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史

出版时间:2011-5-1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作者:[法] 弗朗索瓦·多斯  页数:596  译者:季广茂  
Tag标签:无  

前言

认同这种研究观点的前提下归纳出自己的思维体系。就算马列主义也要活学活用,否则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也会曲折坎坷。而我成书的前提,就是在这种博采众长、自主研发的行程下完成的。这段话很重要,这也是笔者希望这本书的读者把它做为对本书的阅读态度。再冠冕堂皇点的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和研究盘赔理论的重要意义就是在变化的赔率和盘口中去发现问题,而不会堕入庄家设计的投资陷阱。正如前面所说,如果要想让那些欧洲俱乐部为自己打工的话,首先你就要具备最基本的投资心态。那么,无论是你选择足彩、竞彩甚至包括外围单场投注时,都要把每一笔投入视作一次投资行为。既然是投资行为,就必须在投注前对那些能够影响比赛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严谨而反复的分析论证,从而做出正确的投注结论。做出这个正确结论的基本条件就是:技术+心态。而赛前做足功课也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因此,可以总结出的成功公式就是:准备+技术+心态=成功。当然还有运气成分,不过,如果连对自己的运气都不够自信,那么,也就没有行动的必要了。笔者本人的具体做法如下。如选择任选九(或网上过关玩法)玩法时,一般在周中就开始对初赔、初盘、球队信息等作出记录和统计,然后针对性地对与投注目标有关的完场赛事进行复盘总结,最后结合盘路发生率和临场数据做出投注结论。例如,周末任选九的投注对象集中在意甲和英超,那么就对两大联赛中最近两轮完场比赛进行复盘,投注前2小时再参考联赛盘路数据和即时盘口数据,做出最后的决定。单场或外围玩法时,则是临场分析与联赛盘路相结合,当投注对象为上盘时,有时甚至要等到比赛开始后5-到底存在着众多结构主义还是一种结构主义?到了结构主义大获全胜(本书上卷对此做了描述)若干年后的强弩之末,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结构主义把遵循不同逻辑的现实、各路人马融为一炉,各色人等俨然一袋马铃薯,没有形成什么统一的学派。不过,一种特定的取向和许多对话都暗示,存在着“结构主义时期”。在60年代中期,阿尔都塞和福柯都试图以哲学复兴方面的努力为核心,把最现代的社会科学研究凝为一体。在哲学复兴方面付出的这些努力,后来被称为结构主义。1966年,这些努力被推向顶点。到了1967年,分裂之势已经凸显。很显然,第一个阶段的重组通常是人为的,种种大撤退开始于此时。一些参与者开始另辟蹊径,以避免被人贴上“结构主义”的标签。有些人走得更远,他们声称自己从来都不是结构主义者。只有列维-斯特劳斯例外,他并不理会当时的时尚,一心埋头从事自己的工作。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结构主义者对他们眼中的人为一体化极力敬而远之之时,媒体刚刚发现并极力夸大这种一体化。这一分化、瓦解、衰落时期只是很肤浅地影响了结构主义研究的节律。在其他地方(如大学),结构主义研究依然进行着,并遵循当时的逻辑。1968年五月运动推进了结构主义在制度上的胜利,在接受下列纲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已经抛弃了反抗中的反文化的光辉旗帜,以期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性(而非未阐述性)的地平线。说到“盘路数据”这个概念,在本书中的赛事研究部分,笔者对2008-2010赛季五大联赛和已经纳入足彩轨道的英格兰冠军联赛所有典型盘路进行了类型划分,并针对各种具体盘口和水位下的发生概率做出了特点分析、投注提示、球队评价、投注策略,力求通过对实战的规律性总结与大家共同熟悉和掌握博彩公司的操盘技巧,给自己更充分的决策理由。同时,也借此希望读者对数据积累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本书的欧洲赔率研究部分,笔者将赔率的分析工具分解为静态和动态两种模式,其目的在于使读者能够形成对赔率进行全程分析的方法习惯。本书的亚洲盘口部分的核心思路是注重欧亚分析的指导性,在对各种基本看盘手段作出介绍讲解的同时,着重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欧亚差异分析方面,并辅以大量2008赛季至今的各类赛事的实战案例,力求做到理论与实战相结合。大小球(进球数)研究部分,在本书中也占有相当大的篇幅。这些也都是笔者和朋友们在多年的实战中累积起来的宝贵经验,其中大多是用真金白银的惨痛教训换取的。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对大小球实战研究涉入最深、分析方法最为理念化、最侧重以实战为导入解读理论的全新尝试,是否货真价实,尚有待读者评说。本书着重点在于方法研究,其目的也是希望抛砖引玉地与大家形成互动,如果您对本书有什么宝贵意见,在此本人欢迎您进入我的博客或邮箱交流指正(拍砖也行)。最后要说的是,投资的终极目标就是赢并快乐着,如果一项投资给你带来的是千金散去不复来的苦恼,那么就请你先停下来,先给自己的大脑补充些营养,然后再卷土重来。如果你做不到,那么就衷心的劝你趁早远离。对那些想依靠足球博彩一夜暴富的朋友,笔者也要借一步说话,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就像《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他用一把小凿子花了十九年时间,挖出了一条理论上需要“六百年”才能打通的逃生通道,最终给自己赢得了尊严、财富与快乐。希望《足球财富》给你带来创富的启发和灵感!作者2010年4月于北京

