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英文版)

出版时间:1900-01-01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美]弗·纳博科夫  译者:注 释:杨昊成 史伏荣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洛丽塔(英文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6条)

 
 

  •     拋開整篇的情節和一切來說,我單純所感受到的就是徹頭徹尾的浪漫。某種狂熱的慾望和渴慕,高熱,眩暈,好像在陽光下融化的雪糕。如果要評論它,我會這麼說:語無倫次的天才作家所寫的愛情小說。
      
      用一個人名當了書名,不可避免地就得談到那個銷魂奪魄的小精靈。作者並沒有對她的外貌做出直接的評論,也正同文章裡所說,“性感少女未必就是那個長得最標致的孩子”。亨伯特有一雙肉慾的雙眼;他善於捕捉那種玄妙的魅力。有點點令人不適,但是絕對誘人。比夏娃偷食禁果更加放蕩而墮落,又比沾著露水的玫瑰更加純潔且嬌豔。
      
      這本書並不下流,只因熱烈而純粹。光是閱讀就能讓我想像出一個人的身體緊貼著我的時傳過來的熱度(似乎連景物都能扭曲了!),手臂上閃著光的微小的絨毛,暖烘烘的頭髮和飽滿紅潤的下唇。
      
      真想要一個屬於我的性感少女,穿著格子衫和牛仔褲,在夏天的樹蔭下給我念詩集。然後我舉高手裡的奶油雪糕,讓她從底部舔去那即將滴落的融化了的雪水。
  •     【艺术与真实】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俄裔美籍小说家、文体家、诗人、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家,驰骋于俄、英、法三语的大师。代表作有《庶出的标志》《普宁》《洛丽塔》《微暗的火》等。
      
      
      
      长期以来,艺术真实性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艺术理应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净化、提炼,由此形成“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现实主义艺术真实论。纳博科夫无疑属于另一个阵营。本文将从纳博科夫的文学观点与其代表作《洛丽塔》入手,阐明纳博科夫眼中的真实世界。
      
      
      
      一、纳博科夫的虚构艺术
      
      “文学是创造,小说是虚构,说某一篇小说是真人真事,这简直侮辱了艺术,也侮辱了真实。”
      
      
      
      在《文学讲稿》的前言中,纳博科夫引用童话《狼来了》为其理论注解:
      
      
      
      一个孩子从尼安德特峡谷里跑出来大叫“狼来了”,而背后果然紧跟一只大灰狼——这不称其为文学;孩子大叫“狼来了”而背后并没有狼——这才是文学。那个可怜的小家伙因为扯谎次数太多,最后真的被狼吃掉了纯属偶然,而重要的是下面这一点:在丛生的野草中的狼和夸张的故事中的狼之间有一个五光十色的过滤片,一副棱镜,这就是文学的艺术手段。……艺术的魔力在于孩子有意捏造出来的那只狼身上,也就是他对狼的幻觉;于是他的恶作剧就构成了一篇成功的故事。
      
      
      
      上文中的“狼”对应了现实中的事物,“孩子”代表作家,“见狼叫狼”的作家完全忠实于现实,将所见所闻准确无误地描述出来,“无狼叫狼”的作家则纯粹依靠虚构成文。“狼”的虚构之所以使得后者的价值高于前者,是因为尽管真实情况中“狼”并不存在,但“狼吃人,人怕狼”的特性透过“文学的棱镜”射入了作家营造的世界,同时引起了“村民”与读者的骚动,达到了逼真的效果:一种光靠描述现实无法得到的审美愉悦,一种“多少总能连接上与艺术(好奇、敦厚、善良、陶醉)为伴的其他生存状态的感觉”。
      
      因此,纳博科夫认为,大作家不单纯是“讲故事的人”、“教育家”,更应当是一位懂得虚构艺术的“魔法师”,一位玩弄幻觉的高手,懂得将作者与读者连接起来,使后者在前者创造的主观世界中体会到独一无二的观感。对此,纳博科夫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我们这个世界上的材料当然是很真实的(只要现实还存在),但却根本不是一般所公认的整体;而是一摊杂乱无章的东西。作家对这摊杂乱无章的东西大喝一声:“开始!”霎时只见整个世界在开始发光、熔化、又重新组合,不仅仅是外表,就连每一粒原子都经过了重新组合。作家是第一个为这个竒妙的天地绘制地图的人,其间一草一木都得由他定名。那里结的桨果是可以吃的;那只从我身边窜过,身上带斑点的动物也许能被驯服,树木环绕的湖可以叫做“蛋白石湖”,或者更艺术味一点,叫“洗盘水湖”。那云雾是一座山峰——而且是注定要被征服的山峰。在那无路可循的山坡上攀登的是艺术大师,只是他登上山顶,当风而立,你猜他在那里遇见了谁?是气喘吁吁却又兴高采烈的读者。两人自然而然拥抱起来了,如果这本书永垂不朽,他们就永不分离。
      
      
      
      这构成了纳博科夫文学观点中创作的两端:一端是(合格的)作家,一端是(合格的)读者。优秀的作家拥有创世的能力,但作品并不在作者完稿时完成,而是在读者那里完成。这种双方的情感呼应,就是文学的魅力所在。
      
      他在为学生讲解普鲁斯特时说,最好的作品必须遵循一种“非理性、神圣的标准”:“细节优越于概括,是比整体更为生动的部分,是那种小东西,只有一个人凝视它,用友善的灵魂的点头招呼它,而他周围的人则被某种共同的刺激驱向别的共同的目标。”这些非理性标准意味着什么呢?它们意味着好的文学反映人共有的情感,注重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而非单纯为完善道德、弘扬某种观念而存在。这种标准构成了纳博科夫文学观点的另一面。文学不是现实的附庸,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它“既不教会你什么,也不解决‘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之类的问题”,更不能简单用来解决现实困境。纳博科夫猛烈抨击传统的文学观点:“文字风格和结构是一本小说的精华,伟大的思想都是空洞的废话。”更把思想文学称为“应时的拙劣作品”,就是为了揭开现实加诸于艺术的重重面具,呼吁作家为了艺术而创作。
      
      文学是虚构的,虚构是文学的。综上所述,纳博科夫眼中的真实世界是以情感为基点、艺术为目的的文学世界。它不但是作家主观世界的体现,更是可供读者漫步其中的艺术花园。
      
      下文将以《洛丽塔》为例详析纳博科夫眼中的真实世界。
      
      
      
      二、纳博科夫的魔术现场
      
      1955年,纳博科夫最具争议也最著名的作品《洛丽塔》于巴黎上市,造成轰动。五十余年以来,这部以描述中年男子与妙龄少女之间的畸恋为主的小说一度被多国列为禁书,却又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享誉全球。在这部小说中,纳博科夫以嵌套式结构为基础,辅以其特有的文体,为读者展现了他复杂的主观世界。
      
      (一)嵌套式结构
      
      《洛丽塔》的虚构性显而易见,可贵的是,纳博科夫的虚构达成了他所追求的“真实”。
      
      小说采用嵌套式结构,分为三部分:读者所处的现实世界——叙事者所处的世界——小说主要情节发生的世界。三者环环相套,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营造出“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效果。
      
      *参见下表:
      
      
      
      在该结构下,身处最外围的读者只能通过亨伯特了解第三世界,他是连接三个世界的唯一桥梁。读者用亨伯特的眼睛观察洛丽塔,小说的最主要人物洛丽塔实际上被人为地“隐藏”起来了。一些最主要的问题(譬如:洛丽塔真的是个“坏女孩”吗?夏洛特应当为此负责吗?洛丽塔爱过亨吗?)不是被刻意忽略了,就是罩上了一层主观的外衣,第三世界甚至有可能仅是亨伯特的一场“幻觉”(见第一部第十四章:“……不过洛丽塔还是安全的——我也是安全的。我疯狂占有的并不是她,而是我自己的创造物,是另一个想象出来的洛丽塔。”)
      
      这种欺骗性的视角,使得读者无法从第三方那里获得关于事实的信息,也就无法判断亨伯特叙述的真伪。退一步说,读者可以选择不接受亨伯特的叙事吗?当然可以,那么这部小说就什么也不剩下了。纳博科夫就是这样引领读者走进、接受他创造的世界的。
      
      那么,作者又何必多此一举地加上“序文”呢?乍一看,第二世界的设计确有多余之嫌,但实则这正是最巧妙之处。它的诞生,就是为了解决第一、第三世界的遗留问题:在第二世界中,读者第一次有机会逃离亨伯特的主观感受,从第三方那里获得更多线索。
      
      序文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亨伯特巧妙利用身份优势玩的把戏取得成功了吗?
      
      不尽然,实际上,亨伯特无法像欺骗读者那样欺骗第二世界。第二世界中的人物充当了目击者的角色,他们比读者更能客观地观察第三世界,因此序文中提供的信息应当较为可靠。譬如小约翰·雷博士交代的几位人物的结局:
      
      
      
      老派的读者总希望追踪“真实的”故事以外的“真”人的命运。为了照顾这类读者,现在把我从“拉姆斯代尔”的“温德马勒”先生那儿得到的几个细节叙述出来。……一九五二年圣诞节那天,“理查德·F·希勒”太太在西北部遥远的居民点“灰星镇”因为分娩而死去,生下一个女性死婴。“维维安·达克鲁姆”写了一部传记《我的奎》,不久就要出版。仔细阅读过原稿的评论家们把它说成是她最好的作品。
      
      
      
      这段话对亨伯特的叙述起到了补充、印证、鉴别的作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理查德·F·希勒太太”实际上正是女主人公洛丽塔。她难产而死的结局不仅为整个故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更是对亨伯特罪行的无声的强烈谴责,第三世界的故事到这里才真正结束。
      
      其次,第二世界也是第一、第三世界发生碰撞的地方,作者与读者在这里相会,这就是纳博科夫所说的“作者与读者间的拥抱”——纳博科夫在引领读者进入《洛丽塔》之后,又引导读者发出自己的声音,参与小说的创作。序文中,纳博科夫的思想与社会的思想此起彼伏:博士对亨伯特低劣品行的谴责、《洛丽塔》的道德影响明显是“严肃读者”的观点,而《洛丽塔》作为艺术作品无与伦比的情感张力、该书难以付梓出版的抱怨又显然出自作者之口。凡此种种,一来是为了强调作品的虚构性质;二来,又是为了诱使读者相信虚构作品中情感的真实。
      
