而曾国藩兄弟却时时发露,总喜欢议论和表现,处处显露精明,其实处处不精明。曾国藩提醒曾国荃:这终究不是载福之道,很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灾难。到了后来,曾国藩似乎有所领悟,他在给湖北巡抚胡林翼的信中写道:“唯忘机可以消众机,唯懵懂可以祓(消除)不祥。”但很遗憾,他未能身体力行。所以,为学不可不精,为人不可太精,还是糊涂一点的好。然而让精明的人糊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他经历很多人和事,受过很多挫折和磨难,否则他是不会糊涂的。郑板桥不是已经说过了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返糊涂更难。但也只有进到这一境界,才能明白人生是怎么一回事。改掉自欺欺人的毛病诚信,是人立身之本。俗话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的就是做人要诚实无欺。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苏武也说:“天不容伪。”可见,诚信,是人赖以生存的灵魂。也许你能欺骗一个人,但你不能欺骗所有的人;即使你诡计多端,欺骗了所有的人,但你能欺骗自己吗?然而,做到诚信,并不单单是不说假话,假话太容易被识破了。如果你的第一句假话被人识破了,那么你的第二句真话也将被人怀疑,所以人不到迫不得已是不会说假话的。曾国藩在日记中反复谴责和归咎自己的不是说假话,而是比假话更隐秘,又以更冠冕堂皇的面目出现的不诚实。有一天,好友窦兰泉来拜访曾国藩,两位学人相见,自然商讨理学,然而曾国藩并未能真正理解窦兰泉所说的意思,便开始妄自发表见解。事后曾国藩就指责自己,这就是心有不诚;不仅自欺,而且欺人,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了。由于不诚实,所以说话时语气虚伪强辩,谈文说理,往往文饰浅陋,以表示自己学理精湛,这不过是表演而已。这难道有什么好处吗?曾国藩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毛病,表示悔改,可事到临头,又身不由己了。没过几日,朱廉甫前辈偕同邵惠西来访,这两个人都是孔子所说的正直、信实、见闻广博的人。尤其是朱廉甫前辈屈尊来访,不就是把曾国藩视为志同道合的人吗?没想到曾国藩故伎重演,说了许多大言不惭、沽名钓誉的话。还有一次,好友陈岱云来访,想看曾国藩的《馈贫粮》,结果曾国藩以雕虫小技不值一看为由深闭而固拒。一时掩饰笨拙,文饰浅陋,巧言令色,种种复杂的情形交织在一起,难以言表。事后曾国藩反省,这都是虚荣好名的心理在作怪啊!这些都是不诚实的表现。经历了内心的这几次折磨与争斗,曾国藩开始给自己约法三章:“大凡往日游戏随和的人,性格不能马上变得孤僻严厉,只能减少往来,相见必敬,才能渐改征逐的恶习;平日夸夸其谈的人,不能很快变得聋哑,只能逐渐低卑,开口必诚,才能力除狂妄的恶习。”曾国藩就是这样逐渐成熟起来的。待人以诚,容人以恕曾国藩初办团练时,手中无一兵一勇,脚下无一寸土地,身无一分一文,虽然是个京官,实际上等于一个普通乡绅。而当时在湖南,已有江忠源的楚勇,罗泽南的湘勇和王鑫的湘勇,各有一定的势力。其中江忠源的楚勇出境至广西,有著名的蓑衣渡之战。后来保卫长沙、转战江西均有战功。可是,曾国藩照样能成为他们的精神领袖,协调各部的行动。后来虽与王鑫关系破裂,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而且江忠源战死后,接领其部队的刘长佐、萧启江等,罗泽南战死后,接领其部队的李续宾、李续宜、蒋益沣等,也都接受曾国藩的指挥调度。在逐渐发展过程中,一些非湘籍将领也陆续来到曾国藩身边,如满族人塔齐布、蒙古人多隆阿、河南人李盂群、广东人褚汝航、四川人鲍超、福建人沈葆祯等。是什么力量,使这些英雄豪杰、仁人志士聚到了曾国藩的旗下?除以保国安民、维护名教、立志杀贼为目标这些共同点使他们心心相印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曾国藩的人格力量。这人格力量产生于他所极力倡导并实践的“诚”、“恕”二字,即“待人以诚,容人以恕”两条。所谓“以减恕加天下,则群伦影从”。关于“诚、恕”二字,曾国藩说:“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又说,“吾辈总以诚心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心虚则个动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为人共谅。”为官为将更应遵循“诚”这一项基本品德。待人以诚,则人也可能待己以诚,这叫做以诚换诚;即使少数人不以诚待己,也终会遭到舆论的谴责,使之悚然省悟。如果待人以权术,恃盛气,挟私见,也可能得势于一时,但最终会遭到历史的唾弃。曾国藩洞悉世情,明彻史实,深有感触地对诸弟说:“管子云:‘斗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大概之。’余谓天之概无形,仍假手人以概之。霍氏盈满,魏相概之,宣帝概之;诸葛恪盈满,孙峻概之,吴主概之。待他人来概而后悔之,则已晚矣!”这真是促人猛省的真知灼见!曾国藩所提倡的“恕”,中心内容是《论语》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如果想到什么,就要考虑到别人也会想到什么,推己及人。曾国藩说:“人孰不欲己立己达?若能推以立人达人,则与物同春矣!”反过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欲人以虚伪待我,我便应不以虚伪待人;不欲人以权术待我,我便应不以权术待人,如此等等,都是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曾国藩说:“圣门好言仁,仁即恕也。日贫,日贱,日成,日荣,日誉,日败,日逆,此数者,我之所恶,人亦皆恶之……吾兄弟须从‘恕’字痛下工夫,随在皆设身以处地。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令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以盛气凌我之身,或次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曾国藩强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怨天,不尤人。认为如果“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之”。凡不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最终也不能立己达己,历史上的无数事实充分地证明了这点。所以,曾国藩一向主张“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做人心机太重不是好事因为讲求“诚、恕”,曾国藩又提倡人际关系中的“去伪而存拙”,认为唯天下之至诚,可以破天下之至巧。他训诫曾国荃说:“左季高待弟极关切,弟亦宜以真心相向,不可常怀智术以相迎拒。凡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如果“伪”来“伪”去,必然两败俱伤,更伤风败俗。虚伪奸巧,是人人所不喜欢的,但不少人又偏偏在言行中把这四个字拣了起来。咸丰八年,曾国藩在家守丧,寂静的乡间生活,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反省自己的过去。