内容概要

  结构主义及解构主义时代,是法国知识界激情燃烧的岁月。法国知识分子经历了痛苦和磨难。他们曾经喜怒哀乐,他们曾经悲欢离合,他们曾经为卑贱鸣冤叫屈,他们曾经为侩子手高唱赞歌……总之是有血有肉的人生,总之是曲折动人的感情,总之是惊涛骇浪的思想,总之是那个时代特有的强烈共鸣。思想的波折坎坷……尽在其中矣。他们最终创造另外一个崭新的知识王国,重绘了人类的知识地图,改变了世界的走向,成为21世纪最具冲击力的思想之源!

作者简介

  费朗索瓦·多斯,1972年在巴黎第八大学获得历史学士学位,1973年通过了声望极高的教师资格考试。1974年在图瓦斯高中任教。五年之后,在让·斯诺的指导下,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主攻方向是1968年以来的“年鉴学派”与媒体问题。任教于巴黎第十大学,著有《破碎的历史:走向”新史学”的“年鉴派”》和《意义的帝国:人文科学的文化》等著作,为许多文化名流撰写过知识传记。

书籍目录

中译本序言(1)
第一部第一次分裂
1.乔姆斯基主义:新疆界?
皈依
生成主义之始末
生成主义之原理
乔姆斯基的理论是反结构主义的吗?
乔姆斯基主义:结构主义再次崛起?
认知主义的起步
2.德里达或超结构主义
德里达,现象学家
结构主义的激进化
解构
解构福柯
论文字学
超越结构主义
解构列维-斯特劳斯
3.德里达式的历史化及其抹除
使结构历史化:延异
解构弗洛伊德
溶解主体
4.邦弗尼斯特:法国的例外
来自语言学之外的赏识
被压抑的主体
邦弗尼斯特的传人
5.科里斯蒂娃与巴特重获新生
米哈伊尔?巴赫金
罗兰?巴特的转折点
空洞的记号:日本
病句,或主体的隐秘回归
6.涂尔干再展雄风:皮埃尔?布尔迪厄
被挑战的哲学家
神奇的康复
布尔迪厄的结构主义
再生产之结构
对风格的关注
7.1967~1968:出版界一片沸腾
艾丽斯结构主义仙境奇遇记
在结构主义之下,在结构主义之外
单一的结构主义,多元的结构主义
“四个火枪手”
第七种艺术
8.结构主义和/或马克思主义
吕西安?塞巴热:极力调和
法共公开论战
结构主义和对理性主义的检验
以词语对抗事物
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结构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危机的应对
9.媒体功成名就:批判之油引发的腾腾烈焰
结构主义:“技术官僚的宗教”?
第二部1968年5月与结构主义;或者说,误解
10.南戴尔疯-疯癫
图雷纳和勒菲弗尔,结构主义的死对头
真正的痴迷
11.让-保罗?萨特复仇记
神圣的惊奇
乱作一团的结构主义者
结构不会走上街头
突发事件:虚惊接受教训
闹剧
威信扫地
终于不再遭受折磨的福柯
12.拉康:结构把他带上了大街!
话语性之奠基者
阿尔都塞-拉康式的时尚
对科学的热望
包扎失败的伤口
超结构主义的凯旋
13.制度大获全胜:大学被占领了
在南戴尔夺权
支离破碎的索尔邦
征服法兰西学院和美国
成功的异常性
14.樊尚:结构主义大学
塞纳河畔的哈佛?
生成主义在樊尚
福柯确立了拉康-阿尔都塞派的机制
跨学科性
疯癫在樊尚
15.期刊:持续走强
文学先锋与语言学先锋
书写与革命
缥渺的对抗
16.阿尔都塞坐标:绝对必要
阿尔都塞卷土重来
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结构-阿尔都塞式的人类学
阿尔都塞式的社会学
阿尔都塞式的认识论
渴望整体化
17.阿尔都塞坐标:半身雕像
自我批判
阿尔都塞的教训
神枪手瞄准了阿尔都塞
第三部居于科学主义、伦理学与历史之间的结构主义
18.形式化这个海市蜃楼
巴黎学派
数学式
模式化
19.从瞬间爆发的文学悲痛到文本的快乐
新批评与新小说:同生共死
人文科学的小说化
哲学话语的传播
欲望之哲学
20.哲学与结构:他者之形象
同一与他者的辩证关系
空间中的他者
自身中的他者
时间中的他者
21.历史与结构走向和解
新联盟
乔治?迪比与三足鼎立
22.福柯与对历史的解构(1):《知识考古学》
使结构主义历史化
福柯以分析哲学为标靶
考古学:中间地带
23.福柯与对历史的解构(2):《规训与惩罚》
从考古学到谱系学
将权力问题化
福柯,历史学家?
24.新史学的黄金时代
从单一历史到多元历史
历史学高歌猛进
第四部衰微
25.幻灭(1):古拉格效应
与民主价值言归于好
“新”哲学家
26.幻灭(2):为科学主义开脱罪责
阿尔都塞主义猝死
折中主义的胜利
从他者到同一:从无意识到意识
27.幻灭(3):伦理学的复归