      由此可见,嵌套式结构是《洛丽塔》世界存在的基础。
      
      (二)“戏剧”化冲突
      
      除了嵌套式结构,《洛丽塔》戏剧化的情节也是用于增强虚构效果的手段之一,它完成了使虚构艺术化的工作。
      
      《洛丽塔》不仅主题近似低俗的色情小说,人物设计也大多仿照典型的市井文学,其情节发展之戏剧性更是到达辛辣的地步。其中“亨伯特的复仇”最富代表性。
      
      挥别即将临盆的洛丽塔后,亨伯特沉浸在伤感自怜的情绪中,继而怒火中烧,一番周折后,用当年法洛夫妇赠送的手枪结束了情敌剧作家克莱尔·奎尔蒂的生命。多此一举的长诗、两位主角之间文绉绉的讨价还价、亨伯特一贯的神经质的自言自语——这段承接在诀别之后的情节,充满了纳博科夫式的讽刺处理:上一刻仍能看到亨伯特被热泪沾湿的眼眶,“她撕碎了我的心,我只不过毁了她的生活”,下一刻他却仿佛化身为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一边吟诵着文体拙劣的长诗吊唁短命的恋情,一边对奎尔蒂肥胖的身子扣动了扳机。包括纳博科夫自己也承认,这出复仇戏码中看似多余的诗歌与侦探剧色彩实则是对他偏爱的作家爱伦·坡的模仿。这种突兀的转折就是《洛丽塔》的特色所在。
      
      类似的情节还有“夏洛特之死”(被亨伯特对女儿病态的迷恋所震惊的黑兹太太刚要发作便横死街头)、“瓦莱丽亚的出轨”(第三者竟是送他们回家的出租车司机更是神来之笔)、“偶遇奎尔蒂”(亨伯特与洛丽塔关系突飞猛进的一夜也是情敌奎尔蒂与少女洛丽塔的初次邂逅)等等,更不乏“亨伯特的美国舅舅留下了一大笔遗产”这种故意模仿老式情节剧的细节。在人物设计上,无论是亨伯特苍白敏感阴郁的欧洲人形象,夏洛特·黑兹的情感饥渴,奎尔蒂油嘴滑舌、故弄玄虚的“艺术家”气质,还是洛丽塔美国式的粗野与天真,都极具特色。这种卖弄风情、这种故作姿态、这种装腔作势,往往颇有喧宾夺主之嫌,但由于作者准确把握了人性中最刻薄、柔弱、无辜的部分,加上小说似真似幻的描写,使命运的莫测与人性的蠢蠢欲动充分暴露了出来,反而突出了其主观世界的真实性。
      
      纳博科夫是个对命运很感兴趣的作家,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不是因为被夸大的宿命论,《洛丽塔》就不会有强烈的失落感,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富有感染力。而纳博科夫对于一些影响人生的重大议题(如死亡、婚姻、伦理等)的轻描淡写,也折射出他对现实世界一贯的“漠然”与“嘲讽”的态度。
      
      
      
      《洛丽塔》之所以成为纳博科夫的代表作,不仅是因为它轰动性的题材使作者广为人知,更因为它是纳博科夫文学观点的集中体现。《洛丽塔》中不存在现实生活的种种约束,唯有现实投下的淡淡阴影,以及作者独特的个人美学风格,纳博科夫对于“真实”的理解,由此可见一斑。对于这位享誉文坛、影响远播的大师,杂乱无章的现实世界并不真实,而摆脱了现实的重重束缚,高度虚构,凝炼着各种精致情感的文学艺术的世界才是他眼中的真实世界。
      
      
      
      
      
      参考书目:
      
      (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洛丽塔》,主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洛丽塔》,于晓丹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1月;
      
      《说吧,记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
      
      《文学讲稿》,申慧辉等译,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黑暗中的笑声》,龚文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
      
      (新西兰)布莱恩·博伊德:
      
      《纳博科夫传》,刘佳林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
  •     突然觉得写读后感其实也是记录日常生活的方式之一。最近生活有点小波动,心情也跟着起伏,幸好一切都很快安定下来,只是家务多了又要学车,看书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洛丽塔》这本书503页35万字,拖拖拉拉地竟然看了我20多天。
      
      当然,除了看这本书之外,我还间或看看杂志《南方人物周刊》,因为《洛丽塔》的感情基调有点压抑,我需要用其他读物来稍微调整一下心情。买书的时候就买哪个版本考虑了很久,主要是翻译的问题,最终却因为受了促销的诱惑买了如图这本。幸好,整本书读下来,是我喜欢的版本。我觉得翻译真的非常厉害,没看过原著也觉得这本书非常难译。看我下文的解释你就懂了。
      
      现在看的书,特别是经典作品多半是我读大学时想读,却没读,或者读了一半没读下去的,《洛丽塔》属于后者。当时的我可能还小吧,不懂得静下心来试试理解他人,一看就觉得这本书太猥琐太变态,不肯往下读。但话又说回来,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会这么想,不然这本书一开始怎么会频频遭到出版社的拒绝呢?就如作者Nabokov曾记录说的:“《洛丽塔》开头几章的某些技巧(例如亨伯特的日记)让我最初的读者误以为他们读的是一本淫秽的书。他们以为读下去会有越来越多的淫秽场面。而一旦不见有淫秽描写,这些读者也就读不下去了,觉得乏味,感到沮丧。我疑心,这就是为什么并非四家出版社都把书稿读完的理由之一。”
      
      这次看书,我没有半点觉得变态,只是刚开始看的时候,还有点害羞,像在窥探人家的私隐。沉淀的心对于理解一本书或一个人真的相当重要。我一直希望我能尽量用平常的心态对待万事万物,不再有先入为主的想法,尽量努力去理解他人。我一边看书一边用笔记下了整个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关系,希望更好地理解。
      
      第一部 ·1910年主人公亨伯特生于巴黎,是一个健康幸福的孩子
       ·1923年亨快满13岁时和同龄女孩安娜贝尔在海滩偷吃禁果,但失败,安娜贝尔四个月后死于斑疹伤寒
       ·亨从此就有了怪癖,喜欢9岁至14岁的小女孩(亨称之为“性感少女”)
       ·1935年亨和28岁的瓦莱丽亚结婚(作为一名学者应维持体面上流的生活)
       ·1939年因瓦莱丽亚出轨,离婚
       ·1940年亨移居美国,工作几年,编写法国文学比较史,因为抑郁症住过几次精神病院
       ·1947年出院后,想换个地方住,于是租了夏洛特的一个房间,开始和夏洛特、女儿洛丽塔一起生活
       ·住了还不满一个月,夏洛特爱上亨,亨为了继续接近洛,和夏洛特结婚(当时洛去了夏令营)
       ·住了才10个星期,夏洛特发现了亨的日记(写满洛的事情),争吵过后,夺门而出,最终因车祸死亡
       ·亨去夏令营接走了洛,当晚住旅馆下药想猥琐她却失败,但第二天醒来却是洛丽塔主动勾引了他
      
      第二部 ·1947年8月至1948年8月,37岁的亨开车带着13岁的洛游遍美国,在外称父女,在内却是情人关系
       ·1948年结束旅程,亨送洛去比尔兹利女子学校,严禁洛做很多事情,经常吵架,利用金钱等物质使洛高兴
       ·洛迷恋剧作家奎尔蒂,亨反对洛出演奎的舞台剧,因洛多次撒谎,二人大吵一架后决定放弃所有又去流浪
       ·1949年洛生病住院,然后突然有一天失踪了,是奎带走了她
       ·1950年始终找不到洛的亨和30岁的里塔结婚,应邀到坎特里普学院任教
       ·1952年洛寄信给亨求助生活费以应付贫困的生活,18岁的她已经和迪克结婚并已怀孕
       ·亨这次找到了洛,要洛重新回到他的身边,但遭到拒绝,给了生活费就离开
       ·亨离开是为了找奎,没过几天找到奎并把他杀死
       ·1952年,最终,奎死于谋杀,亨在监狱里写下了这部回忆录,随后因冠状动脉血栓症而去世,洛死于难产
      
      请原谅我彻头彻尾地剧透。我想表达的是,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即使你知道了剧情,也值得你去看,甚至多看几次。我把书完整地读过一遍,但最后还是回看了好几次,除了找自己忽略的细节,还为了好好品味一下文字。好书不怕剧透,因为他不只是故事情节精彩,还有更多值得细细品尝的地方。(像《别相信任何人》我不会看第二次)
      
      就如文字。首先,整本书很像一本神话故事书,语言很诗化。译者注释说:“纳博科夫认为,自己直接继承了古罗马一些伟大爱情诗人的传统,他常模仿他们惯用的表达方式。”全书经常出现“洛丽塔,我的洛丽塔”之类的如诗歌般的文字。当然,有的人注重故事情节,有的人喜欢鲜明的人物塑造,我是属于特别喜欢文字游戏的那种人。看了那么多书,我越发觉得真正出色的作家都是描写能力很强的,像画家一样,大的方面能掌握整体构图,小的方面又会注意到景观、色调等细节。我无法举例证明Nabokov在这方面的才能,因为他关于风景、氛围、心理等的描写都是大段大段的,非常细致,无法用双引号全部囊括出来。其中,我很喜欢他的一个比喻,“她把我们的联合存款账户看作晌午时分南方的一条林荫大道,一边是浓密的绿荫,一边是柔和的阳光,一直延伸到一片美好的远景的尽头,那儿淡红色的大山隐约可见”。多有诗意的画面啊。
      
      第二,作者似乎懂很多语言,除了母语俄语和本书用的英语之外,他还懂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和拉丁文等等。他在多种语言之间的文字游戏更加令人眼前一亮。例如,文中有一处用拉丁文写到“O lente currite noctis equi!”,译者注释说这是双关语,拉丁文直译的意思是“夜晚的马儿啊,你慢慢地跑”,而从英语的角度“夜晚”(night)和“母马”(mare)凑起来就是“噩梦”(nightmare),于是作者接着就写到“噩梦啊,轻轻地跑吧!”,继续描述他的自驾游。多么俏皮的一个作者!
      
