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孟浩然集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山西古籍出版社  作者:孟浩然  页数:18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说起孟浩然(689—740),许多人首先想起的是他著名的五言绝句《春晓》(按,题应作《春晚绝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确,这首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落英缤纷的图画的小诗,几乎我们呀呀学语时便牢牢地定格在了记忆中,成为我们许多人启蒙教育中接受的第一首诗。因而,对于这位写出了伴随我们许多人成长的诗歌的诗人,我们没有理由不进入他的诗世界:在对他作进一步了解的同时,继续从他的诗中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这其实也是我们评解孟浩然诗的目的所在。既然如此,还请先允许我们对孟浩然其人其诗作一概括的介绍,作为前言,弁于其首,权当是我们立足自己的理解为读者所描绘的孟浩然的画像吧!    如果以最简练的语言、用一句话来描述孟浩然的话,这句话我们觉得可以这样说:孟浩然是盛唐前期在襄阳地域文化影响下,具有鲜明“名士情结”的山水田园诗人。这句话中,我们需要把握四个关键词:“盛唐前期”、“襄阳地域文化”、“名士情结”、“山水田园诗人”。

书籍目录

前言唐诗杂论·孟浩然(代序)诗 寻香山湛上人 晚泊浔阳望庐山 云门兰若与友人同游 宿天台桐柏观 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 与诸子登岘山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 陪卢明府泛舟回作 杨子津望京口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 岘山作 题大禹义公房 寻白鹤岩张子容颜处士 九日得新字 山潭     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宿业师山房待丁公不至 初春汉中漾舟 耶溪泛舟 北涧浮舟 寻天台山 彭蠡湖中望庐山 题鹿门山 题明禅师西山兰若 舟中晚望 听郑五愔弹琴 过景空寺故融公兰若 寻陈逸人故居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登望楚山最高顶 疾愈过龙泉精舍呈易业二公 春晚绝句 问舟子 夜归鹿门寺 寻梅道士张逸人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 秋登张明府海亭 题融公兰若 夏日浮舟过张逸人别业 与白明府游江 檀溪寻故人 梅道士水亭 岳阳楼 秋日陪李侍御渡松滋江 九日于龙沙作寄刘 湖中旅泊寄阎防 大堤行寄黄七 京还赠张淮 重酬李少府见赠 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上巳日洛中寄黄九 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秋登万山寄张五 宿庐江寄广陵旧游 东陂遇雨率尔贻谢甫池 题李十四庄兼赠綦毋校书 登江中孤屿话白云先生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宿杨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 和张明府登鹿门山 晚春卧病寄张八     书怀贻京邑同好 和张二自穰县还途中遇雪 同储十二洛阳道    同王九题就师山房 赠王九     夜泊宣城界     岁暮海上作 宿武阳川 永嘉上浦馆送张子容 他乡七夕     夜泊牛渚趁钱八不及 晚入南山 下赣石 越中逢天台太一子 行出竹东山望汉川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除夜乐城逢张少府作 夜渡湘水 经七里滩 自洛之越 济江问舟人 归至郢中 戏题 南归阻雪 题长安主人壁 岘山送张去非游巴东 永嘉别张子容 留别王侍御 都中送辛大 越中送张少府归秦中 送朱大人秦 送友人之京 送杜十四 送谢录事之越 江上别流人 洛下送奚三还扬州 送辛大不及 送元公之鄂渚寻观主 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送昌龄王君之岭南 送卢少府使入秦 卢明府九日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 奉先张明府休沐还乡海亭宴集探得阶字 宴包二融宅     途中九日怀襄阳     初年乐城馆中卧疾怀归   初出关怀王大校书     早寒江上有怀     夏日南亭怀辛大     除夜有怀     秋宵月下有怀 闲园怀苏子 春意 田家元日 樵采作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旧游 岁晚归南山 寻张五回夜于园作   涧南即事贻皎上人 过融上人兰若 李氏园卧疾 过故人庄     西山寻辛谔 晚春 闻裴侍御朏自襄州司户除豫州以投寄 登岘亭寄晋陵张少府 田园作     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 建德江宿附录 孟浩然年谱简编 孟浩然著作主要版本 孟浩然研究主要著作 《孟浩然集》名言警句