责任伦理学
宗教的复归
哲学的复归
28.从再生产到调节
凯恩斯、阿尔都塞的传人及危机
历史和行动者再次现身
行政革新与大学边缘化
29.中间道路:习性
结构主义,或出路
专攻美学的社会学家
践行及其意义
30.地理学:后来者发现了认识论
失去研究目标的学科在沉睡
迟来的觉醒
《希罗多德》
《时空》
Chorématique:地理学的形式化
31.主体;或者说,被压抑者的回归
对话学与语用学
文学重新夺回了语言学这块失地
主体间性
罗兰?巴特:自我之悦
情感与体液
32.米歇尔?福柯:从生物权力到自我美学
为人权而战
哲学家对精神分析学家的抗辩
生物权力
自我管制
自我伦理学
性快感
自我之语体学
33.自治的主体
方法论个人主义
自我的游戏
传记偶像
人文主义地理学
社会行动者
人文主义与个人主义
在历史上早已确定的分裂主体
34.历史东山再起
渴望历史
发生批评
文学史的复归
事件的复归
35.思想大师们死了
巴特
备受争议的拉康
谈话疗法
一败涂地
死了两次的阿尔都塞
销声匿迹的福柯
36.普遍主义模型的危机与学科紧缩
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的衰落
摆脱了社会科学的哲学
学科孤立之风险
37.结构性的自然主义
自然结构
结构性的自然主义/文化分殊主义
认知主义:彻底的自然主义
神经元人?
38.吸纳结构主义这一宏图大业
持久的心态
弗朗索瓦丝?埃尔蒂热-奥热:超越列维-斯特劳斯
新的记号学生机
弗朗索瓦?埃瓦尔德与福柯的遗产
认识论的路线
自由派的衍生
马克思主义的衍生
全面扩张
第五部时间、空间与对话性
39.流亡中的历史女神克丽奥
历史的终结?
社会科学中的孔德主义
拉康式的反历史主义
一种非目的论的历史性
时间从静止到恢复常态
40.拓扑-逻辑
匮乏之位
福柯式地质学:一种视觉艺术
内部与外部
神经元场所
41.保卫对话性
从文本间性到对话性
意义与记号
接受访谈者名单
参考文献
姓名译名对照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一部 第一次分裂一乔姆斯基主义:新疆界? 1967年,普隆出版社出版了尼古拉•吕威的博士学位论文《生成语法引论》(Introduction à la grammaire générative)。在这部著作中,他介绍了乔姆斯基的主张。和许多语言学家一样,吕威也认为,乔姆斯基表现了与第一个结构主义时期的彻底决裂。吕威对乔姆斯基的发现,应该说多亏他从比利时来到了巴黎。他在巴黎参加了许多当时正在举办的重要研讨班。 诺姆•乔姆斯基尼古拉•吕威生于1933年,先在列日接受教育。因为对那里的教学风格(这种风格类似于索尔邦的教学)颇为不满,1959年他离开比利时前往巴黎。 我当时朦朦胧胧地想着民族学,但又对精神分析颇有兴趣。当初我是音乐家,还读过相当数量语言学著作,包括索绪尔、特鲁别茨科伊、雅各布森的著作。 那时吕威深受不同学科的影响。这是一个良好的迹象,它表明,结构主义的戒律就要被整合在一起了。他离开了比利时,是为了获得严格的训练,并希望参与到初具规模的科学探险事业之中。 在巴黎,吕威分别参加了邦弗尼斯特在法兰西学院、安德烈•马蒂内在索尔邦、列维—斯特劳斯在高等研究学校举办的研讨班。 列维—斯特劳斯研讨班上正在发生的一切令我热血沸腾。最初他带来了罗曼•雅各布森刚刚用英语撰写的一篇长文,题目是“语言学与诗学”。他为之神魂颠倒,几乎用了两个小时的课堂时间为我们阅读全文。 1962年,吕威成了比利时科学研究国家基金会(FNRS)诗学项目的成员:“我打算做一个有关波德莱尔的课题,但从未完成。”1963年,他为雅各布森文集撰写了序言,这部文集是那个时期的主要出版物,由子夜出版社出版,题为《普通语言学论文集》(Essais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他和他的朋友吕西安•塞巴热都参加了拉康在那时举办的著名研讨班。有一次他与拉康的女儿以及其他朋友一道去了拉康在圣特罗佩(Saint—Tropez)租赁的一所住处,他在那里相当偶然地发现了乔姆斯基。 我独自呆在拉康的小房子里(那是他的研究室),他的桌子上放着一本蓝色封皮的小册子,是由莫顿(Mouton)出版社出版的。它就是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s)。在假期快结束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定购了它,觉得它很有趣,但我如读天书。有太多的段落被我错过了。