      多么疯狂的一个读者,我居然把整本书的注释又再看了一遍!我原本以为这是真人真事改编的,以为这真的是一份精神病病历。回头又看了全部注释之后,我发现这个俏皮的作者其实无时无刻在提醒读者这是“虚构作品”。例如,亨第一次带洛去住旅馆,旅馆的名字叫“着魔的猎人”(The Enchanted Hunters);后来洛在比尔兹利女子学校出演的舞台剧,名字叫“猎获的魔术师”(The Hunted Enchanters),那不是倒过来了吗?还有,当洛1949年失踪之后,亨曾经一家一家旅馆地找人,查阅住宿登记,有一条记录是“新罕布什尔州凯恩市的特德·亨特”,是把“Enchanted Hunter”的字母打乱顺序而成的“Ted Hunter,Cane,NH”。我看书真的太不仔细了。其实作者表面很严肃,实际很滑稽。
      
      再者,作者是博览群书的人,他在文字游戏里间接介绍了许多文学作品(当中还包括他不喜欢的)。例如,做第二次流浪的决定之前,洛撒娇要亨先给她买饮料,描写她喝饮料用的句子不是“亨伯特看着洛丽塔把调制的饮料吸进嘴去”,而是“皮姆先生看着皮帕把调制的饮料吸进嘴去”,注释说这里借用的人物来自英国作家米尔恩的剧本《皮姆先生走过》和布朗宁的《皮帕经过》。所以我说翻译很不容易,他必须和作者一样博览群书,对于作者正在说什么要时刻保持头脑清晰。我觉得主万翻译得非常好,亨在杀奎之前住进了一家旅馆,英文名为“Insomnia”,主万把它翻译成“英索姆尼亚旅馆”,很好听,然后再在注释里提示原单词。我喜欢直译,既保留了中文和外文两方文化的特色,又能使读者有更多的思考空间,而不只是一味地埋头读,最后变成只追剧情,忽略了那么多美的东西。
      
      一边看书,我的心情一边开始变得压抑,变成越来越伤感,因为我看懂了一点——整个故事里其实并没有谁对谁错,每个人都是一个悲剧。也许大部分人会谴责亨的恋童癖或者性变态,但是如果亨真的爱洛呢?有没有想过呢?起初,亨的变态只停留于对洛的幻想、接近,最多抚摸,并没有想要夺取她的童贞。后来生活在一起,也对她万般迁就、爱护。慢慢地,我越发相信亨是真心爱洛的,即便比她大24岁。你知道,爱情的力量是很大的。洛无疑是受害者,但我不认为是亨影响了她。她在遇到亨之前,大概11岁就已经不是处女。在“着魔的猎人”,也是她主动勾引的亨,还嘲笑说亨小时候没玩过这样的“游戏”。读者看书的时候细心观察还会发现亨和夏洛特没结婚之前在一起生活的日子里,洛已经经常背着母亲主动接近亨。我们初中时也有这样的早熟兼叛逆的女小混混啊。影响小孩成长的最根本原因永远是父母的教育。洛的爸爸早早就去世了,是妈妈一个人带大。但是妈妈根本没有注意到洛的早熟,还把她当小孩使唤来使唤去,没有真正地了解女儿需要的是什么,“做……”“不准做……”命令式的口吻让洛很反感,两母女经常吵架。在书的最后部分,亨回忆起过去和洛的某些生活细节:有一次小同学的爸爸来家里接女儿,洛满脸微笑地招待客人,但看到小同学坐在爸爸大腿上并紧紧搂住他的脖子和耳朵时,洛的微笑一下子定格了,瞬间失去光泽。亨说道:“在我们反常、下流的同居生活中,我的墨守成规的洛丽塔渐渐清楚地明白:就连最悲惨痛苦的家庭生活也比乱伦的乌七八糟的生活要好……”
      
      读到最后我竟有落泪的冲动,内心无比压抑。看完书,我就立马上网看了1962年版的电影《洛丽塔》,想看看我有没有理解错了什么或者漏掉了什么细节。可惜男主角太老,看上去有五、六十岁,女主角很漂亮,但是太大了,不像12、13岁的小女孩,故事情节的改编幅度也比较大。感叹啊,原著还是很难超越的。虽然还有1997年版的电影,但是我已经不想看了。
      
      作者说:“只有在虚构作品能给我带来我直截地称之为美学幸福的东西时,它才是存在的;那是一种多少总能接连上与艺术(好奇、敦厚、善良、陶醉)为伴的其他生存状态的感觉。”确实,只有书才能给我这样的感觉,希望以后有时间可以多看几遍《洛丽塔》。
  •     先说文章的选材,其主题是众人闭口不谈的恋童癖。光是这种题材,我想就不知道吓走了多少人,中国人最怕这中描述变态心理活动的书,总是害怕自己成为书中的人,这或许也是心理教学的缺失造成的。很多人无法接受书中病态的心理描述,而且作者似乎有意加剧这种病态,通过非常细腻而又优美、诗意的语言描述出主人公内心的蠢蠢欲动,不得不说,作者的文笔之细腻是常人难以达到。用最优美、最纯粹的语言去描述最邪恶、最自私的灵魂,作者实在是非常高明,文章中似乎处处都显露出对普通人各种自以为是思想的嘲弄。文章通过对主人公的描述,也描述出我们这些正常人的呆滞、愚昧及贪婪。从这个角度看,文章也是一种对人性的剖析。
      
      没有笨的人,只有不思考的人。不知有多少人扔掉自己这一特殊的天赋,思考。
  •     其实《洛丽塔》不像传言中那么猥亵,因为主人翁竭力用他神经质的敏感和被迫害的妄想习惯来给自己做“真爱的”、“无私的”情感立场辩护和伪装;同时“洛丽塔”也不可能像传言的那么“洛丽塔”地性感与美好,因为真实的女主人翁多洛蕾丝只是一个任性的小女孩,与真正的“洛丽塔”——他的创造物,多少有些距离,若是亲眼所见,必定这多少也会让读者失望……也恰恰是这样,才让我们的注意力被转移,而忽略了冰山一角下多洛蕾丝从12岁7个月开始“被摧毁的一生”,作者纳博科夫最高明的地方就是贡献了一个“被千万人美化与意淫过的、而原型却又这么内心被扭曲不堪后掩盖的”人物形象与符号。 博学多才的纳博科夫,了不起!
  •     最近在看英文原著,因为水平有限所以拿一本中文译本在旁边当参考答案。
      尼玛呀,还不如拿主万翻译的那本呢。
      touch and go翻译成“感动而走”,你还能再夸张一点吗。(我刚刚好看到这个词组实在忍不住就贴上来了,其他的车祸现场另一篇帖子里有)
      以前读《the portrait of a lady》的时候,项耀新翻的版本我已经忍耐到极限了,可人家好歹把意思都翻出来了,只不过语言稍微粗糙了一点。
      据说杨必用五年翻译了一本《名利场》。
      而现在的译者呢。
      我们上法语课的时候,翻译是最艰苦的项目。随随便便一个生活常用的句子翻译,老师都可以把我们批得体无完肤。老师说翻译是很难的工作,文学翻译尤其如此。
      我从未如此想说脏话过。尼玛现在心情混乱啊。
      我以前和老师争论《洛丽塔》,老师问我有没有看过原著,我说没有。于是我被狠狠耻笑了一番。现在想起来,老师当时真的应该直接给我几个耳光才是。
      我以为中国只有一个李继宏,没想到……
      这种烂书就是专门用来惩罚那些懒得学外语又把希望寄托在译者上希望能多少领略一点名著风采的人的。叫你们不好好学外语看原著,叫你们懒。看中国出版社如何用这些狗屁不通的装订成打的草纸惩罚你。
      有时间看这些垃圾,还不如看看美剧。
      有时候我都已经不奢望现在的中国译者能像老一辈一样翻得精确而优美了。你给我把意思讲清楚语法正确时态准确词义精确就行了。可是居然连这个都做不到了。更可笑的是网上还有那么多人捧她的臭脚,说她多么厉害,各种跨界。
      如果你们说的厉害是圈钱,那好吧你们赢了。
      读书,要么读原著,要么就别说自己读过这本书然后根据译者的垃圾文字自己yy自己的文化素养的人。这句话送给所有和以前的我一样因为外语水平不好又想偷懒所以被垃圾译本坑了无数遍的人。要挑选译本好的译本真的太麻烦了,除了那些已经被当成权威的定本以外。
      以前读朱维之翻译的《失乐园》,后来再看原著,真的觉得这些已经去世的译者们实在是太了不起了。那个年代的那些批中国译者留下了多少宝贵的财富。
      而现在,活着的译者里,又有多少是垃圾。又有多少人不知道自己读的是垃圾。
  •     想必各位都看过《洛丽塔》了,都领略个中隐秘的滋味了。噢,这位说没有看过书,这也不怎么要紧!总归看过电影吧!没有尝过猪肉,总归看过猪跑吧!那种近乎老式黑白的电影,有没有带过给你从来没有的风味?所有的书页跑起来,当然要比看书轻松一些,时间过得也快。哎!如果连猪跑都没有看过,其实也不太要紧,各位肯定经历过激情澎湃的时刻!这就是一本谈论激情的书。当然,谈论激情也不是不可以,人如果如果没有激情,那么,基本上就形同行尸走肉。可是,关键点还不在这儿,这是一本谈隐秘的激情的书。什么叫隐秘的激情,就是那种无法公开言说的激情,无法带到光天化日下激情,就是一个中年人无法遏制地坠入一个未成年女孩深渊的那种激情,代价什么?一个字,死!这种灼热的激情,最后无法控制,毁灭所有一切,身体的、精神的,乃至灵魂。灵魂也成破碎。
      
      先把故事大概描述一下:一个中年人亨伯特,在一所大学里面任教,痴迷上一个少女,此女刚刚十二岁,未成人啊!为了达到他隐秘的目的,他不惜娶了她的母亲,还想做手脚暗杀她,所幸,这个母亲遭车祸死了,倒免了他的一桩罪恶。然后,他带着洛丽塔开始私奔,开着一辆车走遍半个美国,后来,洛丽塔一个人逃跑了,同个剧作家混在一起,他开枪打死了个人剧作家,自己也锒铛入狱了,最后病死在监狱。洛丽塔也难产死了。这个就是故事梗概,有何感想?
      
