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作者:(春秋)孔子 著,张广明,张广亮 释评  页数:168  
Tag标签:无  

前言

在中国有没有这样一部书?在这本书中规定了作为一个人,如何做才能正大光明地立于天地之间;如何做才能更好地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如何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    有!这部书就是《孝经》。正是这部书影响了中华文化两千多年!    《孝经》是儒家最根本的经典——“儒家十三经”之一,是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出现了“五经”之说,即《诗》《书》《礼》《易》《春秋》。汉末又增加了《论语》和《孝经》,并称为“七经”。唐朝时,《春秋》分为“三传”,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礼》分为“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这六部书再加上《易》《书》《诗》并称为“九经”,用于开科取士。到了唐文宗李昂时,在九经之外又加入了汉代已列入“经”的《论语》和《孝经》,并增补《尔雅》构成了“十二经”。南宋时,《孟子》正式成为“经”,这样就形成了封建社会具有特殊地位的“儒家十三经”。    《孝经》的作者早期传说为孔子,但是到了南宋时期,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的附会,此后多有人对此考证,并逐渐取得共识,正如清代的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的,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    在“儒家十三经”中,关于《孝经》的版本争议是比较少的。但如同儒家其他的经书一样,《孝经》一书也有今、古文两个版本,这在《汉书·艺文志》中皆有著录。    今文本《孝经》十八章,传说是秦朝“焚书坑儒”时由河间人颜芝所藏。汉惠帝以后,颜芝的儿子颜贞把它献给了河间献王刘德。根据《汉书·艺文志》中的记载:今本《孝经》由长孙氏、博士江翁、少府后仓、谏议大夫翼奉、安昌侯张禹传授,各有名家。古文本《孝经》共有二十二章,孔安国曾经为之作《传》。    由于今、古文《孝经》文字接近,差异不大,所以在汉代一并流行。据《隋书·经籍志》中的记载:“至刘向典校经籍,以颜本比古本,除其繁惑,以十八章为定。郑众、马融并为之注,又有郑氏注相传。”刘向整理的《孝经》,定为十八章,基本以今文为依据,不过也参校了古文的部分内容。    东汉时经学大师郑玄为《孝经》作注,所注的就是经过刘向整理的通行本。魏晋南北朝时期,两个版本的《孝经》及郑《注》、孔《传》都在社会上得以流行。    到了唐代,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为《孝经》作序并注解,这引发了群臣对《孝经》的极大关注。所谓皇帝注经,未必是亲自动笔,但足以说明对《孝经》的足够的重视。唐玄宗的注释以今文为主,并“颁于天下及国子学”,于是,孔《传》与郑《注》便在社会上逐渐消亡了。    到了宋真宗咸平三年(1001年),朝廷命国子监祭酒邢罱为唐玄宗的御注作疏。此注、疏都被收入到了《十三经注疏》中,从此,成为儒家经学的正统。而这个本子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通行本。    本书以阮元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并参照他本对个别字词作了轻微改动。在具体应用时,像国内许多古籍出版单位在出版释评时所采用的手法一样,直接选取邢禺原文的疏,而舍弃了底本中的大量集注。本书的重点放在解读上,用通俗化的语言对原文所包含的深邃思想做了“古为今用”的解读。在解读过程中多有借鉴、使用前人及当代大家们研究成果之处,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谢意。    远在宋朝就有人感慨地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事实也的确如此,中国人做人做事有责任、有担当,都与孔子宣扬的儒家文化有直接关系,而更与这部《孝经》有莫大的关联。孝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脉相承的优良文化传统。历史上,无论社会是如何地变幻,也无论中国人民历经了多少的磨难和彷徨,孝道始终是人们所坚守的。所以,今天我们重读《孝经》,更有着深刻而广泛的现实意义。    张广明

内容概要

  本书是对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的释评,全文以孝为中心,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发扬这一传统美德。

作者简介

作者:(春秋)孔子 合著者:张广明 张广亮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传道、授业、解惑。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尊为圣人、至圣、先师等。

书籍目录

孝经序
孝经原文
孝经释评
开宗明义章第一
天子章第二
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
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才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圣治章第九
纪孝行章第十
五刑章第十一
广要道章第十二
广至德章第十三
广扬名章第十四
谏诤章第十五
感应章第十六
事君章第十七
丧亲章第十八
附录:二十四孝文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邢疏]“三日而食”者,圣人设教,无以亲死多日不食伤及生人;虽即毁瘠,不令至於殒灭性伞,此圣人所制丧礼之政也。又服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毕之限也。释评:丧亲之后,三天之后一定要吃东西,这是教导民众不要因悲伤过度而损伤生者的身体,不要因过度的哀毁而灭绝生者的天性,这也是圣贤君子们的为政之道。为亲人守丧不应该超过三年,这是向民众显示居丧是有其终止期限的。古人在丧葬之礼的要求上也是很实际,很聪明的。他们强调,对逝去亲人的哀痛要有节有度,不能没完没了,而影响生者的生存和健康。因此,《礼记·檀弓下》上要求说:“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君子念始之者也。”要求生者抑制哀伤,顺应变故。这也是成语“节哀顺变”的由来。这与本段的“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是彻底相通的。为什么要求“丧不过三年”呢?据《论语·阳货》中记载,孔子的弟子宰我感到三年丧期时间太长,因此就这个问题专门去请教孔子,孔子回答说,孩子生下来三个年头,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父母逝去,孩子也应该为父母守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规则。即子曰“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由于古人对丧葬之礼看得特别重,所以对违反者的处罚也很重。看了下面这则“吴起抱尸灭仇家”的故事,我们就能大体有个了解了。吴起在魏国做西河守,政绩卓著,声名大振。后来因为与田文争当相国而不得志,怕魏武侯怪罪而逃到了楚国。

编辑推荐

《孝经》编辑推荐: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中国伦理第一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孝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书非常好,让我学会了如何孝敬父母,每个人都会老,如果你不孝顺,哪么你的孩子也不会对你孝顺。
  •   感谢你们为我提供了这么好的读书,真心感谢!
  •   主要是注解很好,让你读的时候,有种是老学究在给你讲课。很有味道。
  •   收到货后包装很好。赞。
  •   不错,学习中,国学经典!希望更多的人学习。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