编辑推荐

《解构主义史》为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法国文化革命的百科全书,西方思想巨变的忠实记录、史诗般的巨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解构主义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3条)

 
 

  •   这是关于法国后现代文化革命的百科全书,而这一革命以解构主义引领。本书对于解构主义的来龙去脉给出了极为清晰的爬疏,而本书的记述也比较流畅,不会让读者陷入解构主义的云里雾里之中。
  •   非常好的书,解构比结构更需要深入细读,介绍解构主义的也比结构主义的书相对更少,这本值得精读。
  •   了解西方尤其是法国当代思想史的绝好著作。
  •   与结构主义史一起购买的,参加了当当的活动非常优惠。书非常好,小说一样的享受,又能对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有详细的了解。可以作为专业辅助读物。
  •   挺厚的一本书,对于了解结构主义应该完全够了
  •   读这本书,一定不能抱着读小说的娱乐态度。或者,得像读乔伊斯或普鲁斯特或福克纳时那样的虔诚。否则,你根本无法读懂那个混乱的、热闹的、处于云端的世界。
  •   非常经典的书,希望了解一下有关知识的朋友可以选择。本书是平装版本的。
  •   还是中央编译版的。当当给我发重了货。上下册发成了两本上册。忘记退货了,过期。这次只好重新补上一本下册。这是一次悲伤的购买。
  •   只是有一点信不过这翻译,当小说看吧……
  •   做活动的时候买的。不过还是有些贵。当然,物有所值,如果仔细读了,一定会有极大的收获,受益终生。因为价格很高,徘徊了大半年了都没有下手。呵呵,现在书真是很贵。
  •   搞文学理论和艺术评论的,应该读读这本书。
  •   上学的时候就想买来着,当时不舍得,终于下手买了,哈哈
  •   这套书很好,质量和内容都不错!送货服务也很及时
  •   不错的一本书,只是觉得稍有点浅。
  •   还没看到,很期待,但是确实对于解构主义来说,是该总结的时候了。
  •   对于业余的读者而言 由于缺乏专门知识 觉得比较混乱 书内容丰富 深度欠缺
  •   这本书与《结构主义史》一起,把文化大国法国整个20世纪的思想主潮囊括其中。应该说具有相当重的学术分量。只希望译者季广茂先生莫辜负广大读者的信任才是。此前看到有的学友提到他翻译的齐泽克成名作《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问题多多,其实这也是圈内较为普遍的看法。学术翻译虽无定法,但须得严谨仔细,贪图速度与省力皆非良策。本书尚未细读,但希望译文水平对得住读者。
  •   想当年这套书退回去了就没消息了,害我又买一套
