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谋残卷

出版时间:2003-09  出版社:吉林摄影出版社  作者:张居正  页数:308  字数:208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权谋术是应用于人际关系中的一些策略和手段,如果运用得好,权谋术就是智慧,甚至可以成为一门艺术,令人赏心悦目,击节赞赏。无论在政治、外交、军事,乃至最为普通的人际交往中,权谋术其实无处不在。    中国的历史,从中国最早的文字史料如春秋时的《左传》,一直绵延到今天的各个领域,权谋术一直在里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只不过人们对此避讳而不谈罢了。    人们避讳谈论权谋术,原因有二: 一是在中国思想文化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思想。儒家传统重伦理,讲道义,强调以仁孝治天下。而权谋术则为道、法诸家所重,但到了东汉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此权谋术被视为阴谋智术而受到贬抑。    二是权谋术也确是双刃剑。它固然是克敌制胜的谋略和战术,但如果不与理想和道义相联系,也确实可以成为野心家和阴谋家的有利武器。事实上,野心家、阴谋家喜爱玩弄权术,也许是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并非出于道义,不那么光明磊落,因此必须借助于阴谋。中国传统中有“道”、 “术”之分,所谓道,与宇宙人生相关,和治国平天下的宏大理想相联系。而术,却只是达到某种眼前的、局部的现实利益的手段而已,而于国计民生了无相关。前者是智慧,而后者才真的是阴谋。  但就其谋略本身来讲,你很难判定它是道还是术,关键在于为何所用。实现个人野心,谋取个人利益离不开谋略,而要一展宏伟的政治抱负,治国平天下,救民于水火之中,也同样需要谋略;在政治斗争中,造谣中伤,投机钻营,需要谋略,而铲除奸佞,保全自身也同样离不开谋略。而我们今天介绍权谋术,绝非鼓励人们去玩弄这些权术,而是首先使人们认识到权谋术的双重性,立本修身,吸收其积极因素,并把这种艺术巧妙地运用到正当的人际关系和工作中去。由于上面提到的原因,权谋术在我国只是一种应用技术,而很少有人从理论上系统地加以研究和总结。很少并不等于没有,说很少无非是与它的极为广泛的应用相比较而言罢了。从相传为姜太公所撰的最早一部兵书《六韬》,到《孙子兵法》,到《三十六计》,一直到明代刘基的《战论》,虽然形式上是兵书,但里面的智谋完全可以、事实上也运用到了其他的领域中。陆贾和汉高祖刘邦争论,说马背上得天下,却并不能在马背上治天下,使刘邦怦然心动,要他把所想所说的写出来给他看。于是陆贾就撰文十二篇,据说他每写好一篇,就拿去给刘邦看,刘邦看了连声叫好,左右三呼万岁。刘邦把这些文章辑在一起,起名叫《新语》。《新语》里面谈到的也正是谋略。此外,刘向的《说苑》、刘基的《郁离子》、冯梦龙所辑的《智囊》,都属于这类著述。而《三国演义》虽然是一部历史小说,但因为里面描写的多是谋略,因此才脍炙人口,得以广泛流传。  政治家们闭口不谈权谋术,却深入钻研,并把权谋术运用得炉火纯青。这就像军事家善于打仗,却没有留下兵书一样。虽然没有这方面的著述传世,不等于没有理论,也不一定没有总结,而是有的人把自己的心得作为秘笈,不以示之而已。这里辑录注释的《残卷》,传为明代大政治家张居正所著。张居正(1525—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谥号“文忠”,他生逢明代由强到衰的转折点,任首辅十年,大力回天,使本来已一蹶不振的大明王朝重新焕发了希望和生机。