      这个故事不怎么跌宕起伏,似乎同《嘉莉妹妹》没有太大的区别,不同的就是,他勾引的是一个未成人,这个里面,就含有了一点罪恶的因素了。但是,关键在于作者纳博科夫的写法,那种激情四溢、流光溢彩的写作方法,为这种世间的这么一种情,提供一种脊神经颤栗的存在空间。
      
      有人说:“不该这么猥琐地看待亨伯特?”这是针对我发的那个故事梗概所发。那个故事梗概怎么啦?难道不能概括出整个故事?答:主要问题在于他痴迷地爱上洛丽塔,他这是精神上的爱!”我有点懂了,就是说,精神上的爱就可以高尚一点了,就可以不那么猥琐了,于是,我问:“因为精神上的爱,就可以减轻罪恶吗?追求肉体上沉溺,就可以判重一点吗?”答:“这是看问题的角度问题。我说:“嗯,至于谈到看问题的角度嘛,似乎是有点说到点子上了,那么,你有什么别有洞天的角度呢?”。
      
      既然我读了存在主义,那么,我就用存在主义的尺,量一量这个《洛丽塔》吧!我们一般的人是一种什么存在呢?我们大多数生活在社会上的人,都是一种道德自律下的生存,正如孔子所说:发乎情,止乎礼。比如您见到一女子,窈窕多姿,明眸善睐,不禁心动神摇,想入非非。上个礼拜,我听一牧师正道,他就是这么说的。发了情也是可以的,但是需要止乎礼,就是在脑子里转一圈,没有问题;在身体里激荡一番,没有问题。可是,您要晚上辗转反侧,白天费尽心机,创造下一步的动作,那么这个后果就难预料了。这个事,亨伯特,他就干了。
      
      那么,作为这部小说的主人翁亨伯特,倒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那个道德的机制有没有起作用呢?仔细阅读过本书的读者,一定会心一笑,怎么会没有呢?这个问题就是: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我们可以看到亨伯特的努力,所有的焦虑都是道德所产生的,但是,他就是愿意用这些刀尖上走的时间,去换取那些心旗摇荡、心迷神醉的流光。这个温暖的带着南方气息的东风-诗性存在,压倒那个寒冷的带着萧肃杀气的西风-道德存在。
      
      简要地说,亨伯特不是活在我们的世界里,他活在他诗性激情的世界里。那么,纳博科夫通过亨伯特要告诉我们什么?人们生活在由公德和条约构成的社会里,人的属性不仅有着社会人的属性,还有作为自然人的属性,但是,作为自然人的属性,身体中蕴含着诗性气质和狂放不羁的意念,很难在现实的社会中兑现,而是作为一种压抑,深深地埋入深层的潜意识中。纳博科夫的这篇小说,所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如果道德缺席的话,那么,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该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活法?人会不会听任激情迸发而无所不为,天涯海角遍地走。当这个世界可以撩开道德的网罗之后,我们作为人的赤子之心,可以狂放自由到何种程度?
      
      当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或者,说是一种美梦,一种梦呓。带着镣铐的舞蹈,有无激情可言?纳博科夫写的这个亨伯特,就是在网罗未去的时候,他想由着性子尽情跳舞,那么,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这种情形。小说的可贵,不在于反映我们所到达的,而且展开我们未能达到的,小说将这种可能性开成一朵罂粟花,让我们摸着亨伯特的心跳的脉搏,去体验、感受、品味这种没有可能展开的人生。这就有点象维特没有得到他的恋人,他没有去死,而是,写了一本小说,尽情去想他得到之后,他所能过的那种生活。我们都在道德地规范下理智地活着,这当然会使我们缺少一种东西,如果我们能够听凭直觉和诗性的召唤,那样激情四射的活,那么,我要非常欣喜的告诉您,您,快要就是那个新的伟大的亨伯特啦!
      
      人的内心体验和直觉决定现象世界的本质和意义。如果我们仔细去听娈童癖好者的叙述的话,那么,我们就会陷在各种各样品种、繁多的同情里,不可自拔,亨伯特说,他伟大的心灵锁在初恋夭折的悲伤里,这,差不多要让我们的眼泪涌上眼眶,同情心,将要如黄河一般泛滥而一发不可收拾。这是怎样的一种爱情啊!差不多就可以惊天地、泣鬼神了。不知道究竟什么原因,也就是那种强烈的东西,把他的心的那一部分,始终锁在9到12岁上,就是说,他的心的这一部分,始终活在那段时间,那个故事里,没有长大。他对成年的成熟的女性没有兴趣,甚至,厌恶。那么,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你愿意原谅他吗?作为自然的一份子,你愿意原谅他吗?
      
      我要说,这是一种病态。就像这部书的一则序言中所说,这是精神病态的一个标本。
      
      关于激情:无疑,那颗被上帝禁止的苹果更加诱人,人的意识的这种反向冲击力不可小觑。在所有意识的两端,一端是天使,一端是魔鬼。被社会道德戒律所禁止的事,在躯体冲动的鼓动下,显得那般地瑰丽、蛊惑人心,亨伯特心里说:不让我做的事情,我偏偏要去做。事实上,他似乎没有经过理智的思考,他就毅然决然地这样去做了。他定下洛家房子、企图谋害洛的母亲、占有、带着洛丽塔私奔,他让这个魔鬼点燃的火苗,在心里面灼灼燃烧着。我们普通人会如何呢?不过就是向着洛丽塔一瞥而已,再做的过分一点,就是写首诗、画幅画而已,所谓的升华,就是将激情宣泄为艺术,作为一种慰藉的保留、纪念。这种行为是为全人类所称道的,事实上大多数伟大的文学和艺术,都是人内部无法宣泄激情的升华。但是,这个亨伯特放弃这个成为伟大艺术家的机会,而成为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行为艺术家”,他触犯禁忌、他谋害他人、他侵犯少女,他故意杀人,他是罪犯。如果他走的是人类道德所指引的正道,那么,他就会利用他天赋的艺术才华,而洛丽塔就会成为他心目中反复吟哦的对象,我们会读到这样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的才情,但是那个藏在激情深情之后的居然是洛丽塔的身影,而知道这一切内情的人,会去编制各种的佳话,在人们的口边耳边传送,而哪不可遏制的激情,更加衬托出这位伟人的崇高。这就是我所说的,罪犯和天才的不同,其实他们只有一墙之隔,这边是静谧的书房,那边是简陋的监狱。将激情完全地淹没在意识的水平面下,这么一种人乃是普通大众即庸人。当然,在人类道德和条约禁控之下,绝大多数的激情也就烟消云散了,仅有百万分之一的亨伯特之流干了蠢事,而许多许多人感概生命如此地乏味、如此的枯燥,呼喊激情。因此,这个问题就是这样的:作为绝大多数的凡人的激情当会怎样?
  •     《洛丽塔》是纳博科夫流传最广、争议最多的作品,也是研究者最为青睐的作品,一切富有争议性的话题,都能吸引最多的眼球。在这部长达500多页的小说里,只有最后不到十页说的是真话,其余的内容,包括序言,全是作者杜撰,嗯,创作。
      正如你所以为的那样,我也这样以为,很多人都这么以为,在得知故事梗概,以及书名赋予的这个青春美妙的“lolita”的形象,让你觉得这一定是一本精彩的不伦之恋情色小说。嗯,的确,这像极了一本色情小说,可它的色情只存在于你翻开书本所产生的幻想,而实际上,神秘的面纱用以遮掩赤裸裸的色情场景时,往往被排山倒海的注释和作者好似语无伦次的描述中,撕得粉碎,让你毫无想象空间。从未见过一本书的注释多得那么离奇,多得数不过来的名著,名著中的语句、场景、人物名字、隐喻,还有希腊的神话、各大文化时期的代表艺术家以及作品,又涵括了法语、俄语、德语。反正脑袋在读书的时候,就上下晃得厉害,即便你心无旁骛认认真真地看,最终也会轻易走神,不得不咒骂几句硬着头皮继续。中间我若干次想放弃,但又若干次想征服它。渐渐地加快速度,忽略多如羊毛的注释,放开思维,虽亨亨的神经质的思路去看待他和洛丽塔的故事。终于,在接近380页左右,真正的高潮来了。随着洛丽塔的不告而别,再接着亨找到失踪了三年的洛丽塔,得知她离开他的缘由。我的心,跟着深深一沉,呼吸缓重,好像平白无故遭到了一扇耳光,顿时清醒过来。他们重别对话的那一个场景,似乎真实地在我旁边进行一样,教我心如刀绞。最终,亨杀死了那个侵犯了洛丽塔的老男人,等待警察将他拘捕。这里有两个场景印象很深,第一个是我疑惑他为什么不选择自杀而是等警察来抓他,书中他给出的答案是:奎克帝已经先他而死,这样他活着就有时间把他和洛丽塔的故事写下来,让洛丽塔在故事中永远活下来;第二是亨杀完奎克帝之后,他想既然已经杀了人犯了法了,干脆试试把汽车开到左车道上吧,不怕最在交通上犯法了,他试了之后,感觉还真不错。哈哈,我还真经常有类似神经质的念头。
      在和同事讨论时发现,我们都一样对于这个转折点来得很是惊讶,霎时间前大部分恶心、变态、臃肿、淫荡的亨突然变成一个正常的有血有肉一个懂得爱的真谛的老男人,甚至为了他所钟爱的女子得到幸福,付出了他所能给及的一切,包括生命自由的代价。当然,这是我们就他的付出所带给洛丽塔的结果做出的评价,但实际,无论是以前的抑或现在的亨,都是一头自私自利纵欲过度的禽兽不如的雄性五脚动物(我在这也应景也来个注释:这是亨用来形容他觉得自己于洛丽塔的意义,就是一头动物,雄性,所以五脚)!洛丽塔的处境多么不由得自己,亨最后也良心发现,洛丽塔是多么渴望有一个健全的家庭而不是这样跟着他到处旅游过这些不伦不类的日子。她孓然一身,无依无靠,她并不像他平日里看到的她那样无所无谓冷漠孤傲,而是她必须用这些手段让自己遮住内心最软弱的意识,以使自己坚强起来,这就是为什么她无数次在前面的故事情节中莫名的抽泣的缘由。唉!长叹一声!
      读了最后几页作者的后序,才能更好地了解这个故事创作的意图。其实,作者本身也讲明白了他并没有要传达什么“道德”的信息,他也没有想要表达美国、英国、法国在故事中的隐喻。他只是“为了写作快感”而写作。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在巴黎和柏林用俄语、法语写作长达十八年,他在祖国俄国写得作品几乎全部都被禁止,后来移居到了美国,就首次用英文写作。这就解释了他为什么要写一篇纯粹“为了写作快感”而写作的作品,这是他对过去的一种释放和嘲讽?嗯,这只是我的感受。而注释如此之多,见解如此奇特,语言如此繁杂,也是作者有意为之,他专事写作几乎一辈子,这些所见所闻所立均是发自内己,难能可贵一次迸发,能不说这对于他来说,是一次极大的写作快感吗?
      我带着不耐烦读完这本书,却带着更好奇的心思,想重读一遍!
  •     Sometimes, we hurt each other in the name of love. Sometimes, we have memories that are curved into our heart, so that even time can not wash the memory away. We cannot forget a person, not we want to forgive. Humbert is the person who are deeply in love with a memory, so that he falls in love with Lolita. His dangerous love is one cause of the tragedy. Lolita, a girl without girlhood, whose life is destroyed by two one, in which one man even breaks her heart. However, she is happy to live with her poor husband, because she wants to forgive and embrace the future.
      No one wants to have painful memories. It's blessing that we couldn't love passionately. To live, is to forget. Sometimes, being a people without past is blessing. Why we want to have forced happiness? If we can't get, drop it. Life has everything, as long as we let nature take it course.
  •     如果我不是正好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开始养兔子,我恐怕不会意识到这个故事会与我本人有任何联系。我就是Humbert Humbert,Humbert the Tenderest,无条件地爱它们,它们就是我的洛。它们就像洛,任性,恶劣,不可捉摸,有时候让我控制不了地向它们发火,我就成了Humbert the Terrible——这样爱恨交织的心情,Humbert Humbert,我也懂得。我又会后悔,难过,想要抱着它们,给它们安慰。但是它们在我怀里发抖,我知道它们怕我,讨厌我,它们永远不会懂得我对它们的爱——但是我却不管不顾地要把它们禁锢在怀中,因为人啊人,怎么突然之间会涌起这样一种对毫无抗拒之力的弱者的占有欲,可鄙的,可悲的,又是无奈的,辛酸的,而我就成了Humbert the Miserable。
      
