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胡治兵语录

出版时间:1995-1  出版社:巴蜀书社  作者:曾国藩,胡林翼;陈志学译注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曾胡治兵语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P15
      破天下之至巧者以拙,驭天下之之至纷者以静。
      
      吾辈不必世故太深,天下惟世故误国事耳。一部《水浒》,教坏天下强有力而思不逞之民;一部《红楼》,教坏天下堂官、掌印司官、督抚、司道、首府及一切红人。专意揣摩迎合,吃醋捣鬼,当痛除此习,独行其志。阴阳怕懵懂,不必计及一切。
      
      P17
      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工夫。
      
      我辈办事,成败听之于天,毁誉听之于人。惟在几之规模气象,则我有可以自立者,亦曰不随众人之喜惧为喜惧耳。
      
      P19
      战事之要,不战则已,战则须挟全力;不动则已,动则须操胜算。
      
      
      P31
      养生之道,莫大于惩忿窒欲,多动少食。
  •     
      
      
      高中时,好奇地翻过几本曾国藩日记,当时抄了一点,09年,又根据摘抄做了一篇简单的笔记:《近人独服曾文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58fc20100f59c.html
      
      以前,我觉得大多数名人日记都很讨嫌:做张做势,下笔时便已预备出版。曾文正公的日记也是如此,规规矩矩,端正得过分。现在?现在我越来越佩服他,——凡是自制力够强,对自己够狠的人,我都佩服。少年时,我佩服快意恩仇、放荡不羁之人,如今我才明白,快意恩仇固然不易,规规矩矩,端端正正,更难。按老话讲:忍痛易,忍痒难。
      
      “与河南倭艮峰谈,教写日课,当日便写,是为‘立志自新’之始。”
      
      倭艮峰即倭仁,清末理学家,曾国藩读了他的“日课”后认为于修身大有益处,甚至抄了几页给家人学习,并从此开始了自己长达数十年的“日课”记录。这一天是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一,此处有两个细节值得注意。其一,当时正是1842年,《南京条约》于几个月前签订。其二,按传统算法,再过十天,就是他32岁的生日。*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而这个将满32岁的中年男人,正决心“立志自新”。
      
      那时浏览他的日记,一个深刻的印象是:前几卷里自责的部分极多,越往后面越少。例如,道光二十二年,他常在日记里骂自己“真禽兽矣!”“真下流矣!”,原因只是自己有时“晏起”(晚起)而已,其自省之苛可见一斑。(按他这个标准,今人多半禽兽不如。)如果只是自责,那还不算什么,难得的是,到后来,就几乎读不到“晏起”的记载了——我相信这是他磨砺意志的成功,也是他的可敬之处。
      
      常人总在自励、自持、自责、自卑之间来回摇摆,自我纠缠,曾国藩却有自制自新的功夫。
      
      ——《近人独服曾文正》
      
      
      
      
      
      正月初九开会,旁边老杨带了这本《曾胡治兵语录》,借来翻了一遍。会场闲得无事,就用手机摘录了一部分存在evernote。这应该是我用手机做的第一份读书笔记。
      
      印象最深的是这两句: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据说这联语本是曾国藩的恩师唐鉴先生所赠,曾国藩在日记里稍加改动。好一句“不为圣贤,便为禽兽”!初看时叹为至理;再想,其实多数人既非圣贤,亦非禽兽;又一想,没错,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曾国藩对人对己都狠得起来,这样的人,不为圣贤,便为禽兽,没有中间路线。
      
      
      《曾胡治兵语录》摘抄如下:
      