他目光远大,见解深沉,加上一系列适宜的政策和严明的法纪,惩治了腐败,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生产,也巩固了明朝的统治。他成为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理论家关注的 “中国经济第一人”,载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史册。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李贽赞誉他为“宰相之杰”,二十世纪为他作传的朱东润也称: “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虽多,但是像张居正那样划朝代的人物,实在数不上几个。从隆庆六年到万历十年之中,这整整的十年,居正占有政局的全面,再也没有和他比拟的人物。这个时期以前的数十年,整个的政局是混乱,以后数十年,还是混乱;只有这十年之中,比较清明的时代,中国在安定的状态中,获得一定程度的进展,一切都是居正的大功。” 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万历十五年》中,对张居正作了生动地描述: “张居正似乎永远是智慧的象征。他眉目轩朗,长须,而且注意修饰,袍服每天都像崭新的一样折痕分明。他的心智也完全和仪表相一致。他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就能揭出事情的要害,言辞简短准确,使人无可置疑,颇合乎中国古语所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张居正早慧,据说他本该十三岁就中举,因为湖广总督顾磷爱惜人才,担心他过于顺利,少年得志,会自满起来,葬送一生,就叫人没有取他。三年后居正中举,顾磷把自己的犀带赠给他,勉励他要为国成材。张居正熟读经史,不然以后也没法去指导皇帝读书。他也深通权谋之术,不然就无法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漩涡中生存,更遑论权倾朝野,一手遮天。  这部《残卷》并不见于《张文忠公全集》,称为《残卷》,也只是后人根据汇集整理张公有关权谋经籍而起的名字。因为这是清末人在拆除旧宅时发现的几本纸卷,因为年代久远,加上鼠啮,已经残缺不全了。只是上面注明是明代张居正所撰。后来因为战乱,此纸卷早已失落。现在的版本是源自一位日本学者当年的手抄本,藏在东京帝大的图书馆中。    张居正为官之初,严嵩当国,他郁郁而不得志,曾请假三年,回到家乡江陵,在读书和诗酒中度日。很多人把他的这一阶段的人生看成是消极的,我意不然。这固然是见势不可为,而全身避祸之道,但未尝不包含了养精蓄锐,以求日后一搏的雄才大略。最重要的是,他以前虽熟读经史,但都是以空对空,而现在有了一定的政治经验,联系现实去读,效果自然不同。我想他可能把读书的体会和心得随手写下,作为日后从政的秘笈。    很有可能,这部书就是这一阶段的产物。没有收入集中,可能是要避开嫌疑,也可能这并不是他悉心写出的作品,不想以此传诸后世。另一个可能是,这是他后来为皇帝授课时的提要。当然,也不排除是别人写的,误当作张居正所作,或是他人托名所为。但无论如何,作为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权谋术著作,这部残卷的参考价值是无可怀疑的。    现在对这部残卷加以注释,并附以相应历史典故、人物简介,并加以阐发,希望能对读者有所裨益。至于原作中有观点错误之处,或本人在译注时有所纰漏,敬请读者加以批评和指教。

