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史话

出版时间:2004-7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作者:韩品峥,韩文宁 编著  页数:138  字数:135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历史曾经无比眷顾南京。自今以溯,凡五千年,建业情怀,金陵风物,那些附着在历史虚境上的形声色意,所谓楚秦王气、南朝烟雨、赵宋残阳、明朝宫阙、天国风雨者,或托于古巷,或附于丘阿,或以诗表,或以词生。凡此种种,都在这座古城千年的皇皇之旅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浸染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文化意味,总让人们在她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中细细品味出她撼动人心的魅力。在偌大的一座城中,那些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人因其各居其所,也就各寻其趣.各怀其思。城南人熟知秦淮河的氤氲之气与夫子庙的俚俗繁华,城西人徜徉在石头城下莫愁湖边,居于城北则会醉心于玄武湖的舒展与鸡鸣寺的空灵,身在城东自然会钟情于紫金山和明孝陵,生活在中心区的人们则会以与总统府和其他众多的民国建筑为邻而自豪。复复华夏,四野异趣。古来寓居于此者身份各异,谋生、求知或致仕,来了.就在此坦然生息了。他们在此留下不朽之作或成就千古功业。帝王将相、文人骚客,不胜枚举。三国吴大帝构筑建业城,南朝刘勰创制《文心雕龙》,南宋岳飞牛首山大败金兵,明代郑和西航达于至远……古都南京华章迭出,伟业连连,实因地处南北东西交通之所,地理气候条件优越,更兼极为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具有包容性的文化氛围使然。南京人温厚、大度,不骄躁,少急进,在历史的狂风骤雨中,又显现出鲜有的坚韧与执著。用一个时髦的词汇,南京一直就是一座移民城市。众多寓居在此的人不仅身有所托,更是魂有所依,他们创造的历史传奇或是遗存的文化痕迹,与南京相互交融并一脉相承。金陵自古就是览胜地。情以景生,景因情胜。在历代文人的笔下,南京不少胜迹都留在了他们的诗章中。著名的如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和杜牧的《江南春》,无论是“金陵王气黯然收”,还是“多少楼台烟雨中”,道出的都是历史的无情与沧桑:而诸葛孔明“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的赞誉,孙中山先生“此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

内容概要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是南京人文的摇篮。千百年来,南京的重大历史事件大都发生在秦淮河两岸,南京重要的历史人物基本上都在秦淮河一带活动。秦淮河积淀了太多的南京文化。实际上,秦淮文化就是南京文化,秦淮河史话就是南京史话。凭我们的学力,要在五六万字的篇幅内写出秦淮河的历史文化实在是太吃力了,准确地说是力不从心。    秦淮河水长流不息,关于秦淮河的图书、史料也会不断地撰定、出版。愿我们这本小书能化作一滴水,汇入泰淮文化的洪流,一直奔流向大海。

书籍目录

总序前言悠悠秦淮千古流  秦淮河源头  龙藏浦  河道变迁  两岸先民  六代豪华  兵家必争之地  兴修水利   水网河道  冷落的秦淮河  外秦淮河的形成  秦淮灯火  秦淮繁华与云锦  秦淮河的衰落  秦淮新河  秦淮两岸胜景秦淮两岸寻遗踪  湖熟文化  长干故里  越城  丹阳郡城  石头城  寺庙楼台  秦淮古桥  东水关  聚宝瓮城  江南贡院秦淮烟水映名人  张昭  陆机、陆云  周处台  顾恺之  王导、谢安  东山谢安别墅  王羲之、王献之  萧统  王昌龄  柳敬亭  杨龙友  秦大士  李渔  秦淮八艳  邓廷桢……风情万种说秦淮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秦淮河水长流不息,关于秦淮河的图书、史料也会不断地撰定、出版。愿《秦淮河史话》能化作一滴水,汇入泰淮文化的洪流,一直奔流向大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秦淮河史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内容比较详细,对秦淮历史做了概括,对了解这段历史有帮助。
  •   没有期待中的好。这套书我是越买越失望。还是最初的《甘西宅第》和《清凉山》算的上佳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