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风光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作者:陈高潮,谢琳 著  页数:461  

前言

  今年有幸参加徐州李可染第三届艺术节,借机和李可染传派画家们亲密接触交谈。金秋季节,画家李小可、李庚二位牵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组成“北国风光写生团”,包括北京画家、辽宁画院共计25位成员,辽宁画院党组书记、理论家徐萍也参加了,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写生活动,并在日程中穿插三次学术讨论会,将“实践一一理论——写生——创作”合为一体,别开生面,收获很大。为此我兴奋异常,夜不能寐。  李可染大师生前曾作《北国风光》图稿,北国写生,久在他“为祖国山河立传”的计划之中,可惜未能实现。此次两地中、青年山水画家携手写生活动,到达黑河地区五大连池,横贯黑龙江、牡丹江、镜泊湖,入长白山、千山,完成一批水墨写生画稿、山水创作。现正在策划巡回展,向各地观众汇报,和同行交流。此次有意义的活动,得到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各级领导支持,2007年“纪念李可染百年诞辰”系列活动的延续,更是传承李可染精神、弘扬“东方既白”预言的一个新发端。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宋以来中国历代山水大家遵奉的画理精论。千百年来,高超的创造理念,丰厚的艺术智慧,凝聚在无数山水经典名作之中。可染先生对后继者反复教诲:“离开大自然,离开传统,不可能有任何创造。’这是先辈大师一生实践、不断思考的理论总结。李可染式的水墨写生创作,是对中圃美学原理的创造性发展和现代性解读、诠释。先生47岁,正当年富力强之时,195M]~,他协同画家张仃、罗铭作江南写生三人行,为探索社会主义新山水昼开风气之先。

内容概要

  今年有幸参加徐州李可染第三届艺术节,借机和李可染传派画家们亲密接触交谈。金秋季节,画家李小可、李庚二位牵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组成“北国风光写生团”,包括北京画家、辽宁画院共计25位成员,辽宁画院党组书记、理论家徐萍也参加了,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写生活动,并在日程中穿插三次学术讨论会,将“实践一一理论——写生——创作”合为一体,别开生面,收获很大。为此我兴奋异常,夜不能寐。

书籍目录

孙美兰/前言殷双喜/水水书眉写生与李家山水刘墨/搜尽奇峰打草稿徐萍/态度李可染李可染艺术基金会串小叮姚鸣京郑烽谢大川王海鲲张宝澍李庚辽宁画院吴云华冷旭项宪文刘勐王作千李小可工作室丁长林张锌刘秦州一吴天成黄行成姚呜山水研究生、研修生黄海菲陈思渊沈波杜彩秋余霁伞庚/后记写生集锦

章节摘录

  在中圃昼的发展历史中,笔墨自身作为一种语言系统,高度成熟,具有系统化、程序化和在自己内部完善发展的惯性。有关这问题最为贴切的表述是郑板桥的“胸竹锐’——“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段论述,表述了中国画家的写生观,即写生不是对于自然现实的直接照搬,而是有着艺术家主观创意的创造性过程。在这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舆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从观察到思考再到表达的不同阶段的描述,它们都来自于现实之竹,但又不等于现实之竹。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存在着一个“笔墨中的自然”,它是由一系列前人的杰作和笔墨程序结构而成的,即我们所谓的“笔墨传统”。中国历代画家。往往从喀摹人手,在前人的绘画中学习绘画,以“仿xx大家”为艺进之道.从“笔墨语言”的角度来看,这是符合中国画这一形式化程度很高的昼种特点的,可以税,如果没有进入中国昼的笔墨系统中,缺乏笔墨基础语言的训练,面对自然进行写生,绝大多数人几乎无从下手。但如果一味从前人的笔墨中讨生活,也会导致中国水墨画的源头枯竭。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北国风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