作者简介

张居正,号太岳。 7岁通六经大义,16岁中举人,而后熟读经史,指导皇帝读书。几乎凭一人之力实现明代中兴,成为西方政治家与历史关注的“中国经济第一人”。他靠满腹权谋智慧,得中国第一宰相美誉。半部残书《权谋残卷》,证明其“宰相之杰”的称号实非虚言。

书籍目录

智察卷一 注意那些有智而无义的人,因为他们会变成佞人。 上当之后不要责怪人心难测,而要检讨自己的不察。 对手对你怒目而视,并不可怕;如果他对你微笑,或异常殷勤,那你可要小心了。 像使用矛一样使用智慧吧,在不断的较量中才能提高智谋的锋利程度。 听他怎么说,然后考察他的行为;看他的表情,然后把握他的内心。 先辨出—个人的优劣真伪,再确立与他交往的尺度。筹谋卷二 善造势者为智,善用势者为谋。 谋定而思动,后发制人则胜机已握。 善谋者从来不是依据道理,而是根据利害做出决定。 注意强弱的变化。用己之强,来攻敌之弱。 要偃旗息鼓、不事声张,如此胜机便大了。  不要主动与人为敌,不要放弃修好的机会。用人卷三 君者只需知人善任、赏罚分明;臣者只需能言能行。 要注意不说谎偶尔说谎,不使诈偶尔使诈的人。 第一印象好的人不一定是好人,因为小人更擅伪术。 要考察人的本质,要顺应人的性情,则事情就可为了。 发现和使用贤能的人则事有成,不辨和使用奸佞的人败机先伏。 当权者首先看重的是忠诚而后才是才能。 经世之道,识人为先,用人后之。事上卷四 以德报怨是下级化解矛盾、取得谅解的有效办法。 在大事上忠心,同时不忽略小事;干着上面所想的,想着上面未想的,这是仕途升 迁的智慧。 恪尽职守,是一种大的聪明和智慧。 智慧是一种品格,聪明绝不等于智慧。 一次雪中送炭,胜过十次锦上添花。避祸卷五 以其昭昭,示人昏昏,而后可以全身。 以无示有,可获得利益;以无示无,可消弭灾祸。 柔能克刚,弱能胜强。舌头比牙齿更强固。 功大才强者,如果没有权谋,处境就凶险了。 三十六计中,走为上计。消除危险、避免事端也是一种“走”。度势卷六 智者不仅能够把握势,利用势,还能够造势。 做大事的人。眼光和胆略同等重要。 人所好者,利禄也;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实为人之本性。 智谋没有见识就不能制定,没有胆量就不能实行。 胆量和智慧都俱备了,就可以造势了。 不要丧气,耐心等待势的变化,而用自己优势来对敌人的劣势。 知其不可为而为。许多人都在犯同一种错误:把时间浪费在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上。 攻心卷七 攻取人心,就要用理来说服,用感情来打动,用义来引导,用威来震慑。 刚柔相济,可以消除对方的对抗情绪,缓解矛盾;但收取人心,柔在刚上。 扰乱对方,激怒对方,等待对方的破绽,然后可以获胜。 使对方畏惧,并处于危险之中,此后方可施行收心的计谋。 削弱对手,比强固自己更加便利有效。敌人弱了,就等于我变强了。权奇卷八 善察者明,慎思者谋,无言者智。 擅使“拖刀之计”者,往往是最后的赢家。 想要战胜对手,就一定先要放纵他们,使他们骄横。 故意违背他的愿望,使其浮躁,诱其露出漏洞,则大事可成。 善隐者胜,善显者败,善辨吉凶者无忧。 计谋没有好坏高低,能适用者为上策。谬数卷九 或先机制胜,或以静制动。 只有真正的智者才能大巧若拙;虎行似困,才能发出致命的一击。 知道对方的诡诈,故做没有觉察,可得先机。 把对方引到荒谬的境地,而后要用对方的矛,攻击对方的盾。 利用敌人奸细达到自己目的,是高一筹的智谋。 有时闹也是一种谋,孙悟空小闹得弼马温,大闹得齐天大圣。机变卷十 顺应时变的人才善于做出变化。变则安,不变则危。 借刀杀人的计谋,虽是小人常用的惯伎,但用来对付小人也十分有效。 设置任何计谋,需把握对手的心理,同时要不露痕迹,见机行事。 当你无法跑得更快时,就要想到如何让追你的人跑得慢些。 谋无定法。关键在于灵活运用,因地制宜。讽谏卷十一 讽谏来自于见识,深刻才能尖利。 劝谏不能忤逆对方的意愿,而是应该对之加以体谅。 劝谏的时机比劝谏的语言更重要。 劝谏,不宜急躁;和缓则成,刚直易失。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中伤卷十二 谗言就像利器,一句巧语,就会胜过千军万马。 伪装和陷害,是小人进谗的不二法门。 谗言与中伤虽只能得逞于—时,却能给被中伤者造成一生的危害。 诋毁可以使石头浮在水面,而木头沉入水底。 流言往往比事实还要近乎情理,因此能杀人于无形。 制止流言的办法是找出流言的目的所在,而后使其无隙可乘,流言就会自动停止。美色卷十三 有智慧的人借美色来进攻别人,愚蠢的人用美色来讨伐自己。 美人在前而不动心的是矫情;但喜欢美色,不如尊重贤者。 失去天下。并不是因为美色本身,对美色的喜好才是真正的原因。 用金钱,用美色,来捞取利益,看起来是老套,但有效。