  •   作者写过很多传记,本书内容详实可靠,是了解解构主义的良好途径。结构主义及解构主义时代,是法国知识界激情燃烧的岁月。法国知识分子经历了痛苦和磨难。他们曾经喜怒哀乐,他们曾经悲欢离合,他们曾经是有血有肉的人生,总之是曲折动人的感情为卑贱鸣冤叫屈,他们曾经为侩子手高唱赞歌……总之,总之是惊涛骇浪的思想,总之是那个时代特有的强烈共鸣。思想的波折坎坷……尽在其中矣。他们最终创造另外一个崭新的知识王国,重烩了人类的知识地图,改变了世界的走向,成为21世纪最具冲击力的思想之源!
  •     标题台词为萨特(迎面萨特象巨猥琐)歇逼后登场英雄列维-施特劳斯讲狼狈流亡者雅各布森,出自《远在天边与近在眼前》,是法国结构主义对布拉格、俄国的前辈所说,我原不怀好意指望这本书对他们只字未提。
      序中人名挂三页,已经说明作者为之感到骄傲
  •     认认真真作学术史是件吃力不讨好的活计。但依招葫芦画瓢却不太难。往往是学人百无一用之后的最后出路。坊间林林总总的大部头就是明证。在一个没有哲学家、思想家的时代里,哲学史、思想史倒是出奇的泛滥。法国人弗朗索瓦·多斯的这本《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算是近来此类中的异数。
      
      说是“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其实其叙述线索实围绕“结构主义”运动之“成住久灭”。书中之主人公自然也不拘于法兰西,德·索绪尔、雅各布森、叶尔姆斯列夫、胡塞尔等列国豪杰济济一堂,瑞、俄、丹、德,蔚为大观。思想超越国界,不分民族。记录的是法兰西舞台上演出的结构主义思想传奇。
      
      著者是位颇受年鉴派影响的历史学者,将风起云涌的六十年代的法国思想界描述的活灵活现。这是那些以观念分析见长的著作所不及的。如果说在皮亚杰的小书里我们看到的是结构主义之道,在这本书《从结构到解构》里,我们看到“道成了肉身”……
      
      从巴黎高师到法兰西科学院,思想的战场也是学人个人的名利场。索尔邦(巴黎大学)的讲坛就是这个思想运动的战场和目标。每一本著作,都掩饰不住其强烈的功利目的,当然,德·索绪尔例外。可能这就是思想的真实发生方式。所谓思想“运动”,绝非书斋中的拍脑袋。其活泼泼,不亚于体育赛事。
      
      结构主义本是吾家之事。自束发向学,耳提面授。虽不能往心向往之。读书不多,却时时记挂。国内结构主义研究多局限在语言学内,论哲学者如李幼蒸者可谓稀罕。此学乃二十世纪之思想之重镇,与分析哲学、现象学等思想运动相融并生。可怪国人向来不重。只作为文艺理论之余脉,令人不解。
      
      举例说来,“语言学转向”是现代哲学一大公案。结构主义与此最为敏锐。再则,现象学与结构主义的关系也是一大课题。数年前,曾就此问题求教倪梁康先生,可惜语焉不详。难得在此书中皆有详论。
      
      曾几何时,学术译著之阅读,几同“受罪”。该书涉及面广大,学说众多,典故繁多。译者季广茂自道粗通其道,赶工之作,无暇琢磨。可怪其文倒也流畅可读,饶有趣味。奇矣。
      http://blog.donews.com/klaas/archive/2006/05/09/861861.aspx
      
