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成语故事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三秦  作者:乙力  页数:450  

前言

  成语,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数千年来,它作为中华灿烂文化的载体,是世界上使用、传播最广的语言文字之一。它主要是来源于古代的典籍以及民间的口语,是我们中华民族语言宝库中经过长期锤炼而形成的精练、形象而又富于表现力的固定词组或短语。中华五千年文明光辉灿烂,汉语三千年历史博大精深,中华成语璀璨夺目,蔚为壮观。成语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结晶、语言精华,历经漫长的岁月变迁,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在劳动人民的口耳相传中,成语不断地产生、发展和演变,逐步走向成熟,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纽带。中华成语数量巨大,用浩如烟海来形容都不为过,它随着汉语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丰富和创新,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在每个成语的背后,都蕴藏着各自的渊源,有的来源于历史事件,有的来源于古代诗文,还有的来源于民间俗语或谚语。成语的世界犹如一个异彩纷呈的大观园,里面凝集了丰富的人文社会知识以及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古今交织,文理兼备,情趣盎然。由于成语有其约定俗成的含义,所以明确成语真正含义很重要。正确地运用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如果不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不能准确地把握其含义,使用时就常常会望文主义,闹笑话。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学习成语,充分了解中华成语的原意、引申成语记录的历代王朝兴替、自古英雄成败以及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历史事件,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仍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我们选编了这套《中华成语故事》,精心选取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成语,将每个成语的出处和含义进行详细介绍。读者可以追本溯源,从生动有趣的故事人手,去体味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将其作为工具书查阅,可谓一册在手,中华成语故事全掌握。有助于读者朋友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愿此书让您领略传统文化别样的风情,在聆听圣贤教诲的同时,为您的生活注入一缕阳光,给您的事业带来裨益,愿它能够成为您的良师益友,让您在辉煌的艺术文化中获得审美享受!

内容概要

  《中华成语故事(最新经典珍藏)》精心选取了多个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设置了便于读者理解的栏目。《中华成语故事(最新经典珍藏)》不仅对成语进行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以平易而生动的语言将每一个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阅读它最原始的故事,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书籍目录

A爱屋及乌安步当车安詹乐业安然无恙安如泰山按兵不动按图索骥B八面威风拔苗助长拔山举鼎拔帜易帜百步穿杨百川归海百闻不如一见百丈竿头班门弄斧半途而废抱薪救火背水一战髀肉复生鞭长莫及宾至如归兵不血刃兵不厌诈兵贵神速病入膏肓捕风捉影不耻下问不寒而栗不堪回首不可救药不名一钱不求甚解不贪为宝不为五斗米折腰不遗余力不知所云C才高八斗残杯冷炙沧海桑田草船借箭草木皆兵车水马龙车载斗量乘风破浪乘兴而来/8l程门立雪惩前毖后惩一戒百魑魅魍魉重蹈覆辙出尔反尔出奇制胜出人头地出言不逊唇亡齿寒从善如流摧枯拉朽寸草春晖D打草惊蛇大笔如椽大公无私大逆不道大义灭亲/1ll呆若木鸡箪食壶浆当局者迷倒行逆施道不拾遗道听途说得陇望蜀德高望重滴水穿石东窗事发东山再起东施效颦独当一面断章取义对牛弹琴F罚不当罪防微杜渐废寝忘食分崩离析分道扬镳分庭抗礼风声鹤唳负荆请罪覆巢无完卵覆水难收G改弦易辙肝脑涂地感激涕零高山流水高屋建瓴功败垂成功亏一篑勾心斗角孤注一掷刮目相待管鲍之交管中窥豹H害群之马邯郸学步汗流浃背沆瀣一气涸辙之鲋鹤立鸡群鸿鹄之志怙恶不悛画龙点睛画蛇添足黄粱一梦讳疾忌医J鸡鸣狗盗激浊扬清疾风知劲草寄人篱下家徒四壁嫁祸于人坚壁清野问不容发见利忘义江郎才尽将勤补拙骄兵必败矫枉过正嗟来之食竭泽而渔金石为开近水楼台噤若寒蝉惊弓之乌精卫填海居安思危鞠躬尽瘁举案齐眉K开诚布公开卷有益开门揖盗开天辟地刻舟求剑空前绝后空中楼阁口蜜腹剑口若悬河脍炙人口L滥竽充数狼狈为奸老当益壮老马识途老牛舐犊老妪能解乐不可支乐不思蜀乐极生悲李代桃僵厉兵秣马利令智昏连篇累牍两败俱伤两袖清风量体裁衣临危不顾令行禁止流言蜚语鹿死谁手戮力同心洛阳纸贵M马革裹尸马首是瞻买椟还珠芒刺在背毛遂自荐门可罗雀门庭若市门无杂宾民不聊生民以食为天明察秋毫明目张胆明哲保身摩肩接踵磨杵成针木人石心目不识丁目光如炬目无全牛N南柯一梦南山可移南辕北辙南州冠冕难兄难弟囊萤映雪P旁观者清抛砖引玉鹏程万里蓬生麻中披坚执锐披荆斩棘萍水相逢破釜沉舟扑朔迷离璞玉浑金Q七步之才七纵七擒歧路亡羊其貌不扬骑虎难下杞人忧天起死回生千金市骨千钧一发千里鹅毛千人妖指前倨后恭黔驴技穷请君入瓮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罄竹难书穷兵黩武秋毫无犯曲突徙薪R人给家足人杰地灵人人自危人言可畏忍辱负重任人唯贤日不暇给日暮途穷入木三分S杀身戍仁神工鬼斧升堂入室生花妙笔生灵涂炭声名狼藉始作俑者司马昭之心四海之内皆兄弟四面楚歌所向无敌T泰山压卵贪得无厌贪多务得贪天之功贪小失大谈何容易谈笑自若谈言微中弹冠相庆叹为观止探骊得珠探囊取物螳臂当车……