      作者说写这本书完全不是为了进行道德教育,而是一种美学上的追求。我想补充的是这种美不是我一开始所认为的病态的美,离奇的美。它的美在于它对人的情感中某些幽深的东西的捕捉,对人性中某些共通的东西的映射,在于它以一种病态、离奇的方式,照见了我们自己。
      
      最后,这本并非旨在教育的书,教育了我去改变我与我的兔子的关系。
      
  •     《洛丽塔》是纳博科夫流传最广、争议最多的作品,也是研究者最为青睐的作品。既是作家个人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名闻遐迩的经典。
        
        小说包含“序言”和“正文”两部分。
        
        正文部分以第一人称叙述。“我”自称为“亨伯特·亨伯特”,1910年出生于巴黎,虽然母亲早逝,但是家境优裕且不乏父爱,他得以度过幸福的童年。13岁时,亨伯特狂热地爱上了12岁的小姑娘阿娜贝尔,然而命运无常,未等他们偷尝禁果,阿娜贝尔便死于伤寒。阿娜贝尔的死在亨伯特整个沉闷的青春岁月里构成了一道无法清除的障碍,使得他在成年后养成了一种畸形病态的爱好——喜欢9至14岁之间的某一类小女孩。25岁时他结了婚,也是因为妻子瓦莱里亚喜欢模仿小女孩的举止。但这场婚姻仅仅维持了四年,瓦莱里亚宣布另有所爱。时逢亨伯特在美国的叔叔去世,要求他去继承财产,于是他从旧大陆来到新大陆,一面经营叔叔留下的公司,一面为美国大学生编写法国文学手册。亨伯特的健康状况一直不佳,除了心脏病,还因精神病而数度入院疗养。
        
        37岁时,亨伯特邂逅12岁的少女洛丽塔。仿佛看见死去的阿娜贝尔在眼前复活,亨伯特欣喜若狂。为了接近洛丽塔,他成了洛丽塔家的房客,甚至娶了洛丽塔的寡母夏洛特·黑兹。每天,在日记本上,亨伯特热烈地倾吐着对洛丽塔的绮思。一天,夏洛特发现了日记,但随即死于意外车祸。没有人发现亨伯特的秘密,他成了众人同情的鳏夫。以继父的身份,亨伯特去夏令营接出了洛丽塔。当晚在“受惑的猎人”旅馆,二人发生了关系。在亨伯特看来,是洛丽塔勾引了他,他甚至不是洛丽塔的第一个情人。从那以后,亨伯特带着洛丽塔驾车周游全美,简陋的汽车旅馆成了他们的习惯性住所。一年后,亨伯特收入告罄,便在东部安顿下来,他在大学法语系开设讲座,把洛丽塔送进了当地的女子学校。翌年,洛丽塔参加短剧《受惑的猎人》的排演,疑神疑鬼的亨伯特深感不安,于是带着洛丽塔开始了又一轮旅行。不久之后,洛丽塔突然失踪,气急败坏的亨伯特多方寻找未果,终于旧病复发,重新回到疗养院。
        
        随后的两年里,亨伯特一面担任客座教授,一面和成年女性丽塔一起、按照曾和洛丽塔走过的路线巡游。善良而简单的丽塔给了他以安慰,但是却永远无法替代洛丽塔。1952年,亨伯特意外地收到了洛丽塔的来信,声称她已经结婚、怀孕、并且需要钱。在肮脏的贫民窟里,他找到了憔悴邋遢的洛丽塔,弄清当初拐走她的是剧作家克莱尔·奎尔蒂。奎尔蒂昔日是夏洛特家的座上客,也是一个性变态者,早在亨伯特之前就与洛丽塔发生了关系,因为导演《受惑的猎人》而再度与洛丽塔相遇。拐走洛丽塔后,奎尔蒂强迫她拍春宫电影,后来又将她抛弃。流离失所、未老先衰的洛丽塔,最后嫁给一个贫穷耳聋的退伍兵。亨伯特心如刀绞,认识到“没有任何东西能使我的洛丽塔忘却我使她承受的邪恶色欲”。他找到奎尔蒂,以洛丽塔父亲的名义开枪打死了他。亨伯特被捕了,在狱中的56天里写下了《洛丽塔、或一个纯洁的鳏夫的自白》。他坚信,自己的这部作品能使洛丽塔永远活在后世人们的心中,这是他们二人能够共享的惟一的不朽。
        “序言”部分的叙述者为小约翰·雷博士,他叙述了这本书的由来和自己的感想。从序言中读者得知,这位博士曾经写过一本获奖图书《感觉是否可靠?》,在书中讨论了某些病态和性反常行为。大概是由于这一经历,“亨伯特·亨伯特”的律师委托他来编辑这份手稿。他还透露,“亨伯特”已经在审判前几天因心脏病突发死于狱中,一个月后“洛丽塔”死于难产。
        
        1956年,纳博科夫在文章《谈谈一部叫做〈洛丽塔〉的书》中指出:“我既不是说教小说的读者,也不是说教小说的作者。……《洛丽塔》毫无道德寓意。在我看来,一部虚构的作品得以存在仅仅在于它向我们提供了我直截了当地称之为审美快感的东西。”他反对那些故作深刻的主题解读,像“古老的欧洲诱奸年轻的美国”或“年轻的美国诱奸古老的欧洲”;更反对那些流于表面的批评,包括对此作“色情”或是“反美”的指责。
        
        如果一定要以传统方式追寻《洛丽塔》的主题,那么,纳博科夫一直喜欢探讨的问题同样也是此作的主题,即:记忆与时间的关系、意识与现实的关系、虚构与真实的关系。亨伯特·亨伯特是典型的“纳博科夫式主人公”,既是现实中的流亡者,也是精神上的流亡者,他的故事是在失去与寻找之间展开的。由于13岁时那场铭心刻骨的爱情,寻找失去的阿娜贝尔成了亨伯特的强烈愿望。他渴望在周遭的现实世界中找到阿娜贝尔的替代物,从而冲破时间的监狱,将昔日那段难忘的时间延续下去。然而,造物弄人,当意识投射到现实中时,难免发生移位,亨伯特以为自己娶的是“贫民区里苍白的小姑娘”,但婚后不久却发现妻子瓦莱里亚其实是“一个大身架、肥胖、短腿、大奶脯、简直没有头脑的罗姆酒水果蛋糕”。直到他邂逅了洛丽塔,方才找到了联系过去与未来的中介。然而,洛丽塔也不过是“时间的虚幻岛屿”,一方面,亨伯特体会到时间的因果之链:“可能从来也没有什么洛丽塔,要不是我在一个夏天曾爱上了一个女童”;一方面,亨伯特也担心时间的不可逆转:“她不会永远是洛丽塔”;最重要的是,洛丽塔只能是洛丽塔,不会真的是阿娜贝尔、更不会是宁芙式的小仙女。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在意愿与现实之间,永远存在着差距。真实世界的洛丽塔无非是个浅薄的物质女孩,“平庸得让人讨厌的小丫头”,但是被爱情所蒙蔽的亨伯特只愿看到她的美。在某种意义上,亨伯特的洛丽塔是亨伯特的“心理创作”,如他自己意识到的:“我永远爱上了洛丽塔。‘永远’这个词只关涉到我自己的激情,只关涉到我心底里的洛丽塔。”洛丽塔失踪之后,亨伯特旧地重游,“为的是以回忆抢救还可以被抢救的东西”,在回忆中完成对洛丽塔的寻找。他甚至专门写作了一篇论文《智慧之泉守护神与记忆》,来论证“知觉时间”。后来,亨伯特在狱中写下《洛丽塔》,也是为了让文字战胜时间,让心目中洛丽塔的形象永存于后世。直到小说结尾,亨伯特依然在进行精神的旅行,小说这样结束:“我正想着欧洲野牛与天使,永恒色彩的秘密,先知般的十四行诗,以及艺术的慰藉。这是你我能共享的惟一的不朽,我的洛丽塔。” 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爱情,有着狂人式的执著、艺术家式的唯美,虽然非道德非理性,但是一样悲怆。
        