      
      楚军水、陆师之好处,全在无官气而有血性。若官气增一分,血性必减一分。
      
      ——曾国藩,《曾胡治兵语录•诚实》
      
      
      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工夫。
      
      胆量人人皆小,只须分别平日胆小、临时胆大耳。今人则平日胆大,临时胆小,可痛也已。
      
      大局日坏,吾辈不可不竭力支持,做一分,算一分,在一日,撑一日。
      
      ——以上三则为曾国藩语,《曾胡治兵语录•勇毅》
      
      
      治将乱之国,用重典;治久乱之地,宜予以生路。
      
      立法宜严,用法宜宽,显以示之纪律,隐以激其忠良。庶几畏威怀德,可成节制之师。若先宽后严,窃恐始习疲玩,终生怨尤,军政必难整饬。
      
      ——以上两则为胡林翼语,《曾胡治兵语录•严明》
      
      
      蔡锷按:当此沓泄成风委顿疲玩之余,非振之以猛,不足以挽回颓风。与其失之宽,不如失之严。法立然后知恩,威立然后知感。以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此其时矣。
      
      ——《曾胡治兵语录•严明》
      
      
      天下惟左右习近不可不慎。左右习近无正人,即良友直言亦不能进。
      
      天下惟不明白人多疑人,明白人不疑人也。
      
      ——以上两则胡林翼语,《曾胡治兵语录•公明》
      
      
      耐冷耐苦,耐劳耐闲。
      
      ——曾国藩,《曾胡治兵语录•勤劳》
      
      
      湘军之所以无敌者,全赖彼此相顾,彼此相救。虽平日积怨深仇,临阵仍彼此照顾;虽上午口角参商,下午仍彼此救援。
      
      沅弟谓雪声色俱厉。凡目能见千里而不能自见其睫。声音笑貌之拒人,每苦于不自见,苦于不自知。雪之厉,雪不自知。沅之声色,恐亦未始不厉,特不自知耳。(了按:雪,彭雪琴即彭玉麟,沅,曾沅甫即曾国荃)。
      
      ——曾国藩,《曾胡治兵语录•和辑》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曾国藩,《曾胡治兵语录•治心》
      
      
      另外,59页第二行有个别字,“不惯早期,而强之未明即起”,“早期”当作“早起”。
      
      
      *旧时中国人以虚岁计算年龄,出生时即算1岁,出生后第一个生日即2岁。据维基百科,曾国藩生于嘉庆十六年十月十一,即1811年11月26日。而道光二十二年为1842年,以虚岁计,曾国藩将于是年农历十月十一满32岁。
      
      
      
  •      治兵而言兵少,言兵气者十八九,大抵不出理学家面目,良心,血性,讲诚而去私,有些段落可玩味。囿于讲话精神的限制,松坡但有剪辑之功,按语则加的潦草,无新意。
       正经的大道理不论,有一些小段落很有意思,如:
       4.12 军事是极质之事,二十三史,除班马而外,皆文人以意为之。不知甲仗为何物、战阵为何事。浮词伪语,随意编造,断不可信。
       4.19 吾辈不必世故太深,天下惟世故深误国事耳。一部《水浒》,教坏天下强有力而思不逞之民;一部《红楼》,教坏天下堂官、掌印司官、督抚、司道、首府及一切红人。专意揣摩迎合,吃醋捣鬼,当痛除此习,独行其志。阴阳怕懵懂,不必计及一切。
       兵士和儒生,都是讨厌文人习气的。
  •     本书是曾国藩、胡林翼治军用兵言论的一部语录体兵书,由蔡锷辑录、蒋中正增补,是近代著名的语录体军事著作,中国十大兵书之一,在我国军事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价值。全书分将材、用人、尚志、诚实、勇毅、严明、公明、仁爱、勤劳、和辑、兵机、战守、治心等,系统反映了曾国藩、胡林翼的军事思想。前十章围绕置将、整军、训练等,论述治军中的种种问题;后三章则专门论述战略战术中的重要问题。
      