章节摘录

  本卷精要  ●注意那些有智而无义的人,因为他们会变成佞人。  ●上当之后不要责怪人心难测,而要检讨自己的不察。  ●对手对你怒目而视,并不可怕;如果他对你微笑,或异常殷勤,那你可要小心了。  ●像使用矛一样使用智慧吧,在不断的较量中才能提高智谋的锋利程度。  ●听他怎么说,然后考察他的行为;看他的表情,然后把握他的内心。  ●先辨出一个人的优劣真伪,再确立与他交往的尺度。  【原文】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事虽殊,其理一也。惟善察者能见微知著。  【译文】月亮有晕,就一定会刮风,柱石湿润,就一定要下雨,人类的事情虽不一样,但道理相同。只有善于观察的人能够从细微处发现本质。  【事典】诸葛亮惊走刺客  有位客人前去拜见刘备。刘备那时刚刚当上皇帝,政务繁忙,但一向礼贤下士的他还是接待了客人。  客人很有礼貌,他称赞刘备当了皇帝是顺天应人。客人也很健谈,畅论起天下大势,头头是道,把个刘备听得津津有味。  客人越坐离刘备越近,他的目光似乎流露出异样的神情。这时门开了,诸葛亮走了进来,说是有事要向刘备启奏。客人见到诸葛亮,马上站起身来说要上厕所。客人出去后,诸葛亮问:  “陛下,刚才来的是什么人?”  刘备把客人称赞了一番,接着说道:  “丞相难道对他有什么怀疑吗?”  诸葛亮说:  “我想他是曹操派来的刺客。”  刘备吃了一惊:  “这怎么可能?你是怎么知道的?”  诸葛亮说:  “我进来时,看见他正在和您交谈,他脸上眉飞色舞,神情却好像有所畏惧。他的眼睛看着下面,眼珠却四处乱转。外表露出奸形,内里包藏祸心,因此这人一定是曹操派来杀你的。”  刘备恍然大悟,马上下令,叫卫兵去捉拿,但那个人已经翻墙逃走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张居正似乎永远是智慧的象征。他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就能揭出事情的要害,言辞简短准确,使人无可置疑,颇合乎中国古语所谓“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历史学家  黄仁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权谋残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9条)

 
 

  •   能学到好过关于权谋,做人的道理,能让你更好的看清这个社会的恨过阴谋诡计。对提高人生经验很有好处。
  •   这套传统智慧谋略丛书,不错,看了颇有收获!
  •   书的内容是非常经典的,不过写书的人比较肤浅,要是有高人悉心点评一下那可就真是如虎添翼了。理论归理论,关键还是要实践,在斗争中成长~~
  •   天下无谋实则天下有谋。该系列图书堪称另类国粹,虽不为大众推广,但内涵的确深刻。非常值得学习和推广。
  •   很有深度的一本好书,不愧为一代名相!
  •   好书!看得心惊胆战,政治的确吓人
  •   佩服某人的智慧啊最好看第二遍要静下心来才能真正领悟哈哈
  •   我认为,阅读此书之目的在于“扶正驱邪”。看了好过瘾!好书!
  •   不可多得之书!
  •   此书是孩子的同学给他推荐的,孩子喜欢看
  •   去西单图书大厦都没有买到.
  •   “心直性耿招人怨”是老人们的话,这人的事情就是这样,总是按着自己的性子来总有碰钉子的时候。君子是传统道德的卫道者,小人是人性潜规则总某些人身上的极端反映。君子“任性”太过耿直招惹祸事,小人“任性”太过招摇,人人喊打,也不行。中国几千年的积累,掀起了封建社会末期,崇尚“权谋”的风潮,这本是出于生存考虑、聪明论高论低总是“小聪明”,智慧总是“大智若愚”却有凝聚力,建大业。权谋是用而不言,让人有种冥冥自有注定的感觉,却不知造就落入他人的“谋局”之中。张居正乃是智谋大家,其生存之道不知比“小聪明之人”高级多少。我希望看过此书的人都放弃小聪明,拾起大智慧。
  •   书的质量不错,内容也可以,有一些史料,但看了介绍,其实,是民间流传的本子,不能确定是张居正写的.
  •   虽然字体颜色有点让眼睛不是那么舒服,单内容确实不错。可谓是一部锦集,但理论和实践还是有段距离,看读者自己怎么使用了里面每段故事后面都有分析,分析的都不错
  •   这套书一般,里面举的实例实在不敢恭维,点评的也不好。
  •   书一到,几天就看完了,还不错,细细品味,慢慢思考。准备在看一遍
  •   书的印刷质量不错,内容也很有借鉴意义.
  •   还行,长了点知识,喜欢看
  •   看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点事,对张居正多了几份好奇,拿来看看,看着有点累。。。
  •   这种只能抽象了解不可教的书看多会脑残,这只能看看,要学的话就算了有点假。有些东西说破了就没意思了。
  •   这套书观点普遍有点损,引用的史料加入了很多主观臆断的成分,青少年看了,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   评论很不错但有错别字让人觉得做书不精细
  •   读了个开头就读不下去了,没多少意思。空洞的说教,哲理性不深。
  •   很一般的一本书。没多大的教育意义
  •   完全的故事会情节,没有任何购买的意义
  •   烂书,千万别买
  •   言之无物,不成系统,无聊肤浅,无病呻吟变质的书局出的一本无聊的书建议当当网在心情指数调查中加入:反感,生气等选项
  •   非常差的书,无语。
  •   不知道尘封了多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