章节摘录

  诗  寻香山湛上人  题解  香山,在今河南洛阳市南。白居易《修香山寺记》云:“洛阳西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之胜,香山首焉。”或疑香山在今湖北京山北及江西庐山等地,疑非是。湛上人,疑为开元时僧湛然。孟浩然有《还山赠湛禅师》诗,所指或当为一人。据龙门地区新发现的唐代石刻《唐故荥阳郡夫人郑氏墓志铭》“汉阳沙门湛然书”,湛然为湖北汉阳人,为香山寺僧。上人,是对僧人之尊称。佛家分人为四等,上人为其中之一。《十诵律》:“人有四种:一、粗人;二、浊人;三、中间人;四、上人。瓶沙王呼佛弟子为上人。古师云:内有智德,外有胜行,在上之人,名上人。”诗中“谷口”二句,或在“苔壁饶古意”之后。“两相弃”,或作“永相弃”。  朝游访名山,山远若空翠。  氛氲亘百里,日入行始至。  谷口闻钟声,林端识香气。  杖策寻故人,解鞍暂停骑。  石门殊豁险,篁径转森邃。  法侣欣相逢,清谈晓不寐。  平生慕真隐,累日探灵异。  野老朝入田,山僧暮归寺。  松泉多清响,苔壁饶古意。  愿言投此山,身世两相弃。  新解  朝游访名山,山远若空翠。氛氲亘百里,日入行始至——空翠:山色青翠,远映于天空之中。氛氲:盛大的样子。亘:横亘、绵延。这四句写诗人慕香山之盛名清早往访,远望香山,但见山色青翠,远远地映于天空之中。山势盛大,绵延百里之远,直到日落时分才赶到山下。  谷口闻钟声,林端识香气。杖策寻故人,解鞍暂停骑——谷口:山谷的入口处。香气:《法苑珠林》卷七:“有十二因缘能生寒冷于须弥山、怯提罗迦山。二山之间有须弥海,阔八万四千,由旬周回无量,其中众华皆遍满,香气甚盛,日天光明,照触彼海。”杖策:杖,持。策,手杖。左思《招隐诗》:“杖策招隐士,荒途横古今。”这四句意思是说诗人刚到山谷的端口,就听到山寺清远的钟声,浓郁的香气也在林端弥漫、扩散,沁人心脾,遂翻身下马,杖策而行,寻访故人。  石门殊豁险,篁径转森邃。法侣欣相逢,清谈晓不寐——殊,尤其的意思。豁险:五臣注《文选》卷二十二徐悱《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此江称豁险,兹山复郁盘。”吕延济注云:“豁险、郁盘,重厚貌。”篁径:竹径。森邃:幽暗深远。法侣:指尊法之徒侣,即僧侣。梁武帝《金刚般若忏文》:“恒沙众生,皆为法侣。”清谈:魏正始中,何晏、夏侯玄、王弼等,崇尚老、庄,专谈玄理,以无为本,时人谓之清谈。这里是指妙谈佛理。这四句描写诗人入山后的见闻,意思是说初人石门,甚觉厚重,而步入竹径时,又转而感到幽暗深远。与僧侣欣然相逢,畅谈佛理,虽向晓而不寐。  平生慕真隐,累日探灵异。野老朝入田,山僧暮归寺——真隐:真正的隐士。《南史·何尚之传》:“二十九年致仕于方山,著《退居赋》以明所守,而议者咸谓尚之不能固志。……袁淑乃录古来隐士有迹无名者为《真隐传》以嗤焉。”野老:乡野之年长者。这四句的意思是说自己平生仰慕那些真正的隐者,日复一日地探寻天下景物之神奇灵异者。在这样的地方,那些乡间老者白天下地从事于耕作,僧侣们则潇然散澹,日暮时分才回到寺里。  松泉多清响,苔壁饶古意。愿言投此山,身世两相弃——饶:多有。愿言:表示希望之意。《诗经·邶风·终风》:“寤言不寐,愿言则嚏。”言,语气助词。这四句诗人自抒怀抱,表达志在山林之趣尚,意思是说松林中泉水清澈荡漾,时时传来淙淙之声响,而岸边石壁上布满的青苔,又给人亘古久远的历史之感。真希望能够投入到香山的怀抱,永远地将人世放弃、遗忘。  新评  这首诗题作《寻香山湛上人》,用意却在香山,全诗对湛上人未置一词,将笔墨全部地集中到了香山的环境与景色上。在描写香山时,诗人又以自己的行踪为线索,采取由远而近、由外到内的方法,先写上山之前远望时所见,再写近前时所见,最后写入山后之见闻,从而使香山之景随着诗人行踪的变化而得到依次展开。诗人就像一位高明的导游,把我们带进了一个远离尘嚣、清幽深静的世界。史称孟浩然的诗“文采丰茸”,这首诗的景物描写,就体现了采秀内映的特点;尤其是“松泉多清响,苔壁饶古意”二句,描写景物动中有静,生动传神,洵为名句也。不过,应该注意的是,诗人笔下的香山之景,除了具有宣示其地清幽的意义外,还有衬托、烘托湛上人的深意在焉。诗人看似并未着墨于湛上人,实际是以景衬人,借对香山之景的描写,来衬托修佛于香山的湛上人,正如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借对深幽的隐居环境的描写,以衬托隐者之高深一样,可谓异曲而同工。明乎此,我们才能理解诗人何以在诗中对湛上人以及寻访的结果不作交代。  晚泊浔138望庐山  题解  浔阳,《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八《江南西道·江州下》:“浔阳县,本汉旧县,属庐江郡,以在浔水之阳,故日浔阳。”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庐山,本名鄣山,因西汉时匡俗隐沦潜景,结庐于此,汉武帝拜为大明公,俗号庐君,故山取号。位于浔阳县东三十二里。《艺文类聚》卷七《山部·上·庐山》云:“伏滔《游庐山序》曰,庐山者,江阳之名岳,其大形也,背岷流,面彭蠡,蟠根所据,亘数百里。重岭桀嶂,仰插云日,俯瞰川湖之流焉。”此诗是诗人开元二十一年(733)游历越中归来后经浔阳所作。