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今书画真伪图典

出版时间:1997-04-01  出版社:辽宁画报出版社  作者:/国别:中国大陆  页数:24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古今书画真伪图典》内容简介:至迟从魏晋以来,我国的书法和绘画精品,一直被历代宫廷和民间作为艺术品庋藏起来,已然成为全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可是,在流传过程中,竟然出现作品的真赝问题,成为公私收藏难以逾越的障碍,须知作品之真赝,内涵相当复杂,很难用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
  大体而论,真与赝的判断,是指作品是否出自作者本人之手而定。可从历史上考查,在南齐谢赫《六法论》中,已明确指出“传移模写"作为承继书画传统技法之一,历代奉为圭臬。如此沿袭下来,自然会保存若干临摹本,这样,作品就有了真赝之分。
  临摹本之出现,由来久矣,不过上好的临摹本,下真迹一等。如今日流传的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原迹早已散佚,其珍贵程度不下于后世名家之真迹。因此说,历来流传下来的摹本,只要是接近原作的,都应该予以重视。直到明中叶以后,部分沿海城市的工商业先后发展,即是近现代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社会已进入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由于社会客观现实的演变,书画作品的需求日渐增多,民间制造赝品应运而生。首先在苏州地方开设作坊,专门仿造历代名家书画,在专诸巷一带市场出售,于是形成一种新兴的行业,作坊制作的赝品,后人谓之为“苏州片”。今天还流传于世的所谓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崔白兄弟的花鸟图等,皆是从此地制造出来的。明代苏州肇其端,河南开封、湖南长沙、广东广州、北京后门相继步其后尘,故而市面上愈到后期,赝品愈益充斥,甚嚣尘上,不可遏止。

书籍目录


摹本
临本
仿本
造本
假画真跋 真画假跋
改款
转山头
后添款
苏州片
河南造
广东造
后门造
张大千仿制的古代书画
近现代书画伪品种种
后记
图版目录

章节摘录

插图:比照真迹,临写或临画,尽量求得与原作的精神、形貌、位置相合。好的临本需要临仿者有较高的技巧和素养,较之摹写难度更大。像王献之的《鸭头丸帖》、《中秋帖》,即为北宋米芾所临,后世公认米芾书法得二王神髓,无疑他临写的作品当更有可信性。临本要求临仿者要对原作有深入细致的了解,熟悉其运笔、用墨、设色、章法、结构等规律,做到心中有数,下笔即合。其次要尽力克制自己的习惯和个性,如果照着原作看一眼画一笔,那只能是依样画葫芦,结果是徒具形似罢了。临本与原作的位置和笔墨往往不尽一致,尤其是一些大家在临仿古人作品时,由于注重神韵而忽视了轮廓与形体的准确性。王铎一生临习《淳化阁》帖最勤,对其中各帖几可背临、不但能得其形,且能得其神,可谓临书高手。文徵明《行书前后赤壁赋》硼最口是一件上乘的临本,这位不知名的书家,对文氏书法运笔结字的规律领会颇深,且功力匪浅,运笔流畅,行气贯通,熟练程度远非常人可比。但如与真迹对照,仍然可以看出其笔调的枯硬、强直,结字略呈挺拔严整,而少文氏书法的丰腴圆转、活脱、劲爽之风韵。这里选出的马远《踏歌图轴》、袁江的《山水图轴》,亦属较好的临本。至于清人作品中往往自题“临”某家之作,如王原祁诸人的作品,实际上多为自己的风格,所谓“师其大意而已”,这样的例子不少,既不可视为“临本”,但又不可用“仿本’’名之。

后记

《中国古今书画真伪图鉴》一书,于1996年初正式出版后,深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同时也收到了一些宝贵的意见。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经会同有关方面研究,决定在原书的基础上增选作品,扩大图版,增加局部和文字说明,重新出版,名之为《中国古今书画真伪图典》。我们在编辑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又承蒙上海博物馆、辽宁省文物总店、鲁迅美术学院、旅顺博物馆、本溪博物馆、鞍山博物馆、辽阳博物馆、锦州博物馆、阜新博物馆等收藏单位的慷慨相助,为此书提供了珍贵的范本。特别是辽宁画报出版社和施大光社长,为此书的筹划、设计、出版做了大量工作,我们在此致以诚挚的敬意和感谢!《中国古今书画真伪图典》比原书的内容更为丰富详实,是一部集学术和普及性为一体的书画鉴赏书,尽管我们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仍难免有缺误之处,不可能尽善尽美,但我们坚信此书定会使许多读者有所裨益。仍望国内外专家和同行提出宝贵意见。藉匡不逮是幸!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今书画真伪图典》是由辽宁画报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古今书画真伪图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么贵的书,如此的印刷质量实在让人难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