章节摘录

  爱屋及乌原文源于《尚书大传》:纣死,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人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何如?”注释由于爱某个人而连带地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非常喜爱某人,从而连带爱及和他有关的人或物。译文商朝末年,纣王穷奢极欲,残暴无道,西方诸侯国的首领姬昌决心推翻商朝统治,积极练兵备战,准备东进,可惜他没有实现愿望就逝世了。姬昌死后,他儿子姬发继位称王,世称周武王。  周武王在军师姜尚(太公)及弟弟姬旦(周公)、姬爽(召公)的辅佐下,联合诸侯,出兵讨伐纣王。双方在牧野交兵。这时纣王已经失尽人心,军队纷纷倒戈,终于大败。商朝都城朝歌很快被周军攻克。纣王自焚,商朝灭亡。纣王死后,武王心中并不安宁,感到天下还没有安定。他召见姜太公,问道:“进了殷都,对旧王朝的士众应该怎么处置呢?”“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同他屋上的乌鸦也喜爱;如果不喜欢那个人,就连带厌恶他家的墙壁篱笆。这意思很明白:杀尽全部敌对分子,一个也不留下。大王你看怎么样?”太公说。武王认为不能这样。这时召公上前说:“我听说过,有罪的,要杀;无罪的,让他们活。应当把有罪的人都杀死,不让他们留下残余力量。大王你看怎么样?”武王认为也不行。这时周公上前说道:“我看应当让各人都回到自己的家里,各自耕种自己的田地。君王不偏爱自己旧时朋友和亲属,用仁政来感化普天下的人。”武王听了非常高兴,心中豁然开朗,觉得天下可以从此安定了。后来,武王就照周公说的办,天下果然很快安定下来,民心归附,西周也更强大了。安步当车原文源于《战国策·齐策四》:“周愿得归,晚食为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注释表示慢慢地走,当做坐车。译文战国时,齐国有位高士,名叫颜斶。齐宣王慕他的名,把他召进宫来。颜斶随随便便地走进宫内,来到殿前的阶梯处,见宣王正等待他拜见,就停住脚步,不再行进。宣王见了很奇怪,就呼唤说:“颜斶,走过来!”不料颜斶还是一步不动,呼唤宣王说:“大王,走过来!”宣王听了很不高兴,左右的大臣见颜斶目无君主口出狂言,都说:“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过来,你也叫大王过来,怎么行呢?”颜斶说:“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如果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  与其让我羡慕大王权势,还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的好。”齐宣王恼怒地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躅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士人尊贵,君王并不尊贵!”宣王说:“你说这话有根据吗?”颜斶神色自若地说:“当然有。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的,格杀勿论!他还下了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他为万户侯,赏金干镒。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主的头,竟然连一个死的士人坟墓都不如啊。”齐宣王无言以对,满脸不高兴。大臣们忙来解围:“颜斶,过来!颜斶,过来!我们大王拥有千乘(一千辆战车)之国,东西南北谁敢不服?大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老百姓没有不俯首听命的。你们士人太卑鄙了!”颜斶驳斥道:“你们说得不对!从前大禹的时候,诸侯有万国之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汤时代,诸侯有三干之多。如今,称孤道寡的才二十四个。由此看来,重视士人与否是得失的关键。从古到今,没有能以不务实事而成名于天下的。所以君王要以不经常向人请教为羞耻,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学习而惭愧。”宣王听到这里,才觉得自己理亏,说:“我是自讨没趣。听了您的一番高论,才知道了小人的行径。希望您接受我为您的学生!今后您就住在我这里,我保证您饮食有肉吃,出门必有车乘,您夫人和子女个个会衣着华丽。”颜斶却辞谢说:“玉,原来产于山中,如果一经匠人加工,就会破坏;虽然仍然宝贵,但毕竟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士人,生在穷乡僻壤,如果选拔上来,就会享有利禄;不是说他不能高贵显达,但他外来的风貌和内心世界会遭到破坏。  ……

编辑推荐

  《中华成语故事(最新经典珍藏)》精心选取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成语,将每个成语的出处和含义进行详细介绍。读者可以追本溯源,从生动有趣的故事入手,去体味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将其作为工具书查阅,可谓一册在手,中华成语故事全掌握。有助于读者朋友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愿此书让您领略传统文化别样的风情,在聆听圣贤教诲的同时,为您的生活注入一缕阳光,给您的事业带来裨益,愿它能够成为您的良师益友,让您在辉煌的艺术文化中获得审美享受!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成语故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