        从作家意图来说,创作《洛丽塔》就像“编写一个美丽的谜”,与其说这里有着关于人类的永恒真理,毋宁说这是一场充满审美狂喜的文本游戏。小说的结构、文体和叙事都极为复杂。从结构上看,安排一个序言是大有深意的。正文是主人公的声音,是亨伯特的一面之词,洛丽塔虽然是女主人公,但却是“无言的”女主人公,是亨伯特任意解释的对象。即便轻描淡写,读者还是可以了解:亨伯特是一位频繁出入精神病院、经常处于崩溃边缘的精神病人。但是他真的是疯子吗?结尾部分指出他先是被送进精神病院接受观察,然后又被送进监狱,似乎是在暗示他的精神状况并没有问题。那么关于洛丽塔的故事到底是一个疯子的呓语、还是一个伪疯子为逃避惩罚而进行的处心积虑的设计?这“不可靠的叙事者”为读者设下了一个圈套。而从序言部分看,更是疑云重重。编辑者小约翰·雷博士宣布“亨伯特”和“洛丽塔”皆非真名,而且二人均已去世,等于宣布故事“死无对证”。博士本人似乎是研究病态和性反常行为的专家,他的专著《感觉是否可靠?》与正文部分的主题遥相呼应,博士呼吁不要将此书当成是色情文学,而要当成精神病学领域里的经典病例。那么这位博士是“可靠的叙述者”吗?他的感觉是否可靠?他是否忠实于手稿?他代表的是作家纳博科夫的声音吗?在序言部分的结尾,博士道貌岸然地指出“对于我们来说,比科学意义和文学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这本书应当对严肃的读者产生伦理学上的影响”,而众所周知,纳博科夫本人恰恰是反对“道德解读”的。这就表明:这位J·J博士与H·H(亨伯特·亨伯特的缩写)一样,都是虚构人物,而作者始终深藏不露。就这样,整个文本的“真实性”受到质疑,“虚构性”暴露无遗。
      
      
       以上基本上全部是引用,本来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看到这个作者,就感觉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可是,越看下去,发下越看不下去,这个是和我最近特别喜欢看书的状态完全不相符的。这也许就是网上所谓的翻译问题吧,因为语种差异,中文几乎不能传声的表达文章,而且可能导致文章晦涩难懂,语句及其不通顺。这本书就给就有些这样的感觉,但出于对直接的信任,我强迫自己看完了。这本书引起我共鸣的地方极少,这也正好挽救了一本图书馆的书,本来我就极喜欢在引起共鸣的地方瞎画的~故事的情节,也其实并未很懂,觉得上面的书评将文章结构内容情节条理清晰的写出来了,也就引用过来了。这本书对于我的意义在于,它坚定了我对英文作品看原著的信念,本来我是不敢涉足这个方面的,但是实在难于忍受这种翻译。
       还是写一些看书时的感受吧,书看的应该算快的,因为放假时间比较充裕,书是作为精神病方面的著作来定性的,这也是我想看的原因之一,我不知为何却有些希望洞悉精神病人的思想和世界,却发现其实HH先生跟我的思想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把他的洛丽塔广义化了。《看见》的卢安克说崇拜是最可怕的东西,因为你崇拜的其实是你的imagination,其实我们喜欢或讨厌的何尝不是自己想象出来的事物呢,它真的存在于人或物身上吗?记忆与时间的关系、意识与现实的关系、虚构与真实的关系,这些也许就是作者在思考并想引起大家思考的东西吧。受《禁闭岛》和《美丽心灵》的影响,我中途猜测过是不是主人公也是精神分裂了,洛丽塔不过是幻想出来的人物。猜到了故事的开头却没有猜到结尾,我到现在也不知道结尾到底有什么一点内涵,疯狂的渴望占有洛丽塔的背后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什么他敢自称是一个纯洁的鳏夫,是他爱的纯洁还是他的目的的纯洁。他想满足自己的欲望还是希望给洛丽塔美好的生活?他如果是想满足自己变态的欲望,那他已经满足了为什么还要为了她杀掉奎,如果他想给她幸福的生活为什么又让她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看了其他的书评,感觉他们研究的好深入,那才是一个真正的读者应该具有的素质,我有很长的路要走。不是说这本书不好,是翻译的真的感觉不好。希望下本书不要碰到翻译问题。
  •     当一个人习惯于将自己置于悲凉的境地,生活中就彻底失去了乐观的情绪,而代替它的就是消极。消极的态度会使一个人性格上出现繁杂的变化,晴雨不定。丰富的思想加上合理的逻辑才是最好的。
      消极的产生,一方面由于自身,另一方面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对于后者,我想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无视。世界虽然很大,社会虽然复杂,但是真正跟你有密切联系的人不过一二人,这样的极少数的人的想法才是值得关注的。
      对于前者,这是主观上面的原因,又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内心的空虚,一个是身体的健康。分散注意力是治疗内心空虚的很好的方法。换句话说,就是让自己忙碌起来。忙碌到你无暇顾及心里一些多余的活动。能够做的无非是学业、读书、电影电视。健康的身体是做一切事情的根本,如果没有这个,也容易导致消极。到这里,我想到了林黛玉,弱不禁风、顾影自怜。
      既然了解了消极是如何产生了,我们就有方法去努力克服它。在这个过程中,时间会起来决定性的作用。我曾经认为,一次深的感情的反射弧应该是四个月。就是说,四个月会决定能否彻底忘记。而其他的绝大多数的事情,都经不起四个月的考验。比如让人悲痛的一件事情,或许一个月左右就能被彻底遗忘,或者至少是释然。(来自洛丽塔百度百科)
  •     (非书评,慎入)
      
      我读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那是一部长篇巨著。两卷本,各一千多页。当我们攀登那些高山时会生出一份斗志。啊!啊!你认为你会战胜我吗?而我不急不躁,慢慢悠悠,坚定执著地一边爬到半山腰附近,一边自言自语地说,随后的下山会更加容易。我们从中体验到一种恼人的愉悦。发表一部千夜著作是多么无礼啊!多么自负啊!只有天才才会得到谅解,幸好其中确有才情。来吧!……只剩六十页了!……五十九页!……
      ——夏尔·丹齐格《为了赶超半本书而读书》
      
      买这本书是七年前的事了。
      
      很多次看了开头都没有勇气看下去,因为觉得它太厚了,而且已经知道了故事的大概情节。后来拿它跟大学同学换了其他的书。在地坛书市上遇到这个版本后,犹豫再三还是买了下来。
      
      在这七年间,我反复遭遇这本书。
      
      这些遭遇包括看过两部《洛丽塔》的电影(其中一部还是库布里克拍的);逛书店时偶然遇到;跟人讲“萝莉”与“洛丽塔”这本书之间的关系;在书店上班时帮顾客找这本书;在读一本名为《书店》(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著)的小说里,遇到这本书;甚至两年前我住在金台里时,上下班路上每次看到那家名为“洛丽塔”的服装店,心里就感到一种莫名的愧疚,有一个声音掷地有声地质问我:《洛丽塔》这本书你还没看呢!你要等什么时候再看啊?
      
      好了,如今我终于看完了。可是我得到什么了呢?尽管我刚刚读完这本书,但它留给我的记忆似乎与七年前我刚知道这本书时所得到的印象并没有太大不同。唯一被增添的一个记忆是,当我看到书里的那些文字游戏时,我总是忍不住去想纳博科夫在写这本书时暗自偷笑的情景,他一定一边笑,一边对自己说:我真是个天才。就像马尔克斯在写《百年孤独》时对他老婆讲的那样:我哪是在写小说啊?我分明是在改写文学史!
      
      说到文字游戏,如果这本书里的注释全部都是译者自己写的,那译者还是挺厉害的。比如有一段讲到奎尔蒂的车牌号“WS1564""SH1616""Q32888""CU88322"这里,译者注释道,头两个牌照上的字母和数字代表了威廉·莎士比亚的起首字母和生卒年,后两个牌照上的字母代表了奎尔蒂,而两行数字加起来为52,亨伯特和洛丽塔在路上走了一年,也正好是五十二个星期……如果说前面的都还容易想到的话,后面这个“两行数字加起来为52”这个也太离奇了,谁会想到要把它加起来,然后再去寻找意义……
      