诗题或作《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  新解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挂席:犹言挂帆、扬帆。《文选》卷二十二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李善注:“扬帆、挂席,其义一也。《海赋》:‘维长绢,挂帆席。”’几千里:这里是夸张,极言长远,非确言。这两句,诗人侧面写来,欲扬先抑,意思说自己乘舟而行,行进了几千里,却一直未逢名山。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泊:停泊。郭:外城。《初学记》卷二十四《城郭》:“管子曰:‘内为之城,外为之郭。’《释名》云:‘城,盛也,盛受国都也。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香炉峰:庐山著名山峰。《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一十一:“香炉峰在山西北,其峰尖圆。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这两句从内容来说,诗人写自己泊舟浔阳之后,才见到烟云缥缈的香炉峰。一个“始”字,传达了诗人由起先因为“名山都未峰”的失望转而为喜悦的心情。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远公:慧远(334—416),东晋时一代名僧。俗姓贾氏,雁门人。早年博综六经,尤善庄老,及闻释道安讲《般若经》,豁然而悟,遂委命受业。曾与弟子数十人,欲往罗浮山传道,及届浔阳,见庐峰清静,因止焉。卜居庐山凡三十馀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尝作《庐山记》,云:“东南有香炉山,孤峰秀起,游气笼其上,则棼氲若烟。”其生平行事见于梁僧慧皎《高僧传》卷六。永怀:长想。永,长。尘外:尘世之外。佛教谓世间一切之事皆染污人的真性,故称世界以尘凡、尘世,尘即垢染之义。《文选》卷十五张衡《思玄赋》:“游尘外而瞥天兮,据冥翳而哀鸣。”李善注:“《庄子》日,彷徨尘垢之外。”这两句诗人由庐峰而转写曾托迹庐峰的远公,表达自己追慕古人,游心世外的怀抱。  东林精舍近,日暮但闻钟——东林精舍:即慧远居处。据慧皎《高僧传》,远公投止庐山,尝与沙门慧永一同居于西林,因弟子已广,信众方多,刺史桓伊乃为其于山东更立房殿,即东林精舍。精舍:原是儒家教授生徒或儒生读书之所,后专以指佛寺。这两句诗人写泊舟浔阳时,已是日暮时分,虽已接近东林精舍,但暮霭沉沉,只听到寺中悠远的钟声。  新评  “庐阜之奇,秀甲天下”。作为天下名山与江表胜概的庐山,自来先贤往哲、骚人墨客题咏不断,留下许多与庐山之秀相得益彰的名篇佳什;孟浩然的这首《晚泊浔阳望庐山》,便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首诗的匠心独运之处在于,诗人避实而就虚,不在庐山上做文章,虽题作“望”,但不因“望”便写望中所见掩映于暮霭之中的庐山,而是着笔于曾托迹庐山的远公。结尾两句,笔墨虽回到了庐山,也是转“望”而为“闻”,化实为虚。故而整首诗运笔空灵,不露痕迹,悠然神远,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苏轼谓孟浩然诗“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耳”,其所谓“韵高”也者,正于此等诗中见出,诚所谓“清空一气,不可以炼句炼字求者”(施补华《岘佣说诗》)。清人王士祯《分甘馀话》卷四曾论及此诗云:“襄阳诗: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常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不可见,日暮空闻钟。诗至此,色相俱空,政(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此诗艺术之妙。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版家庭藏书-名家选集卷-孟浩然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春眠不觉晓”,朗朗上口。
  •   唐朝诗人,对于唐朝文学艺术代表
  •   山水有情,诗境更美
  •   先说封皮:古香古色,拿到手就有想一口气读完的冲动;再说内容:对诗句的解释很详尽,对诗句的出处分析的很到位。总之,这套书籍价廉物美,非常好。
  •   书不错,可是能不能不把外面的塑封非拆了啊?
  •   家人很喜欢,此系列已经买好几本了
  •   同事要编一本孟浩然全集,买一本做校对用
  •   书收到已经好几天了,到今天才来评论。这次在当当网上一共购了350多的书,打折加上礼券,非常实惠,别的书都非常好,只可惜这本《孟浩然集》拿到手时,封面是孟浩然集,内文却是《柳宗元集》,是装订上的错误。后来和出版社联系,出版社给我寄了一本孟浩然集。这是我在购书当中重来没有遇到过的事。在此也特别感谢三晋出版社。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