编辑推荐

《三分曾国藩七分胡雪岩》讲述了:三分曾国藩,七分胡雪岩,就是讲究做人要修身立德,做事要灵活机变。做人不能玩阴阳两面,做事不能耍黑白两手,做人要“曾学”为体,做事宜“胡学”为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三分曾国藩七分胡雪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做事和做人是生活的主旋律,怎么平衡
  •   在荡荡网上买书,就没什么可说的,都非常好。呵呵呵
  •   书刚到,还没看!应该不错·····
  •   速度很快,还没有来得及看
  •   书本质量不怎样,但还是挑了很久的,总的来说还不是很差,还是可以接受的!!!!!!!!!!!!!!!!!!!!!!!!!!!!!!!!!!!!!!!!!!!!!!!!!!!!!!!!!!!!!!!!!!!!!!!!!!!!!!!!!!!!!!!!!!!!!!!!!!!!!!!!!!!!
  •   书之前看过,这回买的质量一般
  •   内容较浅,适合很初级的了解
  •     从前书店常见曾氏家书和红顶商人之类的标题。如今是快餐文化的年代,这两位各自经商从政的生涯里,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凸显的种种品质经过作者归纳过滤,我们终于可以囫囵吞枣地直接吸收精华了。
      
      书中看到的是曾氏的修身识人,胡雪岩的权变果敢。感觉写曾的笔力要重一些。曾国藩部分有家书、冰鉴和挺经作为基础,胡雪岩部分则多来自历史资料。有点说故事讲案例的意味。总得来说,各个小节篇幅比较短,点到为止。既然当今各位管理学大师都一齐来说做管理先做人,单挑曾国藩的为人处事是很有道理的。深厚的文化功底、坚忍的性格、识人的相术、深谋远虑都是领导人必要素质,而商人又多了一个创新和灵活。
      
      因为背景不同,郎咸平和曾仕强各自对胡雪岩的评价大相径庭啊。至少曾国藩的敢为天下先,律己修身的意志实实在在影响了不少后来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