      总之,我是看完这本书了。
      
      可是等着我还债的又何止这一本书……
      
  •      “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望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亨伯特是故事的主人公,写下这句炽烈的自白时,他已是名罪犯,在监狱里回忆他的过往,凝形成一个让人感慨不已的故事。从第一句话开始,可以感觉到他努力控制着自己在心里汹涌的情感,他试着平静地、娓娓地道出,但字里行间藏不住他对她爱,在他的一些呼喊和喃呢里。
        如果你是个老派的读者,潦草地翻几页可能就会嫌弃地合上书。亨伯特作为一名年趋四十的中年人,外表英俊潇洒,举手投足也称得上文质彬彬,却迷恋上了才十二三岁的洛丽塔,“不怀好意”地慢慢接近了她,并为此不惜与她母亲结婚,在她母亲死后,有些霸道地占有了她。天意弄人,一名戏剧家拐走了洛丽塔,当亨伯特重新找到她时,她已嫁作她人妇,她拒绝回到他的身边,于是崩溃的他,枪杀了曾经侮辱洛丽塔的剧作家,由此,监狱成为了他最后的归宿。
        这样的人物、剧情的确会让很多人不屑一顾。但我读完整本书,却并未对亨伯特产生一丝厌恶的情绪,相反,是惊叹与哀悯弥漫在我的心间。他的行为确实有点可耻,但内心却很坦率,他描述口吻温和细致,没有丁点污秽,他眼里的洛丽塔焕发着精灵般的色彩,闪烁着光。“这时在阳光中,一只脚尖突出的脚、纯净的腋窝、发亮的胳膊和向后挥动的球拍之间有一刹那总会形成并保持一种充满生命力的平衡姿态,她总抬起脸来,露出闪亮的牙齿,对着那个给高高地抛到了强大优美的宇宙顶点的小球微微一笑。”
        该如何看待这个故事呢?我梳理了四个要解决的疑问:第一,是什么驱使亨伯特如此迷恋洛丽塔,欲望和爱情,哪个占据了他的主要灵魂?第二,洛丽塔对亨伯特怀着是怎样的感情,有爱情吗?
        亨伯特着迷洛丽塔,起因是他对初恋安娜贝尔的难以忘怀。年少的他们一起探索着灵与肉的私密,交合的快乐与离别的不舍,深深种植在他的血液里,逐渐形成了种特殊的欲望。这是这种欲望,使他对安娜贝尔的思念格外绵长,以及促使他找到了替身洛丽塔,一个性感少女。“那个在海边光胳膊光腿,舌头炽热的小女孩儿,此后就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直到二十四年后,我终于摆脱了她的魔力,让她化在另一个人身上。”
        我觉得还有个文中隐晦的原因,他的母亲在他三岁时便辞世了,“除了保留在最最黑暗的过去中的一小片温暖,在记忆的岩穴和幽谷中,她什么也不存在了。我幼年的太阳,已经从那片记忆的岩穴和幽谷上方落下。”因为母爱的缺失,他显然对母亲一样的人物不太友善,从对待洛丽塔的母亲夏洛特可以窥见一斑。然而他的父亲,只是告诉他需要了解的性知识,便和他人去外国旅游了。他找不到可以诉苦和请教的人,所以扭曲的观念得不到应有的纠正,他或许有许多成熟的伴侣,但灵魂却只在也只愿在妙龄少女面前栽跟头。
        他不顾世俗道德对他的约束,他甚至看不见年龄差距对他爱情的影响,他不当洛丽塔是女孩,而是女人,而且掺杂了他对她的诸多幻觉。“虽然我披着成年人的伪装从她身边走过,但我空虚的灵魂却设法把她的鲜明艳丽的姿色全部吸收进去,又拿每个细微之处去和我死去的小新娘的容貌核对比照。她,这个洛丽塔,我的洛丽塔,就完全超越了她的原型。”
        洛丽塔虽然在地位上是弱者,但确是感情上的赢家。 猎人亨伯特被他猎物迷得神魂颠倒。他对待洛丽塔就像对待一尊华美珍贵的瓷器,小心翼翼地捧在手掌心里,生怕失去。从最初对洛丽塔身心的迷恋,到他会在意这个女孩的一颦一笑,对在她身边流连的男孩感到嫉妒,到最后他放手,祝愿洛丽塔和她丈夫。占据灵魂的主要不是欲望了,而是爱情了。他为她甘愿倾其所有:“你知道我爱她。那是一见钟情的爱,是始终不渝的爱,是刻骨铭心的爱。”而洛丽塔对他呢?
        洛丽塔,在我们的印象里调皮可爱,脾气古怪,还有些许妩媚狡诈,她懂她的魅力。她的父亲早逝,她的母亲不太喜欢她。或许由于青春期性的好奇,抑或是她发觉了亨伯特对她的念头,她诱惑过他。但对亨伯特,她更多的是利用,母亲死后,洛丽塔有些怀疑是亨伯特杀了她母亲。可她无处可去,不得不依附他。她期望更多的或许是亨伯特当她的父亲,可以惯着她、宠着她,而不是情人。
        她比被爱情冲昏头脑的亨伯特更早意识到要结束这糟糕的关系。她认为他只在乎她的身体,他是个冷血自私的家伙,随意禁锢她的自由。她对他没有爱情的感觉,她被拐走两年后写信给他,也只是为了求他帮助,她怀上了别人的孩子,要组建新的家庭,甚至为了钱可以忍受稍微牺牲下肉体,她从未想过他帮她会是出于爱情。于是产生了这组令人心碎的对话。
        (“你是说,”她说道,睁开眼睛,微微抬起身来,就像一条可能发起攻击的蛇,“你是说,只要我跟你去一家汽车旅馆,你就会给我们那笔钱。这是你的意思吗?”
        “不,”我说,“你完全弄错了。我要你离开你偶然碰到的狄克,离开这个糟糕了的狭小地方,跟我生在一起,死在一起,什么都跟我在一起。”
        “你疯啦,”她说,脸上抽动起来。
        “不管怎么说,即使你拒绝我,你也仍会得到你的……嫁妆。”我说“你肯定不跟我走吗?你一点儿跟我走的希望都没有吗?就告诉我这一点。”
        “没有,”她说“没有,好人儿,没有。”
        以前她从没有叫过我好人儿。)
        这是场爱情的谜底是,他爱她,她不爱他,这是场无望的爱情。但他还是那么爱她,电影版《洛丽塔》里有段亨伯特的台词:“我望着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昔日如花妖女,现在只剩枯叶还乡。苍白,臃肿,混俗。腹中骨肉是别人的,但我知道我爱她,他是我今生最爱的人。我肯定,就像肯定自己必死一般。她可以褪色,可以萎谢,怎样都可以,但只要我看她一眼,万般柔情,涌上心头。”多么动人的表达!
        第三,纳博科夫写这本有些争议的书的意图又是什么呢?
        爱是人类永恒探讨的话题,纳博科夫也不例外。他把洛丽塔带到我们身边,像面明亮镜子,清晰地折射出我们潜在的思考。我在他的文字中看到的是爱如何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爱的缺失又会导致怎样的结局。这个社会需要警觉和反思的,如何让孩子拥有健康的爱。还有一些更深刻的命题等着被挖掘。
        第四,我们该原谅亨伯特吗?
        其实他在写《洛丽塔》这本回忆录时,就有点赎罪的意味了。他要求在洛丽塔死后才能出版,他把他的思念深深地藏了起来,不想再干扰她的生活。他用四百多页厚厚的文字,无声地诉说:“洛丽塔,原谅我,爱你如狂,你永远住在我心尖不朽。”其实,不管别人是否谅解他,他也只在乎洛丽塔的回答吧。
        世界上的爱大多是自私的。爱一人到如此深度,都快忘却了自我,多么不容易。从法律上,我们不能宽恕他的罪行;但在情感里,原谅他红尘颠倒吧,这场爱情降临的真不是时候。
        人若有下辈子,希望他能在正确的年龄,正确的地点,遇见他的洛-丽-塔。
      
  •     “拿一群女学生或女童子军的照片给一位严肃正经的男子,并让他推选一张最漂亮的,他不一定要挑其中的性感少女……在所有孩子中辨认出那个销魂夺魄的小鬼人精;她未被他们发现,自己对自己神奇的力量也一无所知。"
      不得不说在对性感少女的看法上我与亨伯特简直不谋而合。那些出现率不高的不出众的往往被视为普通少女的小天使或小妖精——谁来懂一下我的痴汉情怀啊!?
  •      虽然早知道洛丽塔这本书,可是从来没有重视。直到在某处看到人们对洛丽塔语言的赞美,加之前一阵心情颇为低落,因此找来这本书读。虽说此译本多遭人诟病,但也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看完了。其间最激动人心的还是看到H.H.第一次见到洛丽塔那段,心里知道来了来了终于要到见面这一段,看到之后依旧觉得这里写的好极了,又看了数遍。
       当然,这只是读书中的小小的插曲。让我思量了良久的是为什么H.H.没有杀掉洛丽塔。即使在看完那一段之后的还有一阵认为H.H.先生是开了枪的,直到序言解答了这种疑惑。因为我一直疑惑H.H.先生真的爱洛吗?他爱的是12岁的性感少女的洛还只是一种恋童癖式的变态病?虽然文中早就说了H.H.先生是一个精神病人。
       至于他爱的是什么可以不用细究,但H.H.的爱当然不是爱洛本人。他关心的是他自己。这也是洛为什幺离开H.H.先生,因为没有爱只有欲和变态。即使是不羁的少女,长大后也会明白。
       当然,H.H.对洛还是有感情的,是迷恋的。但这不是爱。所以他没有杀洛,而是将这种因为洛的离开而产生的愤恨发泄到了这个有很多瑕疵的医生身上。
       好吧,医生就这么悲剧了。
  •       “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看洛丽塔,是一次偶然。才看完情人,又看洛丽塔,整个人陷在爱情里面,出不来。洛丽塔的描写手法独特而撩人,深情而细致。是我喜欢的类型。让欲念之火一直燃烧,直燃烧到太平洋,没有什么能熄灭我对你的爱情。爱情,是的,这个亘古的话题,在《洛丽塔》中直白裸露。洛丽塔,那个另作者如痴如醉、欲仙欲死的小女孩,竟然从头到尾都没有爱过。作者是一厢情愿,爱上的是一条不归路。浪子说:“不羁的天空下,我找不到回家的路,我的坠落和绝望只因为我渴望爱,我相信爱。如果能够,我想和我爱的人一起回家。”希望作者也能和洛丽塔一起回家,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不用再颠沛流离,不用再忍受世俗的禁忌。那样的眼光,只会让人心碎。
  •      字里行间流露出那种难以抑制、充满邪恶、却又发自内心的情和欲,看后让人倍感纠结唏嘘。
       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对于洛丽塔来说又是一种怎样的摧毁。洛丽塔有着早熟而复杂的情感,对于如此畸形的恋情有抗拒,却也有诱惑,或许这本就是人性的复杂。
       《洛丽塔》让我第一次如此细腻全面的了解恋童癖,有了很多新的认识,打破了之前的一些狭隘观念。
  •     发表于2009年01月19日 01:48
      --------------------------------------------------------------------------------
      早先听到洛丽塔这个称呼的时候到现在数来也有好多年了,当初本是阿宅纳博科夫用他那毕生的耻力所铸成的著名禁书里的一位具象化人物,后被东瀛后继者们捧为教典,逐渐流传开来。虽然很多抬轿的家伙可能也没有看过纳博科夫的这本神书了。所以现在日本人口中叽里呱啦地喊着的洛丽塔多少有点理解错误的感觉。我想纳博科夫躺在棺材里也不能瞑目了吧,“这些黄皮肤的家伙一定和我有世仇”(拖去一并掩埋)。
      
      虽然现在传到我们这边的洛丽塔和当初阿宅王纳博科夫的那边的那个洛丽塔有很大的出路,但其实本意是差不离的。
      
      纳博科夫还教给我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写东西要是把自己的耻力加进太多的话,理所当然就会被一票正义市民不齿。当初阿宅王纳博科夫的那本耻力加持的书拿去给大众们布道的时候,他可能没少挨正义市民的揍。不过正义市民的心情我们其实还是能够理解的。(好个杂碎纳博科夫啊,吃了母子丼还要写出来,其实主角就是你的具象化吧。你这咸湿老头!)
      