  •      虽谓之兵书,然原书十二章中,前十章皆言为人处事之道,为人则如尚志、诚实、勇毅、仁爱、勤劳,处事则如将材、用人、严明、公明、合辑。于战守之策仅用两章表述。松坡先生用此编辑结构,告知后学者,兵胜者两端,一曰治心,一曰治兵。所谓治心者,为将之良心、血性、德行,其成也在己不在天。所谓治兵者奇正阳诡,因时因宜,其成也在天不在己。由此可知,将者治心乃兵机最为枢要者也。松坡先生意之深切,由此可昭然也。想曾、胡二贤,以书生意气驭虎狼之师,捐羸弱之躯回百川东向,所凭者盖惟此耳。可见,今言儒道尽迂阔无实之辞,乃至谬,至误。道也治心,万象皆由之生也。
      
       蒋氏辑补“治心”章及篇后”补录”,其文意与原篇一脉相贯,其言“治心即为治兵之本”,可谓深合松坡先生之原旨。
      
       惟憾此版本,文中存有错漏、译文未切原义,纸质略显粗糙,未尽美也。是以,再购一九九五年,巴蜀书社出版的文白对照本,常置案头,不时复诵。
      
      
  •     曾文正公、胡文忠公皆系清廷一代中兴汉臣。所言所行,皆为后人表率。近代先贤先进蒋公、更系推崇之至。儿时,曾听老一辈人说他们当年在黄埔官校受训,此小书便是领袖精神训话,行为举止,皆以此为楷模。吾年少无知,又因所受教育之偏颇,多有浮华肤浅之微词。
      
      听闻野史谣传,毛公少时,亦仰慕胡林翼,自称毛润之之轶闻。无独有偶,影响一代领袖的言行举止的书,究竟有何不同凡响?世上真有哪本兵书,能教人算尽万民人心?世上真有哪件神器,能教杀出万世功名?
      
      
      文正公曰: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可太杂,切身日夕用得着的不过一两句,谓守约也。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得来而可大可久也。而文忠公则进一步申论,平日千言万语、千算万计。而得失仍只争临阵须臾之顷。凡奇谋至计,总在平实处,如布帛菽栗之类。愈近浅易,愈广大而精微也。劣者窃以为,大丈夫活一世,不脱修齐治平,而磨练更是必不可少,其中诸公心得体会,盖所言非虚矣!亦不可不察也!惟有心人当成一块修齐治平之磨刀石磨砺自己,行所当行,是为此书流传之真价值!
  •     这本书不惟论兵,亦论做人、处事。睿智、醇厚、平淡、切实,可窥见曾、胡、蔡其人及其思想。杂选若干:
      
      1。【蔡锷评语】
        右列各节,语多 沉痛,悲人心之陷溺,而志节之不振也。今日时局之危殆,祸机之剧烈,殆十倍于咸、同之世,吾侪身膺军职,非大发志愿,以救国为目的,以死为归宿,不足救同 胞于苦海,置国家于坦途。须以耿耿精忠之寸衷,献之骨岳血渊之间,毫不返顾,始能有济。果能拿定主见,百折不磨,则千灾百难,不难迎刃而解。若吾辈军人, 将校则以跻高位、享厚禄、安福尊荣为志,目兵则以希虚誉、得饷糈为志,曾、胡两公必痛哭于九泉矣。
      
      2。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诸弟此时惟有识不 可骤几,有志、有恒则诸弟勉之而已。(曾国藩)
      
      3。喜誉恶毁之心,即鄙夫患得患失之心也,于此关打不破,则一切的学问才智,适足以欺世盗名。(曾国藩)
      
      4。一处弛则百处懒矣。(曾国藩)
      
      5。耐冷耐苦耐劳耐闲。(曾国藩)
      
      6。欲去骄字,总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为第一义。(曾国藩)
      
      7。知己之过失,即自为承认之地。改去毫无吝惜之心,此最难之事。豪杰之所以为豪杰,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便是此等处磊落过 人。能透过此关,寸心便异常安乐,省得多少翏輵,省得多少遮掩装饰丑态。(曾国藩)
      
      
  •   言者殊为精当!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