      
  •     这本书的风格与他译的另一本书《实在界的面庞》(齐泽克)很相似。初看下去有点乱,甚至不知所云,但是在绕里绕外幡然悔悟的时候却有种说不出的味道。不知道他的这种风格是从哪里来的。
  •   结构主义小组在这里进入:
    http://www.douban.com/group/structuralism/
  •   又爱又恨的一本书
    “结构主义及解构主义时代,法国知识界激情燃烧的岁月。法国知识分子经历了痛苦的磨难。他们曾经喜怒哀乐,他们曾经悲欢离合,他们曾为卑贱者鸣冤叫屈,他们曾为刽子手高唱赞歌。。。总之是有血有肉的人生,总之是曲折动人的感情,总之是惊涛骇浪的思想,总之是那个时代特有的强烈共鸣。思想的来龙去脉,人物的恩恩怨怨,思潮的跌宕起伏,道路的波折坎坷。。。尽在其中矣。他们最终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知识王国,重绘了人类的知识地图,改变了世界的知识走向,成为20世纪最具冲击力的思想之源。”“法国文化革命的百科全书,西方思想巨变的忠实记录。”“史诗般的巨著,小说般的享受。”
    每次看到《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这本书的封四介绍,我总是由衷地惊叹:人的思维怎么能这么活跃,人的文笔怎么可以这么出色,中文怎么可以这么出神入化,怎么可以为那么“乏味”的社科书籍写出堪与广告媲美的精彩、引人入胜的介绍词?不说的话,还以为是哪个电视剧的片花配词。这本译自Francois Dosse的Histoire du structuralisme,煌煌两大卷,逾百万字,涉及多个学科和上百名人,叙述法国结构主义史。本来以为是很乏味的书,可是Dosse多写趣闻轶事,穿插在各种理论中,大大拉低了严肃面孔。最棒的是中文译者,不拘泥于原文词句,中文功底深厚,文字跳脱,读来让人兴味盎然。
    可是,有时译者未免也太自由了,而且一些知识性错误让人惋惜。Seuil出版社成了子夜出版社,九月成了春天。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对它又爱又恨。可是一看到它的封底,我又为它心动。要是我来翻,肯定会让人退避三舍。咳,有没有两全的法子啊。
    附上我翻的封四:已经有修饰了,可是怎么看,都不可爱。
    结构主义史诗与法国半个世纪的知识分子传奇不可分割。所有的思想大师都曾是其中的演员,要么依恋,撰写专栏,如阿尔杜塞、福柯、巴特、拉康、勒维-斯特劳斯等,要么反对,试图超越其影响,如萨特。
    在这两卷中,dosse为我们描绘了这一运动的临床图案。源起和顶峰,衰退和影响。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面面。人种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分析、历史学、符号学。。。还有哲学,全都处在符号和结构的控制下。语言学是如何持久地孕育一个时代的知识的。直接目睹现代知识分子神话的史诗般的人物诞生,参与那值得纪念的巨著出版带来的最初的争论:忧郁的热带、词与物、关于拉辛、为了马克思、文字学,等等。
    步步紧追那久久震荡了经典概念的改动:人、社会、政治、文学、历史。 掌握那古老概念的更新,新概念的建立。进入制造概念的神秘世界。
    从二战到今天,五十年的法国思想,细细讲述,热情上演。结构主义史:让我们洞悉明白当代思想的奥秘。
  •   偶有这本电子书,还没有细看呢~
  •   ls的,可不可以给我e过来???毕业设计需要吖```ineey@qq.com谢谢吖~~亲~~
  •   lss求电子书
  •   散文化的语言,来写(翻译)学术性思想性的大部头。
    我喜欢老季的翻译风格。^_^
  •   最近有学者评他在北大出版的一本书,叫“意识形态”。批的一无是处。
  •   呵呵,真巧,现在他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了。人称“粗口教授”
  •   他在屁眼教授里说托多罗夫没有写过《历史伦理学》(les morales de l'histoire),他不知道也就罢了,问题是理直气壮,把人骂个狗血淋头,我真奇怪他真是哪来不知者无畏的勇气和胆气。
  •   他是山东师范大学出来的,混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确实不容易的,自尊、自负让他不能容忍任何批评,钟华的文章火药味太浓了、、、碰到G点咯
  •   结构主义史、解构主义史都是老季翻译的,看过的人来具体说说到底如何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