      洛丽塔之所以能够一举成名可能还要归结在电影《一树梨花压海棠》上映的功劳,让正义市民多少有点了解纳博科夫的猥亵心灵,不过书中的洛丽塔到了电影中也变成合理合法的14岁小姑娘了。不过我们在电影里看到那位介绍册上写着低龄少女但是本人又是位身材曼妙性感十足的萝莉的主角时候…我想多少会有人感到有点被诈到的感觉。不过其实是没差的,因为那就是纳博科夫想表达给世人的他的爱啊!!不过目前多数我们身边的人接受的还是从东瀛国布道而来的洛丽塔常识,要是给别人看看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或许对于很多来说又好像有点被诈的感觉了。其实哦,也不能说这种年下御姐不算是有资格叫兄样的那十二位中的一位……啦。
      
      而西方目前来说可能受初代电影和小说的影响,他们(指广大正义市民,请注意这些正义市民都是爷爷奶奶级的了)所理解的洛丽塔与东瀛国的认识目前看来还是挺“大相径庭”的。西式洛丽塔的代表是那种年龄幼小但又穿着前卫,妆容成熟的性感小甜心,我们应该怎么称呼她们呢“little sweet”?“sweet honey”?。但是很显然的,当《一树梨花压海棠》再制版在日本放映的时候那些东瀛后继者似乎早已将洛丽塔的定义宽泛化了,变成年幼而且穿着可爱的可爱小姑娘了,虽然本意上相同,但意识形态上可差之千里了。萝莉和洛丽塔本是一心同体的东西现在似乎也有分家之嫌,洛丽塔似乎已经变成洛丽塔风的代名词了,而萝莉则是年幼少女的代名词。以前尚还能骂你一句“洛丽塔控”,现在似乎已经不足以给邪恶萝莉控与伤害了。当然本文想要讲的才不是萝莉咧,而是洛丽塔。洛丽塔啊,我们暂时用洛丽塔的简写和洛丽塔的全写区别一下萝莉和洛丽塔吧。我们要讲的是洛丽塔风格的穿着。
      
      为什么不讲萝莉而讲洛丽塔呢(当然因为不够字数咯!(拖)。洛丽塔作为一种穿衣风格,在西式文化的种种亚洲变种中传承了很重要的一环,而这种风格的最大传承地么……自然是要主推东边的那只东瀛国了。洛丽塔风作为一种怀旧的服装风格目前在很多女性中享有很高的美誉。当然,因为洛丽塔穿着的女性未必都是14岁以下的年幼少女。你可以是17、8岁,20多岁,甚至60多岁(对不起我自重)。所以洛丽塔风并不能代表穿着者一定是萝莉年龄的女孩,只是这种穿衣风格最早为了满足贵族少女那颗萌动的春心而设计的。用欧洲风的华丽的宫廷服装来装扮自己,卷发,重眼影。并不是为了装出一副幼女的样子,而完全是追求一种异域华丽的氛围。也可以这么说这种风格其实和COSPLAY一点关系也没有,完全是一种自我表现而非表现其他角色的玩法了。那就和波西米亚风、朋克风、嘻哈风、白癜风(大误)一样算是一种潮流吧。不过穿着缀满蕾丝花边的荷叶褶丝绒长裙、灯笼裤、系着丝带的紧身胸衣、配上长筒靴,怎么看都似乎是故事书中的角色那样的洛丽塔风的搭配似乎和当时盛行在东京街头的宽大的牛仔裤、超短裙、复古水手制服或是皮衣耳钉等等有所格格不入便是了。但是现在来看,似乎已然成为新的潮流标杆了。因为潮流不就是玩的标新立异么XD
      
      ————————————分界线,下面是我的口水。
      
      关于洛丽塔什么时候被东瀛人士扒皮换骨变成萝莉并衍生出多种意识形态装扮成cosplay外皮被众多不良少女街演恐吓正义民众我真的不知道,现在潮人口中的“萝莉控”是什么,我还搞不清楚,我想要是作者还在世看到自己的心血之做被这样去其精华取其糟粕被日本人泛滥成心理耻梦路演估计会死个十遍八遍都不足以解气,不过说句实话,那本书我真的看不太懂,估计是他老人家的写作手法太跳跃了,我跟不上,一会是少时记忆,一会是路途中的回忆一会是幻想的描写,看了真是有够头大,比琢磨红楼梦里面的暗语还要头痛,所以我不喜欢“超现实派”的写法,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流派,但是我把那些不好好玩弄文字偏门钻研篇章段落转换的统称为“超现实派”,一下子从现实中转换到自己的幻想里面去的全都是这个流派的。
      其实,批判文学中的流派应该给纳博科夫一个名分,因为他把自己的猥亵心理不加掩饰的耻感写得那么赤裸裸,真的很不容易啊,比那些胆子小的只会用很煽情的经历和回忆录自我批判自我救赎勇敢的多了,注定不能为世所容的一本大作,人家写的时候一把眼泪一把辛酸的也不容易的,都是考码字为生的,相煎何太急呢?
      谁的心理没点小龌龊?这年头,意淫随时在发生,只不敢承认了,对一本书的批判又何必那么纯粹的严惩,文字是拿来饕餮内心的,经得起时间见证的都是好文章,如果那是触犯了传统定义内的道德底线那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双性人都会出生,一个偏向又有何妨?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也不见得真的看了什么作品就发了疯入了迷了得去被影响,想当年,那lihongzi蛊惑那么多人不都是些老弱妇孺和被迫就范的占大数,说到这我又想起了那个zifeng的弹pipa的艺术女生,多好的一个人啊,多漂亮的一个姑娘啊,怎么就被洗脑了去点把火sao自己呢,CCTV这些年也不来个报导说说这后续是怎么样了,不过CCTV这一霸王频道也不会放这些有可能点起微小火苗不良报导,打住。我又不是写社论。
      话说回来这洛丽塔写的还真不赖。只是我看得很辛苦,一半是翻译的错,所以意见很大。
  •     咬着牙读完全书之后,我差点作出了阅读生涯中最重大的一个决定。
      那就是,从今往后不再看任何外国作品的译作,要么就直接读外文原著。
      只是,恐怕在我的有生之年都不可能对任何一门外语达到熟练阅读的水准。
      这个决定一旦作出,就意味着我将自绝于外国作家。
      但因噎废食公认是一种很SB的行为。
      “义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又需要强大的意志和毅力。
      平庸如我辈,还只能心向往之。
      因此,这个决定也就只是意气用事的一时冲动,不能当真。
      按正常的逻辑,不懂外语的人是没有资格指责翻译的。
      可我读完书之后不爽,心中的抑郁不平的怨气、怒气总得有个出口。
      纳博科夫?这年头你不知道他老人家的名字不会引用他老人家的两句名言你都不好意思谈文学写文章,胆敢说他的书写得不咋地就属于纯粹找抽型。
      自我批评?我如此热爱学习读经典自掏腰包买正版,据说现在中国都没几个人买书读书了,我买完读后再把自己臭骂一顿,你丫忍心吗?
      所以,背黑锅,翻译者你来;赚钱,出版人他去。
      回过头来谈谈这本书。
      这本书之所以引起争议,并最终赢得盛名,我看首先还是以题材取胜。
      将禁忌的话题写成纯文学作品,至少,在他那个级别的作家里并不多见。
      虽然这种题材在阅读过程中给你带来的感觉并不愉快。
      它有些压抑,会让人至少是让我感到憋得慌,闷得慌。
      纳博科夫另一个高明之处,还在于通篇就讲这一个故事。
      作者的意欲、心力也只在于把这个故事讲清楚讲完整。
      并没更多的雄心或者杂念。
      小说结尾部分有那么几十页不错,颇能打动人心。
      也就是说,对作者的实力多少还可以有一些期待。
      
  •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尽管《洛丽塔》是一本虚构的小说,但我相信我们正活的世界中,或者在过去的世界中曾经真正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人性之初是善是恶是无法确认的问题,但在千差万别的环境中生长的人的确有着独一无二的个性,也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欲望之光,灵魂之火,有的人热衷名利,有的人贪恋金钱,有的人为爱情执着,有的人为肉欲着魔。。。从某种程度上说,每个人都是精神病人,只过是病情大小的区别了。
      
      亨亨是一个对年幼少女有着不正常需求的男人,他因为年幼时失败的没有结果的初恋,导致心理的阴暗、变态,他由于心理上的障碍,在成年后无法正常地恋爱结婚生子过正常人的生活,也无法在工作生活中转移那份不正常的欲望,与此同时,他突破了平凡世界中的道德、规则和法律的约束。最终,他那个不正常的欲望在他自己的努力下成为了现实。可惜的是,他的如愿以偿不但毁掉了自己的人生,而且毁掉了洛丽塔的人生,也毁掉了他生活中其他遇到的人的人生。这是一个悲剧,是书中与亨亨生活直接相关的每个人的悲剧。
      
      洛丽塔的故事通过亨亨的阴暗心理描绘出一个阴暗的世界,那里的阳光不足,没有希望,然而这个世界却又如实真实。从他在社会上担任的讲师、作家的身份来看,他是一个正常的人,甚至可以说一个优秀的人,但这恰恰让人联想到,我们身边所谓的正常人是不是也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卑劣行径呢?我们眼前看起来五光十色的生活中,是不是也处处隐藏着罪恶呢?这正是知道了这个故事后让人感觉可怕的地方。
  •     
      
      
       (2010年2月)
  •   英文版自认为比较晦涩难懂。看了楼主的书评茅塞顿开,决定有时间一定要再读一遍才行。
  •   你这种看法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   高三毕业留言,我留给李程红的是李叔同的“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后来在大学里比我高两届的学长离校,我写的是梁启超“前途似海,来日方长。”为什么看《洛丽塔》?我全然没想过。书我看了,就是一个读了让我恨不起来的故事,我并不喜欢洛丽塔,看了电影后全部的记忆就是被裘德洛迷了,他坐在车里摇摇晃晃的样子和脸上的法令纹。那时候第一次知道,原来英国男人这么好看。
  •   因为这个作者相当有个性,很直率,作品的真实景况跟江湖上芜杂的传说相去甚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