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理想”城堡

出版时间:1997  出版社:深圳 : 海天出版社  作者:曹锦清,陈中亚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历史与理论:从身份到契约
第一节 社会的运动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
一、从群体走向个体
二、从家族关系到契约关系
三、从“他律”到“自律”
第二节 西方:从群体到个体的分化过程简述
一、从氏族公社到父权家族
二、从家族到个人
第三节 东方:氏族、宗族到家族――尚未完成的分化
一、从氏族到宗族
二、从宗族到家族
三、从家族到单位:个人化的开端
第二章 单位与单位人
第一节 一个西方记者眼里的中国“单位”
第二节 单位:特征及其成因
一、单位的特征
二、单位的成因
第三节 单位精神:整体主义与平均主义
一、单位精神之一:整体主义
二、单位精神之二:平均主义
第四节 单位人:级别与准身份制
第三章 从单位到个人
第一节 有关我国社会变革的若干看法
一、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二、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型
三、从中央集权社会向民主与法制社会的转变
第二节 从集体走向个人的运动:过程及其原因
一、从单位到个人的分化过程
二、从单位到个人的分化原因
第三节 个人化――远未完成的过程
第四章 社会秩序:道德与法律
第一节 道德社会与法律社会
一、道德社会的特征
二、法律社会的特征
第二节 中国古代群体社会的道德与法律精神
一、中国传统道德精神的特征
二、中国封建社会法律精神的特征
第三节 社会转型:道德失范与法制建设
第四节 公民权利意识与民主法制新秩序
第五章 健全的个人与和谐的社会
第一节 个人与个人之关系
一、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的现实情况
二、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应有状态
第二节 个人与组织之关系
一、两种组织资源:家族组织和单位组织
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组织形态:契约化、科层化的组织及其与个人的关系

作者简介

1949年生,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8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教于上海市城建学院,现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著作有著作有《现代西方人生哲学》、《平等论》、《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合著)、《中国单位现象研究》、《黄河边的中国》、《中国七问》等。等其中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一书是他与同事花了4年时间,在浙北的一个乡村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著成,该书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黄河边的中国》一书在当年引起学术界的热烈反响,成为观察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翔实的资料,荣获第五届“上海文学艺术奖”。

书籍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历史与理论:从身份到契约
第一节 社会的运动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
一、从群体走向个体
二、从家族关系到契约关系
三、从“他律”到“自律”
第二节 西方:从群体到个体的分化过程简述
一、从氏族公社到父权家族
二、从家族到个人
第三节 东方:氏族、宗族到家族――尚未完成的分化
一、从氏族到宗族
二、从宗族到家族
三、从家族到单位:个人化的开端
第二章 单位与单位人
第一节 一个西方记者眼里的中国“单位”
第二节 单位:特征及其成因
一、单位的特征
二、单位的成因
第三节 单位精神:整体主义与平均主义
一、单位精神之一:整体主义
二、单位精神之二:平均主义
第四节 单位人:级别与准身份制
第三章 从单位到个人
第一节 有关我国社会变革的若干看法
一、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二、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型
三、从中央集权社会向民主与法制社会的转变
第二节 从集体走向个人的运动:过程及其原因
一、从单位到个人的分化过程
二、从单位到个人的分化原因
第三节 个人化――远未完成的过程
第四章 社会秩序:道德与法律
第一节 道德社会与法律社会
一、道德社会的特征
二、法律社会的特征
第二节 中国古代群体社会的道德与法律精神
一、中国传统道德精神的特征
二、中国封建社会法律精神的特征
第三节 社会转型:道德失范与法制建设
第四节 公民权利意识与民主法制新秩序
第五章 健全的个人与和谐的社会
第一节 个人与个人之关系
一、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的现实情况
二、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应有状态
第二节 个人与组织之关系
一、两种组织资源:家族组织和单位组织
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组织形态:契约化、科层化的组织及其与个人的关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走出“理想”城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